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说言情
『壹』 摆渡人这本小说怎么样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作品,知乎和豆瓣上对其吐槽声不断。我用三天的时间看完了该小说,不得不说:还是非常震撼的。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少男少女的一段玛丽苏式的爱情,网络小说上比比皆是,只是将爱情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设置到了生死隧道。的确如此,但是在命运的荒原上,迪伦和崔斯坦的相互扶持,在生死临界点的一次次选择,理性的情感的一次次碰撞,为了爱人的一次次勇敢地付出... ...正是这些,才让它升华到一般言情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度。
荒原如同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荒原上,期间有艰难险阻,有妖魔鬼怪,但是我们的心情美丽与否,决定荒原上的凶险程度,正印证了那句话:你是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安全屋固然安全,但是并没有人要一直守在那里,为什么?因为我们有终点,有方向,需要一次次在路上,纵然前路凶险万分,但是正是这种惊心动魄,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当灵魂回家之后,为什么能够折返的传言一直都有,却大多数人却依然选择留在那里,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冒险去尝试,去改变,害怕那失败之后的魂飞魄散,但是只要心中有梦想,尝试了,成功了,便是值得。
在理性和情感一次次碰撞之后,迪伦和崔斯坦都选择了情感,他们成功了。因为相爱,他们互相成为对方灵魂的摆渡人,救赎了自己的爱人,玛丽苏式的爱情,玛丽苏式的结尾。但是我总是隐隐觉得,来到人间的崔斯坦,是否真的能够适应呢?
当然也有我不理解的地方,比如折返回来的时候,真的有必要设定救赎老人和小孩的桥段吗?崔斯坦以什么身份回到人间呢?崔斯坦为什么是梦中的人?注定的真的好吗?我自认为这些是小说中的败笔所在,但是不妨碍它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贰』 《低俗小说》的影评。紧急
一部精致的低俗小说
文:十一月的雨
这是我最喜欢的十部外语片里我最后写的一部,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我一直无从下笔。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企图对昆汀的天才结构做一个所谓的解析,那是影评家看过十几遍后一处处找出其中的向以前的电影致敬的部分再大肆宣扬时做的事情,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做的,只是像本片之于其他常规影片一样,把自己的风格颠覆一次。只要自己舒服,夫复何求?
《低俗小说》在我的心里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每个人都会偏爱一种类型的电影,有人喜欢科幻,有人钟爱言情,有人会看恐怖,有人会挑动作。我则对这种cult片(邪典)情有独钟。那种带点戏谑风格,带点黑色幽默,有着独特结构的影片我可以举出好多部。昆汀的《落水狗》是我看的第一部,其次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两杆大烟枪》《罗拉快跑》《木兰花》《冰血暴》,当然,在我看来,《低俗小说》是最好的同类型片。它颠覆了一切人们本来认为自然而然的东西,把不按常规出牌玩到了极致。
在戛纳折冠金棕榈后,许多人开始全方位研读这部奇特的影片,想从中挖掘出思想上更深层次的东西,于是,好像黑道乌托邦之类的言论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第一次看本片我完全处于兴奋状态,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戏谑,当最后一个故事出来时,我发现和第一个故事结合的如此巧妙的时候,那种激动就好像考古学家在发现了一个新的墓穴后竟然发现里面还有活人。
当第二次看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萨缪尔 杰克逊饰演的那个混混每次杀人前的一番引自《圣经》的言论,煞有介事,替天行道的架势让我思考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到底想表达什么?百思不得其解,到后来还是丈二和尚摸不找头脑。
其实到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恐怕昆汀的初衷也没那么复杂吧,要想隐讳的表达某些高深的思想从来都不像他的风格,他所做的,是让自己的影片看起来更酷,当然这个不是说影片整体,因为纵观全片他还是有野心表达某个主题的,在这我不想深究。但至少某些细节一定是这样的,那种颠覆带来的刺激和快感是前所未有的。
像文森特和乌玛饰演的玛撒拉的情妇的那段独特的妞妞舞,像玛撒拉被车撞两人误打误撞进一家店后他被同性恋警察鸡奸,像文森特他们误杀黑人同伴后的一系列奇遇。这样的经典片断回忆起来络绎不绝的经过你的眼前,像重新在脑中上演了一般。
