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破案小说排行榜
1. 推荐几本推理悬疑的小说
我遗憾地告诉你 最经典的推理文学都是国外的.
具体的书我说了,你根据个人口味自己去选.
我向你推荐几位推理小说大师,想看什么自己去搜吧.
欧美:阿加沙 克里斯蒂 约翰•狄克森•卡尔(密室之王) 埃勒里•奎因
这三位黄金时期的大师.
日本:江户川乱步 岛田庄司 东野圭吾 桐野 等等等等..
(在日本,有很多推理小说奖,像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直木奖等等 得奖的作品往往都是实力之作)
2. 小说排行榜前十名是
第一名
漂渺,无庸质疑!
第二名
道缘儒仙,虽这本书褒贬不一,但应该说此书为古典仙侠小说类的鼻祖
第三名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此书一般,没书时可以一看,但此书让现代修真渐渐火了起来
第四名
乱世铜炉,此书本人大赞,要说心目中真实的位置,此书和之漂渺差不多.此书其实最为可贵之处就是文章的朴实无华,但让人看后却津津回味.作者的写作水准个人认为是修真内小说第一,网络文学的今天,全是一些小白文充斥眼球,这是真正的专业作者,感觉萧大比之就还差哪么一点.打个比方,张三丰弟子生活录作者正在中学学习语文,而乱世作者十三却已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第五名
仙剑神曲
第六名
诛仙
第七名
飞升之后,开创了另一种修真模式.
第八名
至尊觉醒,这书其实很垃圾,为什么我排上来,原因在于此书独具一致的设定.不介意小白们看,但愿意写作的可以一看.
第九名
佛本是道
此书后半真的很精彩,感觉像两人写的一样,争议太大,不好多说
第十名
渡仙劫
3. 推荐几本推理小说。
1、埃勒里奎因《希腊棺材之谜》、《X的悲剧》。奎因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公平性。可以说没有一篇作品之中奎因故意误导你或者说隐瞒了某些重要的线索而没有告诉你。所有的线索,都是读者和侦探同时知道,就是因为这样,每当奎因微笑着提出“挑战读者”的时候,那都是对自己的诡计无比自信的奎因的微笑,而当奎因缓缓地通过无懈可击的逻辑一步步推导出最后的结论的时候,你也只有微笑着为他鼓掌,因为,他是埃勒里奎因。
2、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罗杰疑案》。阿婆的小说不太被大陆的读者接受得了(但是也还会有一大阿婆的死忠)。主要就是因为阿婆的叙事太过于具有英式的“温吞水”特点。经常是案情进叙述一章,而关于对疑犯的审问要持续近十章,而最后的解说,也不会用超过两章的篇幅。所以说,阿婆的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还算是英式小说的模板(如果您要是不讨厌这种叙事风格可以尝试一下多萝西赛耶斯或者是约瑟芬铁伊的作品)。但是阿婆的小说之所以如此被人称颂就是在于其天才的构思。无论是叙述性诡计,还是对固定模式的创新。阿婆可以说都是走在了当时作家的前面。而且,许多的诡计在她设计出来之后,就达到了一个巅峰,再也无人超越。所以说,阿婆的作品,推荐几部经典的,如果您喜欢,那么就可以专攻阿婆,如果不太受得了,那么那几部经典也是您不得不读的。
3、G K 切斯特顿《隐身人》。他是最被低估的推理小说作家。但是在推理小说作家的心中,他就是一座丰碑。他是谁?他是侦探小说《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是开创了和柯南道尔创立的“物证推理”并立的“心证推理”的作家;是最早提出要把侦探小说单独归为通俗文学一类的人;他是丘吉尔、希区柯克的偶像,他是G K 切斯特顿。借用一句推理大家狄克逊卡尔的话来说,那就是“我只不过是把切斯特顿的诡计拿过来再用一遍而已。”连卡尔都如此的推崇他,他,已经无需赘言。《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优势就在于它是短篇集,所以读起来不会很费神,一共51个中短篇推理小说,可以说篇篇精品,推荐一读。
至于其他的,比如杰克 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集》;霍克的《不可能犯罪诊断书》;奥希兹男爵夫人的《角落老人事件簿》……都是推荐一读的作品,而且中文版都已出版,书店可买到。
其实纯本格推理的作品和作家都以欧美的居多,因为那里毕竟是本格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而在欧美作家之中,又以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作品作家为好。而对于我们的邻居日本,则是以新本格著称于世(我强烈不推荐日本战前的推理小说家,如果您真喜欢,就看看横沟正史的就好了,因为江户川乱步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来源于当时的欧美推理界,日本原创的无论是社会派,还是新本格,还是战后)。
关于新本格与本格的区别,我就不赘言了,只是给您介绍一些关于新本格的作品:
“新本格教父”岛田庄司,代表作《占星术杀人魔法》、《异想天开》
“新本格旗手”绫辻行人,代表作“馆系列”(最有名的《十角馆杀人预告》)
“新本格人气王”东野圭吾,代表作《嫌疑犯X的献身》、《白夜行》
“妖怪推理” 京极夏彦,代表作《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
“科学推理” 森博嗣,代表作《全部变成F》
比较有名的还有二阶堂黎人、法月纶太郎等
最近又出了一个新秀,很出色,就连岛田都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名字叫道尾秀介,代表作《向日葵不开的夏天》。
楼上说的钟表馆和雾越邸确实是行人最好的作品,在推理小说迷中的投票,也是这两部作品人气最高.
