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华楹的小说那本好看

华楹的小说那本好看

发布时间: 2021-10-01 13:31:55

1. 男主姓拓跋后来改姓元,女主姓谢。男主父亲是皇帝但是被太皇太后毒死了,然后扶植当时五岁的男主当傀儡皇

谭氏在南北朝时期为鲜卑拓拔氏,拓拔氏带领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太武帝拓拔硅改拓拔氏为元氏,直到北魏灭亡,拓拔氏(元氏)为北魏第一姓氏,北魏孝文帝拓拔焘实行亲汉政策,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使用汉语,穿汉服,在此期间,鲜卑族跟汉语融合,所以拓拔氏在鲜卑族中称拓拔氏,在汉族中称元氏,周世宗柴荣建立后周,派赵锟(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攻打北魏,北魏灭亡后,柴荣封北魏末代皇帝北魏哀帝拓拔承(元承)为永昌侯,封地为谭,自此一部分拓拔氏(元氏)以封地为姓,改为谭姓,谭姓在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有谭嗣同,谭克礼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鲜卑族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学家张敬轩称之为鲜卑汉族,拓拔氏也变成了今天的中国的元氏与谭氏,元氏和谭氏具有鲜卑族的血统,继承了很多鲜卑族的特点,如凶狠好斗、领地归属感强,今天的鲜卑拓拔氏主要生活在山东山西河南(元氏)湖南湖北江西江苏(谭氏)等地。

