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流行小说作家
㈠ 美国当代女性作家和小说有哪些
飞花,她是个华人,但居住在美国,学历很高的,好像是位博士。她写的《摩合罗传》诗篇惊世之作。看过你会明白的。
㈡ 美国的著名作家有哪些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95位作家排名
1 莎士比亚 (英国)
2 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
3 李清照 (中国)
4 雨果 (法国)
5 荷马 (希腊)
6 歌德 (德国)
7 鲁迅 (中国)
8 安徒生 (丹麦)
9 普希金 (俄罗斯)
10 狄更斯 (英国)
11 乔伊斯 ---- 英国
12 马克吐温 ---- 美国
13 薄伽丘 ---- 意大利
14 高尔基 ---- 苏联
15 萧伯纳 ---- 英国
16 海明威 ---- 美国
17 卡夫卡 ---- 奥地利
18 屠格列夫 ---- 俄罗斯
19 欧·亨利 ---- 美国
20 弥尔顿 ---- 英国
21 维吉尔 ---- 罗马
22 契科夫 ---- 俄罗斯
23 拜伦 ---- 英国
24 黑塞 ---- 瑞士
25 纪伯伦 ---- 黎巴嫩
26 萨特 ---- 法国
27 伊索 ---- 希腊
28 陀斯妥耶夫斯基 ---- 俄罗斯
29 乔叟 ---- 英国
30 卢梭 ---- 法国
31 普鲁斯特 ---- 法国
32 泰戈尔 ---- 印度
33 巴勃罗·聂鲁达 ---- 智利
34 但丁 ---- 意大利
35 斯汤加 ---- 法国
36 曹雪芹 ---- 中国
37 巴金 ---- 中国
38 吴承恩 ---- 中国
39 霍桑 ---- 美国
40 斯陀夫人 ---- 美国
41 莫泊桑 ---- 法国
42 德莱塞 ---- 美国
43 杜甫 ---- 中国
44 福楼拜 ---- 法国
45 伏尔泰 ---- 法国
46 兰陵笑笑生 ---- 中国
47 马尔克斯 ---- 哥伦比亚
48 罗曼·罗兰 ---- 法国
49 李白 ---- 中国
50 圣埃克苏佩里 法国
51 托·艾略特 ---- 英国
52 茨威格 ---- 奥地利
53 法朗士 ----法国
54 埃·巴·辛格 ---- 美国
55 雪莱 ---- 英国
56 小仲马 ---- 法国
57 塞林格 ---- 美国
58 蒲宁 ---- 俄罗斯
59 培根 ---- 英国
60 都德 ---- 法国
61 凡尔纳 ---- 法国
62 米兰·昆德拉 ---- 捷克
63 聂鲁达 ---- 智利
64 三毛 ---- 中国
65 马尔克斯 ---- 哥伦比亚
66 约·延森 ---- 丹麦
67 奥斯特洛夫斯基 ---- 苏联
68 纪德 ---- 法国
69 海伦·凯勒 ---- 美国
70 艾米丽·勃朗特 ---- 英国
71 汉姆生 ---- 挪威
72 夏洛蒂·勃朗特 ---- 英国
73 罗琳 ---- 英国
74 莱曼·弗兰克·鲍姆 ---- 美国
75 余华 ---- 中国
76 托妮·莫里森 ---- 美国
77 星新一 ---- 日本
78 博尔赫斯 ---- 阿根廷
79 左拉 ---- 法国
80 司汤达 ---- 法国
81 巴尔扎克 ---- 法国
82 约瑟夫·海勒 ---- 美国
83 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 南非
84 乔治·奥威尔 ---- 英国
85 爱默生 ---- 美国
86林语堂 --- 中国
87 丹布朗 ---- 美国
88 莫里哀 ---- 法国
89 冰心 ---- 中国
90 斯威夫特 ---- 英国
91 张爱玲 ---- 中国
92 笛福 ---- 英国
93 安妮·勃朗特 ---- 英国
94 严歌苓 ---- 中国
95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奥地利
㈢ 欧美当代优秀小说家有哪些
JK (Harry Potter Saga)
Stephen Meyer (The Twilight Saga)
Jodi Picoult (My Sister's Keeper、Nineteen Minutes、The Pact)
Jodi Picoult擅於写作充满道德争议的小说
就像以My Sister's Keeper为例
内容简介
十三岁的安娜自出生后,便一直成为患有严重疾病的姐姐凯特的捐赠者,十三年来无条件为姐姐捐赠血液、脐带及骨髓,让姐姐能延续生命,为了姐姐,安娜放弃了自己的生活,而且安娜亦深知,自己是为了作为一个可以捐赠器官予姐姐的生命而出生,不过她一直没有大怨言。直至姐姐的肾脏因并发症,需要安娜作肾脏捐赠,安娜却寻找律师,向法庭申请解除父母对自己的医疗监管权,经过一轮审议,发现希望提出审议的并非安娜自己,而是凯特不希望再受到疾病的折磨,法庭最终裁判有第三者拥有安娜的医疗监管权,可惜结果是安娜死於致命交通意外中。
其实还有很多的~只是你想看的书籍类型是什麼??校园爱情??像Harry Potter的魔幻类??还是以现实为题材的??就像Jodi Picoult的Nineteen Minutes....是讲述最近校园枪击事件
其他著名的文学小说有:白鲸记(这个你有没有看过)、偷书贼(是由澳洲小说家马克斯·苏萨克所创作的一部反战小说)
比较出名的儿童冒险小说(harry potter都是儿童小说!)的是Darren O'Shaughnessy 的The Saga of Darren Shan (向达伦大冒险),小说描写主角向达伦在少年时期变成一个半吸血鬼,在吸血鬼世界的冒险故事
]
其实有很多新晋作家现在很出名的~
㈣ 美国的知名文学作家有哪些呢!
斯托夫人、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欧·亨利、海明威、福克纳、海勒、塞林格等。
美国文学作品
1、“引起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林肯语)斯托夫人——美国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揭露蓄奴制野蛮丑恶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2、浪漫主义作家霍桑——长篇代表作《红字》,《玉石雕像》《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屋青苔》
3、“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的爱伦·坡——恐怖小说:著名短篇小说《厄舍古厦的倒塌》《黑猫》《红色死亡假面舞会》,推理小说《莫格街谋杀案》《被窃的信件》《金甲虫》
4、惠特曼——唯一的诗集《草叶集》,共383首诗。
5、麦尔维尔——“捕鲸网络全书”《白鲸》
6、马克·吐温——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童话小说《王子与贫儿》《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讽刺小说《百万英镑》《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竞选州长》
