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现代小说艺术初探

现代小说艺术初探

发布时间: 2021-08-27 17:25:36

1. 我国现代作家王蒙在小说艺术上作了怎样的探索

王蒙在小说艺术上,作了多样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的《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采用了“意识流”方法,以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情节、架构作品。这引起了读者的惊喜,并引发了有关“意识流”问题的争论。在《名医梁有志传》、《来劲》、《球星奇遇记》和《坚硬的稀粥》等作品中,运用的是戏谑、夸张的寓言风格。这时,他似乎有意离开了“写实”的路子,放弃了典型情节的构思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更关注于心理、情绪、意识、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叙述方式:词语的组合变化,连续展开的句式,夸张、机智、幽默的充分运用,等等。当然,当叙述者有时过分迷醉于在叙述中体现的智力优越感时,也会走到缺乏控制的“滥情”中去。

2. 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我们现在看怎么样可以作为指导教材看吗有没有过时或纰漏

这本书是高先生80年代时候写的,当时受到很多批判,因为现代主义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这本书很有价值,因为为中文小说的创作开辟了道路,把现代主义引入中国,可以好好读读
但是你想作为指导教材那大可不必,高先生的思想是20年前国门初开时的,和现在比确实有点过时,语言风格都是那个年代的,也有很多不太正确的地方,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要全盘接受
不过,总的说,这是一本好书,对人的文学艺术观的塑造有很大帮助
有关高先生的问题都可以找我讨论,他的大部分作品我都精读过
祝看书愉快

3. 什么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鲁迅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4. 赵树理小说艺术特点

1、创作特点
赵树理的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
2、人物简介
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工作,兼任中共晋城县委副书记。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
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3、评价
赵树理,他是一个新人,但是一个在创作、 生活、思想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就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评论家周扬评)
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中国真正熟悉农村、热爱人民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赵树理全身心投入到为农民写作之中,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四十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五六十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创作,都真实地表达了农民的愿望和心声。他既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又经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洗礼;他既懂得农民的心理和感受,又了解农民的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赵树理在表现农民的愿望和心声的同时,也深入地表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的作品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5. 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针对外国文学来答一下
1.界定小说的类型,根据类型回答其特色,并且联系现实,反映了....揭露了……批判了.....
(古典主义、启蒙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现代主义【又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后现代主义【包括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2.人物的塑造
(典型化、个性化、女性形象、小人物、个人奋斗着、野心家、吝啬鬼等)
3.叙事特点
(1)结构、线索
(2)如何安排的故事情节
(3)手法(象征、比喻、对比、心理描写、夸张、想象、渲染烘托等)
(4)方法形式(悬念、倒叙、顺序、插叙等,增加故事性)
4.语言
(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朴实无华、热情洋溢、极富特色、高昂激烈、变化多端、地方色彩等)
5.是否有自传色彩
6.有没有人道主义精神
Emmmm暂时想出来这些,是我用来分析答题的套路,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回答,欢迎补充

