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叶洪生推荐的武侠小说

叶洪生推荐的武侠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8-16 19:20:47

1. 传统武侠小说的特点,分类,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传统武侠时期】

一、港台武侠时期
即所谓的“新武侠”时期或者大武侠时代。20世纪50年代,武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写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指新文化运动后,武侠小说在新文学的影响下,开始白话创作后新一种的文学样式。这个时代名家辈出,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还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关于此时武侠中“侠”的定义,梁羽生讲“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侠指的是正义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就是侠的行为,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此时武侠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剔除了旧武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迹严格限制在“人体潜能”的范围内。新武侠的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他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现实主义的深度,屈从于商业需要,稗出赘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时期,梁金时期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年生,广西蒙山人)在1954年发表的《龙虎斗京华》,以口语写作,所述史实,所绘山川,均经严格考据,人生性格与心理活动刻划入微,文笔细腻而有文采,旧武侠小说难以与其比肩,从此奠定声名,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动之作。梁羽生国学根底深厚,他的武侠小说带有许多自己作的诗词,每每传诵一时。他的小说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开始写《七剑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写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武当一剑》初刊于1980年5月9日的《大公报》上,完结于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塞外奇侠传》、《龙虎斗京华》、《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宁)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写作于1955年中。《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至1958年之间,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侠小说。“射雕”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认的经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写完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又用十年把这十五部小说全部重新修订了一遍。金庸写作至1972年文革未结束封笔。
2、第二时期,古龙时期
古龙1960年开始尝试写武侠小说,初期的《苍穹神剑》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剑录》等声名鹊起。1965至1966年间是他创作的丰收期,他写作了《大旗英雄传》、《名剑风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1967年创作的《铁血传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后一直写了六十一部共计28册。古龙其人才华横溢但用心不专,从他的小说就可以看出来。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关节处突出奇兵。早年古龙并没有自己特出的风格,在台湾的武侠圈子里不算太耀眼;至于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显是江郎才尽、力不从心了。
3、第三时期,温黄时期
温瑞安(出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作《四大名捕会京师》,1981年作《神州奇侠》、《血河车》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1985年古龙去世之后,港台武侠小说一片凋零。出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温瑞安从1986年底开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侠”,或称“现代派武侠”,把大量主流文学的东西引入了武侠小说。曹正文在1989年将其列为第三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而与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龙并称。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9年黄易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双龙传等作品。黄易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写上显得过于草率,说服力不足。另外,黄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个历史大时代,而不是将历史作为背景。这是其优点,但也受到了历史的限制。
港台武侠时期港台的其他作家于香港方面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台湾方面,有:郎红浣、成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陆鱼、上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独孤红、奇儒、秋梦痕、于东楼、东方英、雪雁、秦红、墨余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武侠作家极少。

