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周立波创作的长篇小说
❶ 周立波简介
哪个周立波?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省益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
1908年8月9日,周立波出生于益阳县(今赫山区)邓石桥清溪村(对于家乡,他曾作诗“说是清溪没有溪,田塍道上草凄凄。山边大树迎风啸,村外机车逐鸟啼”)一个私塾教师家庭。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师长王季范、徐特立等影响教育下,思想追求进步,喜爱新文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辍学回县在高小任教。1928年春随周起应(周扬)到上海,后考入江湾劳动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革命互济会活动。 1930年春因散发传单被校方开除。不久返乡,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1932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1934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编辑左联秘密会刊,任中共左联党团成员,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编辑。他积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译著近百万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战争工作,任战地记者,写出报告文学与散文集。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参与地下党领导工作,并参加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5月被周恩来调到桂林,任《救亡日报》编辑,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筹备委员。同年12月到达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同年冬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随军南征。 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社副社长。1946年后被调往东北,先后任中共区委宣传委员、松江省委宣传处处长等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编辑《松江农民报》。1947年开始创作其最重要的作品《暴风骤雨》,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沈阳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主任、政务院文化部编审处负责人、湖南省文联主席兼中共党组书记等职,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连续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兼《人民文学》编委和《湖南文学》主编。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周立波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乡土文学作家;从1955年至1965年,他回家乡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20多篇乡土短篇小说开创了乡土文学的新主题、新风格,与同时期的著名作家赵树理享有“南周北赵”之美誉。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出版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等;周立波同志在四十多年的革命文学道路上,集作家、学者、战士于一身,一生共创作了300多万字的著作,创作的作品思想深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他以真诚的笔调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❷ 我听讲两个不同周立波,一个是作家,写过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另一个在央视当过出彩中国人主持,现坐牢
后者尚未坐牢。
❸ 周立波的小说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及《周立波选集》(1~7卷)。他还是肖洛霍夫的名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个中文本译者。
ps。好像不是那个壹周立波秀的那个
❹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及《周立波选集》(1~7卷)。他还是肖洛霍夫的名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个中文本译者。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经典著作。它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描绘出土地改革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画卷,把中国农村冲破几千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破封建罗网,朝着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暴风骤雨》成功地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白玉山、白大嫂、刘桂兰等贫苦农民的可爱形象。
❺ 代表解放区长篇小说创作成就的作品是周立波《 》,丁玲的《 》
《暴风骤雨》和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❻ 周立波的简介
周立波,海派文化的发起人。1981年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成名于80年代末,东方卫视 《壹周立波秀》的著名主持人,2011年网上再度流传其“虐妻”丑闻,引起社会热议。
中文名: 周立波
别名: 立波 ,海派绅士,上海活宝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7年4月22日
职业: 演艺, 曲艺明星
代表作品: 《笑侃大上海》
主要成就: 海派清口创始人
属相: 羊
星座: 金牛座
血型: O型
祖籍: 浙江 宁波 镇海
特长: 唱歌、表演、广告影视拍摄
个人档案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
姓名:周立波
别名:立波,波波,海派绅士,上海活宝
生日:1967年4月22日
属相:羊
星座:金牛座
血型:O型
出生地:中国
祖籍: 浙江 宁波 镇海
职业: 演艺 曲艺明星
身高:176厘米
体重:71公斤
特长:唱歌、表演、广告影视拍摄
❼ 周立波的什么获得了1951年的斯大林文学奖
这个周立波(1908—1979)不是《壹周立波秀》中的周立波哟
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
❽ 周立波写过什么书
周立波(1908-1979) 原名周绍义,字凤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益阳人。现代著名作家。1908年8月9日生出生于私塾教师之家。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师长王季范、徐特立等影响教育下,思想追求进步,喜爱新文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辍学回县在高小任教。1928年春随周起应(周扬)到上海,后考入江湾劳动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革命互济会活动。1930年春因散发传单被校方开除。不久返乡,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1932年一二八事件后,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1934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编辑左联秘密会刊,任中共左联党团成员,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编辑。他积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译著近百万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战争工作,任战地记者,写出报告文学与散文集。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参与地下党领导工作,并参加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5月被周恩来调到桂林,任《救亡日报》编辑,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筹备委员。同年12月到达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同年冬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随军南征。