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最有影响的小说集
『壹』 求几部质量较高比较经典的现代的小说诗集散文集国内国外的都好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
『贰』 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文章有哪些
历届矛盾文学奖
第一届 (1982年 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东方》 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将军吟》 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芙蓉镇》 古华
第二届 (1985年 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 张洁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 (1988年 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 肖克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 (1989-1994年 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 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 (2000年 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 张平
《尘埃落定》 阿来(藏)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 (2005年 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 熊召政
《无字》 张洁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东藏记》 宗璞
第七届 (2008年 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 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暗算》 麦家
《湖光山色》 周大新
『叁』 中国当代最值得看的十部小说
1 《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
不一样的小说,睿智的杂文,一个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文学天才,可惜早逝。
2《白鹿原》 陈忠实
白嘉轩,一个一辈子不弯腰的陕西乡绅,书就一个遒劲的“人”字。陕西作协主席,名不虚传。
3《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余华
余华的书,在阅读快感背后,带给我们极其深刻的人性思考。
4《平凡的世界》 路遥
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一生的艰难曲折与坚韧不拔。
5《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二月河 《张居正》 熊召政
如椽史笔,壮阔画面。
6《三重门》 韩寒
那些曾经的纯真爱情,和我们不复回头的青春。韩寒博客新浪第一,不是没有由头的。
7《新结婚时代》 王海鸰
乡下孩子娶个城里媳妇,老教授与小保姆,两个大龄青年之间的婚事。——一个结婚的童话。
8《杜拉拉升职记》 李可
职场小说的代表作。畅销,确实有它的理由。
9《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09年上半年中国小说扛鼎之作:“我们为什么活的这么累”?
10《推拿》 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南方周末力推,首部以盲人角度写作的小说。
『肆』 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之一
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1、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2、第一部话剧剧本:胡适的《终身大事》。
3、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4、第一无产阶级的诗歌集:郭沫若的《恢复》。
5、第一无产阶级的戏剧团体:1929年由夏衍、郑伯奇等组织的上海艺术剧社。
6、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7、最早使用意识流手法写作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残春》。
8、最早的一个诗刊:《诗》朱自清等编。
9、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作品: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新史》。
10、最早写童话的作家:叶绍钧
『伍』 矛盾的什么是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是鲁迅的什么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战线上的主将,与现代传媒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现代传媒是鲁迅先生进行战斗的主要阵地,特别是报刊,构成了鲁迅先生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鲁迅先生一生受现代传媒的影响很大,不仅密切关注着革命的和进步的报刊宣传工作,也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各种反动报刊作过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对当时各种新闻现象进行过独具特色的解读和评价,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是现代传媒,促进鲁迅先生的创作,并让鲁迅先生的作品家喻户晓,确立了鲁迅先生在文坛上的地位。一、现代都市传媒催生鲁迅先生的不朽作品现代社会与古代、近代社会的区别之一,是工业的发展而导致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形成。城市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内拥有制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权利,为现代传媒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就应运而生了。