7、德莱塞——长篇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天才》,“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禁欲者》,轰动美国的“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美国的悲剧》
8、欧·亨利——《爱的牺牲》《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他的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大都收在《四百万》《西部之心》《城市之声》《善良的骗子》等集子里。
9、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喧嚣与疯狂》——“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
10、杰克·伦敦风格粗犷、充满力量的“硬汉文学”——《北方的奥德塞》《热爱生命》《海狼》《铁蹄》《马丁·伊登》
11、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创立简洁文风的海明威——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永别了,武器》,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丧钟为谁而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举世闻名的《老人与海》
12、获得诺贝尔奖,小说大都以中国为背景的女作家赛珍珠——获奖小说《大地》,她还把《水浒传》译成了英文。
13、女作家马格丽特·米切尔——美国内战为背景的《飘》
14、黑人文学,哈利——《根》
㈤ 美国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有:威廉·福克纳,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人间天堂》、杰克·伦敦,代表作《野性的呼唤》、海明威,代表作《老人与海》、马克·吐温,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1、《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29年。
该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爱恨交加,竟至溺水自杀。
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全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做一补充。该作品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法。
2、《人间天堂》
《人间天堂》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处女作。
它的问世奠定了菲茨杰拉德作为“爵士时代”的魁首和桂冠诗人的地位。在《人间天堂》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艾莫里“幻想——追求——破灭”这一历程细致入微的描绘,“将青年人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幻想和注定要破灭的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又名《荒野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
作品讲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该作以一只狗的经历表现文明世界的狗在主人的逼迫下回到野蛮,写的是狗,也反映人的世界。
该作延续了杰克·伦敦小说的“生存”主题:生命总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意义与力量。
4、《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
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5、《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㈥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
诗体小说《克莱格上尉》(Captain Craig);诗集《河下游的城镇》(The Town Down the River,1909)和《天边人影》(The Man Against the Sky,1916)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罗宾逊以中世纪亚瑟王传说为基础写成了长篇叙事诗三部曲:《墨林》(Merlin,1917)、《朗斯洛》(Lancelot,1920)、《特里斯丹》(Tristram,1927)。其他作品还包括《埃冯的收成》(Avon’s Harvest,1921)、《诗集》(Collected Poems,1921)。他最擅长写短诗,其中最著名的是蒂尔伯里镇居民的人物群像。《米尼弗·契维》出自《河下游的城镇》,是罗宾逊人物肖像诗中最著名的一篇。
(Robert Frost,1874~1963)享誉海外的美国著名诗人。16岁时发表第一首诗《诺什·特黑斯》(La Noche Triste)。埃兹拉·庞德的鼓励下出版诗集《少年的意愿》(A Boy’s Wish,1913)和《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oston,1914)。《修墙》(Mending Wall)《摘苹果之后》(After Apple-Picking)《雇工之死》(The Death of The Hired Man)广为流传,收录在《波士顿以北》。诗集《山间》(Mountain Interval)的出版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没有选择的路》、《白桦树》(Birches)等富有哲理性的诗篇均收录该集。后又发表诗集《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西流的溪涧》(West-Running Brook)、《又一片牧场》(A Further Range)、《一株作证的树》(A Witness Tree)等。他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其诗歌在韵律方面与传统诗歌相近,又与意象派等现代诗歌相通,被称做是“交替性诗人”。
