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莫言推荐十篇短篇小说

莫言推荐十篇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8-17 00:16:12

Ⅰ 莫言中短篇小说

Ⅱ 莫言中短篇小说推荐一些好的

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如《酒国》及《丰乳肥臀》等,不少的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份时间也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的,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学习情况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

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2007年7月14日出版《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Ⅲ 莫言的短中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11部)

小说 发表时间
《红高粱家族》 1987年
《天堂蒜薹之歌》 1988年
《十三步》 1988年
《酒国》 1993年
《食草家族》 1993年
《丰乳肥臀》 1995年
《红树林》 1999年
《檀香刑》 2001年
《四十一炮》 2003年
《生死疲劳》 2006年
《蛙》 2009年
中篇小说(27篇)
《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 《球状闪电》(1985年)
《金发婴儿》(1985年) 《爆炸》(1985年)
《秋水》又名《流水》(1985年) 《筑路》(1986年)
《欢乐》(1987年) 《红蝗》(1987年)
《你的行为使我恐惧》(1989年) 《父亲在民夫连里》又名《野种》(1990年)
《怀抱鲜花的女人》(1991年) 《白棉花》(1991年)
《红耳朵》(1991年) 《战友重逢》(1991年)
《幽默与趣味》(1992年) 《模式与原形》(1992年)
《梦境与杂种》(1992年) 《牛》(1998年)
《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1998年)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1998年)
《师傅越来越幽默》(1999年) 《我们的七叔》(1999年)
《藏宝图》(1999年) 《野骡子》(1999年)
《司令的女人》(1999年) 《扫帚星》(2001年)
《变》(2009年)

短篇小说集

《白狗秋千架》 《与大师约会》

Ⅳ 莫言写过那几篇小说

莫言的小说:
1、长篇小说(11部)
《红高粱家族》 1987年
《天堂蒜薹之歌》 1988年
《十三步》 1988年
《酒国》 1993年
《食草家族》 1993年
《丰乳肥臀》 1995年
《红树林》 1999年
《檀香刑》 2001年
《四十一炮》 2003年
《生死疲劳》 2006年
《蛙》 2009年

2、中篇小说(27篇)
《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
《球状闪电》(1985年)
《金发婴儿》(1985年)
《爆炸》(1985年)
《秋水》又名《流水》(1985年)
《筑路》(1986年)
《欢乐》(1987年)
《红蝗》(1987年)
《你的行为使我恐惧》(1989年)
《父亲在民夫连里》又名《野种》(1990年)
《怀抱鲜花的女人》(1991年)
《白棉花》(1991年)
《红耳朵》(1991年)
《战友重逢》(1991年)
《幽默与趣味》(1992年)
《模式与原形》(1992年)
《梦境与杂种》(1992年)
《牛》(1998年)
《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1998年)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1998年)
《师傅越来越幽默》(1999年)
《我们的七叔》(1999年)
《藏宝图》(1999年)
《野骡子》(1999年)
《司令的女人》(1999年)
《扫帚星》(2001年)
《变》(2009年)

3、短篇小说集
《白狗秋千架》 《与大师约会》

Ⅳ 莫言的长篇小说有哪些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 。
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1986年,春天,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该作一发,引起轰动。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电影红高粱实景基地音。
1988年,春天,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天,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白棉花》(花城)、《战友重逢》(长城)、《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十二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电影《太阳有耳》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7年创作话剧《钢琴协奏曲.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东海]六期,[小说月报]九期、[小说选刊]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钟山]一期,[小说选刊]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十期 )、《蝗虫奇谈》([山花],[小说选刊]五期选载)。十二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二期)。作品讲述一个下岗的老工人在湖边的僻静处开了个“黄色小屋”,专供人男女野合……这就是《师傅越来越幽默》的梗概。张艺谋用这个故事进一步编开去,就有赵本山和董洁主演的电影《幸福时光》,几个名人一煽惑,电影和小说都赚钱。小说集《师傅越来越来越幽默》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我们的七叔》([花城]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作家]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收获]、 《藏宝图》[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儿子的敌人》[天涯]、《沈园》[长城]发表。三月,海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主要作品
《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红高粱家族》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Ⅵ 莫言著名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1981年《春夜雨霏霏》短 处女作
1982年《丑兵》短 《为了孩子》短
1983年《售棉大路》短 秋《民间音乐》短 《流水》中
1984年《岛上的风》短 《雨中的河》短
1985年《枯河》短 《老枪》短 《白狗秋千架》短 《大风》短 《三匹马》短 《秋水》短
1986年《草鞋窨子》短 《苍蝇、门牙》短
1991年《神嫖》短 《夜渔》短 《鱼市》短 《翱翔》短
1998年《拇指铐》短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短 《白杨林里的战斗》短
《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短 《蝗虫奇谈》短
1999年《祖母的门牙》短《儿子的敌人》短 《沈园》短
2000年《冰雪美人》短
(同年份作品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自己看吧~
———————满意请采纳哦~~
——-小卷发玲子

