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兆的小说推荐
A. 求瓶邪文【会长和会嫂的日常】、【瓶邪私家系列】【桃色笔记】txt格式的
前两本你去不老歌看就好了,后一本貌似书包网有下载。。
B. 诗外桃源选集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诗外桃源选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诗外桃源选集
作者:言寺夕卜木兆三原
序:我的诗词
更新时间2007-10-4 18:00:00 字数:118
自幼爱诗、写诗。那时候大概是小学五年级写了生平的第一首诗,从那时开始一直写到今天。
我的人生遭遇非常丰富,我的诗词记录了我的人生、我的感悟!
本诗集内容主要节选2000年以后的部分作品。与大家交流讨论!希望大家喜欢!
《忘却自己的感觉》
更新时间2007-10-5 10:33:00 字数:254
《忘却自己的感觉》
入秋的天,时好时坏。
海风吹来难免一丝丝湿意。
在夕阳的时候,天似乎也随人而惆怅,变的朦胧……
独立在海潮中或许亦是解散心烦的享受,
静静的观望……
身边的人是陌生的人;海潮也陌生起来,甚至陌生了自己……
但依然还有一份无助的心在跳动,
此时往日的哀愁似乎一齐聚来,又似乎一齐散去。
久久……
久久……
看不清潮来潮去的雾!
02.11.13作
《飘零》歌词
更新时间2007-10-5 10:35:00 字数:273
《飘零》
我很累
怅然不能入睡
怕偷窥
迷茫之中
来到了这个社会
编一个梦想
无怨无悔
海岸的雾
让人陶醉
飘零的心
有些碎
走过的路
莫伤悲
男儿当无泪
听风儿诉说
生活就是一种难逃的罪
可是
也不能退
因为
已没有因为
寒冷的夜空
……
C. 求瓶邪,小三爷黑化文,最好是三爷邪,原著背景,虐文 谢谢 [email protected]
呃,我知道的,只有一篇还在贴吧连载的《木兆色笔记》·····小三爷很强大>
<原著还原的还比较高吧·····但是没完结·····有坑的嫌疑·····
D. 小说求瓶邪文推荐,HE的文,黑化天真,吴邪是三爷一类的就更好了满意采纳后加分分~
虐的也可以吗?
《吴冢》、《回去我们回不去的过去》【这个有点穿越内容,主要是黑化】、《死生不负约》【这个更新比较慢,但文很好】、《从此误终身》【比较虐,该作者的另一篇文超欢脱,我一直很好奇她是怎么能这么大幅度地改风格的。。】《吴邪仍在,天真仍存》【也不知道能不能算黑化】、《无邪》【这个算是经典了吧】、《从头相遇》【虐】、《老张,三爷喊你回家吃饭》【别被这略欢脱的题目骗了。。】、《陌路时寻君天涯处相伴》【很棒,推荐!】、《麒麟双生》【也不知道算不算黑化,但个人认为很棒】。
以下是一些没看过但有不少人推荐的文:《带着你的天真远离我》、《未见殊途何道同归》、《枯木来禽》、《如果止于拥抱》【此文很爱】、《永黯》、《大理金瓶+地狱之门》、《十年生死两茫茫》、《最不该是我天真》、《突然好想你》、《烟花刹那》、《珑纹双蝠玉》、《生如夏花》、《再逢明月照九州》、《风雪长歌》、《王盟笔记》、《白烂笔记》、《2015》、《二道白河》【短篇,虐】、《世界》、《陌路天涯》、《此去经年》、《第十三个月亮》、《甲乙丙丁》
以上。
望采纳~
E. 单行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单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单行
作者:朵木兆
第一章 才开始
更新时间2009-5-6 23:32:12 字数:4629
前奏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一年年花落花开,在懵懂的年代,懵懂的他们在梦里静静地成长着。好像有什么命中注定似的,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却又唯美地让人心醉、心碎。
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有些人是不可理喻的。然而,那些事、那些人,是那么刻骨铭心……
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就像戏剧般在自己身边上演。人们多半以为戏子是悲哀的,因为他们总在别人的角色里流自己的泪;可是我却渐渐羡慕他们了,因为对于我来说,面对那些故事,就算伤心流泪,我也只是个旁观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文字记下它、让它永远成为过去。
也许,许多年后,知道那些故事的人只会把它当做一只抛锚的古船只,停靠在岁月的河岸边,它的存在不再让人觉得伤心了、只会让人明白那些都是幼稚而可笑的过去,永远被回忆拒绝在门外。
第一章
一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五天,眼看离军训结束不远了,尚青心里不禁暗喜。累了一天了,只想放松一下,于是便慢慢走到窗台,抬眼只看到学校长满草的操场,嘴角的笑意渐渐消失了,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又看了看这不大的校园,不禁冷笑了一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是啊!开心什么呢?自己中考失意,所以才来到这个不被看好的三流学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不幸,是命运在开玩笑吗?……
“听说咱们今年的军训就五天,明天下午总结大会之后,就可以放假……
F. 一支葵花压海棠by木兆小说可以在线看的
链接: https://pan..com/s/1dhLus0517FSToBuqZ9wQyg
密码:rxna
一支葵花压海棠的作者是木兆。钟易,谜一样的男人,为人狠戾。
陈知冬,温文儒雅,却表里不一,独独对她宠爱。
顾璃棠,退净稚气,可依然痴情如初。
G. 类似于瓶邪吧里那篇被弃坑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瓶邪文,就是黑化三爷邪接盗八虐哥的!就是吴邪变的超级厉
吴冢 木兆色笔记 通天盛宴 去日苦多 沙海(这个可以无视)
H. 自己学制作陶瓷看什么书呢
中国陶瓷史稍显过时了,有些理论跟不上了.
1.<<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投资与鉴藏>> 画册刊录作者作品展”是集瓷都景德镇陶瓷艺术众多名家高手的一次大型规模作品。集中展示画册刊录作者的一百八十件作品,其中画册刊录作品百余件,部分陶瓷大师的作品被海内外收藏界誉为惊世之作。
2.日用陶瓷鉴别——现代陶瓷教科丛书
本书作者:李雨苍 编著
作 者: 李雨苍 编著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陶瓷书目
(按:以下系天涯社区·闲闲书话注注书友的藏书目录。
含雪堂陶瓷书目
以下为我收藏的部分陶瓷类书籍,凡在其他书籍、图集中包含陶瓷内容者,均不列入本书目。
1.饮流斋说瓷,广州许之衡守白著,线装排印本,(民国)上海朝记书社印行,中华书局代印
2.竹园陶说,刘子芬著,民国十四年线装自印本
3.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陶瓷(上)
4.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2.陶瓷(中)
