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领导小说免费阅读
Ⅰ 十大官场小说排行榜
十大官场小说排行榜:《权力巅峰》、《官仙》、《官途》、《官道无疆 》、《官神》、《红色权力》、《弄潮》、《侯卫东官场笔记》、《首席御医》、《二号首长》。
1、《权力巅峰》
主要讲述了多了12年前瞻性优势的夏想重新站在大学毕业的路口,回味错过的人生,珍惜眼前的时机,要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于是,从县委书记秘书起步,以一种奇怪的起飞的姿势,跑步进入了官场。
Ⅱ 高中的一个小说阅读,内容是一个农民偷走老板女儿为农民工要工钱的故事
回答
5 高中的一个小说阅读,内容是一个农民偷走老板女儿为农民工要工钱的故事?
我想知道名称。谢谢!
小说 文学 高中 故事 中学
Ⅲ 煤老板txt全集下载
煤老板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受侯先生的启蒙,着手写这本关于煤老板的纪实文本,源自本人在小煤矿工作了约十几年,对小煤矿的发展运营开采方式有过一些了解,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由于文化程度有限,表达能力更是一般,所以心里也是忐忑不安,总是怕写不好,与传说中的煤老板起居生活了十几年左右,看到过土生土长的煤老板从一个农民走向亿万富翁的蜕变过程,传说中的煤老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这些轰动大江南北的人物到底是如何发家的?对他们的那些传闻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和大家慢慢讲述我所知道的煤老板,将会客观及真实地反映这些来自农村的暴发户,让大家能够真正认识一个煤老板,由于本人还有其他工作,不能一心投入于写作,只能抽每日闲暇时着手写下去,其间如有什么笔误及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指出,谢谢大家!
由于煤矿事件都是一些相对敏感的话题,叙述可能有不妥之处,但是本人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才去向读者表达这些事件……
Ⅳ 一个中国农民的故事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一个中国农民的故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一个中国农民的故事 第一章 有志青年
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国的某一经济特区,在文章里我把这个市称作z市吧!z市的一家台资企业内,一位社会主义的有志青年正忙着把厂里的产品质量数据输到电脑里去。
看着笔记本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数据青年就想发火,搞这些简直就是浪费他的生命。也并不是这位男青年本人的志向太高,而是他几年的品质经验告他,其实这些工作都是表面工夫。说白了就是屁用都没有。
这些产品的质量数据要么就是水份太多,输进也是白做。其实既使是真实的也没有用,反正只要不出大一点的问题就没有那个厂里的领导会重视的。男青年觉得搞这些数据控制简直是多余的,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产品里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可是又有谁会去分析呢?
就算是有专门的人分析对了又怎么样,这些分析报告到了每个生产车间,到了每个工位的时候同样是没什么屁用。终归是资本主义的地盘啊!工人们都知道,自己不是在为自己作事,是在为别人挣钱,就算再认真去做又怎么……
Ⅳ 山村小农民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山村小农民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第一章 刘墉回来了
秋庄出了一件异事,失踪十年的刘墉回来了。刘墉今年已是三十岁,他母亲郑花妹记得很清楚。出生时刘墉屁股上有一大块黑色的胎记,有人说他将来是干大事的人,否则上天不会留下这记印在身上。刘墉十八岁那年在家干活,镇上几个领导在他们村来考察,镇长一眼就认着他,“这娃儿是当兵的料!”全村人听了这句话,议论着几十年的秋庄现在有人可以参军了。在这个穷山村,别说考大学,有人参军也是一种荣誉感。
二十岁当兵退伍后,刘墉没有给村子带来什么希望,全村人差点把他忘了。他老爹刘科成,心思也不通,在人前背后说,参军有什么好啊!浪费了我娃儿几年的光阴,不然的话娃娃有一个了。刘科成一定不要耽搁了,便给刘墉娶了一个比他小十岁的女孩子。刘墉生气便朝刘科成闹,“她怎么能给我生娃!发都还没发育全呢?”“她要长的啊!十年八年后会发育全的。”刘墉一下子被气疯了,若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姑娘,晚上还可以摸一摸,给我找一个十二岁的……
需要别的再问
Ⅵ 好看的官场小说
官场小说和影视向来是比较主旋律的,这两年随着一些热播剧的推动,官场小说也开始被读者所关注和接受,变成一个热门的类型。
近现代的官场小说推荐:
1、《人民的名义》
作者是周梅森,出版于2017年1月。
这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于2017年3月播出,收视率相当高,也成为了当时的热点。
小说讲述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出任地方检察院审查贪污腐败案件,与贪腐分子进行殊死较量的故事。
当然,从易读性来说,近现代的官场小说更容易读,其折射出的社会现状更令我们深有同感。但古代的同样不能错过,因为它隐藏着人类社会逐步前进的规律。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步谈风月。
