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论鲁迅小说中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发布时间: 2021-08-01 18:51:27

『壹』 求文档: 谈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一个弱国国民给以应有的尊重、热情的关怀。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形象。
《长明灯》里的疯子尽管是孤军奋战,受到人们的敌视和禁锢,但他浩然的正气使得凡夫俗子感到胆颤心惊。
《一件小事》中的“我”则属于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我”在人力车夫高尚精神的感染下,勇于进行自我解剖,自觉的向劳动人民学习,并增长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

『贰』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论文答辩怎么说

1,迂腐的老夫子孔乙己
2,差不多先生方玄绰
3,不学无术而夸夸其谈的高尔础
4,做好梦的幸福家庭的主人公
5,伪善的卫道士四铭
6,糊里糊涂的老子
7,不论是非的庄子
8,繁文缛礼的孔子
9,豪侠仗义的墨子
10,孤独的革命者魏连殳,吕纬甫
11,敢破旧物的新党(长明灯)
12,为现实所困的理想主义者涓生和子君

『叁』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好写吗

迅小说中的知识

『肆』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是
具体可见参考一下《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对吕纬甫和魏连殳,鲁迅的同情就更为明显,通过他们的遭遇来揭露、抨击黑暗社会的思想也更为明确。的确,吕纬甫到了中年,已经丧失了昔日的战斗意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为了敷衍母亲,竟不辞辛劳回到故乡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并且在看到旧坟中没有任何遗迹时,还是让工人把原尸体所在处的泥土装到棺材中下葬。他就是这样做些“等于什么事也没有作”的事。但是,吕纬甫的变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客观条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么?作品写到吕纬甫虽然消沉,仍然清醒,“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说明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作者写了他回故乡时做的另一件事,特意买了剪绒花送给过去为想花戴而挨了父亲打骂的顺姑;顺姑是病死了,他只好托人把花送给顺姑的妹妹。过去有的评论者对这一细节持否定态度,把它和迁葬一样看作说明吕经纬什么事也没有作。其实,透过这一细节可以看到作者对吕纬甫的肯定,即说明他昔日的同情心尚未泯灭,更重要的是暗示读者,知识分子的吕纬甫和贫女顺姑的命运实际上相去无几,不同者是一个被打扫出了这个世界,一个则还在苟延残喘,在这个世界里痛苦地挣扎着活下去。吕纬甫一些看来显得颓唐的话,表现了对现实的不平和不满。“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它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者是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在鲁迅的笔下共有两类农民形象,一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型,主要有《祝福》里的祥林嫂、《风波》里的九斤老太等。另一类是完全批判型,主要就是阿Q。这里我主要说一下阿Q的形象。《阿Q正传》以塑造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农民的典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Q的形象是鲁迅塑造的一个旧中国受剥削、压迫最深重的、质朴愚昧并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贫穷落后却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在经济上一无所有;在政治上深受压迫;在思想上是落后愚昧的。其性格核心是“精神胜利法”,具体表现为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软怕硬等。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性的成因。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表现出他的愚昧,鲁迅通过他的被杀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阿Q的形象具有很大社会普遍性,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和强烈的针砭与警示作用。

『伍』 浅析鲁迅小说中觉醒知识分子形象

在那个比罐头都还要密不透风的时代。只有被镇压!

『陆』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特点

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主要作品有小说以《呐喊》、《彷徨》。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三种不同的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其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而这三类知识分子形象分别为: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柒』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何意义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评论家所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也非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 “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子君、涓生们虽然争得了恋爱自由的胜利,但终承受不了失业和贫困的打击,他(她)们还是没有逃过封建势力施加的迫害.《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家”尽可以展开他想象的翅膀,幻想着幸福的生活,但他毕竟生活在严酷的现实当中,一时一刻也不能不正视自己可悲的人生.鲁迅正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问题的.他在小说创作中用和对待农民问题几乎相同的注意力来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他在主要是农民问题的小说《故乡》中,曾提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和农民闰土其实是同样的命运,如果有什么不同,那也不过一个是辛苦辗转地生活,一个是辛苦麻木地生活.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描写知识分子生活时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重视知识分子问题

『捌』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提纲怎么写

一、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大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者和殉葬者。科举制度产生了极少数的权势者,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像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生白首穷径,百无一能,穷愁潦倒、沦落下层。而更可悲的是,他们一生受其害而不觉悟。他们从来也意识不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而却对其做盲目维护,在不自觉中被它们吃掉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孔乙己在最潦倒时还摆着读书人的臭架子,满口之乎着也!更令人可笑的是他很热情地去考酒店的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并富有耐心地讲解茴字的四种写法。他也从不肯脱下代表他读书人身份的长袍,虽然那长衫又脏又破,像十多年没补洗的,他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不肯和那些“短衣帮”平起平坐地喝酒,那样他更感到有失身份,他无力谋生,幸而写得一笔好字,却好喝懒做,不肯凭此吃饭,做不到几天,笔墨纸砚连人失踪,如是几次,后来也没人叫他去抄书了。生路断了的他就去干偷窃之事,偷了书卖,反而振振有辞地为自己辨白,“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终于因此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从此,便永远地消失了他卑微的身影。

