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我喜欢的近现代作家小说

我喜欢的近现代作家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8-06 22:06:29

推荐几本好看的青春小说,现代作家写的

七堇年的《尘曲》和《大地之灯》以及《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等等,还有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一草的《很爱很爱你》等,我也喜欢言情的,还有写哦。我校网站有我的短小说《爱滋长在101天》。希望你也喜欢这些小说,不错哦!

❷ 中国近代,现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就学于香港大学、圣约翰大学。代表作《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红楼梦魇》、《金锁记》、《小团圆》。

4、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闲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

5、余华,当代作家,他的作品多描述现实世界,描写人性,暴力,世界的黑暗。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❸ 有没有近现代作家的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啊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呢,近现代的文学也是有很多流派和风格的。梁晓声的小说比较易懂,王小波的文学也是很不错的,张爱玲的小说也不错,还有就是王国维的作品是力推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贾平凹的《废都》还有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很经典的作品。希望你喜欢。O(∩_∩)O~

❹ 介绍你喜欢的作家及作品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那副绝世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画,那丝神秘的微笑,至今令世人所钦倒。

~~

❺ 【高分】请推荐现代作家小说几部,读过的进

张悦然的所有书:
《葵花走失在1890》
《樱桃之远》
《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
《红鞋》
《十爱》
《水仙已乘鲤鱼去》
《誓鸟》
《鲤》是她现在在做的主题书,已经出了7期,主题分别是孤独,嫉妒,谎言,暧昧,最好的时光,因爱之名和逃避。

《葵花走失在1890》 是张悦然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小说集,记录了她早期从14岁开始的作品,里面大概有十几篇的短篇,我最喜欢的是毁,我觉得这本书的整体感觉还是弥漫着一种青春的疼痛感.
《樱桃之远》 是她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讲的是两个小女孩之间的故事,杜宛宛和段小沫,两个女孩天生有着心有灵犀的默契和关联,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读起来让人觉得有微微心痛的感觉.
《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 是一片图文集,里面只有三篇小说,大部分还是张悦然的图片,里面有《葵花走失在1890》里曾经登过的《毁》和《葵花走失在1890》,还有就是《红鞋》.
《红鞋》 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喜欢红鞋子的女孩和一个杀手之间的故事,杀手杀死过女孩的母亲,但是他却对女孩有着近乎痴迷的情感,但是女孩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整体的感觉很苍凉.
《十爱》是一本小说集,里面记录了是个关于爱的故事,相比较《葵花走失在1890》 这本书要成熟许多,里面少了很多的青春气息,多了很多别的复杂的感情.这里面的故事大都充满了一种虽然绝望,但是还是会给人希望的感觉.是我很喜欢的书.我强烈推荐.
如果说《樱桃之远》是张悦然青春期的开端,那么《水仙已乘鲤鱼去》就是她青春期末尾的纪念,它讲的是一个叫景的女孩的成长故事,里面有很多张悦然自己的影子在里面,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我认为这种稚嫩的感觉给这篇小说加了分.并且这比她的第一篇长篇有了很大的进步.
《誓鸟》是张悦然告别80后青春小说家的开始,是一个关于记忆和梦想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有着很神秘的感觉,里面的人物每个身上都有着很神奇的力量.每一章节的名称都经过了深思,都很喜欢.这个也强烈推荐.
《鲤》是一本主题书,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我认为这本书比郭敬明的最小说要强很多,我觉得是值得看的.
(我打字要累死了.....我很喜欢张悦然,她的书我都读过,也都有收藏....这是我读后的感受...)