写到这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有人特别喜欢韩剧那么他必然是感性的,有人只喜欢暴力影片的话他肯定会有十分粗犷的一面。如果说从一个人的观影习惯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真的话,那么我的性格里面肯定有昆汀的电影里的那种戏谑和冲动,不愿顺从和不愿符合常理的因子可能也会体现在我的潜意识里。但这样看来好像和平时的自己大相径庭。不过也有可能,它们作用于我的一举一动之中,只不过自己没有发现过多少罢了。不过也正是这种品质,把昆汀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子送上了皇帝的宝座。值得我去思索。
整个影片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一场戏,它的精致不仅在它的完美结构,更在于它的创新,它的独一无二,它的反其道而名之的并不低俗的“低俗小说”。
谈了这么多,感觉更像是乱弹一气。
其实,能有这么一部影片,让你拿在手里就觉得喜欢,就算不去重温也能感觉特殊,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作于2005.5.4
影评出处为:http://movie.mtime.com/10468/comment.html
里面还有很多相关影评,可供参考
『叁』 现在的网络小说为什么如此低俗
我觉得是恶性循环。只有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就可以发文,导致现在到处充斥一些低俗的小说,而且基数一大,优秀的作品就更难被人看见了。
尤为痛心的是很多没有建立起良好阅读品味的青少年,急匆匆的填鸭了那么多品味低俗的小说,根本还不曾好好了解真正好的文学,比较那些速食幼稚辛辣的文字更容易上手,简直不用经过大脑。而这一部分读者更促进了低俗小说的发展,喜欢会相互影响与干涉的,这就是臭味相投吧。我现在常常看见一篇篇十分低下的文下面还有众多拥趸,真是不知哀怒了。假如我是家长,我必然不放心一个12,13的孩子独自choose without any direction。网络文学不比纸媒,甚至没有起码的门槛,虽然一些纸质文也不怎么样。
网络是现实的投影,现实已经越来越浮躁,贫瘠的土壤怎么种出芬芳的水果?
我始终认为在读小说之前要先学会享受文字本身的美,我本身的阅读轨迹是童话诗词--古典名著--外国名著--武侠经典--奇幻小说---后期言情科幻恐怖耽美等等不一而足,就好像要先建立足够强大的免疫系统才能在纷杂的环境中好好生存,不成熟的读者必然催生不成熟的作者。好文也淹没在这大水里了,我找文的时间数倍于看文,也不过勉强保证最低质量而已。老实说,别人推文我也不敢信,毕竟不了解的人怎么知道推荐人的水平?
常常推荐小说给朋友,因为比较熟悉,了解阅读喜好,对她们,我敢说我揣测的还是比较准确的。十之八九正中靶心~
很久没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了,想来阅读量最大的还是课业繁重的初高中,好的文字真是令人心醉神弛。可惜我没什么天分,眼羡他人妙手天成,自己笔下还是空空。
『肆』 请问怎样才能改掉看低俗小说的坏习惯
喜欢看低俗小说,说明你的思想在这一层次,完全的沉沦进去了。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整体品味,既然已经被称为了低俗小说,那么肯定有着一大堆的缺点,没有思想。在你看惯了那些大家的书了之后,就会觉得原来的书很幼稚了。
『伍』 当下中国有哪些畸形的审美观
现在的医务剧拍成了医生们的爱情生活,农村剧拍成了乡村爱情生活,职场剧拍成了办公室里的爱情生活,谍战剧拍成了地下特务们的爱情生活。比起英美剧、韩剧、日剧的多样性,绝大多数国产剧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都是言情!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例外的,就像最近的《长安十二时辰》。但总体来说,目前的国产影视剧,大体上还是这个趋势。至于原因嘛,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讲了。
毕竟这样的剧,只要没有过火的亲热镜头,大多都会过审。只要演员有足够的流量,再加上宣传一下,基本都能保证不亏。很多导演和演员都是要恰饭的,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理想,拍一个简单又大概率不会亏的剧,比起拍一部精品剧又不敢保证会不会火的,他们当然选择前者。
还有一种特别风靡的,就是直播平台和朋友圈日常中的美颜滤镜。其实,我在空余的时间,偶尔也会打开斗鱼,看看星际老男孩的直播,看看英雄联盟比赛的直播。熟悉斗鱼的人都知道,在英雄联盟区,有两个特别火的妹子主播:冯提莫和阿冷。我不赞同她们这种以唱歌为主、却跑到英雄联盟版块蹭流量的做法,但不得不说的是,她们开的滤镜美颜的程度,还是恰到好处的。
也许,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很难再像曾经一样去静下心来品味一样东西了。所谓的“审美畸形”,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快速的生活节奏下,无边的信息海洋里,大家变得都这么匆忙、又变得那么肤浅,只能随便咀嚼一下文化快餐,有点味儿能咽下去就可以,还要啥审美?
现如今影视作品都会基于大数据的结果再来设计内容、计算流量,再加上广电总局审批得越来越严格,能看到的主流文化就自然变得枯燥无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即使是本来有潜质的艺人也会被如今的创作氛围所埋没。因为你不需要出众、不需要个性,一切就应该是差不多的。我们到商场里吃着差不多的连锁餐厅,在家和公司吃着差不多的外卖。这么多的差不多每天存在于身边,悄悄地改变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