2. 徐斡的作品

徐斡善写五言诗,汉代以前的诗多四言。五言诗是在民间乐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东汉末趋于成熟,“建安七子”及周围文士的五言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徐斡的《室思》等就是这类五言诗。
室思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心中摧切伤。
不聊忧飧食,慊慊常饥空。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摇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 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 。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忧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中国历史文学作品选》)
情思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冷冷。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蹰雪屋下,笑歌依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荣。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惟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寿光县志》)
这两首诗的社会背景是东汉末年,一些中小地主阶级的文人,他们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家乡,奔走权门,或游荡于京师,或进谒州郡,以求得一官半职。当时社会的这种交游之风极盛。“且夫交游者出也,或身殁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茕独之思,室人抱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中论?谴交篇》)。他对这一社会病态给予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而在他的文学作品里,这两首诗,则从正面描写家中妇女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依盼之情,语意缠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着意工巧。其中佳句“思君如流水,可有穷已时”,其意境常为后来的诗人化用。通过这两首诗,表现了他对当时许多良家妇女由衷地同情与怜悯。
徐斡亦擅长辞赋,且独具风格。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赞:“斡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蔡(蔡邕)、张(张衡)不过也。”可惜他的这些作品均已佚失。今《寿光县志》载有他的一篇《齐都赋》。此赋语言清新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章句节律,骈偶纷呈,读来朗朗上口。 齐国实坤德之膏腴,而神州之奥府。其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昆仑。惊波沛厉,浮抹扬奔。南望无限,北顾无 。蒹葭苍苍,莞菇沃若。瑰禽异鸟,群萃乎其间。带华蹈缥,披紫垂丹。应节往来,翕习翩翩。灵芝生乎丹石,发翠华之煌煌。其宝玩则玄蛤抱玑,驳蚌含 。构厦殿以宏覆,起层榭以高骧。龙楹螭桶,山岜云墙。其后宫内庭,嫔妾之馆,众伟所施,极巧穷变。然后修龙榜,游洪池,折珊湖,披琉璃。日既返而西舍,乃返宫而栖迟。欢幸在侧,便嬖侍偶。含清歌以咏志,流玄眸而微眄。竦长袖以合节,纷蹁跹其轻迅。王乃乘銮玉之辂,驾玄驳之骏。武骑星散,征鼓雷动,旌旗虹乱,盈乎灵圃之中。于是羽旌咸兴,毛群尽起。上蔽穹庭,下被皋薮。
此赋描写王府建筑,内庭生活,细致入微,当是他归隐之居所作。表现了他对故乡齐地山川河流,地域廖廓,自然风光之美丽,特产之丰腴的羡爱之情。以此为铺陈,转而深刻地讥讽和揭露了王府宫廷生活之糜烂奢侈。他的诗赋作品文学造诣很深,但他没有致力于文学创作,所以作品较少。后人曾辑有《徐伟长文集》。现在已很难见到。
徐斡是一位颇有政治见解的哲学家,当世以学者著称。曹丕称赞他:“斡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而先贤行状。”(《三国志选?王粲传》)他的代表作是其文集《中论》。此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宏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二十篇。”(《中论原序》)这里清楚地道出了他废它文而志在立论之目的。
他在《治学》篇中论及学习时设喻说:“学犹饰也,器不饰,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 ,没而后已。故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他反复强调学习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志”和“才”的关系上,他认为“志”为师,“才”为徒,强调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他还主张凡学者应“大义为先,物名为后”。批评“鄙儒”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议,舍本逐末形而上的治学态度。在《虚道》篇里他说:“人之为德,犹虚器欤!器虚则物注,满则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倦。”十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原理。他还主张借鉴别人得失的经验,来弥补个人见识之不足。他说:“人之耳目尽为我用,则我之聪明无敌于天下矣!是谓人一之,我万之;人塞之,我通之。”把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阐述得极为精辟。 徐斡在他的《中论》中倡导求实和以理服人的思想方法。他在《贵验》篇中说:“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微。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他认为事物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才是可贵的。他主张不讲无益之言,象水、火、金石一样虽无言而人无不尽知其寒、热、坚刚之性。在《考伪》篇中他说:“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故长形立而名之曰长;短形立而名之曰短。非长短之名先立而长短之形从之也。”“夫名之系于实出,犹物之系于时也。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斯无为而自成者也。若强为之,则伤其性矣,名亦如之,故伪名者皆欲伤之者也。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他主张以实为本,实立而名从之。他明确地指出“实名”与“伪名”的性质区别。以实为本之名属善,伪名者则属于恶。在如何对待名的问题上,他的这种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今天仍有十分可贵的现实意义。他在论述与人辩论是非的方法时写道:“夫辩者,求服人心也,非曲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凌盖人也。故传称《春秋》微而显,婉而辩者,然则辩之言必约以至,不烦而谕,疾徐应节,不犯礼教,足以相称。乐尽人之辞,善致人之志,使论者各尽得其愿而与之得解。其称也无其名,其理也不独显,若此则可谓辩。”(《中论?复辩》)其论述清楚地表明辩论是为了弄清是非,以找出正确的处断意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方法上就要善于听取对方的意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在他的《中论》中还不乏对汉末社会时弊的尖锐批评。他说:“世之衰矣,上无明天子,下无贤诸侯,君不识是非,臣不辨黑白。”“自公卿大夫,州郡牧守,王事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食,倦不获已。送往迎来,亭传常满。吏卒传问,炬火夜行,阍寺不守。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托恩好。”“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桓、灵之世其甚者也。”“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士进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嗟呼!王教之败乃至于斯乎。”(《谴交篇》)这里极其详尽地描绘了东汉末年,从天子至诸侯,公卿大夫,州郡牧守,世俗文人各阶层人士以及遍及整个社会各个角落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糜烂的实质。正是这些原因,激起了农民黄巾起义,引发了军阀割据战争,从而导致了汉王朝的最终灭亡。他把这些社会现象归咎于“王教之败”,实是真知灼见,一语中的。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也有一些不正确的哲学观点。如儒家思想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夭寿篇》)。他也加以推崇。在《爵禄》篇中他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舜、禹、孔子可谓求之有道矣,舜、禹得之;孔子不得之,可谓有命矣。”“故良农不患疆场之不修,而患风雨之不节;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时世之不遇。”诗曰:“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聘。伤道之不遇也。岂一世哉!岂一世哉!”他与孔子的遭遇何其相似乃尔。这里他对身逢乱世,怀才不遇,其伤痛感,溢于言表。他认为这是命运决定的。陷入了“宿命论”者的伤痛和迷惘之中。
总之,纵观《中论》一书,洋洋数万言,哲理中和,文风舒缓,集徐斡哲深思想之大成,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称赞他:“著《中论》(二十篇)一书,成一家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中论》对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研究儒家思想发展史是十分珍贵的资料。书中的许多哲学思想今天仍是可资借鉴的。正如曹丕所称道的,不失为不朽之作。

