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隋唐英雄小说排行榜
A. 历史上真实的隋唐英雄排行榜是怎样的
1、李玄霸
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窦氏,陇西成纪人。李玄霸自幼辩惠。隋大业十年,即614年,李玄霸去世,年仅十六岁,无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长孙氏次子李泰为嗣子,并加封李泰魏王。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谥号怀。又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为宜都王,作为李玄霸的后嗣。并将李玄霸改葬于芷阳。
2、罗士信
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武德五年,即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10、来护儿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隋朝名将。来护儿出身于新野来氏,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以及江南叛乱,累功至上开府、大将军。大业年间,进拜右翊卫大将军,并以行军总管之职三次随征高句丽,平定杨玄感叛乱。后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卫大将军,封荣国公。来护儿号称骁将,其幼子来恒、来济却以学行著称,在唐朝官至宰相。而虞世南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其子虞昶却负责管理工程建筑。许敬宗叹道:“来护儿的儿子作宰相,虞世南的儿子作工匠。由此可见,文武将相都不是天生的啊?”
11、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12、裴行俨
裴行俨,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大业十三年,裴行俨与父裴仁基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王世充大败李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割据洛阳独立,将侄女嫁给裴行俨,对待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甚为优厚,但又惮其威名。武德二年,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联合宇文儒童、宇文温等人,谋立越王杨侗,结果事情外泄,与父俱死于洛阳。
13、杨爽
杨爽,563年—587年8月25日,字师仁,小字明达,汉族,京兆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将领,隋武元帝杨忠幼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杨爽美容仪,性格聪慧,六岁时封同安郡公。隋朝建立后,由于他从小被嫂嫂独孤皇后抚养,所以深得隋文帝宠爱和重用。被封为卫王,上柱国,担任雍州牧,领左右将军。不久,迁右领军大将军,权领并州总管,后转凉州总管。开皇初两次领军出征突厥,大胜而归。
14、单雄信
单雄信,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勇武过人,同郡与徐世勣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后翟让被杀,李密与王世充偃师之战时,单雄信归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徐世勣为单雄信求情失败,单雄信被斩首。单雄信有勇力,擅长使用马槊。大业九年,韦城翟让亡命瓦岗,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勣前往归附,翟让在徐世勣的建议下攻取荥阳、梁郡二郡,瓦岗势力达到万余人。同年,李密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投奔瓦岗。