2. 中国武侠小说史论 叶洪生下载txt

《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作者叶洪生.txt

分享给你。注意,手机用户看不到附件。留下邮箱发给你。

3. 请推荐几部武侠小说

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则是近几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造就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发源地,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形》。
50年代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后期作品虽有革变,然而影响不是很大。
梁开创了一个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武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字和历史的描写还是很有水准。
50年代中后期金庸的出现。
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在当时港台政治压抑的年代,让武侠小说变成畅销书。
在69年《鹿鼎记》中达到其创作顶峰,然后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体上看,前期到后期是越写越好。从文字到结构,包括情节的张力莫不如此。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时间错乱的硬伤!可能与其作品在《明报》连载有关。只有一个简单的情节,天马行空的进行。到后来造成无法更改的错误,例如:《射雕》中黄蓉出生后,梅、陈二人偷《九阴真经》叛变出桃花岛。曲灵风被断腿后在牛家村作贼时,郭靖与杨康的爹还不认识。那岂不是黄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恋,还喊什么靖哥哥,装年轻吗?后来金在修订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主要作品时,也承认这些硬伤,请读者将就看算了。
与金庸同时代香港另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人从事武侠小说创作。但是,金庸这座山太高,与他同时代的武侠小说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或以主观条件不足,便难乎为继;多半只能遵循既往“帮会技击派”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根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的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台湾至少有过三百位武侠作家赖此维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以上的武侠小说。结集成书则自数部至数十部不等。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
司马翎在当时影响力最大。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鼎、易容、萧瑟等皆是。
可惜司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创作后期虽有《剑海鹰扬》这部超卓巨著为武侠小说大放异彩,但此后即逐渐走下坡——除《人在江湖》(一九七五年)尚可一看外,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笔名所撰《强人》系列作品,业已欲振乏力,江郎才尽了。
红花尚需绿叶扶,当时诸绿叶代表作有卧龙生《飞燕惊龙》、诸葛青云《紫电青霜》、司马翎《剑气千幻录》、独抱楼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剑》、萧逸《七禽掌》、云中岳《古剑歼情记》、丁剑霞《神箫剑客传》、柳残阳《玉面修罗》、独孤红《雍干飞龙传》;还有“鬼派”——书名、内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杀,动辄就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陈青云《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灯》等。尚可一观。其他几百人不提也罢,大多都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如何能吸引读者掏出大把的银子。
真正让台湾武侠走向世界华人圈的人是古龙。一个可以在台湾武侠小说界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台湾武侠小说界唯一可以与金、梁比肩的人。
古龙与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但业绩平平,其间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潜力。在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剑录》后,让人耳目一新。但风格尚未形成,为引起太多波澜。 在65-67年间古龙完成了他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开始走红。特别是67年所撰的《铁血传奇》(即我们常说的《侠盗楚留香》或香帅传奇),内杂武侠、文艺、及现代心理分析,特别是西方推理小说的架构。读之如读东方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后来古龙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
由此起,古龙武侠小说即脱胎换骨,迈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殿堂。但古龙之变并非到此为止,而是一路狂奔,让人目不暇接后,恍然猛醒。原来武侠小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看。其后他陆续完成《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铁胆大侠魂》二部曲,堪称神完气足,兼有传统与现代“矛盾统一”之美。
70年代初开始,古龙受写《萧十一郎》(由于是先有剧本、后来才有小说)的启发,减少废话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强肢体语言和场景烘托。从此古龙的变成了一种似诗、类俳句、非散文的怪异文体。可能古大侠觉得此种方式最能表达他的思想,同时又能最大化的挣到稿费。如《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仅有六种)以及《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无一不是用电影分镜、换景的手法来写小说。
这种简单直接、动漫化的妄举,对于中国文字是一种伤害。但尽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间的古龙小说却“一枝独秀”,正如他所描写:“他是一个死人,一个绝对的死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会说话的绝对不是死人。”简单直接杀了别人,也杀死自己。以至于他成为同辈名家及新进作者模仿的对象。 但同时他也害死了这些没有他那般天纵其才的跟风作家。
火红了十年后,古龙75年以后的作品每况愈下,也许是被称为每部作品后都有一个现实中的女主人公和无数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过《护花铃》等他的半部作品后,深深地理解在后期他江郎才尽后酗酒的痛苦。从一个构思或几千字的开头就可以换来巨额的金钱和合同,到后期读者逐渐冷落、出版商追稿时的无情。英年早逝也许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结局。
85年古龙在肝硬化的剧痛中走完了他绚烂的一生。
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只有温瑞安勉强接过了古龙的枪,不,应该是笔。一九七〇年他以”温凉玉”笔名在香港《武侠春秋》发表处女作《追杀》(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时年仅十六岁;虽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象丰富,已见潜力。
其早期作品颇受古龙影响,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均可见古的痕迹。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还珠小说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虚幻色彩甚浓;而《碎梦刀》、及《侠少》、《杀楚》等书,更有许多“诗歌化”的语言文字,耐人寻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开始,温瑞安却以“现代派”自居。如《杀了你,好吗?》、《请•请请• 请请请》、《力拔山河气盖世•牛肉面》、《敬请造反一次》、《没有说过坏话的可以不看》等等中短篇,最近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云。且内容横七竖八排列,以示其“现代”,以此突出视觉效果。
正如他在书中后记中说:“武侠小说必须突变!……成与败,得与失,我不管,但这样写法使我觉得很好玩。”于是中国文字之美,就在温瑞安的“突变”下,被割裂得支离破碎;而“新派”武侠小说,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彻底“异化”掉了。据说他本人也异化了,目前在某精神病医院疗养。
从此武侠小说的创作进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黄易从《大剑师》开始创作武侠小说,或者说科幻小说,其间有明显的田中芳树的痕迹。到《寻秦记》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开创了玄幻武侠小说时代。影响了大批的武侠小说作者,开始转入玄幻武侠的创作。而黄又变,反而回到正统武侠的路子或者说“异侠”更妥当。其后陆续推出的《破碎虚空》、《翻云覆雨》均引起强烈反响。《大唐双龙传》更是因为互联网而广为传播,让黄易的名字传遍华人社会。目前国内多家网站正在连载其新作《边荒传说》。
黄易深受司马翎的影响,首重气势,如果说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后大多数人的武功已成定势,丘处机奈何不了梅超风,那他永远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场华山论剑后,敌我双方的争斗就变成算术题般简单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着挨扁吧!人的潜力一无所知,而中华武术重视精气神的完美结合。当黄易在其中加入了时间、体力、精神状态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侠小说可信度。
2000年后出现大批网络作家从事武侠创作,是好事也是坏事,好是大大丰富和繁荣了读者的可看种类和数量。但由于网络小说多数是连载,必须按时交稿,以及网络作家的不可见和随意性,导致大量太监作品出现。另有部分作家因为网站倒闭等原因导致作品连载出现中断。短短的几年时间,武侠小说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大陆和港台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很多,具备与梁、金、古、黄比肩潜力的也就仅仅几位。
最有可能首推泥人,以一部《江山如此多娇》足以奠定其在现代新派武侠小说界的地位,文字流畅,情节饱满,非常有张力。书中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作者明史功底很深,同时借古讽今,在历史和现实间游刃有余。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有不少情色描写,降低了小说的品质。难以在大陆实体书市场立足。其实《江山》在后期情色部分越来越谈。这个转型与黄易非常类似。大胆预言:泥人病好后将是另一个金庸。
其他如老猪的《紫川》(军事历史小说)(确切的说,紫川是部大杂烩,并非严格意义的架空历史),贾羽的《入世龙蛇》,真髓的《真髓》也非常不错。具有潜力。其他很多作家也不错,但很多人都走上了玄幻之路,不再是在人力的范围内进行的斗争。那应该划入另一个讨论的课题。

