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例如六朝小说推荐

例如六朝小说推荐

发布时间: 2022-02-12 14:28:05

❶ 哪位大神给个建议最近书荒。看书很挑,品种不论,但要有剧情,类似大唐双龙传,六朝云龙吟之类的都行

格斗:大主宰 斗破苍穹 艳汉 绝世唐门
悬疑:(强力推荐作家东野圭吾!真心好看
(。・ω・。)ノ♡)嫌疑人x的献身 宿命 白夜行 分身 恶意 我杀了他 放学后 幻夜 流星之绊 x的悲剧 y的悲剧
言情:十年一品温如言 岂有此理 微微一笑很倾城 杉杉来吃 摘星 半妖倾城 纸玫瑰 岁月忽已暮 南风过境 南风知我意 寻找前世之旅 骑士幻想夜
目前想起来了这些。。。能不能帮到你?我看书也很挑而且杂。
都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求采纳😊

❷ 如何评价 小说《六朝清羽记》

怎么说呢,智障桥段太多了,看起来很难受,之前看阿里的时候并没有这种很难受的感觉。

阿里除了结尾主角团队升级过快之外没有明显的槽点,人物塑造都比较成功,各主角配角的身世经历结合他/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并没有大的违和。或令人痛恨,或令人同情,或令人怜爱,或令人心疼,唯独不会令人恶心。

六朝则不同,人物塑造可以说是相当失败——就像电视剧《花千骨》中的霓漫天一样,有些角色创造出来纯粹就是为了恶心人的——你都想不到还有别的哪本小说会像六朝一样将女主塑造得这么倒胃口。

好比月霜,有正义感不假,但一太脑残,二太自私,三太自以为是。口口声声为了正义,却毫不愧疚地要取一个近乎自己救命恩人的心头血,风轻云淡,理所当然——别人欠你的?就算救你自己真的单纯是为了正义,但别人也不欠你的啊?

就这德性还岳帅的女儿?王哲这十几年到底是怎么教育的?结果呢?害人不成反被拿了一血,这下该后悔了吧?没有。

口口声声师傅养护之情恩重如山,结果师傅一死就自觉可以如脱缰的野马奔放四野了,师傅临终的交代可以说是充耳不闻。师傅战死前将自己托付给男主,结果穴道解开后第一要做的事就是杀掉师傅托付的那个人——是有多智障才会做出这么脑残的行为?

觉得自己比号称天下第一人的王哲更聪明? 还有后面的二次相遇,月霜冻死之前心里还在念到,不就是取取你一点心头血吗,竟然毁了我的贞洁。种种行为充分展现了月霜的无知、自私、虚伪和自以为是,自己所遭受的所有苦难,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落到不好的境地全是别人的错。

❸ 世说新语是六朝什么小说的代表作

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❹ 汉到六朝有什么著名的作品吗最好是小说。

秀丽江山。。写现代的一个跆拳道女孩,穿越成为阴丽华,和光武帝刘秀一起打天下的故事. ..

❺ 六朝时期的小说主要有哪几类

《六朝小说》是1997年1月1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文新。本书主要对两晋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文体职能、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和说明。“文各有体,得体为佳。”各种文体,其职能是并不一样的六朝又称六代。吴、东晋、刘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建都于建康(吴称建业,今南京),因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北宋的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以此六朝作为正统编年纪事,后人将此六个朝代并称六朝,史称六朝。六朝同时又指北朝六朝。三国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及隋皆建都于北方,亦合称六朝。是后世对三国至隋统一前南北两方的泛称。。不但与传奇小说相比,笔记小说有其独特的文体规范,而且,在笔记小说的领域之内,志怪与轶事的审美追求也是泾渭分明的;更进一步地说,志怪中的“博物”体、“拾遗”体、“搜神”体,轶事中的“琐言”体、“排调”体、“逸事”体,也各有不同的旨趣。为了帮助读者领略和把握六朝笔记小说的审美特性及其演变线索,《前言》将分别对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文体职能加以探讨、说明。《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❻ 求推荐类似妖刀!小散仙啊!六朝这种类型的小说!