在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中,现代传媒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的先锋”①,“使事物所以然的动因”②,把媒介视为推动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力量。胡适也曾说过,“如果没有《新青年》同人的组织,倘若没有他们这一班人的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至少要推迟几十年”③。毋容置疑,报刊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民国初期,陈独秀说:“我报十年,中国局面全改观。”这实在不是自夸之词!新文化运动自媒体起,《新青年》及其背后的鲁迅、胡适、陈独秀等巨子,站在了当时社会最风云激荡的思想旋涡之中,而他们之所以能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与报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在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报刊是当时的主要媒介。鲁迅先生的不朽作品,就是“听将令”而为进步的现代传媒创作的。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先生曾说起他的创作经过和缘由。《新青年》编辑金心异(钱玄同)来拜访鲁迅,与鲁迅先生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谈话:“你钞了这些(指古碑)有什么用?”“没有什么用。”“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没有什么意思。”“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到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为着“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终于答应“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④从这段著名的谈话可知,促使鲁迅进行新文艺创作的是《新青年》。进步的现代传媒,是催生鲁迅的力量。鲁迅求学之日起,就受到现代传媒的影响,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的强学会《中外纪闻》、《强学报》等。到日本留学后,更广泛地接触了各种传媒。经过长期的思想、文学、社会等方面积累,一旦遇到符合鲁迅文学、人生理想的传媒,在文学革命形势的召唤下,鲁迅终于“听将令”而厚积厚发,“一发不可收拾”地创作了大量的不朽作品。据统计,鲁迅一生共在《晨报》、《京报》、《申报》、《世界日报》、《中华日报》、《国民新报》等15家日报,《新青年》、《语丝》、《作家》、《文学》等78家期刊,以及《现代中国》、《国际文学》等9家外文报刊等103家报刊发表过742篇文章。是报刊,催生了鲁迅先生的创作,让国人认识了鲁迅,让鲁迅的名字和作品传遍了中国和世界。提起鲁迅,就不能不提他的杂文。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而鲁迅的杂文,又是为了适应报刊的需要而写成的,也就是为了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创作的。二、现代都市传媒为鲁迅先生在文坛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阵地战士的阵地在哪?在战场;鲁迅的阵地在哪?在报刊。鲁迅一生中给敌人大量的匕首和投枪是从哪里射出的?也是报刊。报刊是鲁迅进行战斗的主要阵地,也构成了他的主要文化生活环境。(一)现代都市传媒为鲁迅作品提供沃土和园地。鲁迅的大量作品往往先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然后编集出版。其单篇作品大多发表于北京、上海两地报刊,也有偶发于其他地方的报刊,如天津的《天下篇》。报纸副刊是鲁迅发表文章作品的主要园地,为鲁迅杂文的发表提供了平台,为鲁迅作品提供沃土和园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丰碑,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名著,最初便是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后轰动全国的;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是报刊,让人们认识鲁迅,了解鲁迅,认同鲁迅,进而尊崇鲁迅;是报刊,让鲁迅的名字深入人心,为鲁迅小说的价值及其在文学革命中地位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二)现代都市传媒让鲁迅先生的作品迅速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1、鲁迅生活的时代现代都市传媒比较发达,为他作品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可能清朝末年,因革命形势风起云涌,迫切需要舆论的配合。民间报刊随之而产生,最早是同治十二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⑤“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等,尤其不可以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其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⑥据戈公振统计,比较知名的日报光上海一市就有《苏报》、《中国公报》等42种,杂志有《农学报》、《国粹学报》、《进步》等46种。北京、广州、天津、长沙等地也有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几乎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子传媒也应运而生。1922年底,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开“中国无线电公司”,成为我国境内的第一座电台。1926年10月1日,国人自的第一座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1928年8月1日,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诞生,此后电影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年代后的大都市上海,电影更成为一种时尚。