6. 鲁迅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他以《呐喊》、《彷徨》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现代小说在他手里开创,也在他手里成熟。他的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他不仅是现代小说的开创者,而且也是现代小说的理论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来源于他丰厚的文学理论观念,更得源于他的创作经验,比那些纯粹的小说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首先,鲁迅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写出了"人的觉醒";他用白话创作,用截取生活片断的方法来显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种种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西方小说的经验,使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他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优秀旗手。从中国小说发展史来看,鲁迅确是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1918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发表于《新青年》,以“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其次,鲁迅的小说作品既使人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感性美,又揭示着催人奋进、闪烁着时代光辉的理性美。鲁迅是第一个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深刻的反映农民问题的伟大作家。当述及1922年至1925年北京文坛成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之后,鲁迅又发现其间从四处乡间跑来北京“侨寓”的一代年轻作者,所写小说往往“隐现着乡愁”,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这一命名也成为经典之论,被后起的研究者所广为采纳。鲁迅“命名”不同于生硬地照搬某些洋概念,更不同于简单的拿文坛的事例去“证实”某种概念的存在,而是把构成文学史现象的最有特征的表现,上升为一种理论的概述与定位。类似的“命名”在鲁迅的其它论述中都有表现,如论述莽原社为“聊以快意”的一群,狂飙社对恶浊社会的讥刺搏击以及“虚无的反抗”,“未名社”在将“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等等。鲁迅寻找这种种不同创作倾向之间的转换或对立的关系,实际上这几个社团又都环环紧扣,此起彼伏地装点了20年代中期的文坛。 他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把中国人的主题—— 连同他们的破衣衫、悲哀的命运和痛苦灵魂带领了长期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盘踞的文学殿堂。在以往的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虚幻的民生,人民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鲁迅以作品将人民从精神上解脱,这是一种从理论上的改观。在鲁迅的笔下,我们既看到了被兵匪官僚折磨得成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闰土,也看到了像双喜、阿发一样机智能干、纯朴无私的农村少年。鲁迅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鲁迅反映下层人物的作品中,他的着意描写并非是那些惺惺相惜般的无病呻吟,总是把活生生的现实同残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国人所具有的劣根性紧密相连,以现实中的小事刻画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是被科举制度愚弄乃至毁灭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又是一个不能清醒遭人耻笑的的可怜人物,给人留下一个可悲、可叹的鲜活人物形象,令读者无不深深思索。同样《一件小事》中,启示知识分子正视自己的阴暗面,向满身尘垢却正值无私的“卑贱者”学习,从他们身上寻求希望和力量。第三,鲁迅在新文学所采取的不同思路让我们看清了新知识者在资源建构上的不足。鲁迅在师承上,他支持钱玄同,肯定文学革命的白话文文言,“白话在生长,总当笃信进化论,相信“文学救国”的思想伦理意义,而且在白话文问题上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在他的文学思想上,他承章太炎而来追慕魏晋文学的事实也早为论家所注意了。鲁迅通过发掘提炼特定的文学现象来把握文学进程,并在解释这些现象时,充分注意其与社会思潮的联系,注意形成典型文学现象的创作心态与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所谓“历史的联系”就是很具体可感。鲁迅通过文学现象的提炼去展示文学发展过程的方法,能做到抓住要点总揽全局,抓环节体现过程,这是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他的作品是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的完美整体,他秉承了诸家的众才之长,既深刻鞭挞黑暗封建社会的残酷,又把人类美好理想深情寄托出来,但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理想。譬如,他在《灯下漫笔》中写道“……这人肉的宴席现在还排着,有很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使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人如其人,文为心声。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起来。鲁迅宛如滚滚长江之上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指路航标,鲁迅的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

7. 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

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特点:1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
2在语言形式上,现代主义文学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3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现代主义文学不注重塑造个性鲜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着重表现人的全面异化,表现人与社会、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
4现代主义在艺术形式上特别注重追求新奇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法。
上述特征主要表现在象征主义诗歌、意识流小说、荒派戏剧、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当中。(也就是说现代文学追求作者自我的观念和新颖,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突出作者的自我感受)

8. 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引领中国现代小说艺术走向成熟的经典之作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1、开创“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2、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3、“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以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例如:《狂人日记》(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等。
2、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例如:《故乡》里那幅“神奇的图画”、祥林嫂最后的“肖像”等。

总上,鲁迅的《呐喊》、《彷徨》通过独特的取材,视角和模式,向人们展示了其“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内蕴;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经验的结果。因此,不愧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请参考!

9.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可以从几方面去写

一、语言准确、形象、精练、辛辣。
二、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具有极强的社会概括性。(阿Q,这个形象一出来时曾使多少人对号入座)。
三、文风精练、朴实,具有极其鲜明的独树一帜的个性特征。

详见http://..com/question/7621385.html

1)鲁迅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特征。
2)鲁迅对现代小说民族新形式的创造:
以戏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内容,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结合统一。《阿 Q 正传》、《孔乙己》都描写了时代的悲剧,在表现上又充溢着喜剧色彩。

详见http://..com/question/9119931.html?fr=qrl&fr2=query

书写方式的个性化与叙事技巧的多元化
详见http://..com/question/70257573.html

热点内容
科幻都市校园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9-12 09:18:09 浏览:297
伪装学渣免费阅读小说无错版 发布:2025-09-12 09:16:46 浏览:568
懒人听书三体 发布:2025-09-12 08:18:09 浏览:124
关于现代修真的小说 发布:2025-09-12 08:14:50 浏览:518
推荐几部主角用长枪的小说 发布:2025-09-12 07:57:32 浏览:721
男主对女主好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5-09-12 07:56:50 浏览:52
爱趣小说永久免费小说阅读器小说 发布:2025-09-12 07:32:05 浏览:422
及品乡村小说免费阅读答案 发布:2025-09-12 07:22:39 浏览:960
古代给力小说网 发布:2025-09-12 07:20:41 浏览:226
非言情的超好看的小说 发布:2025-09-12 05:42:16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