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小说排行榜
㈠ 求推荐近几年美国的优秀小说,最好是写现代社会的,像名著那种类型的
1《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2 《马耳他之鹰》
3《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
4 《时间的女儿》
5 《无罪的罪人》
6 《冷战谍魂》
7 《月亮宝石》
8 《长眠不醒》
9 《蝴蝶梦》
10《无人生还》
㈡ 美国小说排行榜前20 最好有可以在线看的
No.1《达·芬奇密码》从2003年问世一直到2006年6月,连续上榜163周,66次位居榜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从在双日出版公司出版以来,荣登过全美所有主要排行榜比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杂志》、《出版商周刊》、《旧金山年鉴》等报刊畅销书榜的榜首。据统计,本书的总得分为2114分,居十大畅销书之首,是全球阅读率最高的图书。
类型 悬疑小说。基本内容 作者丹·布朗突破了传统悬疑小说的基本模式,文字流畅,语言中充满了睿智。作者以其自身的知识作为先决条件,密码学、数学、宗教、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在书中展露得淋漓尽致,经过完备的调查分析,安排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在书中,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评价 “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新人,一个让人脉搏加快、头脑迅速转动的冒险故事。”——《人物》 No.2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是由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在亥伯龙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是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的第一名。八年间,该书连续95周上榜,9次位居榜首,总得分高达1066分。
类型 魔幻小说。基本内容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与爱的故事,让人们重拾人间的温暖和真爱,引领一条真正的“天堂之路”。评价 “结局即是开始,在那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纽约时报》
No.3《可爱的骨头》 在利特尔·布朗公司出版。它曾被评为“美国2002年度最佳小说”,2002年出版后立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高居榜首近30个星期,4个月销售150余万册。两年后又获得了“英国年度好书大奖”,并在法国《读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二十本最佳图书”中位居第二。艾丽斯·西伯德像是美国文坛偶然的收获,美国媒体称赞她为“最具潜力作家”。《可爱的骨头》上榜65周,总得分为775分。《纽约时报》评价艾丽斯·西伯德的作品“富含幽默、智慧、希望以及一种神秘的魅力”。
㈢ 国外现代小说有那些
尼尔·盖曼算是一个,作品有《睡魔》(Sandman)系列漫画,与《碟形世界》的作者、幽默奇幻大师特里·普拉切特合作撰写的《好兆头》,长篇小说《美国众神》(一举囊括2001年所有幻想类小说大奖),童书《卡萝琳》(获得幻想文坛最高荣誉雨果、星云两项大奖,以及恐怖小说大奖布拉姆·斯托克奖),《蜘蛛男孩》
乔治R.R.马丁,一九四八年出生于美国贝约恩市,二十七岁以小说《莱安娜之歌》摘下象征幻想小说最高成就的雨果奖。此后他不仅在文学上获奖连连,更曾在好莱坞担任编剧长达十年之久。至今,他已获四次雨果奖,两次星云奖,一次世界奇幻文学奖,十一次轨迹奖等等。最出名的作品为《冰与火之歌》。具体的在网络上面有,可以去看一看
㈣ 最新外国小说排行榜
亚马逊排行榜外国小说销售前十
1、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
2、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3、追风筝的人~ 胡赛尼
4、岛~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5、偶发空缺~ J.K.罗琳
6、窗边的小豆豆(新版)~ 黑柳彻子
7、天黑前的夏天~ 莱辛
8、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9、别相信任何人~ S.J.沃森
10、麦田里的守望者(纪念版)~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手工制作,盗版必究。
㈤ 推荐美国好看的现代小说
个人觉得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追风筝的人》 ,以及《逃离》(这本是加拿大的女作家门罗的的)都还不错。
㈥ 世界著名小说排行榜
中国现代文学
1、鲁迅《呐喊》、《彷徨》
2、沈从文《边城》
3、巴金《家》、《寒夜》
4、茅盾《子夜》、《林家铺子》
5、郭沫若《女神》、《屈原》
6、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7、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8、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9、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
10、冯至《十四行集》
11、钱钟书《围城》
12、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1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中国当代文学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2、王小波《黄金时代》、《红拂夜奔》
3、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4、莫言《红高粱》
5、路遥《人生》
6、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长恨歌》
7、陈忠实《白鹿原》
8、阿来《尘埃落定》
9、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0、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11、刘震云《一地鸡毛》
12、高行健《灵山》
13、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外国文学
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
3、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4、狄更斯《远大前程》
5、歌德《浮士德》
6、雨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7、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8、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9、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10、托尔斯泰《复活》
11、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12、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
13、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4、杜拉斯《情人》
15、卡夫卡《变形记》、《城堡》
16、奥维尔《1984》、《动物农庄》
17、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8、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19、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
㈦ 现代美国文学作品有哪些
外国的现代文学主义流派及代表:
(一)存在主义文学:萨特于193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恶心》,开创了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文学先河。他于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哲学纲领。阿尔贝·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另一员大将,他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存在主义气息。小说《局外人》(1945)和《鼠疫》,剧本《误会》《卡利古拉》等,为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存在主义的女将,是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是萨特的学生和伴侣。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