Ⅶ 莫言的所有作品表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莫言在中国文学是什么地位,有哪些代表作?

莫言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世界知名,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Ⅷ 可否请大家把余华、苏童、莫言、王朔推荐的各10篇...

余华: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 新世界出版社新近出版了由当前最具实力的四位小说家余华、莫言、王朔、苏童联手推出的“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四位作家以一流小说家的洞察力和领悟力,选出了他们苦读和苦练数十年对自己创作影响最大的小说。读者可从中看到作家与作家间的心有灵犀或神合貌离,选家与选家之间的大相径庭或不谋而合,由此对这4位作家的个人文学特色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几位作家在各自书前“序”里,对自己所选的每一篇作品都进行了非常深刻而又感性的分析,本报从中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余华:温暖的旅程 《青鱼》(杜克司奈斯)、《在流放地》(卡夫卡)、《伊豆的歌女》(川端康成)、《南方》(博尔赫斯)、《傻瓜吉姆佩尔》(辛格)、《孔乙己》(鲁迅)、《礼拜二午睡时刻》(马尔克斯)、《河的第三条岸》(罗萨)、《海上扁舟》(史蒂芬·克莱恩)、《鸟》(布鲁诺·舒尔茨) 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惯。我难以忘记1980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当时我20岁,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五年之后,也是在冬天,也是在水边,在浙江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我读到了卡夫卡。谢天谢地,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当时我年轻无知,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承受。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不同的遗嘱,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 据我所知,鲁迅和博尔赫斯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前者犹如山脉隆出地表,后者则像是河流陷入了进去,这两个人都指出了思维的一目了然,同时也展示了思维存在的两个不同方式。一个是文学里令人战栗的白昼,另一个是文学里使人不安的夜晚;前者是战士,后者是梦想家。这里选择的《孔乙己》和《南方》,都是叙述上惜墨如金的典范,都是文学中精瘦如骨的形象。在《孔乙己》里,鲁迅省略了孔乙已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战栗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 (摘自《温暖的旅程》,余华文。) 苏童:枕边的辉煌 《威克菲尔德》(霍桑)、《万卡》(契诃夫)、《羊脂球》(莫泊桑)、《傻瓜金佩尔》(辛格)、《纪念艾米莉的一朵玫瑰》(福克纳)、《阿拉比》(乔伊斯)、《第三者》(博尔赫斯)、(鸿鸾禧)(张爱玲)、《圣诞节忆旧》(卡波特)、《马辔头》(卡佛)。 谈及短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大师在此领域留下不朽的声音。有时候我觉得童话作家的原始动机是为孩子们上床入睡而写作,而短篇小说就像针对成年人的夜间故事,最好是在灯下读,最好是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来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都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于辉煌,多么好! 当然前提是有那么多好的短篇可以放在枕边。 张爱玲是这个选集里唯一的一位汉语作家,需要澄清的是我并不认为她是在国产短篇小说创作中唯一青史留名者,我选《鸿鸾禧》,是因为这篇作品极具中国文学的腔调,简约的白话,处处精妙挑剔,一个比喻,都像李白吟诗一般煞费苦心。就像此篇中两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子二乔和四美,她们为哥嫂的婚礼精心挑选行头,但张爱玲说,虽然各人都认为在婚礼中是最吃重的角色,但“对于二乔和四美,(新娘子)玉清是银幕上最后映出的雪白的‘完’字,而她们则是精彩的下期佳片预告。”张爱玲小说最厉害的就是这样那样聪明机智的比喻,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作品是标准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 (摘自《枕边的辉煌》,苏童文。) 