情感执念者的秘密花园,讲述更多关于你我的情感故事。
Ⅶ 中国四大名著的作者,年代,简介和主要人物
1、《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介绍:《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主要人物:宋江、吴用、李逵、鲁智深等。
2、《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介绍:《三国演义》是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
主要人物: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孙权等。
3、《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西游记》作者也存在一定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作者为吴承恩。
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
4、《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籍贯沈阳三台子,亦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介绍:《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7)农民领导小说免费阅读扩展阅读:
“四大名著”叫法起源:
“四大名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并没有谁公开提出这个概念,一般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叫做“四大名著”。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
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到清代初年,李渔则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
Ⅷ <宁愿少些但要好些> 列宁的全文
1934年出版的凯尔任采夫的《列宁传》写道:
10月……有一次他坐车到莫斯科,到克里姆林宫中他的房间里去看了一看。在归途中他又在那正在筹备中的农业展览会停车看了一会。这是列宁最后一次到克里姆林宫了。
60年代出版的埃.鲍.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是这样记述的:
1923年秋,列宁常常乘汽车出游,而10月18日则从哥尔克来到了莫斯科,来到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在图书室挑走了一些书,10月19日最后一次走过莫斯科的街道,并在返回哥尔克的途中参观了1923年8月就已经开幕的农业展览会。
这次莫斯科之行,起初列宁心情非常愉快,进城时列宁脱帽向首都致意。但是后来情绪变了。当时任《工商报》副主编的瓦连廷诺夫从马良托维奇那里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后者是通过认识的医生了解列宁莫斯科之行的某些细节的。据瓦连廷诺夫的描述,大致情况为:
列宁先到会议室,然后回住所,在那里久久地寻找什么他在第三次发病之前写的放在住所的东西。列宁有个习惯,不许任何人碰一碰它保存的任何文件。他在去哥尔克时曾要求秘书福季耶娃锁上办公室桌子抽屉的锁,不要收拾,住宅也同样如此,包括克鲁普斯卡娅在内,谁都不许动他的札记和其他任何文件。他说,只有这样他才能迅速便当地找到所需要的文件。当列宁回到克里姆林宫后,发现他所规定的秩序不知被谁破坏了,在他认为可以找到东西的地方却没有他所要的东西。列宁对此非常恼怒,开始嘶哑地说话,出现痉挛。吃惊的克鲁普斯卡娅和乌里扬诺娃把他扶上汽车,送回哥尔克。此后几天他处于重病状态,已恢复的语言功能又失去了,尽管时间不长。
列宁文件泄密是当时确实发生过的事实。1922年12月23日起列宁口授了一批给党的第12次代表大会的信。这些信列宁明确交代是绝密的,不得交给任何人看,当然也包括政治局委员。然而,这些信到12月底,已经被一部分政治局委员看到了。关心列宁文件的人在列宁离开克里姆林宫之后是否会去光顾列宁的办公室,很难说。
可以看出,莫斯科之行确实恶化了列宁的健康。
党内争论和列宁逝世
在1923年底,还有一件事更使列宁激动不安,这就是当时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等围绕“新方针”发生的争论。1924年1月17-18日列宁浏览报纸,看发表在《真理报》的关于俄共代表会议的报道,由克鲁普斯卡娅读给他听。19-20日她给列宁读发表在《真理报》上的代表会议决议。克鲁普斯卡娅后来回忆说:
星期六(1月19日)看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激动不安起来,我告诉他,决议是一致通过的。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是在谈论决议中度过的。
20日列宁感到身体不适,没有吃早饭,也没有出去散步,说眼睛有病。21日下午5点半,病情急剧恶化,呼吸断断续续,逐渐失去知觉。6点50分逝世。
当时在场的高级领导人只有布哈林一人,他因为感冒正在哥尔克休息。然而,几天之后,1月30日《真理报》刊登的季诺维也夫的文章《俄国永志不忘的六天》中却写道:“一小时以后我们已经来到哥尔克逝去的伊里奇身边:布哈林、托姆斯基、加里宁、斯大林、加米涅夫和我。”不能给布哈林为列宁送终的荣誉!在1937年的2-3月中央全会上,叶若夫当着克鲁普斯卡娅的面指责布哈林为列宁送终的说法是撒谎!苏联的历史就是这样改写的!
