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比较好看的小说
㈠ 王小波有哪些比较经典的作品
王小波比较经典的作品有:
1、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2、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作品系列“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和《2010》四部分组成。《未来世界》、 《白银时代》、 《2015》和《2010》,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时代,主人公都是作家、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其行动内容都是写作、画画这种抽象而静态的行为,但它们却衍生出一种根本的戏剧性——主人公想象和创作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允许”之间永远的冲突。
3、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是200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图书,作者是王小波。作品中几个时代系列分别冠以黑铁、白银、黄金、青铜等。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多年了,近年来他的作品倍受瞩目,不论是小说还是杂文,争议很大,该集中收录有王小波早年未发表的作品。
4、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集,是《时代三部曲》之三。,既有迷宫式的格局,也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小说幽默有趣,又不失理性,通过隐喻性的故事和场景颠覆了传统的道德神话和政治神话。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5、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7月发行的图书,作者王小波。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
6、绿毛水怪
《绿毛水怪》收录王小波的经典中篇小说,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 详细>>】
7、思维的乐趣
《思维的乐趣》是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波。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与理性的反思与书写。
8、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是2006年1月1日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小波。本书是王小波上个世纪80年代创作的小说,由于当时王小波先生尚未被大众发现,这本小说由他个人自费出版,仅印刷1000册,之后直至今日尚无单行本流传世间,但其价值一直被众多专家学者看好,也是千千万万王迷们一直想买而找不到的,它由“舅舅情人”、“夜行记”、“红拂夜奔”、“红线盗盒”、“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五篇组成,小说充满调侃、幽默和机智,颇能代表王小波小说的精髓,是王小波版的《故事新编》。
㈡ 王小波的小说,你最喜欢哪一本(只能一本,简要讲讲你的理由)
应该很多人都会说黄金时代吧,
我也最喜欢《黄金时代》。
那本里面,除了《革命时期的爱情》不喜欢以外,其他几篇都喜欢。
主题都是生命,和爱情。看起来很让人受触动。
尤其是《黄金时代》的后半篇,还有《三十而立》中王二的思索,《似水流年》里王二对贺先生的缅怀,我看了都很感动。
写性的也很多,正如他说的:“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人生活的主题。”他一生的黄金时代,就在那荒唐的文革中过去了,就在八个样板戏中过去了。一个有智慧的知识分子遭遇那样的时代,让人痛心。
㈢ 王小波的什么书好看
小说集
《唐人秘传故事》1990年8月 山东文艺出版社
《王二风流史》1992年3月 香港繁荣出版社
《黄金时代》1992年8月 台湾联经出版社《黄金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白银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青铜时代》 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黑铁时代》 1998年2月
《红拂夜奔》英译本
《王二的爱欲枷锁》("Wang in Love and Bondage") 2007年3月 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杂文集
《思维的乐趣》1996年11月
《我的精神家园》1997年5月
《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
《理想国与哲人王》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与李银河合著)2004年5月
电影文学剧本
《东宫西宫》
未知分类
小说或小说集 《未来世界》1995年7月
《地久天长》1998年2月杂文或杂文集
《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 1992年1月
㈣ 王小波最好的作品
王小波(1952-1997),男。汉族。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分类
小说集
《唐人秘传故事》1990年8月 山东文艺出版社 王小波作品
《王二风流史》1992年3月 香港繁荣出版社 《黄金时代》1992年8月 台湾联经出版社《黄金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白银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青铜时代》 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黑铁时代》 1998年2月 《红拂夜奔》英译本 《王二的爱欲枷锁》("Wang in Love and Bondage") 2007年3月 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杂文集
《思维的乐趣》1996年11月 《我的精神家园》1997年5月 《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 《理想国与哲人王》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与李银河合著)2004年5月
电影文学剧本
《东宫西宫》
未知分类
小说或小说集 《未来世界》1995年7月 《地久天长》1998年2月杂文或杂文集 《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 1992年1月
㈤ 王小波有什么好看的书
王小波的著作,比较值得一看的有 《时代三部曲》和《我的精神家园》,分别代表他的小说和杂文的最高成就。可以找来一看。
全部作品如下:
1980年9月,《唐人秘传故事》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年3月,《王二风流史》 香港繁荣出版社。 1992年8月 《黄金时代》 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2年1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香港天地图书公司。
1992年7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7月,《黄金时代》 华夏出版社。