4. 上世纪的台湾武侠二十名家都是谁

台湾武侠二十名家,这说法出自叶洪生写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不分排名先后,列了二十个人。

分别是:孙玉鑫、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高庸(令狐玄)、上官鼎、古龙、独抱楼主、萧逸、东方玉、慕容美(烟酒上人)、柳残阳、云中岳、秦红、司马紫烟、独孤红,萧瑟、郎红浣、武林樵子。

下面一段话载自叶洪生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

从一九五0~七0年代之间,台湾武侠小说风起云涌,百花齐放!也出了不少专业作家及优良作品,并不逊于金庸。据一项不完全的统计,当时约有三百多个武侠作者以此为生。

其中号称“名家”者,即不乏二十余位可供谈资。例如郎红浣、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伴霞楼主、孙玉鑫、墨余生、东方玉、古龙、萧逸、慕容美、上官鼎、高庸、柳残阳、云中岳、武陵樵子、司马紫烟、玉翎燕、独孤红、秦红、温瑞安(以上大致按其出道先后为序列),

以及很早就“淡出武林”的独抱楼主、古如风、易容(唐煌)等等。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而根据叶洪生(台湾著名武侠研究学者)调查所得,认为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的排名是:古龙、司马翎、卧龙生、上官鼎、诸葛青云、伴霞楼主、慕容美、孙玉鑫、柳残阳、独孤红。