行人的作品重解谜轻动机,悬疑感很强,钟表馆的骗局设的很巧妙,雾越邸的推理比较强,但动机都牵强,有为了杀人而杀人的嫌疑.
两部作品,都有阴森恐怖的气氛在内,专业术语叫歌特风格.有个人形容,是边看边抖,但边抖还是要边看.两部都是暴风雨山庄模式.
东野自身风格就很多样,不同作品要不同分析.目前人气最高的是x的献身,也是我要推荐的,诡计虽然不能和行人,岛田相比,但结合动机,文字的描写,整部作品综合分也很高。x的献身,文字流畅,感情细腻,而且里面的爱情描写很纯粹,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纯爱的作品了,是一部可以被感动的作品。
东野所有的作品,文笔都很好,除x的献身,其他候补推荐作品是白夜行,湖边凶杀案,宿命和秘密我没看过,不做评论。
另外推荐一位岛田庄司的作品。最好的是占星杀人,无论诡计还是推理都有惊艳的感觉。唯一的缺点是,如果你已经看过少年包青天,或漫画金田一的话,可能就知道答案了。除去占星,候补推荐,异想天开(奇想,天动)和异邦骑士。
本格派的重量级大师自然是岛田庄司。
岛田庄司代表作为《占星术杀人魔法》。中国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还曾经克隆过人家的剧情。
另外还有《斜屋犯罪》《异邦骑士》《透明人的小屋》《异想天开》等等。
以岛田庄司为精神导师的新本格派代表作家绫辻行人的作品《馆》系列,包括《十角馆杀人事件》《水车馆》《迷宫馆》《偶人馆》《钟表馆》《黑猫馆》《暗黑馆》都非常精彩。其中《钟表馆》获得的社会声誉最高,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黑猫馆,彻底的颠覆。《迷宫馆》则是经典小说的完美致敬。
西泽保彦的作品也很值得一看。刚刚看过他的《解体诸因》是一本很有创意的小说。用零散的几个故事共同构成了“解体”这个核心。和东野圭吾的《名侦探的守则》一样,都是常年阅读侦探小说的人绝对会会心一笑的作品。应该说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侦探小说的后现代作品了吧~!
风格正统的如松本清张,横沟正史的作品如雷贯耳,估计也都看过了,因此不加赘述。
日本战前也有优秀推理作家但中国大陆这边都不是很了解。比如小栗虫太郎的《黑死馆杀人事件》和大阪圭吾的《银座幽灵》。
有些人把乙一也算作侦探小说家,我觉得作为侦探小说爱好者不论算不算都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推荐《平面狗》和《七个房间》。
另外推荐雾舍巧的《二重身宫》,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巷说百物语》《魍魉之匣》,法月纶太郎的作品《去问人头吧》《都市拼图传说》等。
4. 悬疑小说排行榜2014前十名
《乡村怪谈》第九十六章 拜访遇虎精
连载 192万
亦假亦真
2
《阴阳代理人》第一百六十九章,天机眼重生的希望!
连载 432万
暗丶修兰
3
《灵异警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困
连载 189万
孙铭苑
4
《鬼婴》新书已发,链接如下【还在黑岩】
完结 86万
西西弗斯
5
《梅林诡案录》番外:千年之约(三)
完结 54万
十月十二
6
《法医的死亡笔记》第六十二章 死会不会很痛(四)
连载 42万
寒山斜竹
7
《最后一个道士》第四百九十七章:往事(二)
连载 142万
最爱MISIC伯爵
8
《我当通鬼师那些年》第184章 杂物室
连载 52万
ST小荭
9
《东北灵异往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温暖的世界!(大结局!)
完结 67万
宇宙小博
10
《阴阳师见闻录》第123章 殡仪馆之大结局
完结 39万
布施无畏
另,推荐去看《十宗罪》
望采纳
5. 推荐几个最火的破案类的小说吧,现代刑事警察破案类的。
最近豆瓣阅读里很火的一部纯技术派刑侦小说《凶案密码》之《保险柜里的骷髅》,人物和故事都是亮点,大案套小案,高潮迭起,像看电视剧一样,很过瘾。
6. 悬疑小说排行
1. 托马斯•哈里斯《沉默的羔羊》
当羔羊安静下来,你是否听到心灵最暗处的呐喊和低语?
悬疑文学大师托马斯•哈里斯最经典作品《沉默的羔羊》,悬疑小说由此跨入经典文学殿堂,改编电影包揽奥斯卡五项大奖。
联邦调查局的实习生史达琳要跟心理学专家兼杀人魔王汉尼拔斗志斗勇,希望能借助对方的心理分析破获一桩连环杀人案,同时又不能让他利用自己越狱。正当案件悬而未决的时刻,汉尼拔巧妙地越狱了……
2.帕·聚斯金德《香水》
小说叙述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中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这本书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离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3.东野圭吾《白夜行》
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中发现一名遭利 器刺死的男子。案件扑朔迷离,悬而未决。此后20年间,案件滋生出的恶逐渐萌芽生长,绽放出恶之花。案件相关者的人生逐渐被越来越重的阴影笼罩……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句象征本书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事件片段如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爱情之中悲切动容。
4.若埃尔·迪克《真相》
因为一本书一炮而红的新锐作家马库斯,被出版社和经纪人追书稿,却遭遇严重的写作障碍,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良师兼益友哈里•戈贝尔,没想到,竟然在无意中发现30多年前的一桩命案:一位15岁的少女诺拉香消玉殒,尸体就埋在戈贝尔家的后院!(推荐书单,提升阅读技能,欢迎常到荐-书-堂看看~)
马库斯是唯一相信恩师清白的人,现在,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一,到底是谁杀了诺拉?二,1975年的那个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三,要怎么靠写作一本书来救人?