红楼遗 秘,看过没

❼ 汉魏六朝小说的代表作家

《搜神记》干宝(283~351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启《海盐县图经》云:”父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又云:”干莹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杂存》云:”干宝……海盐人也。按武原古志云,其墓在县西南四十里,今海宁灵泉乡。真如寺乃其宅基,载在县志,盖古地属海盐也。“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今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阳,干宝为父守孝。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海盐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干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搜神记》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堪称魏晋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近200卷。
干宝年轻时学识渊博,遍览群籍,曾由华谭推荐任著作郎。建武元年(317年),经中书监王导推荐,领修国史。时因家贫,求补山阴(今绍兴)令,迁始安(今桂林)太守。东晋大兴元年(318年)二月封关内侯。太宁元年(323年),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咸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灵泉里西南隅,干宝辞官为母守孝。咸和四年服阕回朝。永和元年(345年)致仕,永和七年(351年)秋卒,葬灵泉里后花园。朝廷特加尚书令,从祀学宫。
干宝一生著作颇丰,其《晋纪》20卷,直而能婉,时称良史,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传说干宝因有感于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乃编集神怪灵异故事为《搜神记》。他在序中自称:”虽考志于载籍,收遗佚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此书为中国魏晋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保存了许多古代民间的传说,如《干将莫邪》、 《相思树》 、《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给后世文学艺术以深远影响。在著名的《聊斋志异》 、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等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从《搜神记》中汲取营养和精华的。近代文学大师鲁迅的《铸剑》故事就取自《搜神记》中的《三王墓》,凡此举不胜举。干宝又著有《春秋左氏义外传》 ,还注 《周易》 、 《周官》等数十篇,另有文集四卷。今存《搜神记》20卷,为后人所辑录,又《晋纪》亦有清人辑本。
干氏家族自三国后期,仕吴者颇多,到晋朝已有名人不断出现,其后在历朝均有名人,政功显著。千余年间,干氏家族所繁衍的子孙已分居于北京、天津、南京、陕西、山东等地。尤以浙江海盐的沈荡、通元、澉浦、六里,海宁的盐官,宁波的余姚,嘉善的干窑等地。聚居为盛。故自东晋以来,已有1700多年族史,显为望族。海盐作为干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居住地,至今后裔已有52代。近年来,海盐县对干宝的生平及史学价值的研究十分重视,尤其是在干宝后裔的大力支持下,由干氏四十八世裔孙干乃军执笔续修《干氏宗谱》。自1991年起,历经10余载的调查考证,目前,一部新的《干氏宗谱》续修本已正式完稿。干氏家族对于0宗谱续修,历来十分重视。干氏宗谱立干宝为始祖,五世孙干朴首撰,三十八世孙干大行续修并序。自四十世孙干钦昊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年)最后一次续修宗谱算起,至今已有300余年未曾续修了。并且,由于干氏后裔散居神州大地,主要分为东西大支和永宁乡支两支,至抗战前,宗谱有的已散失,给续修带来一定的难度。文革期间,海盐县博物馆收缴保存了十分宝贵的干氏东西大支的旧谱三册,是这次续谱的主要依据。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干乃军不负众望,历尽艰辛,奋笔耕耘,终于使海盐县第一部民间续修的家谱《干氏宗谱》得以问世。此举已在全国各地广大干氏后裔中传为佳话。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简历父张平,曹魏时渔阳郡太守。华幼年丧父,家贫然勤学,”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有”人伦鉴识“美称的刘讷见张华时感叹道:”张茂先我所不解。“( 《晋书·刘隗传》 )。曹魏末期,因愤世嫉俗而作《鹪鹩赋》,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鹪鹩赋》引起巨大反响,张华自此名声鹊起。后在范阳郡太守鲜于嗣推荐下任职太常博士,又屡迁佐著作郎、长史兼中书郎等职。西晋取代曹魏后,又屡迁黄门侍郎,封广武县侯,官至司空。晋惠帝时,遭司马伦杀害。