(4)叶洪生推荐的武侠小说扩展阅读

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1936年,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他14岁时,从香港到台湾读书,18时,因父母离异,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济和半工半读就读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曾在台北美军顾问团任过职,后开始写武侠小说。

古龙曾在《大旗英雄传》序言中把自己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我写的是《苍穹神剑》《剑毒梅香》《孤星传》《湘妃剑》《飘香剑雨》《失魂引》《游侠录》《剑客行》《月异星邪》《残多缺玉》等。

“中期写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即《铁血大旗》)《情人箭》(即《怒剑》)《浣花洗剑录》(即《江海英雄》)还有最早一两篇写楚留香这个人的《铁血传奇》。

“然后,我才写《多情剑客无情剑》,再写《楚留香》,写《陆小凤》,写《流星.蝴碟.剑》,写《七种武器》,写《欢乐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觉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

网络-中国武侠小说史

5. 当代武侠小说有哪些内容

后来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则是近几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造就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发源地,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形》。
50年代上半期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后期作品多数是一种风格,不提也罢。
梁开创了一个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无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字和历史的描写还是很有水准。
50年代中后期金庸的出现,让梁羽生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进而封笔归隐。
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在当时港台政治压抑的年代,让武侠小说变成畅销书。
在69年《鹿鼎记》中达到其创作顶峰,然后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体上看,前期到后期是越写越好。从文字到结构,包括情节的张力莫不如此。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时间错乱的硬伤!可能与其作品在《明报》连载有关。只有一个简单的情节,天马行空的进行。到后来造成无法更改的错误,例如:《射雕》中黄蓉出生后,梅、陈二人偷《九阴真经》叛变出桃花岛。曲灵风被断腿后在牛家村作贼时,郭靖与杨康的爹还不认识。那岂不是黄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恋,还喊什么靖哥哥,装年轻吗?后来金在修订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主要作品时,也承认这些硬伤,请读者将就看算了。
与金庸同时代香港另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人从事武侠小说创作。但是,金庸这座山太高,与他同时代的武侠小说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或以主观条件不足,便难乎为继;多半只能遵循既往“帮会技击派”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根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的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台湾至少有过三百位武侠作家赖此维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以上的武侠小说。结集成书则自数部至数十部不等。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
司马翎在当时影响力最大。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鼎、易容、萧瑟等皆是。
可惜司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创作后期虽有《剑海鹰扬》这部超卓巨著为武侠小说大放异彩,但此后即逐渐走下坡——

6. 语文作业:分析武侠小说(大概从50时代到现在)

金庸骨子里是个儒者,“学而优则仕”渗透在他血液之中,也投射在他大多数武侠
小说里。只不过“仕”变作“侠”,学的对象也由四书五经变成了武功秘笈。换言之,
除了处女,金庸的江湖里还充满了神奇的秘笈。

金庸的秘笈,不管载体是人皮羊皮、泥人木偶、壁画石刻,还是死人的肢体和姿势
,大多时候还是以拳经剑诀等书卷形式出现。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洞悉天人化生、万物
滋长的要道乃至于发掘宇宙洪荒的唯一真理,这种文字崇拜的传统也是旧式文人一贯有
之的。至于要找到它们,大多时候你只要善于跳崖爬山和钻洞就可以了,当然最关键的
一点是,你还得是主角——金庸的秘笈,须有德者方可据之,它们对主角来说常是福音
,对其他人却总是灾难。

简言之,和独占处女的感情一样,秘笈乃是神器,妄窃者天诛之,天不诛则金庸诛
之。于是,袁承志学会了金蛇秘笈后就要一把火烧了它;令狐冲学会了吸星大法就要把
铁床上的文字全部刮掉;虚竹都已经很大方同意梅兰竹菊四剑婢看灵鹫宫石刻秘学了,
后者偏偏一看就晕倒无福消受;而祖宗积德有幸染一小指于秘笈的欧阳锋、阎基、游坦
之、鸠摩智……没一个有好下场。

