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

发布时间: 2021-09-07 12:50:31

『壹』 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深刻而丰富的重大贡献

通常认为,鲁迅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有三:

1、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开辟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先河。

2、参与发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翻译并介绍了多种外国文学,其译著《毁灭》、《死魂灵》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译巨作。也影响了一代作家。

3、开创了“杂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用文笔直接介入社会,同黑暗的现实和麻木愚昧的国民战斗的典范。

『贰』 请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深刻而丰富的伟大贡献

通常认为,鲁迅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有三:

第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和胡适,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傅斯年等人共同开辟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先河,其作品《狂人日记》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成型的现代白话小说(区别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白话小说),其散文诗《野草》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集。这都是开风气之先的。

第二,参与发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翻译并介绍了多种外国文学,其译著《毁灭》、《死魂灵》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译巨作。也影响了一代作家。

第三,开创了“杂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用文笔直接介入社会,同黑暗的现实和麻木愚昧的国民战斗的典范。其文字如警句,针砭时弊毫不留情,可以说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伟大的精神导师。

其他的还有,比如《故事新编》开创了“经典重读”的解读范式,《野草》引入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因素,《中国小说史略》是第一部完整意义的中国小说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等等,这些都是鲁迅给中国文学史留下的宝贵遗产。鲁迅的文章和行动,对后代人影响至深。

至于鲁迅的文章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总体来说还是分两面看待:

第一,从正面角度而言,鲁迅的文章具有战斗性,具有不屈服的,不盲从的风格,鲁迅对问题分析独特,笔调严肃冷峻,读鲁迅的文章,只要用心读进去,必然可以发现于众不同之处,这不仅是与伟人心与心的碰撞,更是与伟大思想的直接交流。当代的许多大作家,大思想家,都是在和鲁迅的交流中获得其精神遗产的,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也受到鲁迅的感召。此外,鲁迅是麻木中国的唤醒者,中国虽建立了新社会,却没有新国民,旧的封建习惯愚昧习俗(如看热闹,麻木,冷漠,自私,腐败)等痼疾仍旧存在中华民族的肌体中,鲁迅的文章犹如良药,医治创伤,激励着我们改变。最后,鲁迅的批判精神也激励着当代的青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去面对社会中的阴暗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从反面来说,不可否认,鲁迅的文章对当代青少年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其语法为早期的半文半白,和现代汉语语法有区别。鲁迅的一些用字,如繁体字异体字等等也和现代语法不相同。这是一种阅读障碍。至于别的,其实不是鲁迅文章的错,而是我们的政治形态进入了鲁迅,改写了鲁迅。这个错误主要在课本的编写者和注释者,他们用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强行加给鲁迅,把鲁迅塑造成一个“匕首”、“投枪”,“每天就是战斗战斗战斗”的冷酷无情的形象,在注解文章的时候也只谈鲁迅“痛打落水狗”,却不说鲁迅也有的人情味。老师讲课的时候一提到鲁迅,也都按照教参板着面孔来讲,一幅教训人的姿态。这样使得许多青少年“望鲁生畏”,害怕鲁迅,讨厌鲁迅,但是这其实不是鲁迅的错。而鲁迅本身对这些是预料到的,他说过,“我死以后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纪念的事情”,目的就是害怕自己的身体成了别人“做论”的材料,自己的身后成了“挽联和讲演的斗法场”。但是误读鲁迅的人却要拿鲁迅作为打人的工具,这实在是和鲁迅的本意相违背太多了。(有关的资料可以参见鲁迅1936年写的几篇文章,如《死》、《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二元对立的,阶级斗争的极左的解读方式深入人心,将鲁迅的只言片语摘录出来断章取义(如“我一个都不宽恕”、“痛打落水狗”等等)作为打人的棒子,使得青少年在阶级斗争思维下二元对立情绪浓厚,变得思维偏激狭隘,也不是没有的。这需要我们扩清本质,消除误读,而不是埋怨鲁迅——因为鲁迅无罪。
答题不易 望采纳

