琼瑶同时期言情小说作家
1. 琼瑶一共写了哪些经典的言情小说
1、 窗外 1963年春
2 、幸运草
3 、六个梦
4、烟雨朦朦
5 、菟丝花 1964年夏于台北
6 、几度夕阳红1964年8月30日
7 、潮声 1964年底
8 、船 1965年7月15日于台北
9、 紫贝壳 1966年6月29日深夜
10 、寒烟翠 1966年3月18日于台北
11 、月满西楼 1966年暮秋
12、 剪剪风 1967年5月14日夜
13、 彩云飞 1968年3月9日黄昏于台北
14、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黄昏于台北
15、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
12、月26日修正完毕
16、 水灵 1971年1月14日于台北
17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18 、海鸥飞处 1972年3月20日午后于台北
19 、心有千千结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
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毕
20、 一帘幽梦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21、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22 、碧云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
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毕
23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
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24、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
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正
1976年3月13日黄昏四度改定
25、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
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
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26、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27、 我是一片云 1976年4月8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6年4月15日午后一度修正
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28、 月朦胧鸟朦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29、 雁儿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30 、一颗红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8年1月12日黄昏修正
31 、彩霞满天 1978年4月17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8年5月11日黄昏初度修正
1978年8月7日再度修正
32、 金盏花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
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33、 梦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
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34、 聚散两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后初稿完稿
1979年12月18日晚改写完稿
1980年4月24日最后修正
35、 却上心头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于可园
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于可园
36、 问斜阳 1980年12月 9日初稿完稿于可园
1981年2月 23日黄昏修正于可园
37、 燃烧吧!火鸟1981年5月 12日黄昏初台北可园
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于台北可园
38、 昨夜之灯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1982年3月5日午后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39、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6日午后写于台北可因
40、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 14日凌晨初稿完成于台北可园
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于台北可园
1983年10月 4日夜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41、 冰儿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5年8月 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2、 剪不断的乡愁 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北可园
43、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 14日黄昏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9年5月11日修正于长沙华天酒店
44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0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5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1年1月31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6、 青青河边草1992年司月8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2年1月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7 、梅花烙1993年7月26日于台北可园
48 、水云间 1993年8月26日于台北可园
1993年9月3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9、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22日完稿于台北可国
50 、烟锁重楼 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51、 鬼丈夫
52、 苍天有泪1997年10月14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7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53、 还珠格格 1997年7月19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7年7月30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54、 还珠格格续集
55 、告慰真情
琼瑶(1938年4月20日-),原名陈喆,笔名琼瑶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现居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笔名除了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
琼瑶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高中毕业后不久即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首次婚姻破裂,现任丈夫平鑫涛同时也是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2014年4月28日,琼瑶发出电视剧《宫锁连城》涉嫌版权侵权媒体声明函,正式起诉于正《宫锁连城》版权侵权。
作者琼瑶
2. 和琼瑶同级别的爱情小说作者有哪些
亦舒,岑凯伦,严沁等都是琼瑶时期一流的女作家。
后来比如于晴,席绢也是比较有名的。
因为琼瑶小说商业化浓,而且大多拍成了电视电影,名气极大,甚至编入字典。和他一起编入的,还有金庸。
3. 与琼瑶类似的小说作家
席绢好像是吧!不同时期的还有典心,古灵那些跟她一个类型的。一样那么矫情
4. 和琼瑶同一时代的言情作家有哪些
亦舒 当时说琼瑶写的是真善美 亦舒写的是假丑恶
5. 找一本很多年以前的,琼瑶和岑凯芹那一带的言情小说家写的有关三姐妹的小说。
别闹了,丘比特!