当然金庸是一个很复杂的武侠创作者,老人家并不偏执和顽固,他也是与时俱进的
。你说一见杨过误终身,他会讲一个 “不可能两个凤凰都给了他”的爱情悲剧;你说主
角不愿意与人共享秘笈,他不仅会让张无忌把《九阳真经》埋了并留标记以待后来人,
还会写一个“仁者无敌”的反讽武功秘笈的故事;你说他文字崇拜,他偏让一个不识字
的乡下少年领悟了至高的武学。

但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在对待秘笈问题上,萧逸、高庸、古龙等人的心胸还是要
比金庸宽阔那么一点点。

萧逸的《无忧公主》讲了这么一段轶事:有个老拳师会一种很厉害的“鹰翅功”,
但他无儿无女无徒弟,因此死之前把功夫刻在家里的假山上,让后来者可以随便进去自
学成材。

高庸的《天龙卷》就更进了一步:江湖中人为争夺一本剑谱,夫妻反目,父子成仇
,搞得血流成河。而男主角偶然得到秘笈后,毅然自费找了个书行加班加点地印刷,弄
出无数本秘笈在马路上随便赠送,江湖一下子就平静了。叶洪生对这部书的创意非常赞
赏,在编“台湾九大门派武侠小说”丛书时大力推荐,誉为深具讽世意义的现实主义武
侠着作。

至于古龙,跟中后期的古龙谈武功秘笈纯粹是个笑话。早在一九六0年代,古龙就借
一个江湖女人王夫人的口说“秘笈最害人”,并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嘲弄了平时像
狗一样争夺秘笈,但真正“怜花宝鉴”到了鼻子底下却视而不见的一干江湖人;一九七
0年代,他又通过丁喜和邓定侯调侃“都说江湖秘笈多,怎么我一本都没遇上呢”——同
时期,古龙借金开甲砍柴和傅红雪拔刀阐述了他对修炼武功的见解:除了流汗流泪地苦
练之外,你别无终南捷径。

古龙曾在《天涯明月刀》里写了一本牛叉轰轰的秘笈《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多
情子练会了书中的一门功夫“大搜魂手”后牛叉轰轰的来找傅红雪决斗,结果却被后者
秒杀。显然,古龙就算不是个秘笈的虚无论者,也是个秘笈威力的严重质疑者。

其实,对秘笈独占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对处女感情的独占,因为前者能够发展成现实
中的垄断而后者不能。“射雕英雄传 ”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九阴真经、降龙十八
掌、打狗棒法这样的绝学基本就成了郭家的独门功夫,受益者被严格控制在郭家的血亲
、姻亲以及极少数利益同盟者的小圈子之内。尽管后来秘笈一度被藏在倚天剑屠龙刀之
中并留落江湖,但探究一下,能真正继受秘笈和“合法道统”的,毕竟还是郭家的政治
遗嘱、权力意志所系。

很多人对九阴白骨抓在“倚天屠龙记”中竟然能成为了不得的功夫而迷惑不解,认
为是武学的衰落,其实,这也正是因为家族垄断而必然导致的结果。如果真的是为国为
民,那么为什么不把九阴真经里那些光明正大的功夫传授给守城的大宋兵士?显然,“
神雕侠侣”中的襄阳保卫战和我们历史书上宣称的国民党抗战一样,仍然走的是精英抗
战的路线。至于为什么不敢发动民众?儒家圣贤云:民可使其由之,不可使其知之。说
白一点就是,老百姓一旦明白过来,壮大起来,精英家族就破车散了板,没得玩了。

在“射雕”三部曲中,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精英还来自五湖四海,第二次就明显有了
家族化或者小团体化的趋势,第三次就完全是私相授受了,平民完全被逐出了这个圈子
。以至于到了“倚天屠龙记”,没人再关注论剑了,华山上也只剩下一个卑鄙的掌门人
始乱终弃、残杀同门的破事 ——连准精英都混不进那个圈子,破罐子破摔,还能指望一
般的江湖人吗?