早在1923年,陈独秀就敏锐地指出白话文运动发生的原因在于“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⑦近年来,在考察五四运动或者说“新文学”的发生时,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开始注意中国民族工业的勃兴、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现代印刷出版业的发展、现代都市传媒的兴起以及现代市场的形成等等现代性因素所构成的特殊历史条件。鲁迅有幸,他生活在一个现代媒介比较发达的时代,报刊、书籍、电台、电影等给鲁迅提供了最快捷、最广泛的信息,从而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也正是蓬勃发展的现代都市传媒,让鲁迅先生的作品家喻户晓。人们对鲁迅作品的逐步认识,对鲁迅这位伟大人物的逐渐了解,就是从报刊开始的。鲁迅自从在《新青年》上发表作品《狂人日记》和随感录后,开始享誉中国文坛。中国先进思想界、文化界、革命界就对他表示拥护、爱戴和崇仰,认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带有先进性的。而他的对手和敌人也是通过报刊认识了鲁迅的作品,从而认识了鲁迅。2、对鲁迅在报刊发表作品的反响和评论,确立了鲁迅在文坛的地位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报刊发表之后,引起了各界激烈的反响和评论。对于鲁迅作品的反响和评论,最早见于正式出版物的是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作了十处随文评点和“焦木附志”。诚然,恽铁樵对鲁迅所写的小说《怀旧》所作的评点和附志,还比较幼稚,不能作为鲁迅研究学术史的起点。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到,鲁迅的作品一发表,传媒就给予了关注。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随感录在《新青年》发表后,1919年2月1日初版发行的《新潮》第一卷第二号,有一篇署名记者《书报介绍》的文章,首次提到鲁迅的作品:“就文章而论,唐俟(鲁迅发表随感录时的笔名)君的《狂人日记》用写实的笔法,达寄托的旨趣,诚然是中国近来第一篇好小说。”⑧这段评论,肯定了鲁迅先生的创作“是中国近来第一篇好小说”,从而奠定了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坛的地位。1923年后,对鲁迅的作品出现了比较完整、具体的综合性评论。1923年8月,鲁迅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对鲁迅小说的评论达到了高潮。同年8月31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刊登了《小说集的出版消息,称赞《呐喊》是“在中国底小说史上为了它就得‘划分时代’的小说集”⑨。而真正有份量的评论是10月8日,茅盾以沈雁冰名义在《时事新报》副刊《文学》第91期发表的《读》一文,他在文中谈了读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时的新奇感受和鲁迅小说在青年中的广泛影响。而对鲁迅先生作品特别是杂文的争论,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传播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由女师大风潮所引起的鲁迅和“现代评论派”的论战,因革命的本质问题而导致的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战,还有鲁迅与新月社、“第三种人”以及“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战,等等。这些论战不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鲁迅自身思想的发展上,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场论战引发了鲁迅的很多思考,使他产生了一系列的作品,如《朝花夕拾》,《野草》,《彷徨》的后半部,以及《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里的杂文,实际上构成了鲁迅创作的一个高潮。”⑩现代都市传媒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反响与评论,让鲁迅的作品在群众中特别是进步青年当中传开来,确立了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三、鲁迅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把现代传媒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发挥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战线上的主将之一,鲁迅与报刊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他不仅密切关注着革命的和进步的报刊宣传工作,也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各种反动报刊作过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对当时各种新闻现象进行过独具特色的解读和评价,为现代传媒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一)鲁迅参与编辑报刊或指导报刊编辑,支持和帮助进步的现代传媒,发展进步传媒1906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鲁迅自传》手稿,1976年《革命文物》第三期)他“提倡新文艺”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与周作人等筹文艺杂志《新生》,尽管后来因资金没有着落而流产,“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11。但鲁迅一生都没有将这“好梦”忘却,在创作之余参与编辑报刊或指导报刊编辑,为现代进步传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鲁迅在他战斗的一生中,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报刊约二十余种,支持或投稿的中文报刊近一百二十种。《新青年》、《语丝》、《莽原》、《国民新报副刊》、《未名》半月刊、《奔流》等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刊物,鲁迅曾是主编或参与编辑。1934年8月,还带病编辑《译文》创刊号,并作《〈译文〉创刊前记》发表在9月16日的《译文》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说:“印了出来给喜欢看译品的人们作为参考而已。”