5.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
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东方快车停了下来。这辆豪华列车整年都处于满员状态。但那天早上却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他的包厢里,他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着的。
随着紧张气氛逐渐增强,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想出了两个侦破此案的方法……
6.丹.布朗 《达芬奇密码》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
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
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7.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
这本书收入斯蒂芬·金的四部中篇小说,是他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作。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当年在美国狂销二十八万册。目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同时创下了收录的四篇小说中有三篇被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的记录。其中最为著名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
这部小说展现了斯蒂芬·金于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书中的另两篇小说《纳粹高徒》与《尸体》拍成电影后也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其中《尸体》还被视为斯蒂芬·金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
8.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
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9.斯蒂格·拉森《龙文身的女孩》
八十二岁的瑞典产业巨子范耶尔在生日当天,照例收到了一幅匿名寄来的裱框压花,却令他情绪溃堤地哭了起来……
备受尊重的金融记者布隆维斯特一向以揭发企业丑闻为职志,却突然因一篇报道而获诽谤罪,职业生涯跌入谷底,不得不辞去亲手创办的《千禧年》杂志发行人一职。此时,一位大企业家亨利·范耶尔突然找上门来,开出不可思议的天价,请布隆维斯特花费一年的时间为他撰写传记,同时私下偷偷调查一起沉寂多年的少女失踪案,他的侄女四十年前在瑞典北部他们家族所有的一个岛屿上神秘消失的事实数十年来一直折磨着他。失业且面临财务危机的布隆维斯特接受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请托。最终,他发现了隐藏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显赫家族背后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
在调查过程中,布隆维斯特认识了矮小瘦弱的莎兰德,她貌似问题少女,却是个顶尖级的骇客,对电脑的掌控有如跟魔鬼签了契约,有了她的协助,布隆维斯特如虎添翼,然而这个龙文身的女孩的身世和内心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10. 理查德•道许《第13个小时》
在那个犹如噩梦的傍晚,尼克的妻子茱莉亚在家中遭到不明人士杀害,他因妻子的惨死而痛苦不已,但对警方来说,他才是嫌疑最大的人。当警方对他严刑逼供时,一名神秘男子出现在尼克面前,给了他一块金色的怀表及一封信,尼克还来不及搞清楚状况,就已在瞬间回到了过去。这超乎常理的状况令他困惑,在他接受了这些事之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利用这块表查出茱莉亚被杀害的原因!尼克有十二个小时,在第十三个小时,一切都将结束。
然而,他发现自己查出的线索越多,整起事件就变得越复杂,当时间来到最后一个小时,他恐惧地发现,他终将因为自身的狂妄自大,被迫面对命运女神专为他准备的残忍玩笑……
7. 2010年最新悬疑小说排行榜,推荐一下哈
[异界大陆] 斗破苍穹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炼药师交易会[VIP] 1428 天蚕土豆 投票 订阅
2 [古武机甲] 冒牌大英雄 第九卷 第八十五章 那一年[VIP] 1152 七十二编 投票 订阅
3 [东方玄幻] 间客 第四卷星光流年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杀死自己(..[VIP] 1094 猫腻 投票 订阅
4 [未来世界] 吞噬星空 请假一天[VIP] 1072 我吃西红柿 投票 订阅
5 [架空历史] 步步生莲 画扇面----求月票[VIP] 866 月关 投票 订阅
6 [奇幻修真] 仙逆 第九卷 云海之巅 第1144章 彩虹[VIP] 865 耳根 投票 订阅
7 [虚拟网游] 重生之贼行天下 第三四零章 醉酒(求月票)[VIP] 856 发飙的蜗牛 投票 订阅
8 [东方玄幻] 武神 第三百一十五章 水之神力守护(第三..[VIP] 821 苍天白鹤 投票 订阅
9 [异界大陆] 异世邪君 第四部 第二百六十八章 剿杀血剑堂![VIP] 818 风凌天下 投票 订阅
10 [古典仙侠] 遮天 第一百一十章 无价古字[VIP] 795 辰东 投票 订阅
8. 中国悬疑小说作家排行榜