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社副社长。1946年后被调往东北,先后任中共区委宣传委员、松江省委宣传处处长等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编辑《松江农民报》。1947年开始创作《暴风骤雨》。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沈阳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主任、政务院文化部编审处负责人、湖南省文联主席兼中共党组书记等职,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连续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兼《人民文学》编委和《湖南文学》主编。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他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优秀作家。1979年9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出版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
主要著作有:《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集《铁门里》《禾场上》,散文报道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译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等。1978年发表的《湘江一夜》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
❾ 作家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这本书,关于特色、背景、意义之类的介绍呢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曾就读于湖南长沙省立一中,后在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读书。1932年9月在上海参加“左联”,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每周文学》编辑。抗战爆发后到晋察冀边区参战。40年参加延安整风,44年任《解放日报》副刊部副部长,46年调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英文翻译。48年主编《文学战线》。翻译工作从30年代以后开始,翻译了捷克作家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和俄国作家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47—48年间写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是周立波的代表作。作者善于选取突出的典型事件和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用简练、朴素的笔墨加以描绘,展示人物性格,风格单纯明快。善于运用地方口语,词汇丰富,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及地方色彩,解放后周立波三次到石景山钢铁厂深入生活,写出较早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之后,回到湖南益阳农村安家落户10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新人面貌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盖满爹》、《禾场上》、《上那面人家》、《艾嫂子》等都是一些富有特色的篇什。1959年写成了《山乡巨变》。这些作品题材以小见大,平凡中见深邃,构思精美,感情亲切真挈,笔触细腻明快,形成了平易隽永、凝炼自然的艺术风格。“文革”前夕,江青一伙把周立波歌颂毛泽东同志的散文《韶山的节日》污蔑为毒草,从此,他长期遭受打击、迫害,失去创作自由。粉碎“四人帮”后,写出了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年逝世。
作品鉴赏 1955年周立波返回家乡湖南农村,安家落户,深入生活。一九五七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又写出了续篇。深刻地反映我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是要改变两千多年来世代相袭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改变中国劳动者几千年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周立波是一个时代感使命感很强的作家,他以敏锐的眼光紧跟时代变革,把笔触集中到农村,以农村为背景,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历史变革。作者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代表了现实中的各个阶层人物的行为与心态。真正做到了化大为小,小中见大。较好地用有限的笔墨记录大的历史变革。邓秀梅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党的形象、政府的形象的象征,盛淑君是一位活泼、开朗,有上进心,积极要求加入共青团,是建国后忠于党的事业,拥护党的领导,积极为人民服务的朝气蓬勃的年青一代的象征。盛佑亭是一位老贫农,对党和政府有无限的感激之情,但是长期以来农民身上残存的私有观念仍在他身上作祟,他还未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民,他代表了当时中国农民中一部分仍未完全摆脱旧社会劣根性的人的形象。其他像陈先晋、王菊生等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型,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的。作者细微地写出了他们间的差别,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心态的复杂性,较忠实地反映了生活。反革命分子龚子元自然是当时农村反对派势力的象征,他们敌视共产党和它的政策,时时处心积虑地要与党和政府作对,与人民作对,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者选择这些人物,都具有典型性,是当时中国农村各阶层人物的复杂心态的代表者。然后作者以清溪乡为背景,围绕合作化运动展开故事,将各阶层人物在这一大变革前各自的行为与心态表现出来,人物之间互相交叉、斗争,使故事波澜起伏,表现了变革的曲折性。同时通过在曲折中党和人民的最终胜利,歌颂了党和人民的力量,歌颂了合作化运动的伟大。是一曲时代的赞歌,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本文的另一可取之处是:作者很好地注重了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这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可贵的创作方法。英国作家兼文艺理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极力推崇“圆形人物”,刘再复也有专著《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论》、所谓“圆形人物”,所谓“二重组合”,都讲的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小说人物的复杂性。文革中我们的文艺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单一的,革命者是坚强勇敢的、善良正直的,反革命是软弱胆怯的、狠毒贪婪的。历史证明这类作品不是真正的艺术品。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忠于生活的表现,生活中人物就是复杂的。文贵以真,只有真才能引起共鸣。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艺术创作忠实生活的表现。盛佑亭是一个老贫农,旧社会吃苦受穷,翻身后,从心眼里感谢党和毛主席,在他的性格中有拥护新社会热爱新社会,紧跟党和毛主席的较好的一面,可是几千年来旧社会沉积在他身上的私有观念却一时还未摆脱,这种观念又不时鼓动他做些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抵触的事情来。革命首先是政权与制度的变革,但观念的革命却是一项更深层次的工作。作者写出了盛佑亭身上新社会新观念与残存的旧社会旧观念之间的艰苦的斗争,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其它像对陈先晋、王菊生等人物性格的刻画上都具有这种特征。对性格的复杂性描绘并不只是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而是写出了各种性格在一个人身上的冲突与对抗。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其实并不只是写出了五十年代中国农村所有制的改变,而是写出了从旧社会跨入新社会人物内心世界的艰巨改变。这是本小说最可取之处,是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