埃兹拉·庞德
(Ezra Pound,1885~1972)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庞德与休姆(T.E.Hulme)等人一道发起意象派运动,引起一场诗歌革命。1912年,他和理查德·奥尔丁顿、杜利特尔提出了意象派诗歌创作的三原则:直接处理事物,取消修饰的“多余的”词语,按照流畅的音乐节奏。不久,他脱离意象派,热衷于旋涡主义运动。“旋涡主义”对庞德诗歌创作德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德长篇诗作《诗章》(The Cantos)里。庞德的其他作品还包括:《面具》(Personae)《罗曼司精神》(The Spirit of Romance)《华夏》(Cathay)《文雅集》(Polite Essays)《文学论文集》(The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等。他对于中国古诗、孔子思想以及日本俳句的推崇和介绍使得英美文学界开始了解东方文学。《在地铁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是意象派诗歌的经典之作。
依·依·肯明斯
(E.E.Cummings,1894~1962)现代派诗人,画家。1917年蒙冤入狱,后来这段经历被写进了《巨大的房间》(The Enormous Room,1922)。第一部诗集《郁金香与烟囱》(Tulips and Chimneys,1923)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其他著作包括:《诗四十一首》(XLI Poems,1925)、《是五》(is 5)、《万岁!》(Viva,1931)、《不用谢》(No Thanks)、《诗集》(Collected Poems,1958)等。诗歌形式上取消了几乎所有的大写字母,随意处置标点符号。
欧内斯特·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受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简短朴素的写作风格。第一篇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1926)表达了一战后一部分美国年轻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绝望。斯坦因在前言里评论到:“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的称号由此诞生,海明威被公认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永别了,武器》(Farewell to Arms,1929)以一战为背景。《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有关西班牙内战。《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2)。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对于世界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冰山原则”——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既是“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詹姆斯·瑟伯
(James Thurber,1894~1961)著名散文家、短篇小说家、幽默大师、漫画家。他的短篇小说《沃尔特·米笛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主人公沃尔特爱做白日梦,是个妄想当英雄的懦夫。如今在美国,“沃尔特·米笛”已成为这类人的代名词。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风——“纽约人作风”。1929年瑟伯与E.B.怀特合作,发表了第一本小说《性,必要吗?》(Is Sex Necessary?),是对欧洲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家的讽喻。他还著有幻想小说《十三座钟》(The 13 Clocks,1950),人物传记《与罗斯一起的年头》(The Years with Ross,1959),还有画册《瑟伯画册》(The Thurber Album,1952)以及散文集《灯笼与长矛》(Lanterns and Lances,1961)。
威廉·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第一部小说《军饷》(Soldier’s Pay,1920)。畅销书《愤怒与喧嚣》(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轰动一时。家世小说:《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1930)、《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1932)、《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Absalom,1936)、《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1942)。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南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留恋,同时也揭露了奴隶制、种族主义以及清教的种种罪恶。《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南方贵族的没落与美国内战后南方社会的变迁。
㈦ 欧美当代知名作家
美国当代作家
《时代》周刊上月出炉的世界一百名最有影响的人物名单中,有三名当代美国作家入选,他们是 Khaled Hosseini,Elizabeth Gilbert 和 Stephenie Meyer。
Khaled Hosseini 出生在阿富汗,其父是一名阿富汗外交官。在苏军占领阿富汗期间,Hosseini 和他的父亲逃离了他们的祖国,辗转移民到美国,他的成名作,The Kite Runner,就是根据他早年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Khaled Hosseini 是一位生活在旧金山的医生,从事业余写作,迄今为止共出版了两本书(The Kite Runner 和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都是 New York Times 上的畅销书。尤其是 The Kite Runner 一书,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并译成许多文字,影响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正像美国总统夫人 Laura Bush 在下面的介绍中所说的,“很少有人写第一本小说就获得成功。更没有几个人能够用自己的写作改变世界。而43岁的 Khaled Hosseini 这两点都做到了。”