纵观现今中国悬疑小说市场,越来越多的作者走进这个圈子来。悬疑小说正用它神秘、惊悚、解谜等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造者,在这些创造者中,出现了很多文笔优秀、作品深刻、读者百万的优秀作家。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和方式,引导着悬疑小说一步步走向成熟,相信他们一定也是你喜欢的作家。
蔡骏
以独特的心理悬疑独占悬疑市场十一年,其作品销量稳居同类作品第一,多部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堪称中国悬疑第一人。
南派三叔
盗墓小说代表作家,其作品《盗墓笔记》包含大量历史、地理、风水学、占星学、考古学等知识,开创了另类悬疑小说的新市场,读者呼声直逼郭敬明,韩寒。
周德东
国内恐怖小说第一人,作品语言看似简单精致却让人背后一凉。独家开创黑段子、夜故事等多种类型小说。
那多
以那多灵异手记系列畅销悬疑市场,最新创作的“巫术系列”更是将国内传统文化结合到悬疑小说里面,形成独帜一派的文化悬疑小说类型。
天下霸唱
盗墓小说创始人,以鬼吹灯系列风靡网络,其作品浑厚成熟,情节设置跌宕起伏,畅销悬疑小说市场。
何马
畅销书《藏地密码》作者,在120万的系列故事里面,作者对宗教、民族政策的掌控和藏文化的描写,让整部作品成为悬疑探险小说的领头军,迅速占领市场,稳居排行榜前三名。
李西闽
中国著名恐怖小说家,国内为数不多的纯文学悬疑恐怖小说家,其作品《腥》更是《收获》杂志50年首次刊登的悬疑小说和第一部以味为主角的神秘小说。
雷米
警察学院老师,《心理罪》系列小说作者,作品以真实的犯罪心理学和专业的刑侦学见长,堪称中国版CIS小说。
鬼马星
国内出版推理小说最多的作者,其作品以莫兰系列、迷宫蛛系列畅销国内推理小说市场。
麦家
作家、编剧。以《解密》、《风声》、《暗算》等多部谍战小说引发国内谍战小说热流,其作品情节缜密,布置精巧,开辟悬疑小说全新风格。
http://book.163.com/11/1226/00/7M5LVUVP00923M2M_3.html
9.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是哪十部啊,谢谢的
查看文章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及其简介评析
1.Y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Y
2.童谣凶杀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罗杰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头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X
世界推理经典评析
一、Y的悲剧(艾勒里.奎因)
对于一个「正统本格侦探小说作家」,对于自己的作品,他该负什么样的「责
任」?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能显得有些怪异,我想表达的是,推理小说的作家既被「
定义」(或称「归类」),而作家本身也以此「类型」为傲,显然他必须在作品里
「做一些什么事」来使他够资格成为「足以为傲的类型」。
对于正统的(或称「古典的」)推理小说迷来说,阅读一种构成于公平、合乎
逻辑的解谜推理游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这种推理迷所企盼的,自然是趋近
于此一条件的登峰作品(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推理十诫」这种规则的产生)-风气
的驱动导致作家的写作习惯-Y的悲剧即是这种风潮之下的产物。
奎因到底「做了什么」,才使得这本书成为古典推理迷心目中的第一名?我认
为是他「大胆」的写法。怎么说呢,常读推理小说的同好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我
们很认真地在思考某部作品的谜团关键时,总是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看到最后才明
白原来作者很讨厌地隐藏了这个谜团的某个小地方-在很多时
候,作者为了维持作品剧情的悬疑性,不让太多读者容易地猜出谜底,难免会隐藏
某些小关键,使读者无法获得充实足够的破案资讯-当然,在考虑作品结局的意外
性时,这种作法是不得不然的结果,否则读者可能会矛盾地觉得这本小说不够精彩
,对于作者来说,两者的平衡点真是难以取舍。
然而,奎因却愿意提供足够的破案线索,甚至可以说是过多,并且以反覆辩证
的逻辑推衍来强调这些破案的关键,加深读者们对案情重心的掌握与了解----这种
「愿意」是很少有作家做得到的。二来则由于这个案子的独创性够强烈,奎因更能
够自信满满地表现出「即使告诉你们所有的线索,你们也不见得猜得出来」的态度
,不得不使所有的读者甘拜下风。
当然,有些天才的读者果真能从所有的线索之中整合出那个「唯一的解答」,
这也应证了鲶川哲也曾说过的:好的古典解谜推理,其谜题要让大多数读者猜不到
,但也不能所有读者都猜不到。做不到前者是作者设计的谜团太简单,做不到后者
是作者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
小说的价值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众读者的百般苛求使这部作品证明,它的
确有资格获得这个殊荣。
二、童谣凶杀案(阿嘉莎.克莉丝蒂)
以一首「别有深意」的歌谣来作为贯串全书的主题,并不是由这本第二名首创
。范.达因的「主教谋杀案」之中的「鹅妈妈童谣」才是其滥觞(这本书也排名十
四大之中,以后再作介绍)。但是克莉丝蒂之所以被尊称为推理女王,并不仅仅因
为其大部份的作品皆有水准之上的表现,也不只是她巧妙的谜团布局,更重要的是
她能想出前所未见的独创诡计。
而即使其诡计并非首创,她也能改变表现的形式,产生与众不同的阅读乐趣。
这本「童谣凶杀案」就是最佳典例。一群人受邀到某孤岛度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
杀人事件,被害者一个一个身亡,到最后全死光了,岛上一个人都不剩......
