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乡土小说在现代小说中的价值

乡土小说在现代小说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 2021-08-06 21:36:20

A. 乡土文学的意义,200字

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虽然说鲁迅先生在这里对“乡土文学”没有做出正面的定义,但是他为后来的乡土作家勾画出了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现代乡土文学主要取材于故乡、农村或乡镇的生活,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地方色彩和民俗美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文化相互撞击而迸发的艺术火花。“五四”运动之后,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或被个性解放等新思潮所吸引,纷纷涌入城市。在逐渐半殖民地化的城市中,他们既接受了工业文明的熏陶,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识,同时也备尝了理想与现实背离的苦果,在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浓重的乡思、乡恋、乡愁,以及对童年的回忆,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乡土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鲁彦、许钦文、蹇先艾、台静农、许杰、彭家煌、沙汀、艾芜等。乡土文学一时之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这是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鲁迅,在乡土文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一、鲁迅小说开启了乡土型人物系列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鲁迅第一个把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双喜、阿发等充满乡土气息的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比如祥林嫂成为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代名词,阿Q是一个永远都说不尽的人物形象……从阿Q到阿二(徐钦文《鼻涕阿二》)、阿长(王鲁彦《阿长贼骨头》)、猪三哈(彭家煌《陈四爹的牛》);从祥林嫂到用红灯超度儿子亡魂的得银妈(台静农《红灯》)、丧夫别子只身到城里帮工的李妈(王鲁彦《李妈》)、儿子被杀孤苦无依的骆毛妈(蹇先艾《水葬》),人们可以鲜明地看出师法、承继的痕迹。在鲁迅小说人物塑造的辉煌成就启示下创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形象,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乡土小说中,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二、鲁迅小说推动了一代乡土文学的振兴中国新文学史上,鲁迅是把乡风民俗的描写与启蒙的宗旨、深邃的思想、精粹圆熟的艺术融为一体的创始者。乡村社会的淳朴、宁静、和谐让人们无比眷恋,鲁迅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风俗画和灰色的世态画。如《故乡》中的金色月夜、《社戏》中的朦胧月色、《风波》中的土场黄昏……清新淡雅,宛如一幅幅水墨画。又如《祝福》中对预备收稿日期:2011-02-15作者简介:李芳(1970-),女,山西晋城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鲁迅小说对现代乡土文学的影响李芳(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摘要:五四运动之后,乡土文学一时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鲁讯小说在乡土文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从

B. 急求:乡土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改变

对于乡土小说的多数作家来说,对古老乡村文化的批判和对喧嚣繁华都市的拒斥是同时存在的。他们在小说中同样表现了强烈的乡情乡愁。王鲁彦在《童年的悲哀》中说到:“啊,我愿意回到我可爱的童年时代,回到我那梦幻的浮云的时代!神啊,给我伟大的力,不能让我回到那时代去,至少也让我的回忆拍着翅膀飞到那最凄凉的一隅去,暂时让悲哀的梦来充实我吧!我愿意这样,因为即使童年的悲哀也比青年的欢乐来的梦幻,来的甜蜜啊!”许钦文也痛悼失掉了“父亲的花园”。
作为与乡土中国的“离”而“不弃”的现代知识者,他们在与传统决裂时,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依依乡情与锐利理性时时在冲突碰撞,从而表现出一种文化选择上的仿徨。在诸多的乡土小说中,对农村落后文化的批判和对乡村纯朴民情的礼赞又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这种复杂的心态在二三十年代另一批作家,如废名、沈从文、芦焚等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废名在《竹林的故事》中透露出一种“隐逸之气”,到了《桥》等作品中,其笔下的乡土,回荡的已经是一曲纯粹的田园牧歌了。在《河上柳》中对“东方朔日暖,柳下惠风和”是远古乡村生活的的一往情深的描摹。“竹林”的恬静,“河上柳”的古朴,“桃园”的静谧,,·…修竹绿水,小桥古塔,迷人的自然风光,“三姑娘”的清纯,“李妈”的慈爱,“聋子长工”的勤敏……这些都描写了朴实木呐、宽厚仁爱的美好乡村韧性,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乐景。
沈从文更是极大地拓展了乡土小说的田园视角,强化了乡土小说的牧歌情调。如《神巫之爱》、《龙朱》等展示的前现代文明的乡村图景,洋溢着充满野性生命的自然之美。《边城》中,就连吊脚楼上的妓女性情“也。永远那么浑厚”。在他的几乎所有的描写乡村的作品中,未被文明污染了的村庄、古朴和谐的民风、纯净自然的人性成为永恒的主题。
你的演变没讲清楚

C. 请问《边城》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地位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部杰作,它的艺术独创性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它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乡土抒情模式;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重塑了中国形象。《边城》的牧歌属性与中国形象互为表里,为后发国家回应被动现代化,提供了经典的样式和意绪。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边城》作为近现代以降文化守成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提炼,为其文本存在深刻的破绽,并有移用异族文化资源等问题,这揭示了主体民族对自我的诗意想象的虚拟性和策略性,以及与西方文学中的异族想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沈从文的<边城>,应该在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地位?应该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D. 乡土文学对现代人的影响

这道题应该是讲中国文学的吧,乡土文学对现代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积极方面。

乡土文学作为文学作品题材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往往是作家、文学家这一社会群体最早乐意取材的领域,也是人类活动最为熟悉的范畴之一。例如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陆的乡土文学,台湾地区六、七十年代的乡土文学,起到了推动文学发展的作用。