《白光》中的陈士成一生迷恋仕途,一心想考秀才当大官,从个几岁的孩童考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翁,参加“初试”十六回,到头来却连个秀才都没捞到。但他仍未有丁点儿的醒悟,更不能正视现实,而却糊里湖涂地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自我陶醉于梦幻毕竟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反而更使自己陷入疯狂的状态,最终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这类形象的生动描写首先表明,几千年吃人的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对下层旧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是何等残忍。对他们的毒害又是怎样的根深蒂固。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面对扼杀他们命运的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逆来顺受,俯首贴耳,盲目地继承、遵从和维护。其次,在他们眼里,从来如此,便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他们的意识深处,一个人的作为总是命运注定的,而自己却永远无法驾驭命运。读书人孔乙己的消极懒惰,偷盗行窃等行为说明,他从来就是得过且过,连正视现实、积极谋生都想不到了,哪还能意识到封建思想及伦理道德的不合理性呢?陈士成为科举制度葬送了他的一生,也没能考中秀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落榜、挫折、打击也没能给他有所启示,而他却荒唐地做着升官发财、作威作福的美梦,并以此自慰。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孕育了这样一代代、一批批孔乙己似的、陈士成似的畸形儿。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更是时代的悲哀。再次,鲁迅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一生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这些被损害与被侮辱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以及对扼杀他们的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强烈的控诉和谴责。封建社会正因为孕育了这样一代代保守、迂腐、愚昧的国民,才导致了它的最终崩溃。孔乙己、陈士成作为鲁迅小说第一揭露面的封建知识分子,其生活时代是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科举制度是依附在封建制度这张皮上的,现在皮之不存,依附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分子,就必然产生“毛将焉附”的悲剧了。鲁迅以孔乙己等为主人公,就反映了他对这类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清醒认识,所以,他通过对这类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就是要告诉读者,随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历史行程的末尾,知识分子若还要执着于科举道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而要求得好的命运,就必须另寻新路。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则是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对封建礼教制度他们具有反叛精神,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是,他们都比较脆弱,缺少韧性,终于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压碎。《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他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神像的胡子”,并且,“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他曾勇敢地站出来向封建神权挑战,是一个“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然而在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化,历史的逆转,使他失去了方向,逐步磨光了棱角,蜕变为封建教育的传声筒。他千里迢迢从山西太原回到江南S城,不过是为了给早就死掉烂掉并且踪迹全无的小弟“迁葬”,以骗骗母亲,安慰自己。他自己在办完这些无聊的事情之后,仍然要去教什么“子曰诗云”,用《孟子》、《女儿经》中的封建思想去毒害青年。他就这样敷衍者过日子,混着日子,“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吕纬甫的退伍、落荒,继而颓唐、消沉,终而由战斗者变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颓废,却又无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按着他自己的比喻说,像一只苍蝇,“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走了,但是只飞了一个小圈,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吕纬甫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先前同样是位社会改革的仁人志士,但在生活的重压下,他终于“躬行起先前他所憎恶和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抑、所主张的一切了”,他不得不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已真的失败了”,然而他却又阿Q似的觉得自己胜利了。因为他有了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他虽然觉得自己不配活下去,别人也不配,同时,他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让自己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心灵在极度的苦痛中受着煎熬,致使他终于静静的死去。个性主义使魏连殳“亲身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了里面。”他也愤愤地以躬行所恶来畸形地报复世俗的压迫,不但未得到解脱,反使他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他以自戕似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和以上两类知识分子不同,《伤逝》中的子君、涓生以及《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家”是当时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诞生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的形势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着幸福的生活。小说中的子君、涓生是五四以后的年轻知识分子典型。子君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和个人幸福,毅然同封建家庭决裂,并以示威者的姿态,昂首阔步同情侣在大街上行走。社会歧视的冷眼,恶言毒语的责骂,都不能使其屈服。“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都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可以说是五四时期妇女独立、人格自由的宣言。然而,同涓生同居之后,子君满足了,终止了斗争。爱情没有“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沉溺在“安宁和幸福”里,停止了继续为社会的改革和解放而奋斗。这就使他们的爱情失去了共同的基础而变得空虚和庸俗。于是,当社会经济的压力突然向他们袭来时(涓生失业),他们的爱情及其幸福的家庭,如沙地上的宝塔,立即倒塌了,子君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那里,最后在冷眼和悲哀中死去;涓生再痛苦中悔恨自责,思考探索。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评论家所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也非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 “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子君、涓生们虽然争得了恋爱自由的胜利,但终承受不了失业和贫困的打击,他(她)们还是没有逃过封建势力施加的迫害。《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家”尽可以展开他想象的翅膀,幻想着幸福的生活,但他毕竟生活在严酷的现实当中,一时一刻也不能不正视自己可悲的人生。鲁迅正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问题的。他在小说创作中用和对待农民问题几乎相同的注意力来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他在主要是农民问题的小说《故乡》中,曾提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和农民闰土其实是同样的命运,如果有什么不同,那也不过一个是辛苦辗转地生活,一个是辛苦麻木地生活。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描写知识分子生活时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重视知识分子问题

热点内容
科幻小说火星之旅作文600字 发布:2025-09-30 02:17:31 浏览:347
超级工业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30 01:33:56 浏览:918
完结巫师流小说排行 发布:2025-09-30 01:31:44 浏览:966
热门全本小说排行 发布:2025-09-30 01:31:36 浏览:952
医生了东方玄幻小说 发布:2025-09-30 00:33:20 浏览:912
erryg小说一瓢饮阅读 发布:2025-09-30 00:15:02 浏览:323
有关种田的小说完结小说 发布:2025-09-30 00:04:56 浏览:113
武侠小说地图封面 发布:2025-09-30 00:03:13 浏览:340
匪我思存全部完结小说小说 发布:2025-09-30 00:02:18 浏览:176
爱在桐花飞时小说阅读理解答案 发布:2025-09-29 23:39:59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