Khaled Hosseini
By Laura Bush
Not many people write successful first novels. Still fewer are able to change the world with their writing. Khaled Hosseini, 43, has done both. His 2003 novel, The Kite Runner, introced 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to the people of Afghanistan. Four years later, he published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and helped his audience see the faces of the women under the burqas.
Hosseini's stories are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fghanistan's tumultuous history. His complex portrayal of human nature, however, transcends geographic boundaries. In more than 40 languages, readers everywhere can recognize the best and worst in humanity in his characters—often in the same person.
In America, Hosseini's writing has invited many to look beyond the post-9/11 stereotypes about his birth country. We have grown to see Afghanistan as a land of men and women, each with their own hopes and longings for love.
The U.S.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recognized The Kite Runner's impact by naming Hosseini the 2006 Humanitarian of the Year. Since then, his work as a goodwill envoy has taken him to the homes of returning Afghan refugees and to camps in eastern Chad.
Hosseini has said his novels intertwine the "intimate and personal" with the "broad and historical." As President Bush and I have encountered him through his writing and his work, we've discovered that his life does much the same.
Bush, an activist on behalf of Afghan women, is First Lady of the U.S.
Elizabeth Gilbert 曾经是颇有名气的杂志专栏作家,她的 Pilgrims 一书曾获 PEN/Hemingway Award。但真正让她大红大紫的是2006年出版的 Eat,Pray,Love。在这本书中,Gilbert 叙述了她去意大利,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游历,通过游记的形式描述了她心路历程的嬗变和升华,对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做了深刻的探索。Gilbert 选择这三个都是依英文字母 “I” 开头的国家,代表了她情感心智厉练的不同阶段和方面:去意大利是为了享受那里的语言,美食和醇酒,满足感官上的愉悦,更多的是形而下的追求;在印度,通过练习瑜珈和体验禁欲生活,作形而上的反省,是为了灵魂的洗礼;而在印尼的巴厘岛,也是她文化苦旅的最后一站,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和友谊,找到了沟通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和谐所在,达到了身与心的平衡。该书是 New York Times 的最佳畅销书,获 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 称号,并被译成20多种语言。据说好莱坞已经将 Eat,Pray,Love 一书的版权买下,准备拍成电影,由 Julie Roberts 主演。但是,对于一本侧重描述心灵成长的故事,如何把它通过电影的蒙太奇语言在银幕上表达出来,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Elizabeth Gilbert
By John Hodgman
If you are the person in America who has not yet read Eat Pray Love, by Elizabeth Gilbert, this is a beautiful book about Liz's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after her divorce. It has touched countless lives, including Oprah Winfrey's, and I was glad of this, because I am Liz's friend. But when I saw her on Oprah, I was also angry: "What about her beautiful short stories?" I yelled at the TV. "Talk about those, Liz!" But she didn't. Liz just smiled radiantly and kept on changing lives.