党内争论和党的第13次代表会议就争论做出的决定,显然使列宁深感不安。第一,争论涉及党内民主和反对官僚主义,这都是列宁发病前后所关心的问题。第二,被戴上“反列宁主义”罪名的托洛茨基恰恰是列宁在病中一再求助的人,是列宁甚至同意与之结成“反官僚主义集团”的人。第三,关于俄共第10次代表大会《关于党的统一》决议的第7条,列宁当时曾经表示,让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有权开除中央委员,这是任何民主制和任何集中制都不容许的。这只是一种极端措施,希望不要运用,提议不予公布。在列宁缺席的情况下,公布这一条,极有被滥用的可能。这样看来,列宁在读报过程中“激动不安起来”,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解释显然不足以使列宁平静下来,此后病情急剧恶化而终于与世长辞。
1924年1月29日,克鲁普斯卡娅给还在南方苏呼米疗养的托洛茨基写了一封短信:
亲爱的列夫-达维多维奇:我给您写信是想告诉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去世前约一个月翻阅了您的那本书,停在您评价马克思和列宁的那个地方,他请我再给他读了这一段,听得非常仔细,然后又亲自看了一遍。
我还想告诉您,弗伊在您从西伯利亚到伦敦找我们时形成的对您的态度,直到他去世为止始终没有变。
列夫.达维多维奇,我祝您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紧紧拥抱您!娜.克鲁普斯卡娅
托洛茨基第一次会见列宁是在1902年秋天。克鲁普斯卡娅在列宁逝世的悲痛时刻,立即给开始失势的托洛茨基写这样一封表示列宁同托洛茨基一致的信,其用意是很清楚的。
医生多次警告不能让列宁激动,但从1922年到1924年初,列宁每次发病前都有一些重大问题使他激动不安,他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他要干预,他要奋斗,但已经力不从心了,他手中无权,身患重病,完全失去控制局势的力量了。英年早逝,对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说,后人不禁有“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叹!
列宁怕收信人对此掉以轻心, 所以接着强调: 这一点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从防止分裂来说,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这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
交代完党内事务之后,列宁开始口授文章。由于规定的医疗制度禁止列宁写文章,所以列宁把口授的东西叫做“日记”。这样我们看到的这一组文章开头第一篇就叫做《日记摘录》。接着,口授了《论合作社》,评论苏汉诺夫《革命札记》的《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文章列宁都要求发表,但阻力重重。例如《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一文,政治局讨论时就不同意发表,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的古比雪夫甚至建议单独印一份刊有列宁此文的《真理报》,敷衍列宁。当然此计未能得逞。但是在刊载时还是对文章做了处理。直到1964年出的俄文第5版第45卷才恢复原貌!
给斯大林的绝交信导致病情恶化
在此期间列宁获悉了斯大林的另一件粗暴行为。1922年10月中央全会在列宁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一项削弱外贸垄断的决议。列宁获悉后非常不安,要求暂缓执行决定,待下次全会再议。在此之前,列宁一方面做各中央委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请观点一致的托洛茨基在全会上捍卫共同的立场,于12月13、15日连续写信给托洛茨基谈维护外贸垄断问题。到12月18日召开中央全会的时候,列宁的主张已经得到多数的赞同。为此列宁经医生许可于1922年12月21日口授了一封给托洛茨基的短信,说“好像仅仅调动了一下兵力,就一枪不发地拿下了阵地。我建议不要停顿,要继续进攻……”信是克鲁普斯卡娅笔录的。
此事被斯大林知道了,于是他给克鲁普斯卡娅打电话,大骂了克鲁普斯卡娅一顿,并威胁她要以违反中央关于列宁医疗制度的罪名提交中央监察委员会处理。斯大林的语言相当粗暴,致使克鲁普斯卡娅倒地痛哭。克鲁普斯卡娅那时候不敢向列宁倾诉,只好向列宁的亲密战友,时任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主持政治局会议的加米涅夫和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诺维也夫求助。12月23日,她给加米涅夫写了一封信。