B. 隋唐武将真实历史排名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30 10:47 《兴唐传》(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陈荫荣口述,戴宏森整理)排名:
(1)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定彦平 9、越王杨素
(2)十六杰:
1、李元霸2、裴元庆3、宇文成都4、雄阔海5、伍天锡6、程咬金7、翟让
8、罗成9、秦琼10、单雄信11、王君可12、魏文通13、伍云召14、王伯当
15、尚师徒16、左天成
(3)四猛:
1、罗士信2、新文理3、秦用4、来护儿
注:如果撇开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说法,《隋唐演义》的好汉十三绝应该是这样排名的:
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天锡6、伍云召7、罗成8、杨林
9、魏文通10、尚师徒11、新文理12、韩擒虎13、秦琼/尉迟恭
二、《说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3、裴元庆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尚师徒11、新文礼12、韩擒虎13、王伯当14、秦琼15、尉迟恭16、单雄信
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C. 隋唐英雄排名(越多越好)
1,李元霸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5,伍云召
6,伍天锡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杨方11,辛文礼12,尚师徒13,秦用14,定彦平15,梁师泰16,秦琼17,尉迟恭18,单雄信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定彦平
9、越王杨素
十六杰:
1、李元霸
2、裴元庆
3、宇文成都
4、雄阔海
5、伍天锡
6、程咬金
7、翟让
8、罗成
9、秦琼
10、单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云召
14、王伯当
15、尚师徒
16、左天成
四猛:
1、罗士信
2、新文理
3、秦用
4、来护儿
[如果撇开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说法,《隋唐演义》的好汉十三绝应该是这样排名的: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理
12、韩擒虎
13、秦琼/尉迟恭
二、《说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王伯当
14、秦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
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苏州评弹排名:
[共有“老辈”、“小辈”、“野辈”三个排名。共有39人。我只有“老辈”、“小辈”两个排名,哪位有“小辈”排名,不吝赐教]
老辈排名:
1.成都王张显图
2.淮西王焦本忠
3.铜山王姚子林
4.双枪将定彦平
5.皇城总兵史万宝
6.燕山王罗艺
7.靠山王杨林
8.屈突通
9.东昌王杨义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帅韩擒虎
12.定国公长孙晟
13.沙陀国王始罗失毕可汗
野辈十三条好汉:
1.银地国太子朗司马
2.琉球国太子鳌鱼
3.北汉王铁木耳
4.铁木金
5.红袍大力士蓝天毕
6.孽世雄
7.王九龙
8.盖世雄
9.洪天英
10.华公义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阳王刘武周
13.大梁王萧铣
五、其他排法1: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途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谢映登
14、王伯当
15、史太奈
16、秦琼
17、尉迟恭
18、单雄信
六、其他排法2: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七、其他排法3: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