西方有位思想哲人曾说过:任何我们通过努力而不能到达的权力,我都称之为非正
义。

就不知道金庸是否听说过?

5

不过,古龙虽然解构了金庸一贯热衷建造的处女和秘笈乌托邦,但他同样摆脱不了
另一种乌托邦的诱惑:朋友。因为他寂寞,一种即便是温柔的女人和温馨的家庭也都解
不开的寂寞。

不像金庸爱使用十八般兵器来鉴别处女,古龙的寂寞,只需要你去数。

——李寻欢和阿飞数刚开的梅花;王动郭大路数屋檐刚冻上的冰柱;傅红雪数他拔
刀的次数;韩棠数他钓上来的鱼儿;孟星魂数深夜经过他小屋的流星;马如龙数他店里
的顾客;花景因梦数大漠里的落日;卜鹰数他下一个不知何处的赌局……他们当然都知
道寂寞是不可数的,他们只不过想暂时忘却那一段时间里的寂寞而已。

所以古龙爱写朋友,写各种各样的好朋友,各种各样热血相倾、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他当然也写曲终人散,甚至是背叛。不必惊诧于他在朋友哲学上的错乱逻辑和相悖思
维,古龙一向我手写我心。他快乐得意的时候,“世上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友情”;
他沮丧愤怒的时候,“你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你身边的好友!”

像童话一样色彩明亮的《欢乐英雄》中,郭大路曾说过:我只知道金子一定有用完
的时候,人也一定有死的时候,但友情却永远都存在的。这正是古龙一生的信仰和宗教
图腾。

网上很多人挖掘出很多资料说,古龙成名后整日被一群马屁精和无聊的食客们缠绕
着吹捧着,忘乎所以下渐渐疏远了很多的老朋友。我相信。不过我也相信古龙绝不是童
话里的那个被蒙蔽得光屁股的国王,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父或者祭司,否则他不必写陆
小凤无奈地看着他曾经的朋友一一走向他的反面,也不必写丁喜、郭大路、孟星魂等人
结婚成家后,都离开了从前的朋友并走上了一条世俗的生活道路。

古龙,只是那个被领向神父的圣童而已。他仰头、张嘴、接受那一小块圣食,因为
只有在那一刻他能暂时忘却他的寂寞。

就在我要完成这篇小小评论的最后部分之时,时间已经是2008年的秋天了。金庸仍
在离我不远的那个繁华大都市里笑嘻嘻的生活着,恐怕有时也会无奈的看着他身边的江
湖里正上演着诸如“斯文美貌处女征婚父母双亡的钻石王老五”、“少林寺8888元出售
全套武学秘笈”的传奇故事。在这个交易至上的年代里,他的乌托邦竟然是可以用金钱
购买的。

而古龙,逝去已久矣。

不过我知道,他的寂寞并没有随着他的肉身消亡在土地中,反倒传染给了许多的年
轻人。

我也很期待,这个早逝的天才已经化身为这个尘世上的一个小精灵,就像他笔下的
割头小鬼一样,梳小辫、穿花衣、提灯笼、笑嘻嘻。当一个年轻人在人才市场门口安慰
他那沮丧的朋友,说“没关系,不管你被大学里粗制滥造的秘笈怎样毒害过,也不管现
在处女非处女们是否要你有房有车,你只要还站得起来,就永远有希望!何况,你还有
我这个好朋友……”时,这个小精灵轻轻的点了一下他的大头。

7. 求《武侠故事》和《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连载过的所有长篇武侠小说!!!