❻ 我喜欢的作家(要有具体事例)600

我喜欢的作家
我从未这样喜欢一个作家,是被深深吸引着的。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根本不认识他。只是在读过他的作品之后觉得这个作家令人佩服。
我不知道他的容貌,却能深切地感受他内心那不息的炙热。读完他第一本书后,我说:“他是拥有火一般热情的少年!”
接着,我又读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是充满幻想的冰雪之城,是不同于凡世的另一番景色。但却有着令人心酸的悲凉之感。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的情节,只让你深深地泪流。最真实、最细腻的画面只让你默默感泣。最荒凉、最孤独的内心对话只让你仰面叹息!
“他是一个内心世界封闭,但情感极其丰富的人吧!”我又一次给了他一番形容之词。
那些散乱的定语在我心中积淀。我想找出一些适合的用来形容他,却都不曾贴切。
我开始找寻他了。当我看到他的第一眼,我便发觉我错了,并不是那些形容词不够贴切,而是透过他的双眸,你苦于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词语来填空。
他是骨瘦如柴的。
因为太瘦,他的笑容_他脸上带着数不完皱纹的笑容,让人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这就是那个我多次为止纠结不已的多面少年。不过,他深黑的瞳仁下隐隐带着一丝忧伤,即便他是一脸笑容。不过,那只是他闪亮的眸子中的一丝浅浅的点缀,只让人觉得深邃、空灵而难忘。
虽然他的文字间流露出如同他眼里微带的忧伤,但仍然充满了人性的甜美。是宽容伟岸的情怀,是信任与无私的结合体,是自由奔放的心境,是清澈如水般的心灵,是孩童般的笑靥……
而我也在他的书中游荡一遍之后,渐渐地发现身边竟有如此多让人享受的美好,弥散在空气里,只要你静心感受,便不会错失那些情感。
我要谢谢他。因为他给读者的是一种恬静。不论是他幻想的国度,还是不见烟火的厮杀,都让我有触碰的真实感。以及那些空灵如双眸的文字,都可以寻找到某些属于我的梦境。
我从此这样地喜欢一个作家了。是带着梦自由地飞翔在他的字里行间。
我最喜欢的一名作家
我最喜欢的一名作家
是谁,写下了深有感触的《小橘灯》;是谁,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哀歌;又是谁,写下了爱国激情之作_这个名字说出来啊,一定会让很多热爱她的作品的人而自豪,她就是_冰心奶奶。她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从小到大,我读过冰心奶奶的作品就不计其数了,有《笑》,《平绥沿线旅行记》,《南归》,《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南归》。为什么她的作品总能让读者们催然泪下?这是少数现代作家具有的风格,而冰心奶奶却做到了,所以,我十分喜欢她。
就是因为看了她的作品,我就觉得我的写作水平会迅速提高,写作风格越来越有特色了。总而言之,读了这么多冰心奶奶的文章,我总结出了她的风格:淳朴,真挚,质朴,天真。她以母亲和儿童的角度,写下了许多惹人喜爱的作品。
自从读她的作品后,我便深深爱上了文学,深深爱上了写作。因为,冰心奶奶赐予了一句所有热爱文学的小读者的话:“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事,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是啊,从真实的生活中,把你喜欢或使你难过的事情,形象的反映出来,自然就会写成一篇比较好的文章了。冰心奶奶,虽然你去世了,但这句话一直活在我的心中;这句话,一只教诲着我。所以,我非常喜欢您。
还有一个我喜欢她的原因,那就是她很坚强,听冰心奶奶说,她小时候曾经吐过血,可她却在文学创作里足足活了九十九年。坚强,让她走上了他梦想的道路……
啊,敬爱的冰心奶奶啊,您的笑是那么的慈祥,您的作品是那么的感人,写到这里,我只能怪我的笔没用,不能用什么华丽的语句来赞美您。但我做到了!我能按您说的去写了!谢谢您为大家创造了深有感触的《小橘灯》;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哀歌;写下了那些美好而又充满着真挚的作品!冰心奶奶,我永远喜欢您!
我喜欢的一位作家
“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这些使你动心了吗?那就快乐稻香渡吧!
我喜欢阅读,曹文轩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而他就是这个地方的麦场主。曹文轩叔叔是位大学教授,但他却写出了许多我们喜欢看的书。他的小说生动、活跃、唯美,如《草房子》、《红瓦》、《根鸟》等等,都会让你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并且这些小说还获得冰心奖和爱徒生大奖……
曹叔叔的作品,不仅仅文字语言美,细节生动,而且人物刻画活泛不呆板,具有生活的灵性,仿佛能摸到那份细腻的真切的情感和乡村风情。比如说,爱脸红的细米、坚强的杜小康、顽皮的康康、气质优雅的纸月……人物刻画的生动逼真,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与自己大同小异的影子,所以,再多的烦恼,再多的不快,我们也可以在他的作品里得到理解和关爱。
……
那是一个
风儿与蝴蝶自由穿行的地方
在梦的背后
飘散着栀子花淡淡的芬芳
走过那些
粗糙与细腻相伴的日子
四季的纤指
引领我无痕的生长
永远难忘
棚栏外那片白色的忧伤
我最喜欢的作家
_杨鹏
生来就酷爱看书的我,对有益的书总是爱不释手。因此,我认识了许多位作家,如杨鹏、周锐、李志伟、张之路等。其中杨鹏这个大幻想家在我心目中名列首位。
在上二年级时,我就已经认识杨鹏了。他在《小学生拼音报》中发表了一篇幻想小说《小超人弟弟弟》连载,文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那时的我总盼望着邮递员送来《小学生拼音报》。现在的我为了能看到更多杨鹏写的书,我常常往书店跑,买回了很多他的专著,如《考试作弊大全》、《生死百慕大》、《木乃伊复活》等。他书中的故事曲折、惊险、奇幻,而又时不时带上一点儿风趣,使我仿佛坠入了幻想世界。在我眼里,杨鹏的奇幻仿佛混入了天地间的灵气,使其亦真亦假,亦实亦幻,让读的人很快便沉浸其中。
杨鹏写的小说除了充满奇幻外,有些还能警醒读者。如他写的科幻小说《带绿色回家》,书中说到宇宙中也有一颗与地球相似的行星,那儿有花草树木和人类。但那儿的人不注意保护环境,结果只能靠氧气瓶维持生命……这个故事虽是幻想出来的,但它却是在提醒我们人类要保护好地球。如果我们不保护好地球,也许将来我们会步那颗行星的后尘。所以,杨鹏想以这个故事来告诉大家,不要再破坏地球了,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❼ 推荐几本中国近现代经典长篇小说

