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儿童校园小说有哪些特点

儿童校园小说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7-28 21:28:09

校园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校园小说主要是谈恋爱呗,反正挺无聊的,要是写小说写玄幻多好,很神奇

⑵ 儿童文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主要特点
①儿童性:儿童文学生产者是成人,消费者是儿童。 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
②教育性:凡事好的文学作品,大半都没有教育目的,但却有教育影响。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 「寓教於育」是不二法门,而效果是潜移默化的。
③游戏性:游戏对儿童而言,就是工作、学习,也是生命的表现。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
④文学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不同,在于作者写作态度与表达方式。 文学的价值在於它的无用,正因为它的无用,所以能具现一切有用。文学的感人,在於潜移默化。
2、概念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包含了4层意思:
①儿童文学必须切合儿童年龄特点,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
②儿童文学必须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
③儿童文学必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④儿童文学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和“有关儿童的文学”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很多时都一样。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
3、代表作品
1864年年由路易斯·卡罗写的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一部讲述一个小姑娘追赶一只白兔而由兔洞进入一个充满疯狂和怪诞的世界的小说。这部小说的续集是《爱丽丝镜中奇遇》。
1886年由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
1914年由伯勒斯写的《人猿泰山》
1906年由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骑鹅历险记》
1908年由肯尼思·格雷厄姆写的《柳林风声》
1908年由蒙哥马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
1937年由J·R·R·托尔金写的《霍比特人》
1943年由圣埃克苏佩里写的《小王子》
1881年由卡洛·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记》
1888年由奥斯卡·王尔德写的《快乐王子》
1835年由安徒生写的《白雪公主》
1922年由叶圣陶写的《稻草人》
1979年由麦克·安迪写的《说不完的故事》

⑶ 儿童文学有什么特点

一方面教我们大人学会如何走进孩子的心、并呵护他们的童心;另一方面指导了我们该如何鉴赏儿童文学作品,从而为孩子们选出甚至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大头儿子和马鸣加——郑春华悄悄告诉你》的作者是郑春华——她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曾四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得“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

其代表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多年来畅销不断,已成为我国优秀原创儿童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由它改编的同名动画片更是多年来一直深受孩子们喜爱。她也因此得了一个雅号:“大头儿子的妈妈”。

有评论曾这样说:“郑春华写出了幼儿真正的天趣、童真,细腻地、传神地、好玩地刻绘出幼儿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和温情、成长与感动,以及同样可亲可爱、幽默快乐的成人形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3个特点:

01.写得好玩有趣又充满想象
关于她的童年读过的书,郑春华在书中是这么写的:

“我小时候看的书不多,但他们都是好书。父亲的藏书大部分是诗集,在这许许多多的诗集里面,只有两本是儿童诗:一本是柯岩的《大红花》,一本是于之的《给海边的孩子》。两本书都很薄,才二三十页,我一读就喜欢得不得了。《给海边的孩子》里的都是短诗写得好玩有趣又充满想象,让我一边看一边笑,真想也到诗中的大海里去玩一玩。”

像我的外甥“小鲸鱼”,在婴儿期牙牙学语的时候,不也最喜欢一边拍手,一边听他外婆唱各种有趣而又朗朗上口的歌谣吗?甚至连外婆都还没学会喊,就先学会了哼唱下面这首歌谣:

“拍拍手,

唱山歌,

问你几时娶老婆。

十月尾,

割完水稻,

大只线鸡大只鹅。”

说到好玩有趣的事物,别说儿童,其实我们成年人不也一样很喜欢吗?去年的堪称爆款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因为前往观看并为此贡献大部分票房的几乎都是我们成年人,其中90后,95后更是主力军。

02.其中的人物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一般,让人越读越觉得亲切。
书中这么写道:

“《大红花》里有短诗有长诗,而让我更喜欢的是那带有故事情节的长诗,比如《小弟和小猫》《小红马的遭遇》《看球记》等,诗中的人物,有的像我的同学,有的就像我的弟弟,反正越读越觉得亲切。”