找一下总目录去网上下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目录
2001年
一 2001年试刊号 总第一期
1.杨叛 《梅影埋香》 中篇
2.温瑞安 《山字经》 中篇
3.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1 长篇连载
二 2001年创刊号 总第二期
1.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2 长篇 男
2.叶润 《青梅情仇》 中篇
3.优客李玲 《红颜四大名捕》上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1 女
4.逸谦 《新武器传说》 中篇
5.敖飞扬 《天下第一剑》 中篇 香港
6.杨金树 《警局惊魂》 短篇系列 《少年横刀侠客行》系列
2002年
三 2002年1月号 总第三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1 长篇连载
2.江南 《瀚海龙吟》 中篇
3.燕垒生 《明月照山河》 中篇
四 2002年2月号 总第四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2 连载 台湾
2.王晴川 《惊鹤潜龙记》 中篇 男
3.何提萦 《范寻寻闯江湖》 中篇 女
4.杨叛 《侠女灵襄》 中篇 男,加拿大
5.叶洪生 《台湾侠坛点将录》 评论 台湾
6.陈金顺 《为贪官塑像》 系列 横刀系列
五 2002年3月号 总第五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3 连载 台湾
2.马大勇 《如梦令》 中篇
3.沧月 《马前桃花马后雪》 中篇 女
4.陈致宇 《欢乐江湖》 中篇
5.叶洪生 《“一剑惊虹”卧龙生》评论 台湾
六 2002年4月号 总第六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 连载
2.小林寒风 《金银花》 中篇
3.菩提 《好汉刀》 中篇
4.鸣凤飞舞 《雷霆之舞》 中篇
5.叶洪生 《武林奇葩司马翎》 评论
七 2002年5月号 总第七期
1.展飞 《剑啸西风》2 连载
2.小椴 《青丝井的传说》 中篇
3.萧拂 《红颜祸水》 中篇 女
4.叶洪生 《求新求变论古龙》 评论
八 2002年6月号 总第八期
1.展飞 《剑啸西风》3 连载
2.马步升 《沙漠红》 中篇
3.老从 《吴钩飞处》 中篇
4.独孤残 《热血伤痕》 中篇
5.叶洪生 《诸葛青云及二“分身”》评论 台湾
九 2002年7月号 总第九期
1.展飞 《剑啸西风》4 连载
2.方白羽 《憨侠》 中篇
3.小林寒风 《今夜江山寂寞》 中篇
4.独孤残 《紧握刀锋》 中篇
5.叶洪生 《慕容美及“大美”群英》评论
十.2002年8月号 总第十期
1.展飞 《剑啸西风》5 连载
2.优客李玲《新月钩》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
3.小林寒风《一段香》 中篇
4.江晓 《血犹未冷》 中篇
5.叶洪生 《名震武林五大家》 评论
十一 2002年9月号 总第十一期
1.展飞 《剑啸西风》6 连载
2.沈璎璎 《琉璃变》 中篇
3.江南 《春风柳上原》 中篇
4.黄鉴 《多疑的杀手》 中篇
5.庹政 《跃马关东》 中篇
6.冯湘湘 《倪匡妙人妙事多》 评论
十二 2002年10月号 总第十二期
1.展飞 《剑啸西风》7 连载
2.小椴 《美人刺》 中篇
3.苏娅 《七刹岛》 中篇
4.杨叛 《天岚石语》 中篇
十三 2002年11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三期【本期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1.展飞 《剑啸西风》8 连载
2.庹政 《黑下灯》 中篇
3.小林寒风《清明雨》 中篇
4.夏洛 《玉碎》 中篇
5.冯湘湘 《金庸先生之我见》 评论
十四 2002年11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四期
1.展飞 《剑啸西风》9 连载
2.小椴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系列 中篇
3.方白羽 《黑灵》 中篇
4.沈璎璎 《如意坊》 中篇
十五 2002年12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五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0完 连载
2.韩戟 《千金一笑》 中篇
3.斑竹枝 《刺秦》 中篇
4.方白羽 《天下第一》 中篇
5.冯湘湘 《酒色之徒的浪子古龙》评论
十六 2002年12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六期
1.时未寒 《碎空刀》1 明将军系列连载
2.小林寒风《十年磨一剑》 中篇
3.江南 《中间人》 中篇
4.子凡 《青衫犹湿》 中篇
5.原曼 《漫道古龙“喜”亦狂》评论
2003年
十七 2003年1月上半月版 总第十七期
1.时未寒 《碎空刀》2 连载
2.郭三 《风雪野店》 中篇
3.岳勇 《不醉刀客》 中篇
4.雪舟子 《钟声白马寺》 中篇
5.周平平 《剑在江南烟雨中》 中篇
6.冯湘湘 《今之侠者温瑞安》 评论
十八 2003年1月下半月版 总第十八期
1.时未寒 《碎空刀》3 系列连载
2.小椴 《隙中驹》 中篇
3.香蝶 《凉秋》 中篇
4.黄鉴 《碎冰剑》 中篇
5.朱章华 《武林刀客》3章 短篇
6.黄金明 《爱上一个贼》 中篇