1995年7月,《未来世界》 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6年11月,《思维的乐趣》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7年5月,《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小说集 花城出版社。出版于他逝世之后,当年曾引起轰动。
1997年5月,《我的精神家园》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10月,《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2月,《黑铁时代》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年2月,《地久天长》 时代文艺出版社。
㈥ 请介绍几本王小波的小说,要好看的哦。谢谢~~~
要看王2的书,首先你得对“扯淡”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兴趣,否则很难看下去(如《红拂夜奔》),更别提乐在其中了。《黄金时代》、《寻找无双》等都很不坏,《1只特立独行的猪》也很好…
㈦ 你认为王小波那几本小说最有趣
已故作家王小波先生的青春三部曲,是他一生创作的顶峰代表作品.《青铜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但文艺界对其作品的评介,当属《黄金时代》最佳。
我的收藏,也只有后两部作品,前一部的,虽想得到,但在图书市场却始终未见。后两部我是一一拜读。这些作品中,处处透露出王小波的愤青与叛逆,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布局巧妙,爱不释手。
小波先生的杂文同样精彩。《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最爱。
现在中国的高校里流行这样一句话:
男生必读王小波,女生必读周国平。王小波说过的话渐渐地成为学院里或餐桌上的口头禅,流传广远“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一个人只拥有一生一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我这个人远看不像一个好人,近看还是一个好人。”“让我们坏一坏吧!” “满天的星星好像一场冻结的大雨“我只能强忍绝望活在世上。” “凡是能在这个无休无止的烦恼、仇恨、互相监视的尘世之上感到片刻欢欣的人,都可以算是个诗人。”生命是这样的空,总要做点什么吧!王小波曾经写过一段话,说一个人如果百无聊赖,就会在纸上写点什么,无论最初写的是什么,最终一定会写小说,而且一定会写得好,只要你足够无聊,足够无奈。“看过他的小说,我犹如被人猛击了一掌,又如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片光明——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原来小说应当这样写!”“《青铜时代》为新时代的小说创作指引了一个方向,“看他的小说时我无比震惊,看随笔时击节赞叹。这样一个与我毫不相干的人去世了,而我感到像失去了一个亲人。他的文字曾如此近地贴近我心,他由此成为一个无比亲切的人。看着新一代对他的狂热推崇,看着“王小波文体”在高校流行,不由生出无限感慨。十年之间,不知多少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王小波为什么这样红?王小波的猝死和大红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猝死和大红没有必然关联,并不是所有猝死的作家都能大红,而且王小波是一红十年,甚至更长。社科院有位朋友统计过,在1997年离世的作家有七位,但是,除王小波外,谁也没有形成轰动效应。 王小波为什么会有众多的追随者? 简单地说:因为他有趣!还有,因为他纯粹,理想主义,却是一贯的低姿态,一贯的边缘身份;他在体制外坚持写作,却写得比作协养着的专业作家好!也就是说,以非主流的身份,超越了主流,为沉默的大多数争了一口气。王小波首先把自己视为小说家。在《思维的乐趣》自序里,他说,“我以写小说为业,但有时也写些杂文,来表明自己对世事的态度”。小说为业,杂文是业余穿插。偏偏多数人对王小波的了解是通过他在《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开设的专栏,是通过他的杂文而非小说,认识了一个幽默机智的王小波。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在现实中却如此不得志,上天真是不公。也许,正统文坛对他的排斥,恰恰招致了众人的逆反心理,所以才诞生了“王小波门下走狗”这个群体,谁会是走狗?他们也知道“王二”是不需要的,那实在是一群正话反说的叛逆者!
㈧ 王小波的小说很好看,还有其他什么人写的小说和他的和你类似
在大陆的有韩寒,笔锋犀利,很幽默。
台湾的李敖,我认为他和王小波很相像,都非常欣赏罗素,反对古旧的传统文化,也获得过诺贝尔奖提名,文学性很高。柏杨也不错,但我认为比王小波差些。
你也可以看看鲁迅的,鲁迅的文章也有很多黑色幽默,不过稍微难懂一些。另外余华和王朔也有些像,但我没太看过他们的。
㈨ 王小波的经典小说都有什么
王小波经典作品(小说卷、杂文卷) 作者:王小波 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1 ISBN:7801159470 字数:567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定价:37.8 元 内容提要 本套文集共分为杂文卷和小说卷两册,共收录了王小波80多篇经典杂文和包括黄金时代在内的三部经典小说。 作者简介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及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文字。 编辑推荐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台湾李敖说过,他是中国白话文第一把手,不知道看了王小波的文字还会不会这么说。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李银河如是说。 目录 杂文卷 沉默的大多数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极端体验 洋鬼子与辜鸿铭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有关天圆地方 优越感种种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肚子里的战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体验生活 皇帝做习题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盛装舞步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已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生活和小说 苏东坡和东坡肉 驴和人的新寓言 愚人节有感 摆脱童稚状态 诚实与浮嚣 拷问社会学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师承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我的精神家园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 小说卷 黄金时代 红拂夜奔 革命时期的爱情杂文卷
㈩ 王小波的小说有什么好看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首先,看人而言。有的人觉得王小波的书搞颜色,有的人觉得他的文风幽默风趣,有人觉得他的叙事技巧独特。
个人而言,对王小波的书有以下总结(以黄金时代为例)
①文风大胆,甚至有些直白辛辣,但这辛辣犹如上好的白酒。初入口辣中有涩,入喉则甘甜,入胃及心肠则温暖如阳。
可能是文革时期对性的压抑,他的文字对性的描写不少。但,不会让你觉得突兀或者反感。
堪称老司机中的老司机。
②文字让人思考,让人觉得身临其境。
比如文中的各个王二,你觉得他笔下的人物灵活逼真。我就觉得王二特别像黄渤演的民兵葛二蛋中的葛二蛋。
总之,从一个人的书里面,你能看到作者的为人。
他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