乔楚
6. 台湾著名言情小说作家琼瑶
姓名:琼瑶职业:编剧 作家性别:女国籍:中国(台湾)生日:1938-4-20星座:白羊座身高:168CM体重:0KG血型:琼瑶简介原名陈喆,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台湾著名言情小说女作家、影视制作人。毕业于台湾省立台北第二女中(今已拆除,第三高女后改名为中山女中)。丈夫是皇冠文化负责人平鑫涛。 琼瑶详细资料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母亲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外祖父袁励衡为银行家,曾执掌交通银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统皇帝之师。母亲的胞妹袁静为作家。母亲的胞姐袁晓园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税务官。琼瑶的妹妹陈锦春、妹夫陈壮飞,都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General Sciences Corp.科技顾问公司共同创办人,被认为是华裔在美创业的先驱之一。琼瑶也是作家金庸的远亲,金庸的堂妹为琼瑶的舅母。琼瑶的媳妇何琇琼是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艺术指导。她的名著,大多数都被改编成电视剧。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庭院深深》、《六个梦》系列、《梅花三弄》系列、以及《还珠格格》系列。当中《还珠格格》第一、二部更在东亚享誉盛名,不单在台、港、中等地赢得收视率冠军,在日本、韩国、泰国也很受欢迎。1970年代末,琼瑶、平鑫涛与盛竹如等人合资成立巨星影业公司,专门把琼瑶的小说作品翻拍成电影。当时琼瑶每年固定只拍两部电影,档期则是农历春节期间与青年节(3月29日),电影歌曲几乎交由凤飞飞包办演唱,电影歌曲作曲者则是左宏元。琼瑶近年著作偏好以历史背景取材,尤其是清朝宫廷贵族为故事背景,又喜好代入自身早年经历为人物原型,典型如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女性,并且以婚外情女性较受同情、较匹配男主角、甚至最后若非取代男主角元配,就是自杀殉情为主要情节。一般认为琼瑶作品有历史背景,但是并不注重历史根据(比如说清朝皇帝的亲生皇子娶汉族女子为正妻,但清朝皇族宗室的正妻必须为八旗女子),并且缺乏人物呈现、情节布局等等的原创性,书中人物不论男女的极端情绪化,人物及情节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也是被诟病的原因。她的作品受欢迎的理由,当在于故事性及娱乐性较高。【琼瑶作品集】作品 写作时间 同名影视拍摄时间《窗外》 林青霞1973《幸运草》《六个梦》《烟雨蒙蒙》刘雪华 1986《情深深雨朦朦》赵薇 2000《菟丝花》1964《几度夕阳红》1964 刘雪华 1986《潮声》1964《船》1965年《紫贝壳》1966《寒烟翠》1966《月满西楼》1966《剪剪风》1967《彩云飞》1968《庭院深深》1968《星河》1969《水灵》1971《白狐》1971《海鸥飞处》1971《彩云飞》1972 刘雪华 1989《心有千千结》1972《一帘幽梦》陈德容 1994《浪花》1973《碧云天》1974《女朋友》1974 刘雪华版 1988《在水一方》1975 林青霞 1975《秋歌》1975 林青霞 1975《人在天涯》1976《我是一片云》1976 林青霞 1977《月朦胧鸟朦胧》1976 林青霞 1976《雁儿在林梢》1977 林青霞1977《一颗红豆》1977 林青霞 1979《彩霞满天》1977 林青霞 1979《金盏花》1978 林青霞 1978《梦的衣裳》1979 林青霞1979《聚散两依依》1979 林青霞1979《却上心头》1980《问斜阳》1980《燃烧吧!火鸟》1980 林青霞 1980《昨夜之灯》1981《匆匆,太匆匆》1982《失火的天堂》1983《冰儿》1985《剪不断的乡愁》1988《我的故事》1989《雪珂》1990 刘雪华 1990《望夫崖》1990 刘雪华 1991《青青河边草》1990 刘雪华 岳翎 1991《梅花烙》1993 陈德容《苍天有泪》1997 蒋勤勤《新月格格》1994 刘雪华 岳翎 1994《还珠格格I》1997 赵薇 1998《还珠格格II》 赵薇 1999《还珠格格III天上人间》 黄奕 2003《又见一帘幽梦》张嘉倪 2007
7. 琼瑶那个时代还有什么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吗,除了张爱玲和三毛
亦舒,
8. 有跟琼遥齐名的言情小说作家吗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于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亦舒走红的时候琼瑶也在走红,于是人家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
【亦舒作品集】
爱情小说——
《独身女人》《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心爱的歌》)