高木彬光在其处女作「纹身杀人事件」中利用书里的一角对推理小说(应属本
格解谜)下了一个定义:包含了非常奇怪的要素和非常理性的要素。的确,读者们
想看的并不是报纸的社会新闻,推理小说绝对要具备「奇怪」与「理性」的吸引魅
力。「童谣凶杀案」想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就逻辑上而言,把孤岛设为密室,岛上如果发生杀人事件,若事先岛上无人躲
藏,则凶手必为岛上这群人的其中之一。克莉丝蒂想表达的「奇怪要素」是:若岛
上所有人全被杀害,则凶手为何?再加上「印地安儿歌」、「印地安木偶的消失」
,「奇怪的要素」相互罗织纠缠,故事里是否存在破案的侦探已不重要,因为这种
魅力很自然而然地驱使读者去扮演聪明的旁观者,透过自身的想像力与思考逻辑去
解释谜底----当然了,答案是没那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
三、桶子(F.W.克劳夫兹)
刚刚提到的冠军跟亚军,各位可以发现两者的写作取向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这也可以说明:推理小说并没有既定的创作法则。
纵然不是古典、不是本格,没有提供公平解谜线索....也不见得无法掳掠读者
的心,大家看了「桶子」之后,我相信这种感觉一定会更深(这个类似结论的感想
希望能给有意创作的
同好一点帮助)。除了以上两种推理小说的写法之外,还能便出什么花样?
「桶子」并不想让读者参与推理,也不想告诉读者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他想
告诉读者的是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 有人可能会问了:曲折离奇的凶杀案,能给
予推理小说迷什么样的阅读乐趣?前两名推理小说,都有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出
乎意料的结局....但是「桶子」没有。
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此,但并不表示它不好看,它自有其魅力。从杜邦、福尔
摩斯、亚森罗苹等超人型名探以来,许多读者对于「小说的前大部份充满着一大堆
繁琐、支离破碎、沉闷的庞杂线索,最后再由名侦探一针见血地指出破案关键,真
凶于是落网」这类公式化剧情已感疲乏,原因是名侦探固然令人崇拜,其智力与一
般读者毕竟相差太过遥远,难免有神化的感觉,太不真实。
反观在现实世界中,刑警们不屈不挠、抽丝剥茧的办案精神,却可以给读者真
切的感觉。由一个疑装有 体的木桶之遗失开始,克劳夫兹钜细靡遗地详述了侦探
们追查真相的经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凶案逐渐披露内情。这本书比较特殊的地方
是一共有三位侦探出场!
一般说来,在推理小说里出现复数的侦探时,彼此总是互相竞争对立,而当中
有一位侦探算是真正的主角。这本书则不然,叁位侦探在办案时并没有明显的交集
,各作各的事,但在「交接」的地方并无任何不顺畅的感觉。这显示作者说故事的
能力极强,而剧情的曲折、悬疑程度也让人随着侦探的情绪而起伏,这是非常成功
的一点。
这种写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流派。像森村诚一、西村京太郎等名家都写了相当
多量的这类作品(尤以十津川探案为著名)。所谓的「参与」也变得不像是过去的
「得知、收集线索」,更让人感到别具风味的「体验追缉真凶、寻求谜团出路」。
四、罗杰.艾克洛德命案(阿嘉莎.克莉丝蒂)
记得在介绍第二名「童谣凶杀案」的时候曾经提过,克莉丝蒂写小说时十分致
力于独树一帜,对于旧有的诡计愿意翻新手法去诠释,更有尝试突破前人窠臼的勇
气,比方说像知名度相当高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而这本「艾克洛德命案」则是
意外性最强烈、代表性最高的例子。
其实说真的,要我源源本本地写出对这本书的心得,而又完全不会 漏书中的
主要谜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此就只好运用「旁徵博引」、「天马行空」
的方式来说明了。没看过这本书的同好可能会完全不知道我意指为何,只得多多包
涵了。
推理小说也是文学的一支,只不过其予人的刻板印象被认为非现实性过高,文
学价值过低,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至少在台湾来说,推理小说是「弱势团体」,
地位比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言情小说还不如。而其实就许多推理小说家来说,他们也
不需要写一些纯文学式的内容,毕竟凶杀案的内幕对他们而言更具魅力,因此,文
笔平实即可。
不过也有一些作家不愿意甘于现状,他们希望推理小说不只是推理谜题,还需
要具备文学性、人性。比方说像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连城叁纪彦等人。这当然是
一件好事了!譬如松本的努力使得推理小说造成全日本的风行与普及,自此成为日
本大众文学的主流。
另外有些作家则迥异于这些「入世」的作家,将文笔拿来「故弄玄虚」,以「
文字」本身来制造谜团、更进一步地扩张「诡计」的定义。比方说像绫十行人的作
品、余心乐的「推理之旅」皆有这种倾向。这种写法有点「后现代」,总之读者看
完这些作品也的确有「惊艳」的感觉,也愿意去肯定推理小说家作这方面的突破。
在古典推理小说中本来有许多神圣不可侵犯的戒律,由于这个缘故而纷纷土崩
瓦解,这显示了不同时期之下,推理小说家与推理小说迷心态上的转变。对于那些
戒律,小说家与读者经常都会产生共同的疑惑:就直觉上来讲,的确是「不要这样
写比较好」,但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写」,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这种想法往
往陷入两难的困境,尤其是小说家,动起笔来可真是缚手缚脚,举步维艰。
但就是有这么「勇敢」的作家愿意尝试突破戒律!我想克莉丝蒂的作品直到如
今仍是世界推理迷的最爱,她的「勇气」也不无贡献吧!尤其在当时仍是古典解谜
风盛行之日,许多作家仍然「视戒律为圣经」,她在此刻创作出许多「独一无二」
的名着,试别人之所不敢试,诚然足以给今日许多有心创造的朋友作为借镜了。
毫无头绪地写了这么多,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大概还是觉得莫名其妙,总之「
艾克洛德命案」确实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排行殿军的名次也表示了这部作
品并不因它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戒律而稍减颜色,反而更增其光芒。
五、人头(西姆农)
说起来其实是一本很奇异的推理小说。让人感到很古怪的一点是:作者(推理
杂志译为席梦侬)在陈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血案之后,探长梅古雷完全不像其他名
侦探一样明察秋毫地搜查现场百回,或是传讯数十名关系人进行冗长的对谈以帮助
读者对于案情的掌握,反而无所事事地在酒馆里晃逛,与一名似乎与案件风马牛毫
不相干的青年 混....