Because we are friends, I get to call her "Liz" Gilbert. In fact, I sometimes don't even say "Gilbert." Just "Gilb." We met when we appeared in The Paris Review's "New Writers" issue in 1996. But she wasn't new. As a writer, she was already accomplished, funny and wise beyond her years. As a person, doubly so.
When my mother was dying, I asked Liz if she believed in an afterlife. Of everyone I knew, I figured Liz, 38, was probably the only one who had really thought it through. The answer she offered is still a great comfort to me, though I won't reveal it here. It's private; plus, I don't want to ruin sales of my next book, Liz Gilbert's Answer Regarding the Afterlife. I know a moneymaker when I hear one.
So I really was not surprised when I heard she would be on Oprah. It's about time, I thought. But when I saw her there, I was angry and jealous. I suddenly understood how many people now knew my friend Liz, and how those of us who love her would now have to share her. I can accept that now. That is good. But it won't stop me from telling you that my friend Liz wrote the best short story I have ever read. It's in Issue 141 of The Paris Review, and it will make you gasp.
Hodgman's actual next book is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 Require
Stephenie Meyer 可算是在 Harry Potter 的作者 J. K. Rowling 之后的另一位(坐家)女奇人。她是住在 Phoenix 的一位家庭主妇,丈夫工作,她在家里照顾三个孩子,此前从未从事过写作。据 Stephenie Meyer 讲,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女孩和一个俊美的吸血鬼在树林里幽会。第二天,她把这个梦悄悄的记了下来,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小说,Twilight。之后又出版了 New Moon 和 Eclipse。 Twilight 系列荣膺 New York Times,Publisher Weekly 和 Amazon 最佳畅销书称号,并在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成为 Harry Potter 之后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新宠。好莱坞根据该书拍摄的电影,也将于今年年底发行。除了吸血鬼题材的诡异,再加上浪漫,悬疑等畅销书要素外,Twilight 系列最大特点是浪漫而不诉诸感官欲望,这在情欲横流甚至有人张扬“用下半身写作”的今天,实在是一件让健康的心智感到欣慰的事情。另外,通过写吸血鬼和人之间的爱情恩怨来宣示浪漫情感的真谛,也算是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了。
Stephenie Meyer
By Orson Scott Card
Nobody was looking for Twilight. A Mormon housewife writes a young-alt novel about a love affair between a teenage girl and a vampire?
Is this Anne Rice lite? Not in the eyes of the teenagers—and their mothers—who have embraced the book.
But Stephenie Meyer's Twilight does raise some questions, and I've asked them. "You really want your teenage daughter to live inside the story of a girl who lies to her parents, invites a boy to sleep in her bed and trusts him not to take advantage of her?"
These women look at me as if I'm insane. "But she can trust him. He really loves her. He's...perfect."
In an era when much of the romance genre has been given over to soft porn, and dark fantasy is peopled with one-dimensional characters bent on grim violence, many readers have become hungry for pure romantic fantasy—lots of sexual tension, but as decorous as Jane Austen.
Meyer, 34, did not calculatedly reach for that audience. Instead, she wrote the story she believed in and cared about. She writes with luminous clarity, never standing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dream they share. She's the real thing. Still, who'd have thought it? Today Mr. Darcy is a vampire.