《无缘》 《如今都是错》 《同门》
《莫失莫忘》 《阿修罗》
《异乡人》 《开到荼蘼》
《天若有情》 《最心爱的歌》
《真男人不哭泣》 《没有季节的都会》
《心扉的信》 《红尘》
《纵横四海》 《绝对是个梦》
《如果墙会说话》 《玫瑰的故事》
《绮色佳》 《蔷薇泡沫》
《迷迭香》 《紫薇愿》
《小玩意》 《假如苏西堕落》
《喜宝》 《要多美丽就多美丽》
《痴情司》 《直至海枯石烂》
《生活之旅》 《心慌的周末》
《绮惑》 《银女》
《绮色佳》 《夙世情缘》
短篇小说——
《随笔集《自得之场》》 《传说中的女人》
《能见到爱吗》 《金环蚀》
《工作》 《怀念》
《风中孩子》 《单性生活》
《传奇》 《意外》
《心之色》 《水彩画》
《夏之诱惑》 《玫瑰园》
《露与女朋友》 《临走》
《老师》 《酒吧》
《毕业日》
散文——
《花好月圆》 《做人》
现代小说——
《一点旧一点新》 《铃兰》
《访问》 《红鞋儿》
《涟漪》 《刹那芳华》
《做梦的女人》 《《偶遇》短篇集》
《旧欢如梦短篇集》 《《三小无猜》短篇集》 《等待》 《《年轻的心》短篇集》
《流光短篇集》 《只有眼睛最真》
《老房子短篇集》 《晚儿短篇集》
《琉璃世界短篇小说集》 《寻找失猫短篇集》
《《月亮背面》短篇集》 《仕女图短篇集》
《紧些再紧些短篇集》 《璧人短篇集》
《请勿收回》 《秘》
《母女》 《新爱》
《挫折》 《到处睡的男人》
《变迁短篇小说集》 《无名女》
《贼美人》 《第九台》
《背包》 《姐妹》
《敏感》 《我浪费所有的眼泪浪费了这些年》
《小朋友》 《回忆》
《哀绿绮思》 《同事》
《十八寂寞》 《俘虏》
《余波》 《芳邻》
《选美皇后》 《请留言》
《幼婴》 《成长》
《女记者》 《伤健》
《分手》 《兰花》
《小人儿》 《Fortune Cookies》
《钟情》 《红手套》
《结尾》 《空间》
《神医》 《灵感》
《未来之星》 《灯》
《回家》 《愿望》
《失夜》 《会所》
《蝴蝶》 《粉红色新大衣》
《温情》 《淤》
《存稿》 《原宥》
《不怕》 《表哥》
《节目》 《停车》
《冶游》 《乖儿》
《黑羊》 《香芍药的婚事》
《请辞》 《老友的女友》
《细沙》 《红鞋》
《祖母》 《破碎的心》
《温哥华事件》 《水晶花》
《沉湎》 《有过去的女人》
《我的故事》 《小火焰》
《夏季之梦》 《喜剧》
《偷窥》 《三小无猜》
《一百万元本票》 《蓝这个颜色》
《旧事》 《报告》
《棋友》 《幽灵吉卜赛》
《星之碎片》 《风满楼》
《蓝色都市》 《灯火阑珊处》
《金色的心》 《旧生会》
《糖》 《寻梦》
《旧时人》 《秘密》
《十天》 《邻室的音乐》
《离婚女人》 《变形记》
《狂想》 《琉璃世界》
《这双手虽然小》 《天秤座事故》
《美丽新世界》 《七姐妹》
《圆舞》 《散发》
《法语女郎》 《旅程》
《曼陀罗》 《姊妹》
《西岸阳光充沛》 《男男女女》
《乐园》 《假梦真泪》
《家明与玫瑰》 《女学生》
《美人救英雄》 《奇异生物》
《别人的女郎》 《赌场》
《如何说再见》 《来生》
《网》 《南星客》
《伤城记》 《听我细说》
《邂逅》 《奇异生物》
《监护人》 《爱情故事》
《莫失莫忘》 《故园》
《我爱,我不爱》 《杰作 》
《生活之旅》 《寂寞的心俱乐部》
《承欢记》 《个案》
《出卖》 《懦弱》
《流金岁月》 《玉梨魂》
《谣言》 《美娇袅》
《假戏真情》 《他比烟花寂寞》
《三个愿望》 《我的前半生》
《小宇宙》 《ITALIAN LILY》
《对头》 《花解语》
《少女日记》 《石榴图 》
《挖角》 《叹息桥》
《不羁的风》 《一千零一妙方》
《秘密》 《香雪海》
《姑姑的男朋友》 《故事》
《蝉》 《爱情之死》
《寂寞小姐》 《连环》
《一把青云》 《洋女婿》
《坏脾气女郎》 《黑羊》
《白色武士》 《告密》
《预感》 《胡兰成的下作》
《两全》 《寻找失猫》
《电梯》 《续弦记》
《怀念》 《心》
《黑色笑话》 《没有月亮的晚上》
《归宿写照》 《伤心人》
《我答应你》 《晚晴》
《弄潮儿》 《医情》
《预言》 《阿玉和阿瓦》
《天上所有的星》 《野孩子》
《艳阳天》 《过客》
《情书》 《玉手》
《小公主》 《临记》
《炫耀》 《寂寞鸽子》
《映像》 《肉体》
《忽尔今夏》 《骗子》
《黄石谷》 《锦袍》
《两者之间》 《再生》
《金粉世界》 《小郭探案之茉莉花香》
《曾经深爱过》 《印度墨》
《波心》 《红鞋儿》
《归家娘》 《墙》
《朝花夕拾》 《撞球室》
《转机》 《少年的我》
《安排》 《夜之女》
《追求》 《错先生》
《刹那芳华》 《红杏》
《邻居》 《坏脾气女郎》
《飞车女郎》 《上司》
中国科幻——
《人淡如菊》
【已出版的图书】(红磨坊版)
1、 吃南瓜的人
2、 同门
3、 这样的爱拖一天是错一天
4、 寂寞的心俱乐部
5、 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6、 不羁的风
7、 小紫荆
8、 她的二三事
9、 天上所有的星
10、 悄悄的一线光
11、 如果墙会说话
12、 一点新一点旧
13、 乐未央(散文)
14、 寒武纪(散文)
15、 喜宝
16、 剪刀替针做媒人
17、 嘘——
18、 邻居太太的情人
19、 玫瑰的故事
20、 特首小姐你早
21、 电光幻影
22、 我的前半生
23、 开到荼蘼
24、 香雪海
25、 人淡如菊
26、 烈火
27、胭脂
28、石榴裙
9. 香港言情类作家和琼瑶齐名的亦舒有个哥哥
亦舒的哥哥倪匡是香港的著名作家卫斯理. 他与亦舒,金庸被称做香港三大写手.他的儿子倪震,就是周慧敏的男友.