其实就一个像我一样的「现代」读者而言,这种写法并不算十分特殊,只不过
我们在拜读推理大师之作品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考虑到作者的「年代」,而认为
他笔下的名侦探,自当侦办的是「古典」的犯罪,而这种「古典」的犯罪自然又会
像范.达因所谓的「一切的一切皆出自于精准的筹画」诸如此类云云(这种论点在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会加以详述),于是乎,读者们也就觉得梅古雷竟然没有侦办
这种案件而感到奇怪,感到特殊了....
写到这里,或许大家还不太清楚我所想表的意思,在此举出一喻:梅古雷侦办
「人头」这件案子,就好像哲瑞.雷恩侦办「幽灵列车」的感觉一样....有人还是
莫名其妙吧?既然梅古雷办的不是古典犯罪,那他侦办的案件又该是属于什么类型
?
在此先试着对「古典犯罪」下个定义好了:凶手具有极高的智慧、精湛的演技
、超人的执着,他可以残酷无情地连续杀害五条十条人命,也可以隐姓埋名地藏匿
数十年只为了杀一个人,更可以马不停蹄地制造一大堆不动如山的不在场证明-这
又需要过人的体力耐力....
就小说的领域来说,这种人当然能被创造,但读者更清楚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
。在「古典犯罪」中,凶手已经不被当成「人」了。而在当时的推理小说中仍有尚
未被触及的领域,心理学。它赋予了小说里的凶手「人」的意义。「人头」的重点
不是在突破人为诡计的障壁,而是将「人的心理」当作是「诡计」来加以探讨...
.
当然了,现在这类作品已经相当多,推理小说多样化风格的结果,不过在那时
就西姆农就已经尝试着这种写法,也可说是一项创举了。然而就当时众作家仍以「
视连续杀人为芝麻小事」的推理文风来说,能否被接受就见仁见智了。
之前提到古典推理不把凶手当人看,俨然一副「批判旧文化」的眼光,其实对
于推理小说迷而言(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古典、正统推理的时代已然是「人去楼
空」,绝不可能有过去百家争鸣的黄金辉煌之势,惊人独创的诡计谜团也不复重现
(或只是昙花一现),身为读者只能够「心向往之」了。
六、格林家命案(范.达因)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倒是可以让所谓的古典本格迷满足阅读欲望,因为正
如范.达因自己所制订的「推理小说二十则」所述,就是有人非纯粹的正统推理不
爱,他所写的推理小说几乎完全合乎这些严苛的规定,而由我这么一个读过许多种
类型的推理迷看来,此书真可说是正统中的正统、纯粹中的纯粹了。
在这本书里头,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做「死者死得越乾脆越好」,「犯罪责任
归属全由一人凶手承担」,「完全没有描写恋爱故事」,「完全没有文学性的藻饰
」....所有推理作品希望达成的理想境界,都出现在这部作品里头。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这部作品的确可称得上臻于完美,但读者是不是一定都会
喜欢所谓的完美?首先来看看为什么会有「推理小说二十则」。
推理小说萌芽之因,其实源自于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发展到辉煌时期
,则被视为「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读者与书中的侦探竞争,看看谁先猜出凶手
是谁。不过由于推理小说家的角色乃「球员兼裁判」,所以被要求不可偏袒书中侦
探,以免妨碍这种「君子之争」。
如果说,读者希望能与侦探进行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那所有的推理小说
家的确是应该遵守所谓的「规定」,不然就称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诺可斯在综合了
当时读者的需求之后,于1928年发表「推理十诫」,正式条列出推理作家的守则,
而身为美国推理小说大师的范.达因也不甘示弱,在同年更完整地规定出「推理小
说二十则」,极有自信的他更表示他的作品全都可以符合这些繁杂严苛的规定。
此为由来。如果说,读者的确希望能跟书中的侦探进行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
」,那小说家的确是必须遵守这些规定。然而,如果不是呢?现在的读者已不像过
去的读者那么爱「进行公平的智慧游戏」了,而正统的推理小说也发展到了「诡计
难以独创、翻新」的瓶颈-在这里的「诡计」泛指「凶手在杀人时为掩人耳目、摆
脱嫌疑所拟定的犯罪计划」,总之,日换星移,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也就是
为什么赤川次郎的无厘头搞笑、夏树静子的爱恨交织、松本清张的社会意识会有那
么多死忠读者的缘故。
对作为一个「现代」读者的我来说,这种发展是令人欣喜的。推理小说不再只
偏重于诡局的设计,风格与类型多变,大家可以各读所欲。从这这角度来看,推理
小说应该算是突破了瓶颈,寻出了新的方向。当然了,在潜意识下我还是会希望能
有一个现代的艾勒里.奎因,或是现代的克莉丝蒂,只不过面对洪流般的写作文风
,如前所述,仅仅能够「心向往之」了。
七、稻草的女人(卡萨琳.亚蕾)
第七名是卡萨琳.亚蕾的「稻草的女人」,新译名为「女傀儡」,新译名比较
容易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故事内容。没错,这本书的主角是个女人,一个被人操纵
的女人。
推理小说里有一种形式,从我介绍第一名以来一直都不曾提过,那就是「倒叙
推理」。初读推理小说的朋友可能对这个名词不太了解吧!以下先作一个简单的说
明。
推理小说的原型是由美国的推理小说之父爱伦.坡所建构而成的。他才活了四
十岁就辞世了,一生只留下五篇推理小说,而这五篇推理小说,却是日后所有推理
小说的原始雏形——后世所有的推理小说家皆模仿这五篇小说的形式,脱离不出来
,这可说是爱伦.坡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只是,这五篇小说并没有包括所谓的「倒叙推理」。「倒叙推理」的定义大略
是这样的:故事并不由命案发生之后、警方现场找寻线索开始,而是从凶手的观点
开始描述,描述他自产生杀意、筹策犯罪计划,到实行计划动手杀人的过程——可
能有人会问啦!阅读推理小说最大的乐趣即在於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抽丝
剥茧地抓出真凶,但既然从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已让读者知道凶手是谁了,那还有什
麼乐趣可言?