5.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3.陶瓷(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一版三印
6.中国陶瓷大系之一汉唐陶瓷大全
7.中国陶瓷大系之二宋元陶瓷大全
8.中国陶瓷大系之三明代陶瓷大全
9.中国陶瓷大系之四清代陶瓷大全——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1-1993版
10.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一版三次
11.中国的瓷器(修订版),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研究所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83年7月修订一版
12.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一版四次
13.中国陶瓷名著汇编,中国书店1991年5月初版
14.中国陶瓷美术史,熊寥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
15.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朱裕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一版三次
16.古瓷鉴赏与收藏,张海国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17.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一版二次
18.古代瓷器,赵丛苍主编、小鹿编著,中国书店1997年9月初版
19.中国古代仿古瓷,赵宏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20.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周仁等著,轻工业出版社1982年12月初版
21.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9月初版
22.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论文集,叶文程著,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
23.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资料第三辑,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编,内部资料,1983年6月厦门
大学印
24.元代瓷器,叶佩兰著,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25.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初版
26.清代陶瓷,刘兰华、张柏著,北方文物杂志社1988年12月初版
27.中国青瓷史略,陈万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1月一版二次
28.童书业说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29.中国古陶瓷论丛,傅振伦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30.马说陶瓷,马未都、王春元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31.东方的青花瓷器,(英)哈裏.迦纳著,叶文程、罗立华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一版二次
32.陶瓷路,(日)三上次男著,宋念慈译,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80年2月1日初版
33.陶瓷探隐,蔡和璧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34.宋代官窑瓷器,李辉柄著,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5月一版三次
35.长沙窑,长沙窑课题组编,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36.长沙窑瓷绘艺术,周世荣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9月初版
37.石湾陶瓷发展史,佛山大学石湾陶瓷艺术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38.《景德镇陶录》详注,傅振伦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39.明朝景德镇的瓷器制造业(全开图壹张),北京历史博物馆主编,承名世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12月
40.景德镇陶瓷艺术(古代部分),熊寥编著,江西美术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
41.景德镇的青花瓷,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初版
42.景德镇瓷俗,邱国珍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43.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44.中国青花瓷,马希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45.青花名瓷,马希桂主编,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93年4月30日初版
46.青花青,郭良蕙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0年6月15日二版
47.明代民窑青花瓷大观,胡雁溪编著,团结出版社1995年11月一版二次
48.清代民窑青花瓷,胡雁溪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2月初版
49.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民间陶瓷,左汉中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
50.中国民窑瓷绘艺术,毕克官著,外文出版社1991年初版
51.清代民窑彩瓷500图,胡雁溪、杨小涟编著,团结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52.馆藏中国历代陶瓷特展,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7月初版