莫言:锁孔里的房间 《灯塔看守人》(显克微支)、《南方高速公路》(科尔塔萨尔)、《死者》(乔伊斯)、《普鲁斯军官》(劳伦斯)、《巨翅老人》(马尔克斯)、《公道》(福克纳)、《白净草原》(屠格涅夫)、《乡村医生》(卡夫卡)、《桑孩儿》(水上勉)、《铸剑》(鲁迅) 我想一个好的短篇小说,应该是一个作家成熟后的产物。阅读这样一个短篇小说,可以感受到这个作家的独特性。就像通过一个细小的锁孔可以看到整个的房间,就像提取一个绵羊身体上的细胞,可以克隆出一匹绵羊。我想一个作家的成熟,应该是指一个作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所谓的风格,应该是一个作家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不混淆于他人的叙述腔调。这个独特的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或者像烟熏火燎的小酒馆,或者像烛光闪烁的咖啡屋,或者像吵吵嚷嚷的四川茶馆,或者像音乐缭绕的五星级饭店,或者像一条高速公路,像一个马车店,像一艘江轮,像一个候车室,像一个桑那浴室……总之是应该与众不同。即便让两个成熟作家讲述同一个故事,营造出的氛围也决不会相同。 第一次从家兄的语文课本上读到鲁迅的《铸剑》时,我还是一个比较纯洁的少年。读完了这篇小说,我感到浑身发冷,心里满是惊悚。那犹如一块冷铁的黑衣人宴之敖者、身穿青衣的眉间尺、下巴上撅着一撮花白胡子的国王,还有那个蒸气缭绕灼热逼人的金鼎、那柄纯青透明的宝剑、那三颗在金鼎的沸水里唱歌跳舞追逐啄咬的人头,都在我的脑海里活灵活现。我在桥梁工地上给铁匠师傅拉风箱当学徒时,看到钢铁在炉火中由红变白、由白变青,就联想到那柄纯青透明的宝剑。后来我到公社屠宰组里当小伙计,看到汤锅里翻滚着的猪头,就联想到了那三颗追逐啄咬的人头。一旦进入了这种联想,我就感到现实生活离我很远,我在我想象出的黑衣人的歌唱声中忘乎所以,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大声歌唱: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前面是鲁迅的原文;后边是我的创造——呜哩哇啦嘻哩吗呼。长大之后,重读过多少次《铸剑》已经记不清了,但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渐渐地我将黑衣人与鲁迅混为一体,而我从小就将自己幻想成身穿青衣的眉间尺,我知道我成不了眉间尺,因为我是个怕死的懦夫,不可能像眉间尺那样因为黑衣人的一言之诺就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摘自《锁孔里的房间》,莫言文。) 王朔:他们曾使我空虚 《莺莺传》(元稹)、《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冯梦龙)、《驿站长》(普希金)、《献给爱丝美的故事》(塞林格)、《忧国》(三岛由纪夫)、《没有毛发的墨西哥人》(毛姆)、《刎颈之交》(欧·亨利)、《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博尔赫斯)、《采薇》(鲁迅)、《他们不是你丈夫》(雷蒙德·卡佛) 基本上,当我空虚的时候,想要加倍空虚,我就读小说。在没有流行音乐安慰我们的时代,小说差不多是引导我脱离现实,耽于幻想的唯一东西,总能满足我精神上自我抚摩的愿望,不跟人在一起也不惊慌。我的情感发育是通过小说完成的,那使我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个瞬间超越了平凡的生活。总的来说,我读小说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寻找教义,获得人生哲理指南什么的,正相反,是为了使自己更悲观。美好的东西在小说中往往被轻易毁灭,看得多了,便也怀疑现实。日常生活很平淡,心碎的体验一般来自阅读,习惯了,也觉得是难得的享受,又安全,进而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情绪,尤其见不得那些宏大辉煌标榜胜利成功的叙事,觉得大都是胡扯,自欺欺人,哪个人不是拼命挣扎,谁要你来激励?我不想变成畜生,很大程度上要靠优美小说保护我的人性,使我在衣食无忧一帆风顺中也有机会心情暗淡,绝望,眼泪汪汪,一想起自己就觉得比别人善良,敏感,多情以及深沉。很多时候,我还以为从小说中能发现人生的真相。 这就是我的阅读趣味,从小说中汲取堕落的勇气和抗拒生活的力量。话说的有点大,似乎又拿小说当先生当武器了,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密友,需要了,找人家聊聊,不需要了,也很久想不起来打个电话。 这里选的十个短篇小说都是曾令我有所感的。识者可以看出我的偏好,也无非是殇情和调侃两类,《莺莺传》《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驿站长》《献给爱丝美的故事》《忧国》可算殇情,《没有毛发的墨西哥人》《刎颈之交》《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采薇》《他们不是你丈夫》大都是调侃,卡佛略微正经一点,博尔赫斯玩的比较深。 (摘自《他们曾使我空虚》,王朔文。)