其实,「倒叙推理」的阅读乐趣并不亚於寻出真凶的身份,其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於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当身为主角的凶手正自认其犯罪计划天衣无缝,却半路
杀出一个程咬金(大多是一名平凡的小警员),对凶手说:「我们知道你是凶手!
因为....」注意喔,此时凶手之所以事迹败露的理由就很重要了!而这个理由通常
都是当初凶手在犯罪时没有注意到的盲点,有时甚至可能是凶手自以为计划中最完
美的部份!
这类小说扩展了「推理小说」一个崭新的视野。其特别的地方有二:
一是提供读者更高、更公平的参与度。在故事的前半部,作者会钜细靡遗、不
厌其烦地详述凶手的犯罪手法、进行方式、实施细节,一步一步让读者亲身去思考
此凶手犯罪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让读者去扮演侦探,抓出凶手的狐狸尾巴。这
比起看侦探走遍大街小巷去明查暗访,全书充斥著冗长繁琐的对话,有著截然不同
的刺激感。
二是增加案件的现实性、人性。由於作者可以从凶手出现杀意开始描述,故能
够在凶手心态的微妙改变上多加著墨,有时凶手的犯罪肇因於被害者的压迫,这又
让读者们多窥知一些社会的黑暗面,作品的价值也因此更接近纯文学,却又包含通
俗文学的范畴。读这类小说,心理经常会陷入一种矛盾:不由自主地同情凶手不得
不犯罪的坎坷遭遇,社会正义却又必须将其绳之以法。而或许小说家只有深刻写出
这样的矛盾,才足以让人对人性有更深沉的省思吧!
「稻草的女人」在这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全书篇幅不太长,但於人性的描写令
人动容,并为结局报以浓密的悲哀。
八、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艾勒里.奎因)
第八名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奎因的颠峰之作自然是名探
哲瑞.雷恩的「悲剧系列」,而由名探艾勒里.奎因所侦察的「国名系列」,则是
他另一水准之上的集合。「国名系列」一共有十个长篇,本篇与「荷兰白粉的秘密
」应是其中的最高杰作。
首先介绍一下名探艾勒里.奎因。奎因的本行是推理小说家,而扮演华生角色
的则是其父老奎因探长。这个系列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故事即将结束前的「
向读者挑战」,由于艾勒里.奎因号称师承古典推理大师范.达因,同属本格派,
故线索的公平、读者的参与度特别重要。于是奎因就搞了这样一个噱头:在「向读
者挑战」中向大家宣告:关于案子的所有线索皆已详列,身为读者的你是否能推得
真相?这个特别的地方,后来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探案也有模仿。我个人认为这纯
属作家的作秀(show)行为,就是这样而已。
本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牵涉到了一个古典推理小说中最重要的诡计之一
:无头尸体。「无头尸体」系指死者因死后的肢体残缺,遭截断藏匿或是严重破坏
,而造成此死者身份之难以判定的情形。而这个诡计又与「双胞胎」诡计互有关连
。总之,这个重要的诡计几乎所有的推理小说家都亟欲动笔尝试,将此一概念推陈
翻新,创造出光芒万丈的谜局。在此原想举出几本同类的杰作供读者们作为选书参
考,但转而一念,觉得这样一来我可能有「破坏读者乐趣」,所以只好作罢。
「无头尸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我在这里试著作作一点个人的猜测。根
据岛田庄司对古典本格侦探小说的说法,其要素应有下列四项:阴森的气氛、恐怖
的情节、神秘的开端、离奇的谜团。而一具无头尸体的出现,或是已遭肢解的尸块
,皆足以营造出这四样要素。小说最大的魅力是以文字的描述来提供读者无限可能
的想像力,故命案场景倘若如同神秘宗教的祭坛一般,极端残忍又极端惨不忍睹,
确是可以给予读者极大的震撼,同时也造成了故事强烈的悬疑性。
「无头尸体」诡计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要造成死者身份的混淆。最常见的例子是
凶手与被害者的身份颠倒,也就是让警方误认,而实际上杀人的真凶是警方误以为
的被害者。最简单的情形是如此,而怎么样才能够让读者对这个老套的目的留下鲜
明的印象,可就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由此一简单的目的衍生出变化多端的花样了
。
然而,随著科技的进步,「无头尸体」这个诡计已然走入瓶颈。由血型、指纹
、齿型到DNA鉴定,警方能够更准确地得知死者的确实身份,狡狯的真凶再也没有
办法顺心如意地颠倒被害者的身份,进而达到完全犯罪了。于是乎,推理小说家只
好再加入巧合程度较高的「双胞胎」诡计,两种诡计混合运用。感觉起来这条路走
得越来越狭窄了、越来越艰辛了。
不过无论如何,「无头尸体」曾经独领一时风骚,古典派推理小说家如今仍然
视其为一最具挑战性的写作方向,近年来有一部极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将此一
诡计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显示「无头尸
体」或许依然大有可为。
九、死之吻(艾拉.烈文)
这篇小说并不太长,但是情节的铺陈十分令人激赏,表现的形式也与一般的推
理小说大异其趣。这部作品曾经获得1939年美国爱伦坡奖最佳长篇处女作奖项(如
果没记错的话)。
