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
A. 美国科幻黄金时代三巨头是谁
科幻黄金时代的三巨头——克拉克、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
克拉克
应该说,克拉克是三巨头里科幻风格最“硬”的。科幻有软硬之分,硬科幻的内容以科学技术等物质层面的幻想为主,软科幻则以描写科学技术对社会制度和人的精神的影响为主。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的划分,越是精彩的科幻,越是难以区分清楚到底是硬还是软。
克拉克的风格,个人感觉,是上承凡尔纳和雨果·根斯巴克的技术科幻小说的传统。场面宏大、对科学技术的构思既超前又合理,但是弱点在于情节和人物的塑造。
凡尔纳设想出的潜水艇、载人奔月飞行,影响激发了很多代人去实现这个幻想,更令人称道的是,由于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和推断,当年凡尔纳所设想的载人奔月飞行的发射基地地点,恰恰成为了后世美国佛罗里达航天中心的选址,真是牛啊。但是反过来,凡尔纳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几乎全是具有钢铁意志和决心的“牛人”,比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莫船长、《从地球到月球》中的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环球旅行》中的福克先生。而小说的情节,大多是(环球)旅行。
克拉克的情形很相似。他本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以论文的形式,提出了卫星通信的设想。而他所设想的《太阳帆船》,已经可以说是部分实现了,差的只是一个真正完全依靠太阳帆提供动力的深空探测飞船而已。
克拉克小说中的画面很宏伟,很壮观,很灿烂,很激动人心,但是微观的人物形象,情节的细节处理,就差了一些。很多人都知道《2001太空漫游》,但是有几个人知道鲍曼,知道弗洛伊德博士?谈到克拉克的小说,人们想起的是“独石”、“拉玛‘小行星’”、“太阳帆船”,但是除非是“骨灰级”的书迷,有几个人能想起克拉克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名字,更不用说他们的形象和特点了。
秉承技术科幻小说的特点,克拉克科幻小说的风格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所谓“蔷薇色的乌托邦”,或者说,“敢让高山低头,敢叫大河让路”。(技术幻想小说一般是乌托邦,社会幻想小说一般是反乌托邦)但并不是从头到尾激昂振奋到底。而是有抑有扬。过程中可能有压抑的地方,整本小说看完以后,读者觉得人类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比如《太阳帆船》,如果是那种激昂到底的小说,会让主人公在排除万难以后,赢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小说却让主人公不得不因为太阳耀斑爆发放弃比赛和自制的太阳帆船,但是在小说结尾,主人公注视着自己的那艘太阳帆船向着太阳系外慢慢飞去的那一幕是很震撼的。
克拉克还有一个特点是三巨头中独有的,就是他和别人合写了不少小说。有的是对他以前小说的续写,比如《与拉玛相会》的续集《拉玛三部曲》,更多的是独立的小说。
我猜,克拉克和别人合写可能是为了弥补其在情节细节和人物的塑造上的弱点。但是我的感觉,这些合写都不很成功。很多合写的小说冗长乏味,毫无特点,只能算是四平八稳的二流小说。
克拉克的小说中,直接涉及中国的部分,在三巨头中是最多的。比如在《太空漫游》系列中,“2001”就将中国人已经登上了月球作为一个背景的细节。“2010”中则出现了中国独立制造的飞船赶超美苏联合飞船,并先一步到达木卫欧罗巴。而且那艘中国飞船的名字叫做“钱氏太空船”,按照克拉克给出的说法,这里正是对钱学森教授的致敬。但是美国拍的电影则把有关中国人的情节全部删掉了。似乎上个世纪后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独立发展,给克拉克的震动很大。“2061”则是在一个中国香港富豪的商业太空旅游飞船上展开故事情节的,并且又一次呼应了“2010”中的“钱氏太空船”。据克拉克自称,他曾经专门赠送过一套《太空漫游》系列给钱学森教授。
国内和克拉克相似的,老一代里几乎没有,郑文光场面壮观,但是技术细节没有克拉克扎实(后者恐怖到居然为自己小说中出现的飞行器画设计图)。新一代里应该算是大刘罢,但是技术细节上好像也差一点。
海因莱因
是我在三巨头中看得最少的。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的小说被翻译成中文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小说大部分我都不喜欢。在我看来,海因莱因是倪匡和叶永烈的混合体美国版。
从写作特点来看,海因莱因的小说有很多YY的东西和对其政治、社会理想的宣传。象《星船伞兵》(电影《星河舰队》的原著)这样的小说,即使是在美国都有很多争议。据说,海因莱因还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鼓吹者,并因此和克拉克闹翻了。应该说,海因莱因是真心相信一些东西,并且会用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方式来将其表述出来。所以,就像倪匡一样,喜欢他的人就非常喜欢,不喜欢的就很不喜欢。
海因莱因最擅长的,恰恰是克拉克所不擅长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有不少还是在短篇小说中完成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海因莱因的小说比较有感染力的原因。我所读过的海因莱因的小说中,两种人物是比较常见到的,少年见习(宇航员)和中年专业人员,前者常见于海因莱因的少年科幻小说中。当然,海因莱因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那种理想化的满腔热血的英雄,塑造起来也相对容易。
从题材来看,海因莱因写了不少的少年科幻小说,其对象就是大量的青少年,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海因莱因带有叶永烈的特点。主人公往往是星舰或者外星殖民地上的少年,情节比较简单,主要是刻画这些少年英雄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此类小说的代表作有《星人琼斯》、《银河系公民》。
其次是大量的以月球的开发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其实也包括部分的少年科幻小说。这类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月球城(Lunar City)。在这些小说中,月球殖民者是主角,在低重力、高辐射和空气泄露等威胁下,奋勇拼搏;同时发展出开阔的眼界和对地球居民的优越感。我觉得实际上是美国早期殖民者的象征和心理投射。代表作是《出售月球的人》、《先生们,坐下》。我甚至觉得阿西莫夫的小说《神们自己》中第三部分关于月球城及其居民的描写是受了海因莱因此类题材的影响。
再次是“长生之人”系列长篇小说和反思类小说。前者的背景,是一群天生具有几百年寿命的长生不老的人。他们的长寿和年轻大概来自于其基因,所以这些人为了维护其秘密和保证其下一代不会退化,只在同类人之间才通婚,代表作是《足够长的时间来爱》。后者则是一些带有黄色情节的对宗教等的反讽反思小说,比如《约伯大梦》、《穿墙猫》。这两类小说其实是我在这里硬凑起来的,因为我觉得这两类小说,都是篇幅冗长,语言晦涩,内容无趣。