㈧ 美国现在最红的作家是
No.1:詹姆斯·帕特森
作家简介 詹姆斯·帕特森(James Patterson)自1976年发表处女作《托马斯·贝瑞曼号码》至今近30年来,帕特森已写出20余部作品,其中包括了使他声名大噪的“亚力·克罗斯”(Alex Cross)探案和3本“女子谋杀俱乐部”(Women’s Murder Club)系列故事,前者有2本小说被拍成卖座电影,后者也被NBC电视网拍摄为3小时的迷你影集,而且另有其他作品如《第十七洞果岭的奇迹》也正在拍摄中。
所获成就 在近一期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中,詹姆斯·帕特森被认为是“不能错过的人”。他在过去五年中居榜首的新畅销书比丹·布朗、J.K.罗琳、汤姆·克兰西和约翰·格里沙姆的加起来还要多。在过去10年中,他新上榜就居第一的侦探小说系列,以Alex Cross的特色最鲜明,还包括被好莱坞看重的Along Came a Spider和由摩根·弗里德曼主演的Kiss the Girls。在过去5年里,他的“女子谋杀俱乐部”这部侦探小说系列中,The 5th Horseman这本书打破了畅销书的销售纪录。他是第一个有作品同时登上《纽约时报》成人和儿童的书单的作者,踏进青少年市场的第一击是“Maximum Ride”系列,这个系列初次登榜就连续十二周居该排行榜第一位。从1976年创作的处女作《托马斯·贝瑞曼号码》到2005年的畅销书《蜜月》,他已经获得了包括Edgar奖、BCA 神秘小说协会的年度惊悚小说奖等奖项。
榜上表现 据统计,8年中詹姆斯·帕特森共上榜249次,居榜首49次。其总分达到了2665分,居十大超级畅销书作家的首位,每次得分10.70分,即他的平均排名约为第5名。他共有22本书上榜,是一位相当多产的作家,共有20本的平均分达到8分以上。
No.2:丹·布朗
作家简介 丹· 布朗一直都对密码学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出现与暗码有关的关键线索。科学与宗教这两种在人类历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却被他巧妙地结合成为他的创作主题。《达·芬奇密码》是丹·布朗的第四本小说。1996年,出于他对密码破译和秘密情报机构的兴趣,丹·布朗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数字城堡》(Digital Fortress),探讨公民隐私与国家安全的矛盾。接下来的《骗局》(Deception Point)是这一主题的延伸,关注政治道德、国家安全与保密高科技。第三部《天使与魔鬼》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4年上半年,丹·布朗的四本小说同时在《时代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上出现。有评论戏谑丹·布朗的作品是“一书得道,鸡犬升天。”
不难看出,丹·布朗的作品多为综合悬疑、惊悚、侦探、阴谋等多种畅销因素的类型小说。他擅长将史实、宗教、艺术和神秘组织撮合起来,借助密语和象征符号带出悬疑惊险的情节,让读者陷入疑幻似真的世界中欲罢不能。
目前有消息说他正在撰写名为《所罗门钥匙》(The Solomon Key)的新书,而藏在《达·芬奇密码》书皮中的谜题暗示了下一部小说的主题,其中有两处指向在维吉尼亚州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雕塑——克里普托斯。
榜上表现 丹· 布朗可以说是这十大畅销书作家中最特殊的一位:作为一位后起之秀,他在短短3年里仅凭《达·芬奇密码》一书就稳坐榜上163次,总得分达到了2114分,平均得分为12.97分。其实他的另外一本《天使与魔鬼》表现并不突出,它杰出成绩的85%是凭借《达·芬奇密码》创下的。
No.3:约翰·格里森姆
作家简介 法律惊悚大师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在他的第一本书《杀戮时刻》(A Time to Kill)出版时,还是一位密西西比州的受理犯罪事务的民间律师。但是当他的第二本书《律师事务所》(The Firm)一鸣惊人后,他在法律惊悚小说领域的王者地位就开始奠定了。
1989年春天,格里森姆实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梦想。他的第一部小说《杀戮时刻》由纽约的Wynwood出版社出版,其副标题是“作为报偿的一部小说”。
这本书卖得很好,到当年秋天时,首印5000册一售而空,因此引起好莱坞制片人的关注。格里森姆先后创作了《鹈鹕案卷》、《毒气室》等多部畅销小说,并得到好莱坞的青睐。《律师事务所》和《鹈鹕案卷》(也译成《塘鹅追杀令》)分别由大牌影星汤姆·克鲁斯和朱丽亚·罗伯茨主演,轰动一时。
榜上表现 据统计,约翰·格里沙姆6年上榜175周,居榜首38次,总得分为1850分。8年中,他的平均得分为10.77分,平均排名第5名。他共有8本书上榜,《兄弟》、《遗嘱》和《逃离圣诞节》三本书的成绩颇为突出,得分分别是340分、333分和311分,排在美国十大超级畅销书的第五到七位。
No.4:丹尼尔·斯蒂尔
