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童话的小说
① 有什么现代的童话小说,
笑猫日记啊,很好看的哟
② 现代童话具体指什么有什么特点什么代表作
一、童话叙事话语的表层功能——叙述语与转述语的分配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在《叙事学研究》中,对叙事文本的研究严格参照语言学方法进行,认为叙事作品的语言成分除通常的“句子”外,还有“话语”。“话语本质上类似于言语,是一种被具体化了依赖于具体的上下文关系(小语境)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背景(大语境)而存在着的句子”。(注: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61页。)句子、话语或言语形成的“叙述流”是整个文本存在的基础。叙事者的叙述、隐含作者的控制、叙事结构的形成、风格的显现,必须依靠语言作为中介和手段。叙事文本通常由两种形式组成,一般称为“叙述语”与“转述语”。后者由人物发出但由叙述者直接或间接引入文本,只须表现人物性格;而前者除此之外,还要联结故事情节,填补叙事空白等,这从文中的描写和议论等内容即可看出。
作为童话文本,“叙述语”与“转述语”在文中所占比例的不同,直接影响审美性的强弱。因为这个发出与权威话语者(成人作者)不同声音的“他者”,多是儿童,甚至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物体(它们模仿的也是儿童或成人的语言),其语言特点尤其与众不同。成人可通过叙述语直接传达思想,儿童则更易通过人物形象的转述语进入文本,从而唤起他们对自身幼者身份的认同。如何分配叙述语和转述语在文中的比例,成为作者与读者能否沟通的关键所在。哲学家马修斯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而哲学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活动。(注:(美)马修斯:《哲学与幼童》,陈国容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1页。)他们对世界及生命最原始、执著的追问使自己的语言产生了隐喻,而作品体现儿童语言隐喻特色的最好方式是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也体现在成人作者与儿童读者之间、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极力提倡小说的对话性,他认为在语言上作者与主人公、读者、叙事人同样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叙述人通过自身体现着作者的意向”,“作者的思想渗透到他人语言里,隐匿其中;他并不与他人思想发生冲突,而是尾随其后,保持他人思想的走向”。(注:(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玲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6页。)否则,作者思想通过叙述人完全控制人物思想语言,则成为独白,窒息了人物思想发展的可能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童话语言的本质。在童话中,若作者“独白”式的语言使叙述语所占比例过大,会导致成人意识的强行灌输,人物失去表现个性的可能,从而也失去儿童读者。因此,“对话”不仅是让人物有自己自由独立的思想、语言,而且更是成人作者欲与儿童处于平等地位所采取的一种姿态。这体现在童话语言表层特征上,即是重视“转述语”,让“他者”的声音显示出来,使儿童读者也在话语中认同自身的位置。
我们可以对比两个例子。叶圣陶的《稻草人》诞生于上个世纪水深火热的20年代,叙事话语自然打上时代的烙印。这篇童话中的“转述语”明显少于“叙述语”,除几小段孩子与母亲的对话,跳河女人的自白,鲫鱼的话和稻草人自己的心理对话外,都是叙述人代表作者议论、描绘、评判。笔者曾在《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中对《稻草人》的叙事话语特征进行过分析,认为叙述语占据作品的大多数篇幅导致叙事主体控制权太大,而且作者自身思想倾向也显露得更多,以至仅有的几处人物语言显不出作为童话的特色。作为拟人形象存在的稻草人的多处心理独白也是如此,“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啊!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救那个捕你的妇女和她的孩子,还有你、妇人、孩子以外的一切受苦受难的。……”这些话语使整个作品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气氛。正如巴赫金所分析的独白型作品,人物意识完全从属作者的意识,整个“叙述流”只表现一种声音。而这里“他人语言”也丢失了自己的本来性格。代表作者观点的叙述语太多,带来的叙述语与转述语的成人化,尤其是“他者”声音的丢失,使得主人公“稻草人”被很多评论家分析为“软弱的小知识分子”的代表,其“童性”特征仅表现在用了些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而儿童读者也无法通过话语认同自身。
③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 、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30年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张天翼,他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40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他们的创作活动多始于20、30年代 ,代表作分别为《阿丽思小姐》(陈伯吹)、《野小鬼》(贺宜)、《四季的风》(严文井)、《红鬼脸壳》(金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儿童文学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1966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张天翼的小说《罗文应的故事》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冰心的小说《小橘灯》,杲向真的小说《小胖和小松》,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严文井的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 ,贺宜的童话《小公鸡历险记》 ,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童话《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阮章竞的童话《金色的海螺》,柯岩的儿童诗《小兵的故事》等。