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第一人称的中国现代小说

第一人称的中国现代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8-14 19:22:53

1. 找第一人称现代都市小说

《暧昧都市保镖》

2. 以作品为例,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10)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全新的现代创作手法,新颖的小说形式、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意识流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现代人的初步觉醒,作品从一问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达到了现代小说的成熟。
其次包括《狂人日记》在内的20年代的《呐喊》《彷徨》小说集同样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不但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样成为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祝福》《离婚》等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狂人日记》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肥皂》《白光》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在鲁迅小说“复调”小说的特点。
2、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创造,A\艺术风格多样化,整体上注重白描,也有《伤逝》《孤独者》等抒情小说;有《高老夫子》《肥皂》等讽刺小说;有《故乡》《社戏》等乡土小说;《孔已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B\在格式上,鲁迅更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意识流手法;《《孔乙己》截取人物生平片段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时间中途起笔。C\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利用典型细节、白描以及“画眼睛”的手法来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D从叙述角度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同时应用第一第三人称,E从时序顺序上看,有倒叙,有顺序F从情节看,有单线,有复线。

3. 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哪些啊

以下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

  • 《人间喜剧》

  1. 作者:巴尔扎克

  2. 国别:法国

  3. 介绍: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著,一共有91部,包含了各式各样的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 《大卫·科波菲尔》

  1.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2. 国别:英国

  3. 介绍:《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零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 《战争与和平》

  1.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2. 国别:俄国

  3. 介绍: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为了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托尔斯泰前后耗费十余年的光阴,并本书于1865年到1869年出版,讲述欧洲拿破仑时期的俄国(今俄罗斯)所发生的事。《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故事以1812年俄国法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在《战争与和平》中,人物就多达559个,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且充满了生命的悸动,人的欢乐、痛苦、各种内心思绪——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而书中史诗般的辉煌节奏与宽阔视界,也只有荷马的作品可以相提并论。

4. 中国现代文学 30年中,关于鲁迅小说的两个情节模式的质疑

1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在现代文学史上,
鲁迅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当中而长久不倒,
终身都以其铮铮
铁骨坚守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
,以个人之力成为现代文学开
创者、奠基人,并铸就了一坐无可企及的高峰。

与其他知识分子不同的是,
鲁迅并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
其弃医从文的根本
目的是“立人”
。他在东京求学时一次看幻灯片看到愚昧的中国人被屠戮,感到
国人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愤而弃医从文。破而后立,
“破”与“立”是对立统一的。在鲁迅早期的小说创
作中,
“立”
更多表现为
“破”

即表现为强烈的批判意识,
对国民性顽劣的
“根”
进行了深层挖掘,对“病灶”进行了无情的解剖和针砭。
“立”是正面建树,鲁
迅致力于重塑国民新的思想文化人格,
呼唤
“精神界之战士”

培养有独立人格、
独特个性的新一代。
既然说到了鲁迅的批判主义观,
就不得不提到鲁迅为中国文
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了,包括“拿来主义”
、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关系、
科学主义等。
鲁迅对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
虽然既主张对
传统进行批判,
又主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甚至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
国书,但是,鲁迅并没有丝毫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拿来主义》就是最明显的
例证。这种“破而后立”

“拿来主义”的思想无疑对于现在的
21
世纪也是具有
时代意义。

鲁迅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
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1918

5
月,鲁迅在《新青
年》上发表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从一问世
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这是鲁迅对自己小说的评价。

第一、表现的深切。
首先,
是体现在小说题材的突破性。
中国的传统小说历
来都是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或绿林好汉的世界,
即使是描写人世间的生活,
也是
不离其神仙鬼怪,
以追求故事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曲折性为特色。
然而鲁迅创作抱
着启蒙主义的目的,
彻底的面向现实,
敢于
“直面惨淡的人生”

“淋漓的鲜血”

所以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2
其次,
是体现在独特的观察与表现的视角,
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
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
。如《药》通过清末革命者夏瑜惨
遭杀害却被愚昧的劳动者买去治病的故事,真是的显示了民众的落后愚昧无知,
也揭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的不彻底性和悲剧性。义。

再次,是鲁迅小说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一归
来一再离去”
。前者如《示众》
,主要表现了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
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如《故乡》

《在酒楼上》
,蕴含了“反抗绝望”与
彷徨。

最后,
还有思想的深邃上。
鲁迅的小说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
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
“拷问。
鲁迅那时的思想追求和艺术追求都是与中国反
封建思想革命的历史需要融合在一起的。
以上两点在鲁迅的小说中清晰可见:


人日记》
写的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吃人本质,
却只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记来
披露。
《孔乙己》写的是造成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屈辱历史的科举制度的危害,
讲的只是一个乡村读书人的几个片断。
《风波》写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讲的
却只是一场乡场上的
"
辫子的风波
"


第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首先,在创造手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造方法的源头:
《孔乙己》

《祝福》
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
《狂人日记》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
结合的优秀之作;
《肥皂》

《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表明在某些局部带
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充分体现了鲁迅的“拿来主义”的创作态度。同时,在鲁迅
的小说中,还“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这使得鲁迅的许多小
说“以多声部的复调为特点”
,乃至成为“复调小说”