华诗今存32首。除少数描写自己的壮志和对贵族豪门的不满,有《情诗》5首,描写夫妇离别思念的心情。还编纂有《博物志》 。《隋书·经籍志》录《张华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收有《张茂先集》。《博物志》有今人范宁校本10卷。
生平大事
固劝伐吴
咸宁元年(275年),时,灭蜀已12年,晋代魏也已10年,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晋书?羊祜传》)。相反,东吴则因暴君孙皓”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名将,无所亲信“而”人人忧恐,各不自保“(《三国志?薛综传》)。征南大将军羊祜曾上疏晋武帝,要求伐吴,但众臣”苦谏不可“(《晋书?冯紞传》)。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故,并在临终前推荐杜预接替自己。次年,益州刺史王浚上疏主张伐吴,有遭到众臣反对,认为”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戎。天下劳扰,五谷不登,兴军议讨,惧非其时“(《晋书?贾充传》)。于是张华固劝伐吴,说:”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晋书?杜预传》)。他一席话消除了武帝顾虑,终于作出了最后决定。
太康元年(280年)春,伐吴开始,但一度”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晋书?贾充传》),时有中书监荀勖上疏腰斩张华以谢天下,但张华”独坚执,以为必克“。
灭吴后,武帝下诏令奖赏张华:”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晋书?张华传》)。
朋党之争
灭吴后,张华名重一世,荀勖”自以大族,恃帝恩深,憎疾之,每伺间隙,欲出华外镇“(《晋书·张华传》)。又因张华举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而武帝却对其弟有猜忌,遂”微为忤旨,间言遂行,。乃出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名义上是为了安抚胡夷。
张华到职后,立刻派安北将军严询征讨鲜卑慕容涉归,并在昌黎大败之,于是”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
张华功绩使得贾充党羽侍中冯紞深感不安。冯紞曾反对伐吴,所以”紞内怀惭惧,疾张华如仇“(《晋书·冯紞传》)。于是冯紞开始在武帝面前诋毁张华,说张华和反叛了的钟会是同类人物。遂武帝迁征华为有职无权的太常卿。
晋惠帝,经过一系列朝廷内部火并,政权落到了楚王司马玮手中。张华献计惠帝,”遣殿中将军王宫说玮矫诏,乃收玮诛之“(《晋书·楚王玮传》)。事后,张华因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侍中、中书监等职,并于元康六年(296年)官至司空。
死于非命
楚王玮死后,名目上张华有重职,但实权掌握在贾南风手中。贾皇后一度企图废除不是自己所生太子,以长期擅政,但因张华等极力反对,才作罢。
元康九年(299年),贾皇后灌醉太子,使之书写谋乱之书,后遍示群臣。阅后,群臣均附合贾皇后,要求赐太子死,唯张华反对。核对笔迹后,果为太子所作,遂张华无言以对,但仍然坚持己见。最后从赐死改为废为庶人。废太子后,东宫左卫督司马雅和常从督许超等人,谋废贾皇后而复太子,遂与赵王司马伦密谋。对帝位虎视眈眈的赵王伦,一方面使贾皇后杀太子,另一方面策划政变,以废黜贾皇后。永康元年(300年)4月2日晚赵王伦遣司马雅联合张华政变,但后者予以拒绝。尽管如此,华没有揭发赵王伦之谋,意欲借伦之手废贾皇后。次日赵王伦兵变,并以党附贾皇后罪名执华于殿前。被处死前,他叹道:”臣先帝老臣,中心如丹。臣不爱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次年,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起兵,诛杀了赵王伦。齐王冏上奏请求给张华雪冤。太安二年(303年)朝廷正式下诏,恢复张华爵位以及被没收的财产。 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生平
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朴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朴射一职。
(二)荆州时期30-37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2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2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❽ 六朝志人小说有哪些

