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活着小说推荐词

活着小说推荐词

发布时间: 2021-09-05 18:25:42

A. 帮忙推荐几本《活着》(余华)类型的小说。谢谢!

~~一时分析不出来《活着》到底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小说~~
不知道你是想看活着《活着》里面得悲,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描写一个人一生的,家族史诗式的作品~~

你要是想看悲的话个人觉得《许三观卖血记》(这个你应该看过)很能打动人~~

如果你想要的是后者,那就有太多~~莫言的一些作品里就有很多,比如:《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
前两年张洁的那本《无字》也是这种史诗性质的,不过个人认为不是很好读,很繁冗
铁凝的《玫瑰门》

~~~光顾着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你想要的,你可以先查一下故事情节,选自己想要的看就可以了~~

希望能够帮到你

B. 活着的推荐理由

不论现实变成了什么样子,不论现实剥夺了我们什么权利,只要我们活着,也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有义务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们不应该让现实决定我们怎么活着,而是应该自己决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活着。

活着,就要面对选择,只有保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才不会让自己后悔。所以我们没有机会错过机会,在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时候,用心做一个完整自己,用自己的态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对余华的作品也略有接触,他笔下的悲剧一向是这样,大体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起的时候又让人受不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头整理这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才会不情愿、不忍面对的发现,原来把任何一个故事单独拿出来分析的时候都能真实的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以承受的痛。他不屑于写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着高度真实的生活。

文字里的安静,冷漠,无形间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不断的痛苦从而不断的期待,想发泄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这种单纯痛苦所摆布,甚至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令你无法自拔,也不想自拔。当你痛到麻木的时候,才能看清现实,在简单单纯的感情里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余华深沉的讲述着生命的悲剧,

对于悲剧这件事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欢看悲剧,喜欢被这种悲剧所打动,无非是想寻求自我安慰。

C. 余华的《活着》100字的简介,求速度,还有其他一本名著的名字,作者,100字好段和100字感想

简介: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或:《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D. 余华的小说《活着》里面有哪些经典的句子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他的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在前去求药的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那么此书有哪些精华名句呢?这些名句思想的背后都蕴含着哪些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呢?一起来品读余华《活着》里最经典的22句话,句句扎心,一语警醒梦中人!

1.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2.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3.老子就是啃你家祖坟里的烂骨头,也不会向你要饭。

4.女人都是一个心眼,她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让她变。

5.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

6.人都是一样的,手伸进别人口袋里掏钱时那个眉开眼笑,轮到自己给钱了一个个都跟哭丧一样。

7.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8.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9.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10.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1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12.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13.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14.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拙藏,老年做和尚。

15.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16.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17.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18.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他们向我微笑时,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齿所剩无几。他们时常流出浑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时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然后他们举起和乡间泥路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掸去身上的稻草。

19.万事都一笑而过,还有什么意思呢?

20.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21.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22.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E. 余华的《活着》好词有哪些

  1.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2.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3.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4.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5. 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6.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7.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8.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9. 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F. 余华小说《活着》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读后感要取什么题目

余华小说《活着》的主题思想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可以取名《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6)活着小说推荐词扩展阅读:

内容简介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G. 活着小说好词好句

《活着》的好词:
昂然不屈 傲然屹立 百炼成钢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背城借一 不屈不挠 不懈努力 成仁取义
持之以恒 冲锋陷阵 出生入死 从容就义 大胆泼辣 大义凛然 大智大勇 胆大包天 胆略过人
刀山敢上 砥柱中流 顶天立地 独立不挠 断头将军 发奋图强 发奋为雄 发愤图强 发扬蹈厉
《活着》的好句:
1) 不年轻了,会说年轻真好,看到死亡,会说活着真好,伤心失意时,却说不出活着有什麽好。然而,要是没有活下去,也就看不到人生的千回百转,也不会知道曾经认为无法承受的痛苦是会过去
2) 爱一个人,是要了解也是要开解。也许,爱恨仅仅也就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很多时候,不经意知道一些事后,表面装得无所谓,用微笑去掩饰,其实心里比什么都疼。原来,只要我不出现,
3) 人活着很多时是在为别人而活,其实生活是自己的,真不应该只活给谁来看。你笑,别人也不一定会祝福你的幸福快乐。你哭,别人也没有理由一定要帮你拭干泪水。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慢
4) 人生不能后悔,但是可以拐弯。我们一生,可以遇见那么多人。不论爱与不爱,都可以在一起度过一生中的,一天,一月,一年。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好聚好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活着不
5) 人生,越努力,越幸运。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不会因为身份的特殊而让上天特别开恩,任何人生命的最后结果都同样。所以,做人在活着时要多学习,多努力做好身边的
心得体会:
活着不是简简单单的生存着、吃饭睡觉;不是碌碌无为、懒散终日;也不是毫无理想、胸无大志。活着的前提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亲人,

H.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赏析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I. 谁能推荐几篇经典的小说比如余华的《活着》。要一些经典的,谢谢!

我喜欢余华的,比如<<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
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巴金的《家》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
《狼图腾》
外国的莫泊桑《一生》

热点内容
台湾短篇伦理虐恋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10-05 11:29:50 浏览:505
穿越重生小说明末推荐 发布:2025-10-05 11:13:48 浏览:367
都市修真小说推荐女主 发布:2025-10-05 11:06:25 浏览:465
校园言情悲剧小说 发布:2025-10-05 10:50:58 浏览:375
男主跟女孩领证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05 10:03:51 浏览:71
可以搜索任何小说免费的软件 发布:2025-10-05 09:58:02 浏览:923
欧美科幻小说 发布:2025-10-05 09:46:51 浏览:211
男主等女主好多年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05 09:39:40 浏览:182
腹黑穿越玄幻恋爱小说 发布:2025-10-05 09:11:13 浏览:14
qq阅读听书怎么调速度 发布:2025-10-05 09:04:44 浏览: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