Ⅸ 莫言的代表作品和其主要内容。

1、《透明的红萝卜》

讲述的是一个顶着大脑袋的黑孩 ,从小受继母虐待, 因为沉默寡言,经常对着事物发呆 ,并对大自然有着超强的触觉 、听觉等奇异功能的故事。

2、《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

《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敖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从民间的角度给读者再现了抗日战争的年代,展现的是一种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对时代背景进行塑造时,莫言通过狂欢式的语言形式给读者展现了抗日战争初期的时代情绪,既有压抑、荒凉、凄楚、沉闷,又有欢乐、抗争、激愤,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奏响时代的旋律,在冲突与纠结之间表达一种忧郁的悲剧感,

有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民造成的祸患,有因为列强入侵带给人民的毁灭性伤害。莫言竭尽全力的对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无论战争场面的大小,甚至人与野狗在吞噬尸体时的较量也用了极多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血淋淋的画面。

在这些血肉交汇之中,莫言描绘了一片红如鲜血的红高粱,整个世界都是血红的。

3、《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4、《丰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5、《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Ⅹ 莫言的经典小说有哪些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25部,短篇小说75篇。

创作历程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

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

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

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
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秋水》(奔流)等。

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等。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

1988年,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89年4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白棉花》(花城)、《战友重逢》(长城)、《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

莫言笔下作品(20张)
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7年创作话剧《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东海]六期,[小说月报]九期、[小说选刊]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钟山]一期,[小说选刊]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十期 )、《蝗虫奇谈》(山花,小说选刊五期选载)。十二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二期)。《我们的七叔》([花城]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作家]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收获]、 《藏宝图》[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儿子的敌人》[天涯]、《沈园》[长城]发表。三月,海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2001年,长篇《檀香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出版后引起了文学界的再度热议,后获得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图书奖。在《山花》第一期发表短篇《倒立》。

2002年他与阎连科合作长篇《良心作证》,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篇《扫帚星》在《布老虎中篇小说春之卷》发
表。长篇小说集、小说、散文集《红高粱家族》、《酒园》、《拇指拷》、《清醒的说梦者》、《罪过》、《师父愈来愈幽默》、《透明的红萝卜》在山东出版社出
版,散文集《清醒的说梦者》,《什么气味最美好》分别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出版。

2003年,长篇《四十一炮》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收获》第五期发表短篇《木匠与狗》。散文集《小说的气味》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写给父亲的信》、小说集《藏宝图》也出版与此。

2006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生死疲劳》。散文集《北海道随笔》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散文全集《说吧,莫言》在海天出版社出版。2009年10月,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自传体小说《变》,单行本在2010年由海豚出版社出版。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2年10月,出版剧本《我们的荆轲》。

2013年4月19日,作家莫言携新书《盛典——诺奖之行》亮相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讲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趣味点滴,揭秘其诺贝尔文学奖领奖之行。

热点内容
虐到心脏疼的古代小说 发布:2025-10-12 00:40:34 浏览:48
类似全职法师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5-10-12 00:24:19 浏览:659
濑人听书下载地址 发布:2025-10-12 00:16:53 浏览:475
武侠小说女主叫灵凤 发布:2025-10-12 00:01:44 浏览:642
100章左右的古代穿越小说 发布:2025-10-11 23:12:48 浏览:607
小受死了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5-10-11 23:07:04 浏览:444
青青校园长篇小说 发布:2025-10-11 22:03:59 浏览:980
求推荐历史架空小说 发布:2025-10-11 21:38:25 浏览:430
十大青春虐心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11 21:35:46 浏览:883
天唐锦绣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 发布:2025-10-11 19:07:58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