这间接也为译文类杂志的出版发行指明了方向。即使鲁迅没有参与编辑的报刊,但只要是进步的报刊,鲁迅都会大力支持。如对副刊的支持,便是重要的一例。我国最早的副刊,是1897年11月,在上海的英国租界内,由英商创的中文报纸《字林沪报》的一个名为“消闲版”的副刊。在辛亥革命前后,作为“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的副刊,被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来进行革命宣传;但是,辛亥革命后,由于革命党人的革命意志日渐消沉,加上袁世凯、北洋军阀对新闻出版事业的压制和摧残,副刊的革命色彩日渐减弱,消闲性重新上升为主流,变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天下。“五四运动”前后,副刊成为提倡新文化、宣传新思想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一些名闻遐迩的副刊,诸如“五四”时期《晨报》的“晨报副镌”、《京报》副刊、《民国日报》(上海)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等,成为当时各家报纸的一大亮点。这些副刊的革新,因为有了鲁迅的加入而更加完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丰碑,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名著,最初便是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尔后轰动全国的。早在1919年12月1日,鲁迅先生就在《晨报创刊纪念增刊》上发表了小说《一件小事》。《晨报副刊》独立发行后,鲁迅又在该刊发表了五十余篇作品,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鲁迅,《晨报副刊》成为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重要阵地,它不仅扶植影响了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成长,同时也影响了现代传媒的发展方向。鲁迅成为报刊参加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体现在鲁迅参与报刊的编辑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新文化运动。最有名的,便是鲁迅对于现代最重要的杂志《新青年》的支持。《新青年》于1915年9月发刊于上海,为陈独秀所编辑,每月一册。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孔乙己》《药》等优秀的小说,也是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仿效《新青年》、《每周评论》,创白话报刊,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种,到1920年,连《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最持重的大杂志,也都采用了白话文。陈独秀对鲁迅在《新青年》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客观的评价——“鲁迅先生和他弟弟启明先生,都是《新青年》的作者之一,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作者,发表的文章也很不少,尤其是启明先生;然而他们两位,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思想,不是因为附和《新青年》作者中哪一个人而参加的,所以他们的作品在《新青年》中特别有价值。12”(二)鲁迅对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和新闻封锁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揭露、批判反动传媒的反动本质反动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反人民、反社会的统治,总是通过文化“围剿”和新闻封锁来隐瞒事实,愚弄人民,麻痹大众。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传媒较为发达的时代,文化宣传、新闻报道已成为上层建筑中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鲁迅在战斗的一生中,长时间与反动传媒、文化“围剿”和新闻封锁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促使鲁迅创作大量的杂文,进行揭露和批判。他曾经指名批判的新闻媒体,约有二十几种,其中既有《顺天时报》、《益世报》等有帝国主义背景的报刊,也有《中央日报》、《时事新报》等国民党四大家族直接掌握的报刊;既有《社会新闻》、《微言》等国民党文化特务主的报刊,也有《醒狮》、《国魂》等国家主义派的报刊;既有《人言》、《现代》等资产阶级高级知识分子主的报刊,也有《大公报》、《循环日报》、《武汉日报》等一般的资产阶级报刊。同时,对一些内容空虚、低级趣味的黄色报刊、杂志,鲁迅一直都进行批评,倡导发展健康向上、净化人们灵魂的传媒。在长期与反动当局的报刊打交道,对它们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总结以后,鲁迅给出对当时传媒总的印象式评价:“中国的报纸上看不出实话。”国民党当局为了从舆论上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他们的报纸和他们所间接控制的报纸,为了欺骗的读者,常常“驱使着真伪杂糅的记事”,抓住一点事实,制造一些谣言,混淆是非。因此,鲁迅总结自己看报的两条经验并向读者推荐。一是打折扣对于报上那些以危言耸听,以美词动听,经过粉饰的夸大、装腔文章,鲁迅主张对其内容要打折扣,或打八折,或对半,甚至二折,才可以看出事情的真相来。二是在《推背图》文中,他提出正面文章反面看,即从反面来理解现在和推测未来,并举出“近几天报章上记载着的要闻罢。”鲁迅评析说:把客观公正挂在嘴边叫得震天响的这一新闻现象本身的出现,就体现出一种主观目的。“杂志可以号称没有一定的圈子,而其实这正是圈子。是便于遮眼的变戏法的手巾。”鲁迅同时又强调,新闻记者要尊重事实,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而曲解事实。有倾向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我们不能责备他有圈子,我们只能批评他这圈子对不对。”1931年2月7日夜或8日晨的左联五烈士的被杀,“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晶报》、《现代》、《人言》等报刊对当局的禁止刊物、杀戮作家不置一词,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对革命作家进行陷害、污蔑和侮辱。