作家简介 丹尼尔·斯蒂尔(Danielle Steel)本人已经成为了一位传奇性的人物,这种传奇色彩胜于她的每一本书,而她也从未掉下过畅销书排行榜。目前,她的书风靡全球,无论男女老幼都在读,已经印了5600万册。2006年7月,丹尼尔·斯蒂尔的 Coming Out 首次亮相,而这是她的第67本畅销小说,其他书都曾在众多排行榜上荣登榜首。她因有31本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很受人注目,而且还创作“Max and Martha” 青少年系列读物,这是10本插图故事书,专门为了帮助青少年解决他们在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面对继父、新生儿、新学校、祖父母的去世和其他人生中重要关头的困境。她还写了4本“Freddie”,是在孩童时代生活中会遇到的真实情况,比如去看医生时会发生的事情或是离家的第一夜。她也写非虚构类作品,His Bright Light写得是她的儿子Nicholas Traina的一生和死亡。她的作品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如绑架、乱伦、精神病、自杀、死亡、离异、收养、婚姻、损失、癌症、战争等。她还经常有关于历史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谨慎精确的调查基础之上,给大家所熟知的历史事件赋予新的表现形式。
榜上表现 丹尼尔·斯蒂尔是一位多产的女作家,8年内她有23本书上了排行榜,尽管每本书的平均得分表现平平,但其中也不乏出众的作品。她在最近几年出的畅销书不是很多,比较突出的是1999年到2001年间出的书,比如Irresistible Forces和Leap of Faith。她的总得分为1216分,上榜142次,有7次登上榜首位置。
No.5:米奇·艾尔邦
作家简介 米奇·艾尔邦(Albom Mitch)原本是美国最著名的体育新闻记者之一。他自创作第一本非体育类书《相约星期二》后,转而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之后,艾尔邦也转入了虚构类小说的创作。《相约星期二》所描述的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原型,而在《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和新作《再多一天》这两本书中所描述的都是天堂,这就带了些许神话色彩了。在前者的前言中,他解释道,天堂就是一个“人们在地球上觉得自己不重要,最后又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都被关心着、爱着”的地方。
榜上表现 据统计,艾尔邦共上榜100次,总得分是1126分,每次得分11.37分,表现可圈可点。《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和《再多一天》共冲上榜首13次。
No.6:斯蒂芬·金
作家简介 一旦提起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我们就很可能会把他和“这个星球上最多产的作家”的头衔联系起来。他被称作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恐怖小说大师”。他在2006年出版了他的新书Cell,这是他自1974年出版Carrie以来的第43本小说。这还不包括其他曾经出版的绘本、非虚构作品、漫画书、选集、儿童书和数不清的短篇故事。而原先准备在2006年发行的让书迷们期盼已久的Dark Tower系列连环画可能要到2007年2月才能与读者见面,这让书迷们不免有些失望。
榜上表现 据统计,斯蒂芬·金上榜的10本书中,有6本得分都在9分以上,8本都不只一次登过榜首。他不愧是恐怖小说大师级人物,作品的榜上表现很稳定。其总得分为1117分,上榜117次,每次得分9.55分。
No.7:尼古拉·斯派克斯
作家简介 尼古拉·斯派克斯(Nicholas Sparks)是一个相貌俊朗的居家男人,他写的具有心的牵引感的小说总是能赚取读者的眼泪,获得小说的大卖。
自从1996年《笔记本》一书给尼古拉·斯派克斯带来一种口述出版的感觉后,他就开始保持着他作为悲剧爱情故事畅销作家的地位。
他在2002年发表的Nights in Rodanthe这本书打破了他一向的惯例。不像他以前的书那样,这本书不是建立在任何有关他的家庭经历的基础上,而是写的一个中世纪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离婚了的女人和遇到麻烦的单身医生之间。 在一篇关于这本书的文章中,斯派克斯称这本书“也许是我所有的关于这方面题材的小说中写得最浪漫的一部”。
榜上表现 据统计,尼古拉·斯派克斯8年中共有114次上榜,5次居榜首,总得分是1064分。他共有8本书上榜,1999年上榜1本,2001~2002年上榜2本,2003年上榜3本,2005~2006年上榜2本,每本书的平均分值为9.33分,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No.8:玛丽·希金斯·克拉克