列宁是什么时候获悉此事的,不得而知。很可能是1923年2-3月,这就导致了下面这封“绝交信”。这是3月5日口授的给斯大林一封绝密信,同时抄送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您竟然粗暴地要我妻子接电话并辱骂了她。尽管她向您表示同意忘记您说的话,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是从她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我不想这样轻易地忘记反对我的言行,不言而喻,我认为反对我妻子的言行也就是反对我的言行。因此,请您斟酌,您是同意收回您的话并且道歉,还是宁愿断绝我们之间的关系。顺致敬意!列宁。1923年3月5日。
由于问题严重,给斯大林的信被克鲁普斯卡娅压了一天,没有立即发出。3月7日才送达斯大林,斯大林当即写了回信,信中反驳了列宁的指责,说曾经对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如下的话:“医生禁止告诉伊里奇政治方面的消息,认为这种制度是治好他的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然而您,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芙娜,竟然破坏这个制度;不能把伊里奇的生命开玩笑……”斯大林接着写道:“我并不认为这些话里有什么粗暴和不可容忍的地方和‘反对’您的意思……”斯大林在信的末尾最后写道:
不过,既然您认为为了保持“关系”我应当“收回”上面那些话,我可以把它收回,而不去想这是怎么一回事,我“错”在哪里,到底想要我怎样。
实际上,这涉及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斯大林要求放松外贸垄断,列宁坚决反对,最后列宁的主张取得了胜利。为此,列宁向斯大林的对手托洛茨基去信,要求他不要停顿,继续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把全部怒气撒到克鲁普斯卡娅身上,显然是发泄一种不满。
最后三封信所涉及的问题使列宁不安和激动,1923年3月6日深夜7日凌晨,列宁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0日列宁再次中风,这是最严重的一次,导致失语,右半身麻痹,右手右脚不能转动,从此完全脱离了政治生活。3月14日开始发布列宁病情公报。
最后一次回莫斯科
列宁凭借着坚强的机体和顽强的意志同疾病搏斗。5月上半月列宁病情略有好转,5月15日用汽车把列宁送到乡间别墅哥尔克疗养。在这里,列宁每天做恢复语言的练习,健康状况有所好转。8月8日,列宁请求给他报纸,从8月10日起列宁每天阅读《真理报》,后来又增加《消息报》和其他报刊。这些报纸列宁先浏览一下,划出要看的材料,然后由克鲁普斯卡娅读给他听。8月,撤销医生的昼夜值班,9月停止了护士值班。为列宁治病的医生费尔斯特和多博罗加耶夫在9月表示相信,列宁能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1923年10月18-19日,列宁最后一次回莫斯科。对这次莫斯科之行,苏联时期的记载颇为奇怪。起初根本不提列宁曾经回莫斯科一事。后来,虽然提了,但把日期限定在10月19日,并且说一共呆了2-3小时。后来才承认列宁在18-19日回过莫斯科。但所说的行程各不相同。这就使人不得不怀疑这中间隐藏着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
10月……有一次他坐车到莫斯科,到克里姆林宫中他的房间里去看了一看。在归途中他又在那正在筹备中的农业展览会停车看了一会。这是列宁最后一次到克里姆林宫了。
60年代出版的埃.鲍.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是这样记述的:
1923年秋,列宁常常乘汽车出游,而10月18日则从哥尔克来到了莫斯科,来到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在图书室挑走了一些书,10月19日最后一次走过莫斯科的街道,并在返回哥尔克的途中参观了1923年8月就已经开幕的农业展览会。
这次莫斯科之行,起初列宁心情非常愉快,进城时列宁脱帽向首都致意。但是后来情绪变了。当时任《工商报》副主编的瓦连廷诺夫从马良托维奇那里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后者是通过认识的医生了解列宁莫斯科之行的某些细节的。据瓦连廷诺夫的描述,大致情况为:
列宁先到会议室,然后回住所,在那里久久地寻找什么他在第三次发病之前写的放在住所的东西。列宁有个习惯,不许任何人碰一碰它保存的任何文件。他在去哥尔克时曾要求秘书福季耶娃锁上办公室桌子抽屉的锁,不要收拾,住宅也同样如此,包括克鲁普斯卡娅在内,谁都不许动他的札记和其他任何文件。他说,只有这样他才能迅速便当地找到所需要的文件。当列宁回到克里姆林宫后,发现他所规定的秩序不知被谁破坏了,在他认为可以找到东西的地方却没有他所要的东西。列宁对此非常恼怒,开始嘶哑地说话,出现痉挛。吃惊的克鲁普斯卡娅和乌里扬诺娃把他扶上汽车,送回哥尔克。此后几天他处于重病状态,已恢复的语言功能又失去了,尽管时间不长。
列宁文件泄密是当时确实发生过的事实。1922年12月23日起列宁口授了一批给党的第12次代表大会的信。这些信列宁明确交代是绝密的,不得交给任何人看,当然也包括政治局委员。然而,这些信到12月底,已经被一部分政治局委员看到了。关心列宁文件的人在列宁离开克里姆林宫之后是否会去光顾列宁的办公室,很难说。
可以看出,莫斯科之行确实恶化了列宁的健康。
党内争论和列宁逝世