这样的新闻媒体,鲁迅将之归入到帮闲刊物之列。为了提高读者对这些刊物的辨别力,鲁迅撰写了《二丑艺术》予以揭露和剖析:“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依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头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霉哩!”鲁迅指出,林林总总的刊物中,就总有帮闲性媒体的存在,只要读者留心观察,就可以识别出来:“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13鲁迅就是通过这样的“照妖镜”,把反动刊物的本质显现出来。《语丝》曾经是进步刊物,也花费了鲁迅不少心血,后来因为编辑地位、思想发生了变化,拾起自己反对过的现代派“正人君子”的衣钵,或明或暗地攻击、排斥异己,“对于社会现象的批评几乎绝无,连这一类的投稿也少有”14,已经丧失了“毁坏旧物和戳破新盒子而露出里面所藏的旧物来的一种突击之力”15,1930年2月,鲁迅写了《我和〈语丝〉的始终》载在《萌芽月刊》上进行批判,文章发表后仅一个月,《语丝》周刊出至五卷五十二期便自动停刊。(三)鲁迅把在报刊发表文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革命斗争的重任,从而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媒介就是一个风向标,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媒体的观点和义务,的还是肩负着正确导向舆论,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在鲁迅来说,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唤醒民众沉睡灵魂的责任感。鲁迅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他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他把发表文章当作和反动派斗争的武器,当作唤醒民众的良药,其目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打破包围着我们的黑暗和沉默”。正是这种责任感,促使鲁迅终生笔耕不辍。鲁迅一生在国内主要在绍兴、南京、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几个城市生活过。每到一地,他都十分关注媒体,关注舆论,从而了解社会,了解中国的现状与将来。在绍兴,他支持越社青年《越铎日报》监督绍兴军政府;在厦门,他支持并指导厦门大学文艺青年创“泱泱社”和“鼓浪社”,亲自为其社刊《波艇》、《鼓浪》审稿、改稿,指导编印,还为《波艇》创刊号撰写了《厦门通讯》;在广州,鲁迅先生虽然只待了短短的8个月时间里,但在《黄埔生活》、《民国新闻》等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极有分量的文章,如《革命时代的文学》、《庆祝沪宁克福的那一边》、《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主要的居住城市,鲁迅更是充分发挥了现代传媒的作用,利用杂文作为主要武器进行了坚韧的战斗。李浩在《都市憧憬与乡村羁绊》中指出:“鲁迅以杂文来表达他的文化理想,杂文的社会效用则是通过报刊这一大众传媒完成的。报刊是市民社会中人们的主要交流工具,中国现代思想的传入就是通过报刊书籍来实现的。”16从五四时期开始,鲁迅就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据统计,鲁迅的杂文曾刊载于国内外一百多种报纸杂志上。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从1933年1月底至1934年8月,鲁迅在这“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在经过革新的《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变换五十多个笔名,发表了一百三十多篇文章。这个数目,在鲁迅杂文中占了五分之一。钻过森严的文网,在一份日报上接连不断地发表这么多充满战斗性的杂文,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学史上没有第二人。从1918年9月15日在《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发表《随感录二十五》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写的未完稿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一生共创作杂文700多篇,约135万字,在其170万字的全部著作中,占将近百分之八十。这些文字收入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里。在这15部杂文集中,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革命运动、党派之争、民生疾苦、文化争端……几乎全部生动地反映在他的杂文里。鲁迅用手中的笔,对一些文化现象和不同阶层的一些人物的无情揭露,愤怒控诉,尖锐批判,辛辣讽刺,痛苦呐喊,亲切鼓励,热烈赞颂。鲁迅的杂文,丰富了报刊的内容,也使报刊具有了革命性和战斗性。文化大师是思想界、文艺界的先行者,大众传媒与文化大师密切联系,将先进文艺作品和思想广泛传播,影响社会,提升民众素质,从而达到改造国民的目的。在文坛享有崇高声誉的鲁迅,他的一生,与现代传媒特别是报刊有着不解之缘。现代都市传媒,是鲁迅先生进行创作的动力,并为鲁迅先生发表作品让人们了解鲁迅提供了平台,更是鲁迅先生一生主要的战场和阵地。
『陆』 推荐几本真正的现代小说
1、《浪漫一生又何妨》作者:席绢(后知后觉未婚生子别后重逢)_
二十五年前,娥媚一念之仁收留了飞扬,记得当年年纪小,邱比特的箭镞悄悄擦过彼此心房,早熟的飞扬爱上了长他四岁的娥媚。年龄本非距离,两人若天造地设的契合,飞扬也因此放弃原有的鸿鹄之志,娥媚不愿自己成为飞扬追求理想的绊脚石,毅然怀着身孕不告而别;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分离,纪允恒这名古灵精怪的年轻人的出现,是飞扬与娥媚重逢的唯一线索,似乎两人能否再度结合也全系乎该名年轻男子……
2、《可惜不是你》,《玩宠》,偶看的现代文不多,这两篇还不错!
看得流泪还不容易!去看匪我思存的好了,如《佳期如梦》
3、[都市情感] 《女王的裙摆》作者:荞西(vip手打完结 高干~ 妖孽~ 女主腹黑邪恶~应求~ )_曾经的娱乐圈天后,男友的背叛,事业的崩盘,看透一切的郁若溪选择了不归路,可自黑暗中醒来……
穿越?重生?醒来的若溪身处群p现场。
抹掉男孩们眼里的厌恶,抹掉哥哥们眼里的冷漠,因为我,宋思韵,已经新生。
转身风华,女王的裙摆下将倾倒多少臣民?