里面很多人物到李氏唐朝建立时前就挂了,其中电视题材以为人物,战功比较显赫就是秦琼和尉迟恭!据说李元霸是个虚构人物,话说宇文成都这么NB人物跟他干也不超过5回合!
D. 隋唐英雄排名榜
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E. 求关于隋唐的历史小说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 情系隋唐 隋唐英雄群芳谱
F. 求小说,,,,历史,隋唐类的,里面要带有隋唐好汉排行榜的信息的
楼主你好,小说的有《说唐》,《隋唐演义》 《兴唐传》
正史类的有 《隋朝那些花花事儿》 《 唐史并不如烟 》 《轻松幽默侃唐朝》
欢迎加入 说唐吧,那你会有更多的人帮你解答你所需要的排行问题的几乎所有解答
http://tieba..com/f?kw=%CB%B5%CC%C6
另外帮你附了你想要的隋唐人物全版排行帮,请点击下面的参考资料!
G. 隋唐英雄排行榜
最佳答案
根据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途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谢映登
14、王伯当
15、史太奈
16、秦琼
17、尉迟恭
18、单雄信
二、隋唐十八条好汉其他排法: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
对于隋唐,一共有四个版本:《隋唐演义》,《说唐》,《兴唐》,《混唐》。我相信看过兴唐的人一定不多,这是因为它是一个很早的版本,也就是后来混唐和大部分评书版本的依据。对于人们常说的隋唐十八好汉,在《说唐》中只提到了14个,在评书版本中改编成四猛十三杰。现在流行的十八好汉也是后期一个改编的版本,是综合了评书中的十三杰和瓦岗山的武虎将。《混唐》中跟是加上了程咬金。
而真正原味的十八好汉如下: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
一般认为的隋唐十八条好汉
1,李元霸:怪物,雷公崽子,可信度低。是被渔俱罗(九老兴隋九老之一)用回马刀杀死的,原理和回马枪一样。
2,宇文成都:光明磊落,是条汉子。
3,裴元庆:心高气傲,老是占宇文成都便宜,两次和宇文成都交手,两次都把他打的抱鞍吐血。前提是宇文成都已经力战而竭
4,雄阔海:真英雄
5,伍云召:让我联想起杨六郎。伍云招是死在一个番将的马尾巴下,那匹马看上去没有尾巴,等到敌人从后面追近了,就会甩出一条马尾巴,他算是死得比较窝囊的一个。
6,伍天锡:可惜了,一身本事,没机会发挥
7,罗成:心高气傲,心狠手辣,一辈子不吃亏,最后吃大亏。罗成是被建成元吉阴后,马陷淤泥,被搞死了!罗成用的是五钩神飞枪,枪母子和五分枪是他的客星。回马枪讲究“稳准狠”,这和他的性格也颇相似,他的哥哥罗春不屑他的为人,所以罗成向他讨教枪法时他没给什么帮助。
8,杨林:大厦将顷,独木难支
9,魏文通:被人当猴耍,惨。魏文通是渔俱罗的徒弟,外号花刀将。中了四十六友的诡计,成了废人。
10,杨方:最易被人遗忘的好汉
11,辛文礼:惨
12,尚师徒:不如叫“送宝将”
13,秦用:使锤的在本套书里有李元霸在前头,都抬不起头
14,定彦平:惨
15,梁师泰:又一个使锤的
16,秦琼:秦琼是老了还和敬德争帅印,累的吐血死的。他的撒手锏只用过3次,因为撒手锏是要扔出去打人,所以要稳,第一次是收服裴元庆时用的马上单手撒手锏,第二次收服敬德用步下双手撒手锏,第三次是在扫北的时候和祖车轮打的时候用的马上双手撒手锏。
17,尉迟恭:评书和历史最接近的好汉
18,单雄信:相当初,绿林总瓢把子,对秦琼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义气”。而秦琼真显得委琐。最后结局。。。唉!历史上,是李世民一定要杀他,李世绩怎么求情也不行,只好割块肉给他吃,以实践“同日死”的誓言。
(评书本)四猛四绝十三杰: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陈荫荣本)四猛十六杰(见《兴唐传》): 罗士信、新文理、秦用、来护儿, 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天锡、程咬金、翟让、罗成、秦琼、单雄信、王君可、魏文通、伍云召、王伯当、尚师徒、左天成(与我们平常以为的有很大出入,在这里列出仅供参考)
(单田芳本)十绝(见《瓦岗英雄》): 秦琼交友、程咬金头三斧、徐茂公足智多谋、罗成花枪和狠毒、姜松神枪、王伯党忠于李密、单雄信忠君不变节、挥车巧射、尚师徒四宝、侯君集轻身功夫。
还有说法的说法是:
四绝:尚司徒的宝马“呼雷豹”占一绝;侯军集懂得轻功占一绝;程咬金的“三斧子半”占一绝;还有姜松姜永年的花枪。 四平山下,一枪解开李元霸与罗士信的生死扣,一绝一猛战一杰完成了唯一一次亲密接触。
四猛有傻小子罗士信;铁枪将来忽尔;八马将辛文礼;四宝将尚师徒。
话说《隋唐演义》这部书上一共有“十八杰”“三绝”“四猛”“三怪”。
“十八条好汉”是那几位?
头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是本套书的书胆!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四猛”是那四猛?头一猛金狮猛奔罗士信,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长中一把铁旗杆,连李元霸也畏惧三分。第二猛铁枪将来呼而。第三猛活吊客王伯超;第四猛火龙神君夏逢春。
“三怪”是三个侠士,头一侠罗松罗万年,第二侠双枪丁彦平,第三侠小白猿侯君集。
这“三绝”就有说头啦
头一绝就是咱们说的程咬金的三斧子半,那叫利害,行如风、急似电,躲不开就得给劈上,有不少的好汉就吃过老程的亏,连李元霸也吃过一会,可见这三斧子有多厉害了,不过可有一样,三斧子过后,老程就不行啦。这是头一绝;
第二绝,小白猿侯君集的轻功,小白猿侯君集可了不得,高来高去、陆地飞腾,走高楼跃大厦如履平地、横跳江湖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论轻功,在本套书中,侯君集算头一把,到后文书,大破长蛇阵、大破铜旗阵,要没有侯君集,什么事儿也干不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第三绝是什么呢?第三绝呀就是程咬金的嘴,这位说,怎么还有嘴呀。对呀!程咬金的嘴厉害,要么你别听他说话,只要一听他掰夥,准上当吃亏!就这么邪呼!要么就说程咬金是大唐的“福将”嘛。
H. 隋唐英雄排名(要最贴近历史的)1
1楼的说法一看就是假的 隋唐演艺是小说 不是历史
而且1楼的帖子里 很多真正的强人 如 李靖 李元吉 等都没有出现 所以断定是假的
05年版10杰 最贴近历史
1、金锤天王 李元霸
2、天府大将军 宇文成都
3、银垂天王 裴元庆
4、神枪小李广 三元先师 风尘侠李靖
5、宝枪 罗成
6、魁将军 元扩海
7、三皇子 李元吉
8、马踏黄河两岸 大元帅秦琼
9 双鞭大将 尉迟恭
10 靠山王 杨林
四大智将
1 徐茂公
2 三元仙师李靖
3 魏征
4 隋国师 宇文化吉
李靖——盛唐战神
李靖,字药师,生于公元571年,雍州三原县(今陕西三原)人,唐朝开国名将。
李靖幼年便资质不凡,长得身体魁梧,凛凛正气,相貌堂堂。少年时代,就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以功名取富贵,何必去做咬文嚼字的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靖开始研习兵法,演练弓马之术。他的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对他独垂青目,开始悉心传授他武艺。
一天,李靖把三十六路枪法练了几遍,自觉不错。不想,韩擒虎摇了摇头,然后将他叫到跟前,吩咐说:“从今天起,你要自己练了,但练起来一定要扎实、勤奋,千万不可马马虎虎。记住,三个月后我要考你,法子也很特别:就是我站在校场上,两只耳朵上各挂一个小铃铛,头上再顶一枚铜钱。你骑马从我身边跑过去,两枪就要把这两个铃铛挑下来,然后再来个回马枪,把我头上那枚铜钱戳下去,你要是枪法不精,自然就会把我伤了,真是那样,我就是死了,心里也不安呀!”韩擒虎说完离开了校场。
李靖心里犯了嘀咕:我知道舅父的脾气,他向来说一不二,从没打过折扣,既然这样说了,也定会做得出来。对这样的恩师,怎能伤了他呢!要想不伤,就得练出一手过硬的枪法来,看来这也就是舅父的用意啊。李靖定下心来,当场跨上战马,操起长枪,练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李靖牢记舅父的嘱咐,苦苦地练着,功夫一天天见长。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了,考试这天终于到了。
果然,韩擒虎这天来得特别早,还特意剃了个光头。考试一开始,他就往校场当中一站,从腰里掏出两个小铃铛,分别挂在两只耳朵上,然后又把一枚铜钱搁在头顶,说:“来吧,要稳当,莫心慌,马要打得快,枪要扎得猛,千万不要半路收枪。”说完,两手一背,眯上了眼睛。