文化大革命10年中,儿童文学园地备受摧残,呈现一片凋零景象。1976年10月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称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至1992年的16年中,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7年,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佳作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有郑渊洁、孙幼军、周锐等的童话,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等的儿童小说,金波、圣野等的儿童诗,郭风、吴然等的儿童散文,郑文光、叶永烈等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品等。
④ 中国近现代有哪些比较有名的童话
郑渊洁 作品好找
孙幼军 《没有风的扇子》《仙篮奇剑传》》《跟老头儿漫游奇境》《漏勺号飘流记》(与孙迎合著);系列童话集《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中篇童话《铁头飞侠传》《神奇的房子》《云里国历险》《影星娃娃》《神秘的大鸟》《白妞儿和竹脑壳》;短篇童话集《吉吉变熊猫的故事》《怪雨伞》;短篇小说《小狗的小房子》《妮妮画猴儿》
彭文席 <孩子最喜欢的中国童话 >
张天翼 <宝葫芦的秘密>
赵冰波 《小神仙与小仙女》、《阿笨猫》
严文井 《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
林一苇 《一个叫窦唯的孩子》《一只猪可以死几次》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恐龙的宝藏》,系列童话《糊涂猪》《小老虎当鼓手童话集《第十二只枯叶蝶》、《鸟窝里的树》,绘本《书本里的蚂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等。
洪汛涛 《神笔马良》、《十兄弟》、《夜明珠》、《不灭的灯》、《小花兔找食物》、《鱼宝贝》、《望夫石》、《半半的半个童话》、《快乐的小鸟》等。粉碎“四人帮”后,他写出了《一张考卷》、《花圈雨》、《向左左左转先生》、《白头翁办报》、《神笔马良》、《慢慢来》、《夹竹桃》、《棕猪比比》、《小鼯鼠第一次学本事》、《小芝麻奇历记》《“亡羊补牢”的故事》、《乌牛英雄》、《苍蝇的诀窍》、《狼毫笔的来历》、《破缸记》、《天鸟的孩子们》、《鸟语花香》
⑤ .中国现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童话是【 】
叶圣陶与中国童话
叶圣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这部童话集,既“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也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明确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1)叶圣陶的童话都是以儿童为宗旨的。在他的童话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发挥和表现,展示了文学童话的特殊魅力。叶圣陶的创作继承发扬了西方童话的优良传统,使我国文学童话创作有一个很高的起点。(2)因为童话被叶圣陶看做是“儿童小说”,所以现实主义色彩赋予他的童话幻想以更多写实的内容,在童话的幻想世界里,一切形象都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创作,为幻想地表现现实找到了新的途径,形成了中国童话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适合中国儿童听读心理和习惯的极强的故事性;简洁朴素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口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几代童话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到了新时期,童话创作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创作实践中,作家们开始了对传统童话观念的突破性思考,树立新的童话观念,强调童话的文学性,重视儿童思维特点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带来了童话创作的繁荣局面,出现了不同的创作倾向,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构成了新时期童话的多元化的艺术格局:(1)富于喜剧效果的热闹派风格。以情节的奇幻怪诞、曲折热闹和人物的夸张、变形等为特色,采用幽默、讽刺、漫画和喜剧乃至闹剧的表现形式,展现异乎寻常的想象力;(2)追求纯净幽美的抒情风格。着意突出因奇异幻化而产生的浓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诗情和哲理的交融;(3)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发挥童话讥讽时弊、教育儿童的作用,但同时追求趣味性和快节奏。总之,新时期的童话创作更着重于追求强化童话的审美意识、冲破自然法则的约束、充分发挥童话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观念变化,使孩子们从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
⑥ 现代童话书有哪些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集
⑦ 我想写一本儿童现代童话小说,请问如何开头
首先要看你写哪一类的,如果是关于精灵或非人类的,就可以以一个人类的发现来写。如果是唯美公主型,则可以参考 魔法小公主 这本书
⑧ 【高分】求现代儿童小说
您还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家长!
我们家的孩子也很大啦!也是经常在看小说!
前一段时间 我陪孩子一起看了两篇 很不错的小说!很有教育意义!
《极品公子》 和 《撒旦》!
如果你是父亲的话 我希望 你能先看一下 那个叫 撒旦的小说 不是很多,有一个晚上就够啦! 不会太耽误你的时间的,那本书真的很有教育意义!