作家简介 1956年,玛丽·希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以经过了6年40次被拒绝之后,她以100美元将她的第一篇短篇故事卖给了Extension Magazine。她回忆说这是她的第一次投稿成功。她的第一本书是关于乔治·华盛顿的传记小说Aspire to the Heavens。这本书的销售不如人意,积压在出版社的仓库里。接下来,她决定写悬念小说Where Are the Children,这本书后来成为了畅销书,也是她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
1980年,玛丽获得了法国的Grand Prixde文学奖,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许多国家都成了畅销书。她在做了多年理事后,1987年终于被推选为美国传奇作家协会的会长。
榜上表现 玛丽·希金斯·克拉克每年都有新书上榜,1999~2001年这3年中的榜上表现是稳中有升,有两本书分别居榜首达4次。2002~2004年表现稍显平淡。今年的新书Two Little Girls in Blue又再创新高,成绩不俗,仅2个月就居榜首3次,得分为102分,平均得分为11.33分。她的总得分为1022分,共上榜106次,其中居于榜首14次。
No.9:帕特里夏·康威尔
作家简介 帕特里夏·康威尔(Patricia Cornwell)的犯罪小说的读者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胃,来承受可怕的细节和令人紧张的转折情节。康威尔将主管医生凯·斯卡佩特成功地塑造成一个冷静的引人注目的英雄形象,而这个形象总能引起读者的再三回味。现在康威尔成为最受广泛认同的、受人尊敬的作家之一,并出版了一系列最棒的畅销书,如Postmortem和Isle of Dogs。在这之前,她曾是The Charlotte Observer的警察记者,也在曾在弗吉尼亚的首席主管医生办公室做过计算机分析员。在她的这段时光中,康威尔她仔细地观察过尸体解剖。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工作非常令人恶心,而康威尔却从中学到了获得了很多信息,这种信息也奠定了她写Portrait of a Killer� Jack the Ripper——Case Closed这本书的基础,并为此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权威性和真实感。
榜上表现 据统计,帕特里夏·康威尔共上榜83次,得分805分。每次得分9.70分,可看出其在排行榜上的平均水平处于中间偏上一点位置。她有10本书上榜,冲上榜首18次。
No.10:蒂姆·莱希
作家简介 蒂姆·莱希(Tim LaHaye)与杰里·詹金斯合作的《末世迷踪》(Left Behind)系列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一直以来都很畅销的基督教小说系列。这些书将源于圣经的预言和猜测糅合起来创作成具有扣人心弦的惊悚小说。
在创作这一系列作品之前,詹金斯已经靠和其他人合作写多本名人传记发迹了,也写过一些有关婚姻和育儿的书,并和别人合作创办了Pre-Trib研究中心。最后,莱希和詹金斯在双方文学代理人的介绍下认识了,詹金斯开始写妻子和儿子消失在飞机上的机长雷福德·斯蒂尔。那些最后还存在在地球上的人有最后的机会在正义和邪恶之间进行选择。
这一系列的书立马成为了一鸣惊人的畅销书。据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到2001年为止已经卖出了5000万册。Pre-Trib系列已经有了50多部非虚构作品,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家庭生活、性情、性和谐、圣经预言、上帝的意志、救世主耶稣。莱希的著作遍布世界各地,最多的已经被翻译成32种语言。
榜上表现 蒂姆·莱希的总得分为783分。上榜历史主要集中在1999~2001年,其中从每次来看表现最出色的是2000年末出版的The Mark,但2000年6月出版的The Indwelling在3个月中曾跃居榜首4次,总得分最高。
㈨ 外国著名现代作家有哪些
当代吧,还活着的,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获美国最高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获美国学院小说金奖,美国国家杰出贡献奖之小说金奖。福克纳笔会奖,二零零八、二零一零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有库切,获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两次,获诺贝尔奖,代表作《等待野蛮人》,昆德拉,他太出名了,不说了,但我只喜欢他的《笑忘录》诗人博纳富瓦。
㈩ 美国 当代 著名畅销女作家 有哪些
《我带你去哪儿》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一)的第三十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