8. 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

编号 书号 书名 作者 定价
01 84043-01 江湖奇侠传 (1-7) ** 平江不肖生 绝版
02 84043-02 近代侠义英雄传 (1-4) 平江不肖生 600
03 84043-03 北海屠龙记 还珠楼主 绝版
04 84043-04 鹰爪王 (1-7) 郑证因 840
05 84043-05 风雨双龙剑 王度庐 200
06 84043-06 燕市侠伶 王度庐 120
07 84043-07 罗刹夫人 (1-2) 朱贞木 240
08 84043-08 蛮窟风云 (1-2) 朱贞木 240
09 84043-09 武林争雄记 (1-2) 白羽 300
10 84043-10 偷拳 白羽 绝版
11 84043-11 蜀山剑侠传(1-26) 还珠楼主 绝版
12 84043-12 蜀山剑侠新传 (1-2) ** 还珠楼主 绝版
13 84043-13 嵋峨七矮 还珠楼主 绝版
14 84043-14 柳湖侠隐 (1-2) 还珠楼主 绝版
15 84043-15 玉玦金环录 (1-2) 平江不肖生 300
16 84043-16 十二金钱镖 (1-7) 白羽 840
17 84043-17 青城十九侠(1-15) 还珠楼主 绝版
18 84043-18 虎啸龙吟 (1-3) 朱贞木 360
19 84043-19 七杀碑 (1-2) 朱贞木 240
20 84043-20 荒江女侠 (1-5) 顾明道 600
21 84043-21 鹤惊昆仑 (1-2) 王度庐 300
22 84043-22 宝剑金钗 (1-2) 王度庐 300
23 84043-23 剑气珠光 (1-2) 王度庐 300
24 84043-24 卧虎藏龙 (1-2) 王度庐 300
25 84043-25 铁骑银瓶 (1-4) 王度庐 540
26 84047 武侠小说谈艺录 叶洪生 350
-叶洪生论剑
27 85135 卧虎藏龙 重出江湖版 薛兴国 180

9. 叶洪生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

两人连袂写出40万字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堪称是海内外华文世界第一部叶洪生说,这五十年来「浪迹江湖」,挑灯看剑不下上千部,又有幸结识古

10. 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四位武侠小说作家是(古梁金...)

古龙、金庸、梁羽生、卧龙生;另外还有柳残阳、黄易、倪匡、上官鼎、司马紫烟等人。

热点内容
怦然心动小说子熏免费阅读 发布:2025-10-12 09:35:22 浏览:667
诡异少年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12 09:20:07 浏览:550
免费燕姐小说 发布:2025-10-12 09:08:15 浏览:43
怎么写好科幻小说 发布:2025-10-12 09:06:50 浏览:529
听书网妻是一品 发布:2025-10-12 09:06:48 浏览:136
校园色系小说大全 发布:2025-10-12 08:58:02 浏览:50
现代武小说 发布:2025-10-12 08:51:42 浏览:635
散文小说推荐经典 发布:2025-10-12 08:01:06 浏览:202
斗破苍穹2全本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10-12 07:54:38 浏览:342
养小包子的小说推荐古代 发布:2025-10-12 07:33:13 浏览: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