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平老师咋样推荐小说
㈠ 现代文阅读红鬃马申平
在以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周涛的散文《巩乃斯的马》让人记忆犹深,还有一篇小小说同样让人难以忘记,这就是申平的《红鬃马》。两篇文章的共同点,都是在讴歌马的旺盛的生命力,流溢出浑厚、悲壮的风格。
申平在草原上生活过多年,可以说他有着浓重的草原情结。我猜测,他应该与草原上的人和动植物有过内心的交流。正因为如此,他才舍得泼洒大量的笔墨去描绘草原,对草原上的动植物进行讴歌、赞美。而充满野性和执着的生命力的马,自然而然成为申平所讴歌的草原上的动植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倘若从创作冲动的角度去考察《红鬃马》,我想,它的成功肯定离不开作者的草原情结吧。
《红鬃马》成功的第二个因素,得益于作者对“红鬃马”形象的塑造。这一点与《头羊》的成功有相似之处,即淋漓尽致地凸现马或羊的个性和尊严。但与《头羊》不同的是,《红鬃马》在塑造马的形象时,是以极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说《头羊》中那只头羊的悲剧更多是由于瘸羊倌的算计造成的,被动的成分居多,那么《红鬃马》中,红鬃马的悲剧则是它以大无畏的精神主动铸就的。由此,一匹刚烈、倔强、顽强的马的形象跃然纸上,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红鬃马》成功的第三个因素,是它的画面感。短短的千余字篇幅中,至少有两幅画面让我们的眼睛久久停驻。第一幅是红鬃马的剪影,“它的身子如锦缎一样闪闪发光”,“那顺着脖子拖下来的长长的鬃毛一跳一跳,正如一团火焰在燃烧”;第二幅是红鬃马与狼激战的场景,激烈,生动,层次分明。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白描水平,是达不到如此效果的。
总之,《红鬃马》是动物题材小小说中的精品,也是中国近三十年中难得的小小说佳作。
㈡ 老师对我说 阅读答案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旋即( )(2)教诲( )(3)炽热( )(4)半晌( )
2.第三段中,毕业欢送会上,低矮的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全班同学谦让有礼,说话声音低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欢送会上李先生的临别赠言有若一声惊雷,振聋发聩。在第四段中有一句与之相呼应的描写,将这句话完整准确地抄写在下面,书写力求美观。(3分)
4.作者为什么说“李致远先生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仔细阅读第五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因。(2分)
5.第九段李先生引用的鲁迅先生的话出自鲁迅的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他(她)的主要特点。(5分)
6.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为什么“我”的那篇“有纪念意义”的文章题目为《路》?(4分)
7.文章语言自然,行文流畅。其中一些四字词语准确凝练,极富表现力。根据所给解释,从文中选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内。(4分)
(1)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
(2)比喻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3)常用来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
(4)突然和人世永别。( )
8.文中涉及到我国三部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你最爱读的是哪一部?结合这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喜爱的理由。(4分)
9.文章写于1979年,李致远先生四十四年前的教诲和鼓舞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文章内容从作者角度拟一段抒发对李先生的感激之情的语句,语言力求简洁流畅。(4分)
《老师对我说》答案
1.(1)jí (2)huì (3)chì (4)shǎng(共2分,每小题0.5分)
2.渲染一种庄严的气氛,烘托师生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共2分,每层意思1分,意对即可)
3.他脸色阴郁,戴着一副老式玳瑁边深度近视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那两只眼晴总是神经质地睁得大大的,好像随时随地要拍案而起大声疾呼的样子。(共3分,完整1分,准确1分,书写美观1分)
4.围绕“李先生热情的鼓励赞扬,细致的指导批改”来答即可。(共2分,每层意思1分)
5.文章:《故乡》
人物和特点:
例(1)少年闺土:天真活泼、聪明能干的小英雄。
例(2)中年闺土:善良忠厚、勤劳朴实、麻木迟纯、生活艰辛的农民。
例(3)杨二嫂:尖酸刻薄、贪小便宜、性格扭曲的小市民。
例(4)“我”:同情劳动人民、具有进步思想、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
(共5分,文章题目1分,人物1分,特点3分。意对即可)
6.是李先生引导“我”走上文学之路。李先生不仅教“我”读书,也教“我”做人,教“我”如何在黑暗的年代走一条新路。表达了对李先生的深切怀念。(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
7.(1)历历在目 (2)重蹈覆辙 (3)风雨如晦 (4)溘然长辞(共4分,每小题1分)
8.名著必须是选文中的一部;情节与名著相符;喜爱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名著1分,相关情节1分,喜爱的理由2分)
9.围绕“感谢李先生在文学与人生方面的积极引导”回答即可,语言应具有抒情性。(共4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抒发感激之情2分,语言表达1分)
㈢ 申平战马火龙驹读后感
《战马火龙驹》的故事奇特。这篇作品描写的主要对象火龙驹的“动作”和“命运”也是很奇特。团长和火龙驹的“关系描写”、“情感描写”是很真实同时又是很夸张的。火龙驹真的是这么通人性吗?火龙驹真的就是如此神奇、它能通过“发疯”的“动作”来重新纠集“老部下”,它宁可当野马、宁可带部下跳崖自杀,也不愿做那些贪婪的人的“奴隶”吗?
应该说申平确实把火马驹的神奇写到家了,这种“神奇”越是写到位、越是写得淋漓尽致,就越是能撞击读者的心扉。小小说的艺术篇幅实在有限,作家若不把“神奇”在短短的篇幅内写足、写透、写到位,小小说的真正的文体本性、小小说文体打动和震撼读者的魁力、小小说阅读活动所获得的真正美感就很难实现。但是,申平对火龙驹的所有描写又不能太夸张、太神奇、太出位,若过于夸张、过于神奇、过于出位,那火龙驹的形象和故事就会失真,小小说描写一旦失真,那它的审美过程、审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应该说,申平在这篇作品的描写中,是非常好地把握好了小小说的“度”和“分寸”的。他全部采用了写实的故事外壳,团长和火龙驹离别前夕的那个场面描写细节,提供了真实、感人到了真让人怦然心动的程度。而火龙驹当了野马后,一听到“枪炮”声的兴奋和“动作”,也是具备了刷亮读者阅读眼光、并吊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力度。
㈣ 愚石夏老师的阅读答案
答案:
1.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2分)
2.(1)把鲜花送给爱花的活着的人,送给需要的人。(2分)(2)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需要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2分)
3.小说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了守墓人诚实善良、富有爱心的性格特征,表现了老妇人由爱自己到爱他人的转变过程,提示了生活的真谛。其次,还通过神态描写刻画了老妇人前后不同的神态。(指出手法2分,阐述合理2分,共4分)
㈤ 柿把儿老师的阅读答案
我们刚学过
1 以绰号的形式,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 先抑后扬,为下文描写柿把儿老师优美的文章以及他为了我们而放弃了去局里工作的机会做铺垫,形成对比,体现出柿把儿老师对我们的爱。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