志人小说的产生及特色 志人小说的出现,与魏晋以后士族中品评人物、崇尚清谈的风气很有关系。早在东汉初年,班固撰《汉书》即有古今人表,将古今人物分成九品。到了汉末,士族中品评人物的风气大盛,名士对人的毁誉,往往决定此人终生成败。而品评的依据主要是人物言谈举止和轶闻琐事。魏晋以后士族标榜超脱,崇尚虚无,渡江以后玄风更甚。名士的玄虚清谈和奇特举动遂成为当时的美谈,一般士族子弟竞相效仿。世之所尚,因有撰集,这就是志人小说。这种志人小说在当时颇受社会重视,《世说新语》成为学习名士风度的"教科书"。裴启的《语林》一写成,远近许多人都争着传抄。就连皇帝也关心这类小说的编纂,梁武帝帝敕命殷芸撰《小说》,就是一个例证。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今传有以下几种: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梁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以上各书除《西京杂记》和《世说新语》二种外,其他六种只有辑本。
志人小说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一、笑话。邯郸淳所撰《笑林》所收都是一些短小的笑话,"举非违,显纰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二、野史。《西京杂记》是葛洪伪托刘歆作,记述西汉人物轶事,也涉及宫室制度、风俗习惯、衣饰器物,带有怪异色彩。其中有些故事后来很流行,如王昭君、毛延寿故事,司马、卓文君故事。
三、轶闻琐事。这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有《语林》、《郭子》、《世说新语》、《俗说》、《小说》。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其撰者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宋书》说他"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世说新语》大约成于众人之手。今本共三卷,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篇,记汉末到东晋名士们的遗闻轶事(只有几条是西汉事),尤详于王、谢、顾、郗、桓等几个大的士族。其中有不少故事取自《语林》、《郭子》,文字也间或相同。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引用古书四百余种,补充了许多资料,所引书多已散佚,刘注颇为后人重视。《世说新语》保存了从汉至晋有关社会政治、思想、宗教、文化,以及上层社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资料,很有价值。其文学价值在志人小说中也是最高的。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只记述人物的只言片语或一二举动,便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精神世界。如周ダ诣王导,从顾和车边经过,“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博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雅量》)。《世说新语》还善于叙事,廖廖数语便能交代一个过程。如魏武帝曹操将见匈奴使,使人代之,自捉刀立床头。只用六十九个字就交代了整个过程,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正如明胡应麟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日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少室山房笔丛》)。
汉魏六朝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为唐代的传奇小说的写作积累了经验。一些唐传奇故事显然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如《倩女离魂》与《幽明录》中的《庞阿》、《柳毅传》与《搜神记》中的《胡母班》、《枕中记》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都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唐以后,小说中始终有志怪一类,如宋洪迈《夷坚志》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显然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继承和发展。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不少类似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篇章。《世说新语》的影响所及,后世有少续作和仿作,如唐王方庆的《续世说新书》(已佚),宋王傥《唐语林》、孔平仲的《续世说》,明何良俊的《何氏语林》、李绍文的《明世说新语》,清吴肃公的《明语林》、李清的《女世说》等

❾ 类似妖刀,六朝,附体,照日,平妖的小说

泥人的
小散仙
红楼
但都太监了,其他的感觉没法媲美了。
实在不行就翻翻金庸的来看看咯

❿ 友友们 谁能给我推荐几本修真的小说 比如:太乙天寰录 破庙有神仙 六朝时空神仙

文抄公的主神崛起,听起来是无限其实是修仙的,虽然尾巴很扯

热点内容
求校草类的校园小说 发布:2025-09-16 08:18:20 浏览:437
历史类女主多小说推荐 发布:2025-09-16 08:06:34 浏览:494
主角古代睡太后长篇小说 发布:2025-09-16 08:06:29 浏览:804
网络小说跳转淘宝 发布:2025-09-16 07:55:45 浏览:215
小说修正强少在校园 发布:2025-09-16 07:45:05 浏览:755
国产硬科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6 07:39:01 浏览:450
轻松幽默的都市玄幻小说 发布:2025-09-16 07:02:45 浏览:327
求文笔好的久别重逢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6 07:01:57 浏览:94
女主强大女扮男装校园小说 发布:2025-09-16 06:34:45 浏览:83
小说甜宠校园文 发布:2025-09-16 05:39:27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