在1923年底,还有一件事更使列宁激动不安,这就是当时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等围绕“新方针”发生的争论。1924年1月17-18日列宁浏览报纸,看发表在《真理报》的关于俄共代表会议的报道,由克鲁普斯卡娅读给他听。19-20日她给列宁读发表在《真理报》上的代表会议决议。克鲁普斯卡娅后来回忆说:
星期六(1月19日)看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激动不安起来,我告诉他,决议是一致通过的。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是在谈论决议中度过的。
20日列宁感到身体不适,没有吃早饭,也没有出去散步,说眼睛有病。21日下午5点半,病情急剧恶化,呼吸断断续续,逐渐失去知觉。6点50分逝世。
当时在场的高级领导人只有布哈林一人,他因为感冒正在哥尔克休息。然而,几天之后,1月30日《真理报》刊登的季诺维也夫的文章《俄国永志不忘的六天》中却写道:“一小时以后我们已经来到哥尔克逝去的伊里奇身边:布哈林、托姆斯基、加里宁、斯大林、加米涅夫和我。”不能给布哈林为列宁送终的荣誉!在1937年的2-3月中央全会上,叶若夫当着克鲁普斯卡娅的面指责布哈林为列宁送终的说法是撒谎!苏联的历史就是这样改写的!
党内争论和党的第13次代表会议就争论做出的决定,显然使列宁深感不安。第一,争论涉及党内民主和反对官僚主义,这都是列宁发病前后所关心的问题。第二,被戴上“反列宁主义”罪名的托洛茨基恰恰是列宁在病中一再求助的人,是列宁甚至同意与之结成“反官僚主义集团”的人。第三,关于俄共第10次代表大会《关于党的统一》决议的第7条,列宁当时曾经表示,让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有权开除中央委员,这是任何民主制和任何集中制都不容许的。这只是一种极端措施,希望不要运用,提议不予公布。在列宁缺席的情况下,公布这一条,极有被滥用的可能。这样看来,列宁在读报过程中“激动不安起来”,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解释显然不足以使列宁平静下来,此后病情急剧恶化而终于与世长辞。
1924年1月29日,克鲁普斯卡娅给还在南方苏呼米疗养的托洛茨基写了一封短信:
亲爱的列夫-达维多维奇:我给您写信是想告诉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去世前约一个月翻阅了您的那本书,停在您评价马克思和列宁的那个地方,他请我再给他读了这一段,听得非常仔细,然后又亲自看了一遍。
我还想告诉您,弗伊在您从西伯利亚到伦敦找我们时形成的对您的态度,直到他去世为止始终没有变。
列夫.达维多维奇,我祝您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紧紧拥抱您!娜.克鲁普斯卡娅
托洛茨基第一次会见列宁是在1902年秋天。克鲁普斯卡娅在列宁逝世的悲痛时刻,立即给开始失势的托洛茨基写这样一封表示列宁同托洛茨基一致的信,其用意是很清楚的。
医生多次警告不能让列宁激动,但从1922年到1924年初,列宁每次发病前都有一些重大问题使他激动不安,他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他要干预,他要奋斗,但已经力不从心了,他手中无权,身患重病,完全失去控制局势的力量了。英年早逝,对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说,后人不禁有“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叹!
Ⅸ 《巅峰小农民》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巅峰小农民》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ntHt1AydzosL1sLcN8ERLA
简介:
获得远古传承,小农民从此走上阳光大道。当清纯村姑、美艳女总裁、风流老板娘、火辣女教师、妖媚迷人校花、火辣的警花环绕时,王小飞懵了。我只是一个小农民而已,你们不能啊让你们看看小农民的强大!
Ⅹ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是
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明清两朝,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水浒传》续作,另有很多小说、戏剧等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发展而来的,还有续水浒传,荡寇志,都是源自于它。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情妇阎婆惜与人私通。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二人,给兄长报了仇。事后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也转去投二龙山安身。
宋江与武松分手后,到了清风寨寨主花荣那里,不久被父亲召回,因被人告发,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屡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