李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催马挺枪冲上校场,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马起枪落,两个铃铛“叮当”被挑在地上。回马探枪又戳落了铜钱。往返几次,一次比一次挑得精彩,戳得稳当。十个往返过后,韩擒虎这才舒了口气,满意地笑了。
从此李靖更加苦练,武功大有长进。
20岁左右,李靖从军。30岁左右,也就是隋文帝后期,到兵部做一个驾部员外郎。
公元605年至617年,也就是隋炀帝大业末年,李靖当了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
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李靖归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被封三卫之中的职务。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改隋为唐,年号武德。李渊就是唐高祖。李靖由于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有功,唐高祖李渊论功封赏,给他开置府署,设置僚属。
公元620年,开州(四川开县)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带领数万人马进攻夔州,驻守夔州的赵郡王李孝恭迎战失利。李靖闻讯,急率800士卒偷袭冉肇则大营。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枪挑冉肇则,俘敌5000余人。唐高祖闻讯赞道:“李靖800骑击破敌酋所率万余众,甚当奇才。”
从此,李靖开始为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全国、征讨东突厥的战争冲锋陷阵。
跃马横枪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兵部尚书李靖亲率十几万大军分兵四路,大规模征讨东突厥。
一天深夜,李靖以他的大智大勇率领3000人马从马邑(今山西朔县)进发,飞马直抵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直取颉利可汗的牙帐。
夜半时分,喊杀震天,鼓角齐鸣。唐军如神兵天降一举攻破可汗牙帐。
李靖手持一杆银枪一马当先冲入敌营,看到一名番将,挺枪便刺。那番将把手中金刀往上一举,“当”的一声,把李靖的银枪拨在一旁,两马马头这一偏,擦肩而过。
李靖知道遇上对手,使出三十六路法。这一杆枪层层叠出,一着紧似一着,一着狠似一着。打得番将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汗流满面,手忙脚乱。就听“扑”地一身,李靖一枪把番将挑在马下,事后方知此人是可汗的九王子,额头达。
作者: 风起蝶舞う 2005-3-11 01:37 回复此发言
--------------------------------------------------------------------------------
2 李靖——盛唐战神
颉利可汗做梦也没想到李靖会这么快率兵深入突厥境内。他以为唐朝倾全国之兵来攻,便慌忙带着手下兵将逃往碛口(内蒙二连浩特西南)。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报,赞扬李靖说:“李靖以骑兵3000进入东突厥地区,攻占定襄,威震北方,此举前所未有。”
颉利可汗逃到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后,为了取得喘息的机会,以图反扑。于是,派人到长安向唐太宗伪装求和。唐太宗应允。身在前线的李靖看出了颉利可汗有诈,立即果断决定再袭突厥。深夜,李靖亲率1万精骑,带上20天军粮,悄悄尾随在出使突厥的唐使的后面。
颉利可汗见唐使前来谈判,顿时放松了警惕。李靖率精骑1000突袭可汗的牙帐。当唐军冲入营盘时,颉利可汗才发觉,匆忙骑马逃走。番将格尼登策马拎着狼牙棒冲了上来拦住李靖。
李靖见颉利可汗又跑了,心里着急,枪尖对准格尼登分心就扎。格尼登将狼牙棒一挥格开刺来的银枪,举棒就砸。李靖不愿和他纠缠,用“四两拨千斤”之术将枪尖在狼牙棒的棒头上顺势一带,打马侧身,掉扭枪杆用尾尖一点,“扑通”一下将格尼登捅下马去,被唐军捆绑起来。
这次战役,李靖消灭突厥兵1万多人,俘虏突厥男女10万多人,牲畜数十万头。颉利可汗率残部北窜。李靖则紧率大军穷追不舍。
小可汗苏尼夫为掩护颉利可汗北逃,亲率5000兵马迎战李靖大军。