同时,乡土文学的产生促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也促成了各地流域文化的传播,如今天有“秦军”这样的形容陕西地域文化作家群的词语。一部分地方气息浓厚的乡土文学作品,经演绎后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文化娱乐题材。

(2)消极方面。

由于乡土文学本身不可避免的地域性,决定了读者群在阅读时必须对相关风俗习惯有更多的了解,这是日益城市化的现代人难以体会的,如沙汀笔下的边远川西乡村,没有生活过的人会觉得很陌生。

另外,正是现代文明的“侵入”,使得我们对乡土文学的评价与研究逐渐成为追忆,也许乡土文学的没落具有必然性。

这是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如有不当或觉得离题的,请多多指正。

E. 乡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 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 地方色彩的小说 ,也可以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 宗法制乡镇生活的 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 鲁迅。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 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代表作家有 冯文炳( 废名)、 王鲁彦、 台静农、 彭家煌、 许杰等,代表作品《 马桥词典》《浮躁》《 土门》《 白鹿原》等。
从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来看,乡土小说显然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有着密切的同构关系。当“ 西方文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逐渐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而且在总的方面影响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时候,它势必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大转型时期世界观的斗争和价值观的复杂矛盾。一方面在理性上不得不认同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先天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以及目睹西方文明的入侵和西方文明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又注定了他们以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价值选择。当这种文化矛盾已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必然地会在小说创作中表现这一母题。以 鲁迅为代表的20世纪乡土小说家,正是在这一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开始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困惑和情感失衡的叙写。

F. 简析乡土小说的开拓性意义

乡土小说。它发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期,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分西化的一次反拨。后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中,这派小说不断有新鲜的魅力和多样的色彩。
乡土小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现象,其之所以产生,显然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历史现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在...应当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浙江为中心的南方乡土小说作家群,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国现代化的初期,客观上又较早接受了客观现实的制约。
发展到当代,乡土小说更像贴近与现实意义的题材靠拢,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在歌颂与赞美了农村产生的巨大变化外,也批判也讽刺了压迫阶级,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得人心。
乡土文学的出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在文坛乃至生活各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于悠扬的散文,抒情的诗歌,乡土小说贵在真实。

G.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意义

为文学的干流上开拓了新的支流,且使文学的分量增重,是一代人一个时代的新的凝聚。

H. 什么是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

我想告诉楼上的,你提到的几位,严格说属于当代……
关于乡土小说的定义,始见于鲁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 序》中,鲁迅认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又说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隐现着乡愁。乡土小说就是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乡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它们在当时出现的文学背景是因“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欣赏小说心理的进步要求着艺术上的突破。
1923年周作人连续发表了《地方与文艺》、《旧梦》等文章,提倡乡土艺术。周作人也就成为了乡土小说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文坛出现了乡土小说的创作热潮:如王鲁彦的《柚子》;彭家煌的《怂恿》、台静农的《地之子》等。鲁迅的《孔乙己》、《风波》、《故乡》、《祝福》等也可以归入乡土小说之列。我们在谈论乡土小说的时候往往不怎么提到鲁迅,实际上鲁迅才是开现代乡土小说创作风气的大师。
乡土小说是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延伸,也受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对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抒写,对传统乡村陋习的揭示,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在创作倾向上注重社会性以及写实的多元性,侧重于社会理性的思考,不成熟,幼稚,片面的将文学理解为社会启蒙的工具,注重文学的宣传效果。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
(1)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心理的进步,希望看到更为广阔的、非概念化的真实的社会人生。
(2)五四运动退潮之后,作家与读者面对现实的浓烈的苦闷情绪,带来浓郁的乡愁
(3)周作人等理论家的提倡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所谓“第一个十年”的乡土小说概况。
第二个十年里已经基本不出现乡土小说这种提法。像楼上的几个朋友也提到过的沈从文等人被看作是“京派作家”,其实他们的笔墨也主要集中在乡村。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以小说《边城》为代表,极尽美好之能事,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先生本身的美学理想。从他写湘西与都市两幅笔墨的得失我们也能看出,沈从文是要用湘西的美来衬托都市的恶的。
京派以不若海派之红火。被称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的王曾祺先生逝世后,写乡土就不再有什么让人惊艳的笔墨了。

部分参考了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三位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若是有兴趣还是可以找一些别的文学史来看看。
还有一部分纯属个人见解,有失偏颇之处还请见谅。

I. 乡土小说有什么特点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J. 以作家作品为例,说明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价值

家作品为例
说明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了主要价值
现在对农村价值的作品特别看好
因为它反映了当时现在农村的繁荣生活和一系列的人文景观

热点内容
现代胎穿成团宠小说 发布:2025-09-25 18:23:06 浏览:245
金融小说排行榜完结 发布:2025-09-25 18:01:36 浏览:935
科幻小说宣传语试题 发布:2025-09-25 17:59:58 浏览:422
三国演义小说现代文 发布:2025-09-25 17:35:48 浏览:749
加料的牛奶小说阅读全集 发布:2025-09-25 16:45:02 浏览:502
小说焚天之怒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25 16:08:02 浏览:545
校园文笔细腻小说言情 发布:2025-09-25 16:04:27 浏览:303
主角学成武下山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9-25 13:54:22 浏览:904
小说都市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9-25 12:50:44 浏览:406
农村言情小说乡村小神医 发布:2025-09-25 12:33:51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