其次,在格式上,鲁迅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狂人日记》所采用
的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在中国小说上显然是一个首创;
《孔
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来概括人的一生;
《药》从事件中中途起笔。这些写法
打破了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

再次,在塑造人物方面,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④的办法,
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广泛的典型
性,
例如阿
Q
这个人物,
几乎人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几乎人人都或
多或少的具有“阿
Q
精神”

5. 为什么说鲁迅创造了既是现代的又是名族的小说新形式

其一,从小说叙述形式上看,鲁迅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重视刻画人物的言行的优点,却打破讲究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常规,截取生活“横断面”,打破时空的顺序,根据内容需要安排情节。《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日记体)的叙述方式,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上是一个首创;《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断的方式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祝福》采用倒叙的结构方式。特别是《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品中的语言,小序是标准的文言文,正文却是标准的白话文,其白话文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又绝不亚于文言文,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创造出了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其二,从艺术手法上看,鲁迅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艺术手法,建立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俄罗斯文学、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与日本文学影响。果戈理、契诃夫对小人物病态心理的现实主义刻画以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道主义创作思想给鲁迅以深刻启悟,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显示着灵魂的深”的病态心理的挖掘、显克微支“寄悲愤绝望于幽默”的思想风格、安德列耶夫的“阴冷”、夏目漱石幽默讽刺的“轻妙笔致”,被鲁迅以“拿来主义”的态度融入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具现代意味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

其三,从小说艺术格局上看,鲁迅小说做出了多方面成功的创造。他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它们熔为一炉,创造了种种不同的小说样式,如“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化小说”(《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小说”(《孔乙己》、《起死》),“历史演义体小说”(《故事新编》),等等。《阿Q正传》则采用“人物传记体”的方式,通过阿Q的生活行踪,着重剖析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悲剧命运。

其四,从艺术风格上看,鲁迅小说也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其作品在整体上侧重严谨缜密的客观写实,但也有结构自由灵活的抒情小说(《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等)和亦庄亦谐的社会讽刺小说(《高老夫子》、《肥皂》等),以及乡情浓郁,形、神、情、理相统一的乡土小说(《故乡》、《风波》、《社戏》等)。

其五,从人物塑造上看,鲁迅小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广泛的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使阿Q形象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第二,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显示“灵魂的深”,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揭示人物深层心理或无意识活动。《祝福》中前后几次对祥林嫂眼神的描画,《兄弟》、《肥皂》、《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含蓄、简洁却很传神。第三,注重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即使“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6.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狂人日记 》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当中。
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不但写了《文化偏至论》、《魔罗诗力说》等文学论文,翻译了许多“域外”的进步小说,还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其主要思想都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然而,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声音虽然激进,但毕竟缺少呼应,不能造成一个运动。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响就震撼人心了。
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页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为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麟)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心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回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为此感到不解和愤怒:“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还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也会吃尽。”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
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的、离经叛道的人,曾经被视为疯子,如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疯子”。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同一个人、同一个思想却在社会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和评价,这也是变革时代的社会矛盾的反映。鲁迅塑造这具有狂与不狂两重性的形象,就是对社会矛盾的一种揭示。这也是狂人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义”。掌握狂人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对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的理解。
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知识”。从作品中狂人的言行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言人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几字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
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如果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狂人形象是真狂还是假狂的问题,那么,对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与不狂”的两重性就容易掌握了。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并且被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只是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我们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全部创作的“总序言”,除了思想主题方面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它在鲁迅小说艺术上的开拓意义。鲁迅小说正是从这里开始,就一直既借鉴外国小说的长处,又继承传统小说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种现代小说的新的民族形式。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此外,作者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寓热于冷”的风格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此外,作者对白话的运用,也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成功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创造出了“日记体”这样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确实是“从来如此”。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主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好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茅盾曾在1923年这样写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异样的风格”,即作品虽然一开篇就使人笼罩在阴冷的恐惧之中,虽然处处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作品中狂人昂扬的斗志,却不能不使人振奋,不能不使人觉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还流淌着热烈的感情,还寄托着热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鲁迅小说“异样的风格”就是寓热于冷。 《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对其也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7. 第一人称现代虐恋小说

《小吵闹》撒空空写的,相当纠结,文笔很赞。典型婚后文加虐恋情深,先虐女主后虐男主

8. 找第一人称现代都市小说!

狡猾的风水相士

9. 寻找几部经典灵异伏魔现代的小说主人公第一人称!

都市风水师(第1,2两部)
驱魔人
凶冥十杀阵
无明夜

热点内容
原来我还爱着你小说免费阅读苏慕 发布:2025-09-17 14:00:05 浏览:838
都市异能小说女主重生小说排行榜完本小说下载 发布:2025-09-17 13:44:37 浏览:657
陆亦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17 13:14:58 浏览:292
都市狂龙小说 发布:2025-09-17 13:10:37 浏览:342
好看的男主穿越成女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7 13:10:35 浏览:463
排行前十的盗墓小说 发布:2025-09-17 12:02:28 浏览:525
都市偷心龙抓手肉小说 发布:2025-09-17 11:57:58 浏览:350
吴良主角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9-17 11:24:36 浏览:604
都市小说女主林清音的 发布:2025-09-17 11:18:01 浏览:187
我在都市做神医小说 发布:2025-09-17 11:02:36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