苏尼夫英勇异常,一声吆喝,马往上撞,开山斧一翻,贯顶就向李靖劈来。李靖不慌不忙将手中银枪靠上,“啪”的一声将顶门这一斧掀开。苏尼夫大斧一转,直砍他的左肋。
李靖翻转枪尖逼开大斧直刺苏尼夫咽喉。这是有名的“索喉枪”,苏尼夫无法招架顺势后仰,被李靖一枪打下马来。李靖爱惜苏尼夫是个人材劝他归降。苏尼夫见大势已去,便投降唐军。然后又兵出荒谷,将颉利可汗诱擒,送往长安。
至此,强大的东突厥汗国被唐朝灭亡了。捷报飞传长安,举国一片欢腾。
不久,东突厥、薛延陀等部的郡长,都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并尊称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为此大赦天下,并进封李靖为代国公。
李靖在征讨东突厥的战争中战功卓著,“李家枪”从此也扬名天下。
名将绝技
李靖作为唐朝一代名将,足智多谋,武功盖世,更以“李家枪”闻名于天下。
李靖还特为“李家枪”总结出一条歌诀:“身法秀如猫,扎枪如斗虎,枪扎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挑枪如刺龙,两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拦、拿、亢、点、崩、挑、拨,各种用法奥妙全。”
另外,李靖手中的枪与众不同,其特点一是长,二是重,非孔武有力、武功卓越之人挥使不得。李靖早年随秦王李世民赴洛阳围攻王世充时,曾单枪独骑,弛至城下,立马收枪插于地上。当他走后,从城里跑出几十条大汉来取他的枪,结果拔了大半天,未能拔走。李靖随又骑奔城边,复以单手将枪拔出,使两军官兵无不咋舌叹服。此事载于《隋唐佳话》。
李靖还有一套拿手绝活,就是空手夺枪。《旧唐书·李靖传》说他“每单骑入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大枪)以刺敌。”
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海陵王李元吉,号称“力敌十夫”,也是一个惯使枪的好手。他总与另外几名唐朝名将交手,秦琼、尉迟敬德等人往往谦让,这更助长了他的气焰,完全是一副“天下第一”的气派。
李元吉听说李靖善于马上夺枪,很不服气,非要李靖陪他比试一次不可。赛前他对李靖说:“为保全你的性命,我可以卸刃而刺。”
李靖以笑言对之:“不卸也可,反正是刺不着的。”
比赛开始,心狠手毒的李元吉,一心想把李靖刺死,跃马横枪,直取李靖咽喉。李靖低头拨马一闪,顺手从李元吉手中把枪夺下。李元吉汗颜无地,要求再战。结果不一会儿功夫,李靖三次夺枪成功,众人无不喝彩。
还有一次,在李靖跟随李世民抵御窦建德的战斗中,太宗李世民看到敌阵中有一员小将,身跨青聪马,飞驰而来,身手不凡,便对李靖说:“你看那小将所乘之马,真是一匹好马啊!”
李靖知太宗此话用意,遂说:“待我将它牵来。”
太宗说:“将军不可轻敌,我不能为一匹好马而损伤大将,还是不要逞强为好。”他一激,李靖精神更加抖擞,举鞭策马,一跃而入敌阵,敌军左右迎刺,均被他一一躲过,直奔少年跟前,力擒而返,那匹宝马当然也被夺取过来。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年底,占据青海的吐谷浑部落又开始进犯边关,唐太宗决定大举讨伐吐谷浑。因满朝武将无人敢当此重任。
64岁高龄的李靖,请求出征讨敌。李靖率十几万大军分五路,直逼吐谷浑。吐谷浑部听说唐朝大军来到,尽烧草原向西逃跑。唐军诸将都认为野草被烧,战马无饲草,不利于战。但李靖认为吐谷浑内逃,正是战机。于是选派精兵,昼夜疾弛,直捣吐谷浑重地牛心堆(今青海西宁南部),击败数万番兵。在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李靖遭遇吐谷浑可汗伏允的王子慕容顺的拦截。李靖不顾年迈,奋勇出战。
64岁的白须老将手持一杆银枪纵马在疆场上驰骋,威风不减当年。
28岁的黑发小将手持金锤,完全是一副决一生死的架势。
银枪挥舞,金锤闪动,双方战在一起。李靖虎老雄风在,挥枪挑破慕容顺的手腕,使其金锤脱手,然后,顺势一枪刺穿肋下甲衣将其挑于马下。慑于唐军的威势,慕容顺率部落战将官吏举国投降。伏允逃入大漠,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而死。李靖立慕容顺为吐谷浑王,然后率军凯旋归朝。
李靖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也是一位对武功很有研究的武术家。他认为军中士卒应多习拳法。而此种拳法应“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