最后是一些独立成篇的小说,写作风格上接近于月球城系列小说,比如《双星》、《地球上的绿山》、《回魂尸》、《傀儡主人》、《生命线》、《夏日之门》、《宇宙》。
海因莱因的小说中涉及中国的比较少,敌对阵营么。
说实话,海因莱因的小说,有很多我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比如说上面第一、三类的小说,所以看法可能比较偏颇。如果让我来推荐的话,海因莱因的以月球城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都可以看一看,反过来,凡是以少年为主角的都可以免了。中长篇中,我推荐《双星》(国内有一个删节本译作《帝国双星》的)、《出售月球的人》(未见过中文译本)。
海因莱因比较有名的几个长篇《星船伞兵》、《月亮是个严厉的妇人》和《异乡异客》。我都不太推荐。《星船伞兵》勉强可以一看,但是星战背景在小说中并不占重要位置,作者主要精力都放在鼓吹超人哲学。《月亮是个严厉的妇人》中的美国人投射很明显,我看不下去。如果你没那么敏感或者就好这一口,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异乡异客》属于反思类的小说,没什么娱乐性,可能会看得很累(我是根本看不进)。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钢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阳》(The Naked Sun) 等。他他于1941年发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先是业余写作科幻小说,1958年开始专职写作,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作家。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学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学简史》、《化学简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识》、《空间知识》、《圣经入门》、《莎士比亚入门》等。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改变了原来科幻小说中机器人老套的奴隶工具或人类敌人的怪物面目,开始成为人类的亲友,他在科幻小说中制订的“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为机器人科幻的经典,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B. 有什么在美国生活的现代小说么
首先“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肯定要读的。不过看你对小说的定义,可能不是指这类名著什么的。个人推荐近几年被改成电影的小说。这类小说能被改成电影,首先可以肯定作者对故事情节的描述画面感较强,这意味着对于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中国读者较好理解,如果要读英文版的也方便许多;其次,被改成电影,先不说蕴含了什么深意,被改成电影面向大众多少是较为出众的,否则导演不会用票房冒险,而且许多小说远比电影有意思,毕竟两三个小时讲不完几百页的故事,如果在其中恰巧有几部自己中意的电影,读起小说代入感更强。 在此推荐:1. Gone Girl 2.On the Road 3.Divergent
C.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是谁
亨利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很少有深奥的思想和勃勃雄心。像《麦琪的礼物》中夫妻双方深沉的爱恋,不过是用温情填充愁苦的日子,使得苦涩的岁月里含蕴着幸福,让生活有一点细微的光彩。德拉和吉姆的纯洁、善良和真诚,正好与资本主义的罪恶、虚伪和凶残的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截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断,把人物的身份、言行、心理等特点刻画得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印象。作品语言简洁朴素而又幽默风趣,充满了诙谐机智。小说结尾很有个人特色,常常出人意料,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局”,即直到故事终结才揭示出它的全部意义和人物全部真实的性格,往往带着“含泪的微笑”。欧·亨利的作品享有极高的声誉,被改编为各种广播剧、电视剧。他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被称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美国的莫泊桑”。西奥多·德莱塞
D. 请看,这个小说家是谁﹖
theodore dreiser 西奥多·德莱塞
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赛,是一位以探索充满磨难的现实生活著称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他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代表作家,被认为是同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
【作者介绍】
1945年12月28日,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在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德莱塞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代表作家,被认为是同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
德莱塞1871年8月27日出生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的特雷霍特。青少年时期生活贫困,中学毕业后便自谋生计,他刷过碗,洗过衣服,做过检票员和家具店伙计等工作。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1892年,德莱塞开始记者生涯,走访芝加哥和纽约等城市,广泛接触和了解了社会生活。1902年开始成为几家妇女杂志的主编,1910年后辞职,成为职业作家。
德莱塞一生创造颇丰,主要有长篇小说有《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金融家》(1912 )、《巨人》(1914)、《天才》(1915)、《美国的悲剧》(1925)、《悲剧的美国》(1931)、《开端》(1931)、《堡垒》(1942)、《斯多葛》(1945)。
《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是美国自然主义运动第一篇代表作,也是德莱塞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在广阔的社会背上,描写了嘉莉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幻灭,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指出在美国靠诚实的劳动找不到出路,只有出卖灵魂,才能得到金钱和地位,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找到的