53.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藏中国清代瓷器,柯玫瑰著,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54.古瓷片,毕克官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
55.中国古代瓷塑玩具大观,白建国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56.瓷砚赏析,谢志峰著,广西美术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57.陶瓷,刘以鬯著,香港文学研究社1979年11月初版
58.濑户乃海的中国陶瓷,广岛县立历史博物馆,平成三年非卖品
59.宋瓷.天目欣赏、原太乐陶瓷作品展,日本便利堂株式会社1984年4月14日发行
60.古陶瓷修复,毛晓沪编著,文物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61,陶说,(清)朱琰著,分说今、说古、说明(代)、说器上、说器中、说器下六卷,缕述景德镇瓷器源流。
(木兆轩主人赠)
62,陶瓷,10开精装本图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0月一版一次,印数1500,50元。就我有限的视野所
及,有关陶瓷的全彩色大型图集,在60年代可能仅出过此一种。
63,景德镇《瓷器》季刊10册:1963年1、2、3、4,1964年1、2、3、4和1965年1、2期。
64,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东京国立博物馆1978年3月印制,8开画册,日文及英文,207页。钤印:李知宴藏书。
65,中国陶瓷文献指南,徐荣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精装872页,1-3500册。
66,EARLY MING WARES OF CHINGTECHEN(明初官窑考),A.D.BRANKST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104P。
67,中国陶瓷史,吴仁敬、辛安潮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初版,1954年11月修订重版,128页,1501-4000册。
68,《中国历代陶瓷题记》,孙彦等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290页,1-3000册。
69,《古瓷辨赏》,王健华、李国强著,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16开彩色铜版纸印,168页。
70,《潮州笔架山宋代窑址发掘报告》,广东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5月初版,16开64页,图版41幅。
71,《中国历代陶瓷款识汇集》,童依华著,台湾大业公司1984年10月初版印行,16开200页。
72,《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余继明、杨寅宗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年4月四次印刷,精装340页,9001-14000册。
73,《中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关玉琮著,辽宁省硅酸言研究所1979年内部印刷,16开油印本,248页。
74,《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中文版,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2001年编印,8开156页。长乐老寄赠。
75,《中国陶瓷史纲要》,叶喆民著,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精装329页,3000册。小黄黄托人从香港购得。
76,《四川古陶瓷研究》第一辑,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主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4年6月初版,精装315页,1500册。
77,《四川古陶瓷研究》第二辑,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主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4年10月初版,精装231页,1000册。
也许地处盆地的缘故吧,四川的考古研究非常封闭,许多新发现外界不能及时得知,刚出土的器物连考古所和北大考古系也无法看到。这两册书要不是在旧书店偶然发现,我也不知道四川曾在80年代出过这样一套书。其中关於四川境内一些古窑址的文章十分有意义。
78,《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马文宽、孟凡人著,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10月初版,135页。
79,《海底瓷都与海外珍瓷》,周世荣、魏止戈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120页,3000册。
80,《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朱培初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8月初版,237页,5200册。
81,《瓷国游历记》,[纽西兰]路易.艾黎著,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10月初版,16开铜版纸精装134页,3500册。木兆轩主人赠。
82,《学瓷琐记》,王志敏著,文汇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16开243页,2000册。
83,《黄冶唐三彩窑》,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16开精装81页,2500册,彩版74页+图版34页。
84,《人间瓷话》,钱汉东著,学林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铜版纸精装226页,5000册。
85,《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汪庆正顾问、程庸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铜版纸119页。
I. 谁有下载好的小说:1.小媳妇的风情 2.愚昧山村 3.猎潮 4.小极品大光棍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