另外,他还认为“枪是百兵之王,不仅应用于将领之间的单打独斗,还应扩展为士兵们群战。”他总结出“三十六枪破法对练、二十一名枪对刺”等。总之,李靖将自己的武功言传身教,尽悉授给士兵,使其统帅的大军战斗力极强,所向无敌。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享年79岁
I. 历史上的隋唐英雄的武力排名
隋唐之际,历史上有的人物大概是:徐茂公、魏征,这两个都是瓦岗的人,但是历史上是文官。
李密,和小说差不多,属于一个颇有领导才能的人物。
秦琼、程知节、罗士信、单雄信、翟让、侯君集、柴绍、尉迟恭等人历史上都是有的。但是由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篡改历史,所以唐朝统一战争的真相,现在还不好说。一般历史学家认为,在唐朝统一的过程中,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上述几人,除了柴绍、尉迟恭介绍的比较详细,剩下的都很一般。旧唐书都没有多少描述。
罗成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但是罗逸在旧唐书有传。
这几个来说,功劳最大的肯定是尉迟恭,接下来是秦琼、程知节。翟让只写了先是瓦岗首领,后被李密所杀。这个人似乎相当不错。单雄信差点杀了李世民,最后战败被俘,徐茂公秦琼程知节都为他求情,徐茂公磕头出血,李世民仍然杀了他。罗士信就是个打酱油的。
侯君集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后来帮助李世民灭掉了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百济,又灭掉了西突厥。功劳很大,但是由于自身不检点,被降职。侯君集口出不逊,被赐死。李世民对他还不错,仍然让他进凌霄阁。
J. 隋唐英雄传排行榜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颎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丁彦平
9、越王杨素
四猛:
1 今世孟贲罗士信
2 铁枪大将来护儿
3 四宝大将尚师徒
4 八马将军新文礼
四绝:
1姜松(罗松)字永年姜家枪法第一绝(罗家枪姜家传,罗成同父异母的哥哥)
2 程咬金三斧子半 吃一生第二绝
3 秦琼秦叔宝人称小孟尝,交朋友第三绝
4 杨广昏庸无道第四绝
十三杰:
1 西府赵王李元霸
2天宝大将 宇文成都
3 银锤太保裴元庆
4 紫面天王 雄阔海
5 南阳侯 伍云召
6 双镗无敌将 伍天锡 伍云召族弟
7 冷面寒枪俏罗成罗少保
8 靠山王 杨林
9 花刀大将 魏文通
10 武王杨芳杨义臣
11 大锤公子 秦用(秦琼干儿子)
12 双枪将 丁延平(罗成的干爹,被罗成骗去单枪破双枪之 法)
13 上半截:小孟尝秦琼字叔宝
下半截:皂袍大将尉迟恭字敬德
评书本)四猛四绝十三杰: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 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尚师徒
4.新文礼
四绝:
1罗成
2.秦琼
3.杨广
4.程咬金
(10)历史隋唐英雄小说排行榜扩展阅读:
来源简介
十三杰:隋唐十八好汉是《说唐》中人物排名,《说唐》没把十八条好汉说全,只说了十三条。
(即“十三杰”,除秦琼、单雄信、尉迟恭外均为虚构人物):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七条好汉罗成,第八条好汉杨林。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五条好汉秦琼,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是谁书中未提及。
四猛:1.罗士信2.来护儿3.新文礼4.秦用
四绝:1.罗松的枪2.程咬金的三斧子半3杨广的昏庸 4.秦琼的忠义
关于“四猛四绝十三杰”的说法有许多,如“十八杰三绝四猛三怪”、(陈荫荣本)“四猛十六杰”(见《兴唐传》)、(单田芳本)“十绝”(见《瓦岗英雄》)、而也有许多的“十八条好汉排行榜”和“隋唐英雄排名”等。
但看过《兴唐传》的人一定不多,这就是后来大部分评书版本的依据。对于人们常说的隋唐十八好汉,在《说唐》中只提到了13个,在评书版本中改编成四猛十三杰。现在流行的十八好汉也是后期一个改编的版本,是综合了评书中的十三杰和瓦岗山的五虎将。有些版本更是加上了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