1911年德莱塞又发表了《珍妮姑娘》,描写穷姑娘珍妮和富家子弟莱斯特相爱,后来孤独一生的惨状。作品对照鲜明,生动刻画了美国社会中的贫富悬殊,一边是贫困潦倒,一边是夜夜欢歌,这样的社会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德莱塞另一部长篇小说《天才》在1915年出版。主人公尤金·威特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现实生活,但是却得不到上社会的承认,于是被迫去迎合上层社会的趣味,最终获得了金钱和地位。但是,尤金·威特拉却堕落成了一个庸俗的市侩,他的天才毁灭了。
德莱塞1912年发表的《金融家》、1914年发表的《巨人》和1945年发表的《斯多葛》组成了他的现实主义巨著《欲望三部曲》。其中心人物是金融巨头柯帕乌,在这三部曲中,描写了柯帕乌从南北战争开始,怎样从一个普通的经纪人发成百万富翁。作品从19世纪中叶写到20世纪初,从美洲大陆写到欧洲大陆,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美国的历史风貌。
德莱塞最长小说《美国的悲剧》达到他艺术创作的高峰,它展示了对本世纪初美国人经历的深刻理解,无止境的欲望和普遍的幻灭感。作品通过描写穷教士子克莱特·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地位而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揭示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性的毒害。这部作品的发表使他的声望盛极一时。
1944年,德莱塞被美国文学艺术学会授予荣誉奖。《堡垒》(1946)和《斯多噶》(1947)两部长篇小说是在作家死后出版的。这两本书都反映了德莱塞晚年对宗教哲学的兴趣。1945年,他加入美国共产党。1945年12月28日,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在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德莱赛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倾向主要是作家内心冲突与客观社会现实结合的产物.他的小说打破了19世纪末期传统的小说观,开创了一种大胆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的小说形式,为美国小说创作开辟一条新路。
E.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所谓“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近500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7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为后续众多的太空系列小说、电影铺平了道路。
海茵莱因代表作有《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 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4次获得雨果奖,被誉为硬科幻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时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2001年太空漫游》是其经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开启了“太空史诗”的新类型,它启发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甚至《阿凡达》。曾获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5)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扩展阅读: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起;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科幻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F. 美国小说三巨头
杰克.威廉森,艾萨克·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被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
G. 一战后美国最伟大的三大小说家
西奥多·德莱塞、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
H. 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小说作家
看你喜欢那一类了。中国的感觉海岩的作品都很不错,很多都被翻拍成了电视剧,《玉观音》《五星级大酒店》。像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
网络上有一些,像什么
现在著名小说家
茅盾、巴金、沈从文等;
当代著名小说家
张平、周梅森、贾平凹、莫言、严歌苓、余华、唐朝、陈忠实、周克芹、路遥等;
流行小说家
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明晓溪、郭妮、饶雪漫、王晓方、崔曼莉、孔二狗、李吉顺等;如果没看过作品的话,光看名字也没什么意义。
日本的比较喜欢村上村树、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
英国的麦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
英国最畅销小说家之一,英国三个获得“桂冠作家”荣誉的作家之一,他的《柑橘与柠檬啊》还不错。杰罗姆·K·杰罗姆(Jerome
K.Jerome.1859-1927),为英国现代最杰出的幽默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为世界各国的读者所喜爱,代表作品有《三人同舟》(1889);《懒汉的妄想》(1889),《舞台上下》(1890),《朝圣日记》(1891),《小说笔记》(1893),《三人同游》(1900)等。美国的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代表作家,被认为是同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还有像乔治艾略特、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莫泊桑、福楼拜、托尔斯泰、契诃夫;还有意识流一派的像普鲁斯特、伍尔夫,国外的真的好多,去图书馆慢慢翻吧。
I.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三巨头是谁
海明威,福克纳,德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