亦舒的大哥叫倪亦方,一直住在大陆,曾任鞍山钢铁二厂厂长,虽然身遭反右和“文革”的磨难,依然不改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保持先进.
老大: 倪亦方,1931年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到鞍山建筑筑炉公司任技术员,1979年调鞍山化工二厂,历任副厂长、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倪亦方主持完成重大炭黑技术改造项目60多项,其中有4项属国内首创。他研制的高温空气预热器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添补了国内炭黑工业的空白。组织开发新品种和炭黑下游品种16个,其中,中超耐磨、高耐磨炭黑2个品种,自1984年以来一直保持国家银质奖,4个品种获省优,企业规模由年产1000吨发展到年产32000吨成为化工部重点骨干企业。他带领企业实行4个转变:即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一般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单一的为橡胶行业服务向多领域服务转变。5条生产线的新工艺消化了原材料涨价的减利因素,为企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销往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增加了产品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销往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增加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他组织研制的色母粒炭黑拓宽了市场领域,敲开了纺织工业、塑料行业的市场大门;1994年全套引进2条色母粒生产线发展了炭黑下游产品,结束了化工工厂单一生产炭黑的历史。1993年,倪亦方领导的企业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化工企业之列。1994年又跻身中国行业1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5位,辽宁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24位,1995年利税再超千万,产值销售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倪亦方倪亦方先后多次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石化系统廉洁奉公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7月16日,鞍山市委发出了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倪亦方同志学习的决定。现退休。
一九五四年他曾经与苏联专家在工 作中发生争执,被领导认为是「顶撞」专家,免职记大过。一 九五七年他又旧病复发,对领导的作风意见,于是成为双料份子右派加现行反革命,进了监狱。文革中受了很多罪,但信仰不改,用他的话说,弟弟写科幻小说够浪漫,妹妹写言情小说更浪漫,但都没有他浪漫因为他信仰的是虚无缥缈的共产主义~~政治理念的不同并不妨碍亲情,倪匡说他很享受在电视上看到哥哥。
倪亦方出生在上海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少年时期的耳闻目濡,在他心中萌发出强烈的
民族自尊心,他立志学习,决心用知识去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一九四九年,新中国诞生了,年仅十八岁的倪亦方考入了燕京大学(
现在的北京大学)。一九五一年暑假,倪亦方去探望在香港荷兰好实洋行保险部任业务经理的父亲,父亲极力劝说倪亦方留在香港,
还托人想把他安排在英国办的香港大学学医。并对倪亦方说:“只要你愿意留下,要啥都行。”倪亦方却执意不肯。一次,父亲领他
去一个公园游玩,当他看到一些美国水兵为寻欢作乐,凌辱我们的同胞时,气愤极了。他想,祖国人民正在抗美援朝,美国侵略者正
在朝鲜战场屠杀兄弟的朝鲜人民,我怎么能贪图个人的安逸富贵呢?这天夜晚,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想起了祖国的建设,北京
的大学生活,思恋之情如一团火在胸中燃烧,他毅然作出决定返回北京。三个月的假期,他仅仅呆了二十天。父亲生气了,不给他路
费,倪亦方便偷偷地卖掉了手表,买了车票,回到北京。到校后,倪亦方更加刻苦攻读,终于以全优的成绩完成学业,并光荣地加入
了共青团。学校准备让他留校当助教,可他多次申请,要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满足了他的要求
,一九五二年,二十一岁的倪亦方雄心勃勃地来到了祖国的钢都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