1.中国近现代小说...
楼主居然没提张爱玲的小说...她才是中国女作家的精髓啊,长篇不多,中短篇都是精华,你竟把她列到第八种散文里(才看到),我无语
还有白先勇,台湾作家,你查询下就知道
还有余华的作品还可以
武侠长篇写得好的近来实在很少,我推荐的无非九州的一波老人,像曾雨(今何在)之类,<悟空传><若星汉>都写得很有才气
另很高兴你喜欢王小波
2.漫画我可不熟,略过
3.历史类的,<德川家康>刚看过是吧,我刚看完织田和丰臣.二十四史全了么?
无论你看没看过,<资治通鉴>一定要看,买的话我建议买柏杨版的,有各种点评,这套书本人是借图书馆的,不知现在有没有的卖,只要小说的话,...
4.文学评论...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杂文 当代惟有李敖 柏杨,尖锐真诚
5.中国古典名著大都不够深刻,看过则罢,不过建议看看<太平广记>一类,加深文化感
中国古代名著我最喜欢的是<聊斋志异>,传奇.像<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深刻,却非我所喜爱.
6.外国现代近代当代名著 北美南美的 霍桑 博尔赫斯 欧洲的巴尔扎克(你竟然没提,他可不止欧也妮·葛朗台) 加缪 萨特 塞利纳 奥维尔的<1984><动物农庄>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俗小说有 希区柯克 弗福赛斯 森村诚一 史蒂芬金 另<小王子>你都看了,何不看看<夏洛的网>?这两篇是完美童话.说到童话,安徒生的东西我建议原著,感觉很不同
引 推理类 日本推理太多了 森村诚一 松本清张 仁木悦子 等等
科幻类 艾萨克阿西莫夫我很喜欢
另我正看一本<蝴蝶梦>(吕蓓卡) 据说是浪漫主义名著
7.外国中国诗歌类
顾城 北岛 戴望舒 泰戈尔 普希金 雪莱,推荐 还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8.中国近现代散文 重点推荐梁实秋 文风和蔼朴实 林语堂 鲁迅(?)
9.哲学类著作,我看的就更有限了.至少想得比看得多 要我说,世上没有唯一真理 就看真理如何化为己用,哲学永远是越来越走向极端的
10.圣经还是看一下吧 我当历史小说看的,挺有意思 百喻经 菜根谭
11.有人就有传记.不谈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你应该都知道 有了解,想自招到哪里啊?

另我想说一句:书并非看得越多越好,世界本是不需要看破的

我觉得网络上幻想类的书太多了,扰乱了我大部分视线,楼主你提到的所有的书都推荐么?惭愧我还是不少都没看过

重新整理一下,符合你的条件的
1.白先勇<孽子><玉卿嫂>,扭曲恋情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中国艰苦人生
路遥<平凡的世界>
2....
3.<资治通鉴>大气,不过很厚,还有好多册
二十四史里推荐<史记> <后汉书>
<新五代史> 战争 和平均引人入胜,文笔不错
dachao100说得对,<菊与刀>确实不错,日本文化中最深刻的
<全球通史>太厚了,也有好多册
4.李敖的书都可以看,他生活得很潇洒 柏杨,他是个不平的学者
5....没什么好的,<三言二拍〉都太传统,也不是长篇,清代的除<红楼梦>都比较单薄
6.霍桑<红字><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美国风情,幻想现实都有
博尔赫斯写的是传奇故事
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 纪德<伪币制造者> 怀尔德<圣路易斯桥> 奥维尔的<1984><动物农庄> 话说反乌托邦三部曲都不如<动物农庄>的故事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罪与罚>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这本我是受王小波影响
森村诚一<证明三部曲> 虽说是推理,批判社会比较多
史蒂芬金<不同的四季(肖申克的救赎)> 恐怖的人性,尤其是第二篇
〈偷书贼〉〈灿烂千阳〉 这两本都是最近才出的书,我也这两年读的,宣扬人性,和〈追风筝的人〉一样
希区柯克的短篇很精彩,虽然你要的是长篇,但建议读
仁木悦子<猫知道>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这是科幻小说中的史诗作品 <机器人>系列就差一点了
7....
8.梁实秋<雅舍小品> 轻松有趣
9.你觉得看得再多会改变自己么?...
10.<菜根谭> 处世之作
11....