3. 急问哪部古代小说好庶本荣华,如妃当道,步生莲六宫无妃,康雍盛世之德妃,哪部最吸引人

因为四爷,所以不喜欢德妃。庶本荣华讲庶女,还是比较聪明的女主的,讲宅斗,还可以吧
如妃当道,女主因为喜欢男主自愿入宫,不喜欢这种女主。六宫无妃相对比较吸引人,挺虐的,从简介里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生,他总是在食言

4. 谁有步生莲六宫无妃的txt小说,作者是华楹

去看看网盘和贴吧里面有没有。。

5. 求小说txt文档,步生莲:六宫无妃,作者:华楹

全本,望采纳。

6. 步生莲:六宫无妃的介绍

【作品名称】步生莲:六宫无妃【作品类型】言情小说、后宫小说【 作 者 】华楹【创作背景】磨铁中文网签约首发【创作时间】2013年【作品影响】总点击17243(截至2013年5月2日)【作品状态】已完结

7. 华楹的《六宫无妃》的txt

链接:

提取码:23by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简介:

《步生莲:六宫无妃》是连载于磨铁中文网的一部后宫言情类小说,作者是华楹。

8. 闺蜜日记txt全集下载

闺蜜日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华楹说:我今天准备上天桥,看见前面一个男孩,个儿高,小平头,穿白色短T,手里拿着一束百合花。他不是捧着,是左手拿着,花瓣冲下,你明白么。
我没抬头,继续看手里的书:了解。
书页上露出几枚粉色的指甲,书背按下。
我又看见了华楹似笑非笑的娇嗔
华楹说:“我今天准备上天桥,看见前面一个男孩,个儿高,小平头,穿白色短T,手里拿着一束百合花。他不是捧着,是左手拿着,花瓣冲下,你明白么?”
我没抬头,继续看手里的书:“了解”。
华楹在我的书后面继续说:“灰常像漫画里的人物,
我在背后跟着忍不住拍了两张照片
哈哈
球鞋,牛仔裤,香水的”。
我随意的嗯了一声:“那么远你还闻得到他身上的香水?”
我的书被她涂成粉蓝色指甲的手指按下来
看着她脸上的娇嗔,很明显,她对我的心不在焉很不满意
“什么呀,是香水百合”
“你觉得他是给人送花的?”我问
华楹微微的抿着嘴唇:“我不知道是不是卖花的,但这漫不经心的劲儿我喜欢”
今天吃午……

9. 现在真的还有好看的小说么,真的还有像我这么有品位的人么 让我来验证一下:《华胥引》《十

你说的我大概都看过了,同样我喜欢的还有《媚公卿》,《午门囧事》,《仙女豇豆红》(这个是我看了午门囧事后追着作者的文看的。是一个很出彩的故事。不亚于三生三世。)《盘丝洞38号》也是这种风格的。暂时想起来这么多。。

热点内容
武侠小说天魔功 发布:2025-10-01 14:32:17 浏览:530
吾欲成凰免费阅读时光小说网 发布:2025-10-01 14:25:11 浏览:944
男主角叫战勋爵宁夕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10-01 14:17:31 浏览:664
古代小说皇帝爱爱片段 发布:2025-10-01 14:01:56 浏览:143
现代网络小说之王 发布:2025-10-01 13:56:51 浏览:195
十二星座校园小说 发布:2025-10-01 13:52:39 浏览:364
好看的穿越武侠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01 13:51:58 浏览:924
玄幻现代总裁小说 发布:2025-10-01 12:56:21 浏览:13
书荒求推荐高质量的女尊小说 发布:2025-10-01 12:51:35 浏览:146
都市丝袜性事小说 发布:2025-10-01 12:42:22 浏览: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