顾盼生姿,女王的容颜将烙上几人心尖?
4、七年之痒痒痒!/不小心,搞大了!》作者:随宇而安(榜文强推~VIP完结+番外2)、《老公是腹黑大人/现代满汉通婚录》作者:犬神犬犬(完结/应求~)_、
5、《若善人生》作者:慧凌仃辰
世界上有一种人,不适合长于温室下,是命运的使然,所以注定要漂泊……
你知道吗?我的名字其实是出自一首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妈咪很喜欢的《木兰花令》中的一句,原本我的名字是用‘扇子’的那个‘扇’的,但爸比说‘扇’意旨‘秋扇’,是用来比喻被遗弃的人,而我,是他们的最珍贵的宝贝,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了用‘善良’的‘善’,因为他们也希望我是个善良的人。
虽然改了个“善”字,但仍旧改变不了我是个被遗弃的人这个事实,因为他们连走都不带我走……
我只是个浮萍,若哪一天真的累了、倦了,便会腐烂在某潭死水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无人理会,无人问津。
6、《欢情》作者:繁素
渺渺是个跟佛很有缘的孩子。出生不久就被扔在菩提寺门口,被无鸾捡到。
七岁被旗家收养,过了一段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
后来旗家败了,又剩下她一个人了……
故事从渺渺二十二岁的生日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渺渺是个绝对好命又绝对妖孽的女孩儿。
7、<腹黑的那杯茶>
记得内容有段是男女主和男主父母和他们父母“老朋友”一起吃饭,那些“老朋友”—他们的女儿喜欢男主,他们想凑合他们,他们的女儿弹了一首级数比较高的钢琴曲,而女主后来弹了一首超过十级的钢琴曲—黄河,这段印象比较深刻。
『柒』 推荐几本好看的现代小说
偶才写的推荐帖子:推荐:
西西推荐第二波~~最新高人气现代都市文+特别推荐文!附链接~13本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54255&u=89803链接:
《微笑路西法》作者:唯其
TXT格式
[完结][中篇][强烈推荐!JJVIP]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51739&u=89803
推荐理由:这几天没看到什么好文,这本让偶眼前一亮,女主城府很深,偶很喜欢,虐得我心痛。推荐指数:5颗星
链接:
《吾乃食色》作者:撒空空/撒如也 TXT格式
[完结][长篇][最新完结,强烈推荐!]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52870&u=89803
推荐理由:看完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强!两个字:彪悍!呵呵,小白们勿入推荐指数:5颗星
《飞向别人的床》作者:皈依
TXT格式
[完结][中篇][VIP完结~推荐~]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48781&u=89803
推荐理由:比较狗血的剧情,女主很早就怀了男主的孩子,后来相遇,不一样的感觉,蛮喜欢
推荐指数:4颗星
《岂有此理》作者:居尼尔斯
TXT格式
[完结][中篇][JJvip正文完结]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48892&u=89803
推荐理由:看简介就知道了,就是一个冰山男被融化的故事,偶对这种男主大爱呢,喜欢,推荐
推荐指数:5颗星
《腹黑房东撬房客(远方.思华年)》作者:渤海渔夫
TXT格式
[完结][中篇][VIP正文完结+番外]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52314&u=89803
推荐理由:难得的高知识分子男主,大学教授哦,淡淡的感觉,蛮不错,女主在他的潜移默化下慢慢的和他靠近,蛮难得的题材,写得也不错
推荐指数:5颗星
《猎头》作者:诺言 TXT格式
[完结][长篇][强烈推荐!]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51368&u=89803
推荐理由:完美的男主,姐弟恋哦,但是男主蛮成熟
推荐指数:4颗星
《幸福门外》作者:暖风十里 TXT格式
[完结][中篇][JJVIP~推荐]
http://bbs.51mm.biz/read.php?tid=52799&u=89803
推荐理由:这位大大的书蛮有爱的,总是淡淡的,女主经历了很多困难,好在感情上大大没虐她,结局是好的。推荐指数:4颗星
『捌』 现代最有影响的篇小说集是鲁迅的什么
朝花夕拾
『玖』 推荐几本中国近现代经典长篇小说
1.中国近现代小说...