完美收工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❽ 你最喜欢的当代文学作家是哪一位请结合其作品具体阐述

沈从文。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作品《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沈从文创作题材: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

❾ 有什么经典的言情小说最好是近代或者现代作家的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烈火如歌》《泡沫之夏》《天使街23号》《长安乱》《恶魔的法则》
《再见苏菲斯》《壁花小姐奇遇记》
《爱上爱情》
《心的1/2》《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零下一度》
《沙漏》
《恶魔小组》《如果微笑》《蔷薇的第七夜》《亲亲亲吻鱼》

❿ 选择一位你喜欢的现代作家,并说明理由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旷代的大师。他渊深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光辉的人格和独创的文体,不仅滋养着一代中国人,同时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面旗帜。鲁迅的思想博大渊深,其文出神入化。
我喜欢他,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在于他独特的语言特色:
一、善于运用对比变化的色彩语言

(一)景物对比的色彩语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幅图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是一幅“寒江荒村归客图”,鲁迅在小说《故乡》就开篇展示给读者,作者用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勾画了冬日江南农村死气沉沉的气象,立即给读者一种阴晦寂寞、萧条凄凉的感觉,这是作者阴沉心境、悲凉情绪的反映,使整篇小说带有阴郁的气氛。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破产,广大农民更加贫困的现实。作品中这幅荒村景象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从中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作为爱国的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当时农村的衰败,故乡不能不感到痛心之极。正是这种凄凉的客观色彩和悲痛的主观色彩的融合,把读者一下子带入“寒江荒村”图中去。现实的故乡如此,这不能不激起鲁迅对理想中儿时的故乡的怀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是一幅闪烁着灿烂光彩的图画,是一幅“神异的图画”。背景是天空圆月,沙地瓜田,“深蓝”、“金黄”、“碧绿”等颜色加以渲染;美丽多彩的自然风景,闪烁着银色光芒的项圈,小英雄佩带着它,手握钢叉,勇敢地向猹刺去……一个多么迷人的童话世界!色彩如此明朗、纯净,色彩的运用寄托着作者对儿时伙伴闰土的真挚情谊,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这和现实的黑暗产生鲜明的对比。

正因为憎恶黑暗憧憬着美好,所以鲁迅在作品中时时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

(二)人物形象对比的色彩语言

鲁迅运用多姿多彩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对比鲜明的场景。同样也善用此来描绘人物形象,特别是用神态的变化塑造人物的灵魂,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征,表现主题或表达感情。

故乡已非昨日的故乡,闰土也非昔日的闰土。那“紫色圆脸已变成灰黄。而且又加了很深的皱纹”;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在寒风中瑟索着。天真烂漫的闰土已被横暴的社会压力变得木讷阴郁?作者通过色彩的对比,深刻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势力、封建制度从肉体以及精神上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摧残,表达对闰土、对农民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二、善于运用具有个性化语言

人物语言是作家最喜欢使用的手段,而人物语言恰好是对人物性格的最好的刻画材料,所以作家会用最多的时间在人物语言推敲,使用最精简的语言,刻画最生动的人物形象。鲁迅是最善于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极富个性化的。

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已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语言。

例如:(文中第一次出场)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 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给孩子们茴香豆吃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这些可笑的人物语言,是孔乙已所特有的语言,它准确、深刻、生动而有分寸地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从“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一句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已那迂腐的性格。在他看来,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读书人发生联系,就是一件光彩的事,不能和一般的偷窃相提并论。就算是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还要辩解说是“跌断、跌、跌……”死要“读书人”的面子。这些言语,把孔乙已心灵深处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传统观念充分地揭示了出来,这种观念是与他长期接受封建科举制度教育毒害的身份相称的;从他主动教酒店小伙计“回”字四种写法上,又自然地流露了他故弄玄虚、标榜自己的迂腐思想;从他跟小孩子交谈中,我们又看到他在孤苦无靠中的寂寞和他心地的单纯、善良的一面。孔乙已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