(二)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戏剧对白、怪诞、模糊、病态、丑陋的人物,若有若无的剧情,混乱不堪的思维,来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而这种怪诞的手法,贴切地表现了荒诞的主题。1961年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发表《荒诞戏剧》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戏剧达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阶段,并以其“反戏剧”、“反文学”、“先锋派”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文学之林。尤奈斯库:荒诞派戏剧创始人,1950年剧作《秃头歌女》问世,1952年剧作《椅子》。萨缪尔·贝克特:1953年剧作《等待戈多》,轰动法国舞台,并确立了他在法国剧坛上的地位,也使他的名声享誉世界。贝克特于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达莫夫:1953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拉纳教授》。热内:1947《女仆》,1956《阳台》,1958《黑人》等。哈罗德·品特:是一位英国剧作家,早期作品经常被归入荒诞派戏剧。剧作《看房者》(1960),为他赢得了国际性剧作家的声誉,也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三)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也被称之为“反传统小说”。新小说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传统小说中无所不知的叙述者,总是试图赋予生活以秩序和意义,但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20世纪以来小说艺术已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其根源在于传统小说观念的束缚,墨守过时的创作方法,因此他们主张摒弃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写作方法,从情节、人物、主题、时间顺序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新小说派认为传统现实小说中的惯用语言,也必须彻底改革,因为这些语言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已变为“陈套”或“僵化”,失去了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生活的能力。阿兰·罗布-格里耶:《橡皮》(1953),《在迷宫中》(1959)。娜塔丽·萨洛特(女):《马尔特罗》(1953),《天象仪》(1959),《黄金果》(1963)。米歇尔·布陶:《路过米兰》(1954),《变化》(1957)。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1960)。为他赢得了“新小说”柱石的称誉,奠定了在文坛上的地位。玛格丽特·杜拉斯(女):《夏天晚上十点半》,电影剧本《广岛之恋》(1959)
(四)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是出现在美国的、一群松散的、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及作家的集合体。该流派的作家都是些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也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并以浪迹天涯为乐。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杰克·克鲁亚克:小说《在路上》(1957)艾伦·金斯堡:诗歌《嚎叫》(1956)威廉·博罗斯:小说《裸体午餐》(1959)
(五)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小说家们,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纳博科夫: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在195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洛丽塔》,此后又出版《普宁》(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说,成为事实上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成为公认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库特·冯尼格特:以充满幽默和奇特风格的长篇小说而著称,他的《第五号屠场》(1969),使黑色幽默小说的创作影响,达到顶峰。另外他的《猫的摇篮》(1963),和《时震》,也是优秀的黑色幽默作品。托马斯·品钦:受业于纳博科夫,以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1973),成为黑色幽默派的后起之秀。威廉·盖迪斯:他的小说《小大亨》(1975),以夸张的讽刺,描写一个大发投机财的孩子形象,获得1976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托马斯·伯杰:他的小说《小巨人》(1964),是对看似强大实则渺小的西方社会的讽刺。约翰·霍克斯: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独创性的小说家”。代表作《血桔》,描写了一对夫妇在假想的海岛上,过着原始的性爱生活,成为“反小说”的典范。约翰·巴斯:他在代表作《牧羊童贾尔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大学生贾尔斯,受到来自两个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经错乱的描述,影射冷战时世界两大政治集团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六)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拉丁美洲文坛、赋有撼动世界轰动效应的重要文学流派,至今仍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小说为主要体裁,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就是“将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及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去,做到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将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因此,人们将这种写作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委内瑞拉—乌斯拉尔·彼特里:短篇小说《雨》(1948)。他率先将此术语,运用于拉美文学。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长篇小说《总统先生》(1949),《玉米人》(1950)。他于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墨西哥—胡安·鲁尔福:中篇小说《佩得罗·帕拉莫》(1955)。秘鲁—阿格达斯:《深沉的河流》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70),《家长的没落》(1981)。他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智利—伊萨贝尔·阿连德(女):长篇小说《幽灵之家》(1982),被誉为是穿裙子的马尔克斯。
㈧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求推荐
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白鸽》等作品,他的作品都值得一看。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百万英镑》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华盛顿·欧文《睡谷的传说》《瑞普·凡·温克尔》、《鬼新郎》,他的短篇都带有奇幻色彩。
㈨ 英美现代文学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馆》
《古泉酒馆》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当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馆》讲述了一个阴雨绵绵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馆照常开门,老板唐和弗兰克要面对狡猾的查账人。
唐的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剧,弗兰克的问题是拿不准自己的性取向,清洁工总怀疑地下室闹鬼……酒馆的常客们带着各自的问题陆续光临。
英国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这家古老的英国酒馆里。编织了现代人生活的种种况味,看似随意,却韵意丰富。
读者通过文字步入酒馆,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谈笑、希望和恐惧。感同身受地体验生活的大问题和小快乐。
2、《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美国当代作家科伦·麦凯恩编写。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家用细腻、抒情的笔触,串连起十位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画面,他们中有修士、妓女、护士、青年画家、酒吧侍者、早期计算机黑客、阵亡士兵的母亲等。
3、《曲终人散》
《曲终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当代作家弗里斯。
《曲终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调子、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形式,讲述世纪之交网络泡沫破灭时代芝加哥一家广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现代白领群体的办公室生活: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裁员的威胁,个人生活中的不幸与困惑,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深层思考和惊人之举,令人忍俊不禁之后是淡淡的忧郁,纵是曲终,余音犹在。
4、《亚瑟与乔治》
《亚瑟与乔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作者是(英国)朱利安·巴恩斯。
该书作者深入调查,发挥想象,再现了这个被长期遗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环境。反映了罪过与无辜、民族与种族等人类固有的问题。
5、《基列家书》
《基列家书》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里琳·鲁宾逊代表作,发表于2005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说,年事已高、来日无多的埃姆斯牧师给七岁的儿子写下这部“家书”,历数了小镇基列一个牧师家族从南北战争到1995年一个世纪以来经历的变迁与辛酸,使这封“家书”成为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
同时小说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讨论,对于不了解基督教和《圣经》的读者显得深奥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