『叁』 鲁迅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他以《呐喊》、《彷徨》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现代小说在他手里开创,也在他手里成熟。他的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他不仅是现代小说的开创者,而且也是现代小说的理论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来源于他丰厚的文学理论观念,更得源于他的创作经验,比那些纯粹的小说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首先,鲁迅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写出了"人的觉醒";他用白话创作,用截取生活片断的方法来显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种种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西方小说的经验,使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他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优秀旗手。从中国小说发展史来看,鲁迅确是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1918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发表于《新青年》,以“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其次,鲁迅的小说作品既使人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感性美,又揭示着催人奋进、闪烁着时代光辉的理性美。鲁迅是第一个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深刻的反映农民问题的伟大作家。当述及1922年至1925年北京文坛成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之后,鲁迅又发现其间从四处乡间跑来北京“侨寓”的一代年轻作者,所写小说往往“隐现着乡愁”,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这一命名也成为经典之论,被后起的研究者所广为采纳。鲁迅“命名”不同于生硬地照搬某些洋概念,更不同于简单的拿文坛的事例去“证实”某种概念的存在,而是把构成文学史现象的最有特征的表现,上升为一种理论的概述与定位。类似的“命名”在鲁迅的其它论述中都有表现,如论述莽原社为“聊以快意”的一群,狂飙社对恶浊社会的讥刺搏击以及“虚无的反抗”,“未名社”在将“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等等。鲁迅寻找这种种不同创作倾向之间的转换或对立的关系,实际上这几个社团又都环环紧扣,此起彼伏地装点了20年代中期的文坛。 他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把中国人的主题—— 连同他们的破衣衫、悲哀的命运和痛苦灵魂带领了长期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盘踞的文学殿堂。在以往的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虚幻的民生,人民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鲁迅以作品将人民从精神上解脱,这是一种从理论上的改观。在鲁迅的笔下,我们既看到了被兵匪官僚折磨得成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闰土,也看到了像双喜、阿发一样机智能干、纯朴无私的农村少年。鲁迅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鲁迅反映下层人物的作品中,他的着意描写并非是那些惺惺相惜般的无病呻吟,总是把活生生的现实同残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国人所具有的劣根性紧密相连,以现实中的小事刻画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是被科举制度愚弄乃至毁灭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又是一个不能清醒遭人耻笑的的可怜人物,给人留下一个可悲、可叹的鲜活人物形象,令读者无不深深思索。同样《一件小事》中,启示知识分子正视自己的阴暗面,向满身尘垢却正值无私的“卑贱者”学习,从他们身上寻求希望和力量。第三,鲁迅在新文学所采取的不同思路让我们看清了新知识者在资源建构上的不足。鲁迅在师承上,他支持钱玄同,肯定文学革命的白话文文言,“白话在生长,总当笃信进化论,相信“文学救国”的思想伦理意义,而且在白话文问题上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在他的文学思想上,他承章太炎而来追慕魏晋文学的事实也早为论家所注意了。鲁迅通过发掘提炼特定的文学现象来把握文学进程,并在解释这些现象时,充分注意其与社会思潮的联系,注意形成典型文学现象的创作心态与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所谓“历史的联系”就是很具体可感。鲁迅通过文学现象的提炼去展示文学发展过程的方法,能做到抓住要点总揽全局,抓环节体现过程,这是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他的作品是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的完美整体,他秉承了诸家的众才之长,既深刻鞭挞黑暗封建社会的残酷,又把人类美好理想深情寄托出来,但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理想。譬如,他在《灯下漫笔》中写道“……这人肉的宴席现在还排着,有很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使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人如其人,文为心声。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起来。鲁迅宛如滚滚长江之上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指路航标,鲁迅的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

『肆』 谁能说下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对鲁迅不怎么感兴趣,总觉得他的语言太犀利,太难懂。所以以下的回答都是我查来的啦……先声明,别说我抄袭哦!
本文地址是:http://www.shu1000.com/thesis-85/F1FA45DD/
阅读鲁迅的作品,总会先涉及到他的小说,因为鲁迅步入文坛,就是以小说显示其光辉业绩的,一般读者接触鲁迅作品并对它产生感情,也往往是首先被他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所吸引。鲁迅作品的意义在现实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与丰富性的证明。阅读鲁迅小说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对其精神灵魂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实现思想的熏陶和生命的自觉,要在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理解鲁迅的实质中实现阅读的意义,读鲁迅的小说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的小说,又在阅读中理解自我和现实。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体验吃人的痛苦,理解他那真实而丰富的灵魂。
时代的鲁迅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体现了变革时期文学的思想、意识观念和社会形式。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束缚人的封建礼教,而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者,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者”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存在。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铸造者。他的思想与文学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格式,特别是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革命的原型意义。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并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倡“立人”的思想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和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
参考文献:http://www.shu1000.com/thesis-85/F1FA45DD/

『伍』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在哪些方面

两个方面:

1、文艺贡献

鲁迅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

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网络全书。

2、学术贡献

鲁迅运用西方的文学观念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撰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其不仅结束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时代。

也创造了文学史著作的典型范例,“为后学开示无数法门”,郭沫若将其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称为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双璧。

(5)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扩展阅读:

鲁迅代表作品介绍:

1、《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

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2、《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该小说集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中,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鲁迅

『陆』 以作品为例,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10)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全新的现代创作手法,新颖的小说形式、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意识流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现代人的初步觉醒,作品从一问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达到了现代小说的成熟。
其次包括《狂人日记》在内的20年代的《呐喊》《彷徨》小说集同样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不但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样成为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祝福》《离婚》等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狂人日记》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肥皂》《白光》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在鲁迅小说“复调”小说的特点。
2、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创造,A\艺术风格多样化,整体上注重白描,也有《伤逝》《孤独者》等抒情小说;有《高老夫子》《肥皂》等讽刺小说;有《故乡》《社戏》等乡土小说;《孔已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B\在格式上,鲁迅更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意识流手法;《《孔乙己》截取人物生平片段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时间中途起笔。C\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利用典型细节、白描以及“画眼睛”的手法来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D从叙述角度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同时应用第一第三人称,E从时序顺序上看,有倒叙,有顺序F从情节看,有单线,有复线。

热点内容
先生莫负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9-06 17:41:25 浏览:550
时光球原创少儿科幻小说 发布:2025-09-06 17:31:15 浏览:38
豪门的小说那个好看 发布:2025-09-06 16:53:19 浏览:763
关于世界历史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06 16:40:36 浏览:294
重生小时候的小说古代 发布:2025-09-06 16:27:21 浏览:505
关于军魂言情有声小说 发布:2025-09-06 16:11:38 浏览:559
好看的小说中学生 发布:2025-09-06 16:02:40 浏览:294
全景式小说英文名字 发布:2025-09-06 16:01:05 浏览:147
玄幻小说魔宠排行榜 发布:2025-09-06 16:00:53 浏览:296
青梅竹马古代小说虐恋情深 发布:2025-09-06 15:04:21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