这篇作品除了风格十分特殊之外,里头也有和前面所介绍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
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素人侦探」。「素人侦探」是日文直译,翻成中文,则是「
外行人侦探」。
十、X的悲剧(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国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剧」,主角是聋侦探雷恩。
身为范.达因式古典解谜派的后继名家,奎因的确在逻辑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
力。在介绍「格林家命案」的时候就曾提过,古典式的纯粹解谜推理并不一定合于
现代读者的口味,毕竟文风的潮流是会随时间改变的,十九世纪乃古典推理的黄金
时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绝妙诡计在那时也被写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形之下
,既要标榜传统的推理小说写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仅仅能维持最后一道防线:公
平合理。
相较于「Y的悲剧」与「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这部「X的悲剧」在魅力上的
确是差了一截,因为它的确在以上的三项推理小说魅力要素上,有明显的不足。它
没有被亡魂诅咒的家族,也没有邪恶的T形十字,顶多说那辆挤满乘客的公车,是
个移动的密室——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这么分析并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
实力要素加以补强充实。什么是实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线索与滴水不漏的推理过
程!太过强调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与非人性,这样读者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
是不会有满足感的,唯有缜密的逻辑思考与合理的线索连集才能让读者获得豁然开
朗的喜悦!名侦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员的传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辟入木的长篇议论
,读者读来叹为观止。奎因这道最后防线实在是守得精彩绝伦!
10. 当代推理小说作者人气排行榜
答:
周浩辉
周浩晖,男,1977年11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少时偏科,精通数理化,唯惧语文,尤其视作文课为心中大患,每得命题,搜肠刮肚,挤文凿字,苦不堪言。后考入清华大学,苦读工科六年有余,终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华北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系。
2002年12月,毕业答辩通过后,百无聊赖,突发奇想,杜撰出一篇校园推理小说(《套子里的人》)发在水木清华BBS上,竟颇受欢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又完成心理悬疑小说、推理悬疑小说、饮食传奇小说、情感悬疑小说、武侠悬疑小说等共计十五部,百万余字。作品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场面大气、发人深省,在国内悬疑小说界独树一帜,受到众多读者追捧。 以“**罗飞”系列独步悬疑江湖,被称为“中国的东野圭吾”。
2.王稼骏
中国原创顶尖推理作家,最好的社会派推理作家之一,以《谋杀攻略》一文获全国第四届华文杯侦探小说大赛最佳构思奖。以侦探左庶为主角的短篇散见于多本杂志,作品被收录于《巅峰推理》、《猫腻》、《跨越十三层楼的谋杀》等多本短篇合集,市场反响很好。
06年开始创作系列长篇推理小说人生三部曲第一部——《红色高跟鞋》,07、08年陆续完成《死神的右手》和《魔术杀人事件簿》,人生三部曲在杂志连载后得到了读者和编辑的一致好评,长篇及短篇集也已在08年陆续出版发行。出生于上海,80后著名推理作家。
3.庄秦
庄秦,重庆人。
天涯社区莲蓬鬼话版主,中国最好的悬疑小说作家之一。平日以爬格为乐。自幼视柯南道尔、程小青为偶像,近年来迷上了爱伦坡的恐怖惊悚小说。2002年底误入惊悚故事泥潭,不能自拔。
庄秦作品风格诡异多变,逻辑推理缜密,关注身边事,平常人,从另一个角度 人性、人心深层进行探讨思索。
写出吓人一跳、又引人深思的悬疑小说,力求将希区柯克的悬念与爱伦•坡的惊悚相结合,写出让读者过瘾的作品是他最大的目标。
4.言恍
言桄,男,28岁,大学专业为英语,为了解Poirot和村上春树也学过法语、日语。推理小说和古诗词爱好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王维的忠实粉丝,也喜欢村上春树。网络写手,耽连于网络数年,写作多是自娱自乐,主要作品为推理小说以及游记、诗词等,散见于各大网站,作品曾发表于《推理世界》、《推理社》、北青报等。
长篇代表作品:
《千年杀》
《七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