这个是那个小说的网址 http://www.hszw.com/book/19133/content.html
⑨ 现代著名童话作家的作品欣赏
张天翼(1906~1985),湖南湘乡人,作家、儿童文学家。
北大教授张颐武第一次接过《宝葫芦的秘密》时,书已被翻烂了,没有封皮,翻得卷了角。不过,这部童话还是一下子迷住了他。
那是在“文革”刚结束的时候。前些日子,美国大片《变形金刚》上映,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人们开始回忆童年,而相隔不久上映、由童话改编的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却显得有些冷清。
这部童话在当年,可远不是这般光景。报刊上总是用“引起轰动”这类字眼描绘它的成功。一位资深编辑谈起自己小时候读到它时的感觉,先是深深吸一口气,脸上憋一个努力的表情,然后一字一字地道:“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好看的故事。”
读张天翼童话长大的那一代人,年纪最小的,大多也已过不惑之年。但许多人都对这样的句子印象深刻:
“太阳躲到山后面睡觉去了。月亮带着星星出来向他们眨眼。”
这是出自张天翼另一名篇《大林和小林》中的句子。而写出这个天真明亮句子的张天翼,说话声音沙哑,略带湖南口音,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是“永远刻在他脸上的灿烂阳光般的笑容”。
据女儿回忆,张天翼幽默乐观,时时能听见他爽朗的大笑,并且感染周围的人。创作《大林和小林》的时候,他20多岁,需要赡养家庭,不过却像一个大孩子,在和父亲的通信结尾,有时会出现“亲亲你”这样的话。
甚至在他的许多批判性的文学创作里,也摆脱不了幽默的痕迹。他经常采用“不得颠儿”这样的译名,“让人不禁联想起他儿时的捣蛋行为”。
而童话也变成张天翼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女儿小时候很淘气,于是,在他们每天晚饭后散步时,一个叫“小铁”的女孩儿在张天翼嘴里反复出现。“小铁”有不同的故事和各种“问题”,说给女儿听,很是寓教于乐。
同样的情绪,通过他的童话,传染给了更多人。有人写文章感激他的想象力,自称“至今无法治愈”。也有人宣称张天翼确立了他朦胧的消费观念:当个富人真好,起码可以有绿巨人帮我拉火车。
“张天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通过他的童话将想象力传染给读者。”童话作家郑渊洁感叹,而如今,一些家长和老师不遗余力地给孩子注射防止感染想象力的预防针,让他们的孩子不胡思乱想,精力集中地当一个平庸的人。
作为一名既写正统文学,又写儿童文学的“两栖作家”,张天翼早期的作品往往灌注着许多社会寄托,“以孩子的口吻叙述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不过,他从1949年起放弃了对社会进行严苛批判的文学创作,专心写作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洋溢着想象力,注重戏剧性和游戏感,充满趣味。
张天翼觉得“为孩子写作是幸福的”,他认为,一部书就是一位“特别教师”,对儿童的影响很大。不过,他写的童话在影响过几代人之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有人注意到,当安徒生的诞辰受到国内媒体疯狂追逐的时候,紧随其后张天翼的诞辰,却遭遇了沉默。
与他的童话一起离开人们记忆的,还有那种“静美”的风格。
不独张天翼,在评论者王安礼看来,上几辈作家创作的童话作品,像叶圣陶的《稻草人》、洪汛涛的《神笔马良》等,都是节奏舒缓、语言优美、情感细腻、细节逼真,充满了人性美、人情美。
而这种传统如今已断裂。王安礼直言,当下的儿童故事和动画,情节纷纷跟风写魔法、造魔幻,语言现代感强,故事紧张,引人入胜,节奏较快,情感外露,细节粗糙,缺少对真、善、美的讴歌,同时忽略了对儿童心灵的熏陶和感染,只靠飞来飞去、魔来魔去吸引眼球。
结果,“童话本该具备的稚气、天真、浪漫、瑰丽、神奇、温婉、细腻等纯真静美的特色,全都荡然无存”。
也有人发现了另一种断裂。当“儿童文学”被过多地灌输了教化功能和现实意义,类似张天翼作品中常见的令人“会心一笑”的东西,已经不见。结果,“儿童文学”,反而变成没有儿童喜欢的死板文字。
以张天翼的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奖年年颁发,但实际上,他的名字和作品已不为儿童所知。只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比如,会有某些读者在图书馆里穿行的时候,忽然在旧书丛中看到他的名字,感觉好像被熟人拍了一下肩。
⑩ 小学生现代童话书有哪些
《意林 .小文学》《稻草人》《寄小读者》《狂人日记》《阿Q正传》《意林 .小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