总之,鲁迅笔下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个个都是非常鲜明的,有时只需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例如《社戏》中的双喜、六一公公等人物,而这些更多是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的。

鲁迅打过很有意思的比方,说“斧是木匠的工具,但也要它锋利,如果不锋利,则斧虽存,即非工具,但有人仍称之为斧,看作工具,那是因为他自己并非木匠,不知作工之故”(鲁迅《致李桦》)。鲁迅就是一个出色的“木匠”。鲁迅作品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是从鲁迅灵魂深处流出来的,是鲁迅感情思想的结晶,思想的升华。

另一方面在于他的思想:
鲁迅无疑是一个思想上的超前者,也是一个思想深层怀有巨大痛苦的灵魂。纵观鲁迅一生,以同时期的社会思潮为参照物,可以看到他对现实中的思潮几乎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也正是每一个真正独立的思考者(而非具备超凡个人魅力的"卡里斯玛")所必需的先决条件。鲁迅个人与时代主潮之间,象两条彼此深有关联,但交叉处也不多的曲线。

鲁迅永远在两个命题之间撕扯自己的灵魂。作为弱国的子民,他首先希望自己国家的强盛。幼年家道中落给他留下极深的阴影,使他也一直采用这种视角去看国与国的关系。这种视角本身并无所谓对错,而且,那时主动采用这种视角来看待国际世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普遍倾向。所以,鲁迅的这个倾向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始终缠绕心头,挥之不去的一种心理。因此,所有的"拿来主义"也好,"师夷长技"也好,无不打上深刻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烙印。但鲁迅不同他人之处,就在于除此之外,他同样关心的那种超越功利层面的价值。

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谁也无法否认鲁迅对于20世纪中国文化的经典意义。
从20年代起,人们在被鲁迅思想的犀利与深邃所震撼的同时,就一直在思索鲁迅的思想本质与根本价值在哪里,另一方面,也总是有人试图以形形色色的名目削弱或抹杀鲁迅的价值。张梦阳通过对鲁迅学史的发掘、爬梳与分析,提出鲁迅的思想本质与价值核心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绪论》所说,“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这样看来,在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历史中,一直伴随着智者对本民族精神的反思;尤其是明代中后期李贽、黄宗羲等人的异端反思,对于长期笼罩在儒家氛围中的民族精神不啻于一针清醒剂,但比起根深蒂固的传统来说,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鸦片战争以来,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急于拯救民族危机的先驱者才把精神革命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发动了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鲁迅,对中国人的精神做出了怎样的反思呢?

“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鲁迅就是这种本民族最高境界的精神反思者,是专门致力于民族精神反思的伟大思想家。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是他留给中华民族以至整个人类的最大一笔精神财富,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精神解放。而鲁迅学的精要之处,就是对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进行再反思,借以推动精神解放。

鲁迅学的突进和迂回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一旦为单一化的图式思维与扼杀个性的规定思维所囿,在研究者与鲁迅之间就会形成“隔膜”,不但无法得出正确的理性认识,连凭直觉思维感悟到的真实都不敢确认。

中国鲁迅学的发展历史,几乎是与20世纪中国的精神解放同步进行的。精神解放时,鲁迅思想就得到发展;精神禁锢时,鲁迅学就受到阻碍。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除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因素之外,鲁迅本身话语系统的复杂性、多义性以及报告坏消息的“恶鸟”的本性,也使得对鲁迅的反思进行再反思并非易事。但只要解放思想,发挥学术个性,变惟圣思维为惟实思维,变趋同思维为求异思维,变单一思维为系统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变二维性结构为三维性结构的开放思维,就能够在历史的时空中真正贴近鲁迅,排除神化、俗化、功利化以及儒家反弹等种种干扰和谬象,准确地把握鲁迅。

热点内容
岳风柳萱小说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25 18:30:49 浏览:338
现代胎穿成团宠小说 发布:2025-09-25 18:23:06 浏览:245
金融小说排行榜完结 发布:2025-09-25 18:01:36 浏览:935
科幻小说宣传语试题 发布:2025-09-25 17:59:58 浏览:422
三国演义小说现代文 发布:2025-09-25 17:35:48 浏览:749
加料的牛奶小说阅读全集 发布:2025-09-25 16:45:02 浏览:502
小说焚天之怒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25 16:08:02 浏览:545
校园文笔细腻小说言情 发布:2025-09-25 16:04:27 浏览:303
主角学成武下山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9-25 13:54:22 浏览:904
小说都市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9-25 12:50:44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