楼主居然没提张爱玲的小说...她才是中国女作家的精髓啊,长篇不多,中短篇都是精华,你竟把她列到第八种散文里(才看到),我无语
还有白先勇,台湾作家,你查询下就知道
还有余华的作品还可以
武侠长篇写得好的近来实在很少,我推荐的无非九州的一波老人,像曾雨(今何在)之类,<悟空传><若星汉>都写得很有才气
另很高兴你喜欢王小波
2.漫画我可不熟,略过
3.历史类的,<德川家康>刚看过是吧,我刚看完织田和丰臣.二十四史全了么?
无论你看没看过,<资治通鉴>一定要看,买的话我建议买柏杨版的,有各种点评,这套书本人是借图书馆的,不知现在有没有的卖,只要小说的话,...
4.文学评论...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杂文 当代惟有李敖 柏杨,尖锐真诚
5.中国古典名著大都不够深刻,看过则罢,不过建议看看<太平广记>一类,加深文化感
中国古代名著我最喜欢的是<聊斋志异>,传奇.像<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深刻,却非我所喜爱.
6.外国现代近代当代名著 北美南美的 霍桑 博尔赫斯 欧洲的巴尔扎克(你竟然没提,他可不止欧也妮·葛朗台) 加缪 萨特 塞利纳 奥维尔的<1984><动物农庄>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俗小说有 希区柯克 弗福赛斯 森村诚一 史蒂芬金 另<小王子>你都看了,何不看看<夏洛的网>?这两篇是完美童话.说到童话,安徒生的东西我建议原著,感觉很不同
引 推理类 日本推理太多了 森村诚一 松本清张 仁木悦子 等等
科幻类 艾萨克阿西莫夫我很喜欢
另我正看一本<蝴蝶梦>(吕蓓卡) 据说是浪漫主义名著
7.外国中国诗歌类
顾城 北岛 戴望舒 泰戈尔 普希金 雪莱,推荐 还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8.中国近现代散文 重点推荐梁实秋 文风和蔼朴实 林语堂 鲁迅(?)
9.哲学类著作,我看的就更有限了.至少想得比看得多 要我说,世上没有唯一真理 就看真理如何化为己用,哲学永远是越来越走向极端的
10.圣经还是看一下吧 我当历史小说看的,挺有意思 百喻经 菜根谭
11.有人就有传记.不谈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你应该都知道 有了解,想自招到哪里啊?
另我想说一句:书并非看得越多越好,世界本是不需要看破的
我觉得网络上幻想类的书太多了,扰乱了我大部分视线,楼主你提到的所有的书都推荐么?惭愧我还是不少都没看过
重新整理一下,符合你的条件的
1.白先勇<孽子><玉卿嫂>,扭曲恋情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中国艰苦人生
路遥<平凡的世界>
2....
3.<资治通鉴>大气,不过很厚,还有好多册
二十四史里推荐<史记> <后汉书>
<新五代史> 战争 和平均引人入胜,文笔不错
dachao100说得对,<菊与刀>确实不错,日本文化中最深刻的
<全球通史>太厚了,也有好多册
4.李敖的书都可以看,他生活得很潇洒 柏杨,他是个不平的学者
5....没什么好的,<三言二拍〉都太传统,也不是长篇,清代的除<红楼梦>都比较单薄
6.霍桑<红字><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美国风情,幻想现实都有
博尔赫斯写的是传奇故事
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 纪德<伪币制造者> 怀尔德<圣路易斯桥> 奥维尔的<1984><动物农庄> 话说反乌托邦三部曲都不如<动物农庄>的故事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罪与罚>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这本我是受王小波影响
森村诚一<证明三部曲> 虽说是推理,批判社会比较多
史蒂芬金<不同的四季(肖申克的救赎)> 恐怖的人性,尤其是第二篇
〈偷书贼〉〈灿烂千阳〉 这两本都是最近才出的书,我也这两年读的,宣扬人性,和〈追风筝的人〉一样
希区柯克的短篇很精彩,虽然你要的是长篇,但建议读
仁木悦子<猫知道>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这是科幻小说中的史诗作品 <机器人>系列就差一点了
7....
8.梁实秋<雅舍小品> 轻松有趣
9.你觉得看得再多会改变自己么?...
10.<菜根谭> 处世之作
11....
完美收工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