我们大部分在看书或者看影视作品时,

⑷ 儿童小说的特征有哪些

儿童小说和一般小说虽然在审美的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毕竟前面加了“儿童”二字,这“儿童”二字,确切地说是指书的阅读者是儿童,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如何?他们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品?不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品?客体的文本与主体的阅读能碰撞出火花吗?那酷似生活与高于生活的艺术画面怎么才能激起儿童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在他们头脑里产生美好的再造艺术?这就好比单杆运动,跳起来双手够着杆子进行身体摆动,如果前面的杆子太低或与身体平行,或过高,跳起来够不着,都是达不到运动目的的。文本的高度要根据读者对象处理在恰到好处。

⑸ 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1、主要特点
①儿童性:儿童文学生产者是成人,消费者是儿童。 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
②教育性:凡事好的文学作品,大半都没有教育目的,但却有教育影响。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 「寓教於育」是不二法门,而效果是潜移默化的。
③游戏性:游戏对儿童而言,就是工作、学习,也是生命的表现。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
④文学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不同,在于作者写作态度与表达方式。 文学的价值在於它的无用,正因为它的无用,所以能具现一切有用。文学的感人,在於潜移默化。
2、概念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包含了4层意思:
①儿童文学必须切合儿童年龄特点,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
②儿童文学必须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
③儿童文学必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④儿童文学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和“有关儿童的文学”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很多时都一样。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

⑹ 儿童文学具有哪些特点

儿童文学
1、主要特点
①儿童性:儿童文学生产者是成人,消费者是儿童。 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真正的儿童读物应以儿童为考虑中心,它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的发展。
②教育性:凡事好的文学作品,大半都没有教育目的,但却有教育影响。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所谓教育性,应是广义的、无形的教育。 「寓教於育」是不二法门,而效果是潜移默化的。
③游戏性:游戏对儿童而言,就是工作、学习,也是生命的表现。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游戏是儿童或取经验、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手段。
④文学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不同,在于作者写作态度与表达方式。 文学的价值在於它的无用,正因为它的无用,所以能具现一切有用。文学的感人,在於潜移默化。
2、概念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包含了4层意思:
①儿童文学必须切合儿童年龄特点,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
②儿童文学必须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
③儿童文学必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④儿童文学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和“有关儿童的文学”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很多时都一样。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

⑺ 儿童小说的特点

由于儿童小说的描写对象和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儿童小说除了要服从小说的一般艺术规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规定性。
一、主题积极鲜明而有针对性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统帅着作品的一切。作者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主题、把握主题,不能含糊不清、犹豫不决。儿童小说由于它的特定对象,尤其应有鲜明、积极的主题。因为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的渐变时期,思维正处于由单一到繁复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儿童小说的主题不能过于含蓄、隐晦、模糊。同时,因为儿童文学担负着对下一代的思想、知识、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责任,所以,儿童小说的主题也必须是比较积极、鲜明和有针对性的。
二、题材广泛、深刻而有选择性
儿童小说同其它儿童文学样式一样,都是以反映和儿童相关的社会生活为主。社会生活内容的无比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儿童小说的题材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中外著名的儿童小说题材及其范围都是很广阔的。作家的笔触深入许多领域,描绘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的儿童生活。
儿童小说虽然以儿童生活为主要题材,但是为了开阔儿童的眼界,为他们塑造可效仿的形象,成人生活题材也应在儿童小说中有所反映。事实上,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在反映这一类题材时,如果能以儿童眼光描绘成人生活,写作方法切合儿童心理,富有儿童情趣,同样也能受到儿童的欢迎和喜爱。
然而,儿童小说的题材具有广阔性,同时也存在着有所选择的课题。少年儿童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面出发,辨析力毕竟较弱,易于被复杂现象所迷惑。因而,儿童小说创作绝不能“百无禁忌”。作家必须审慎地选择、剔抉材料,不能因为强调自己的意念、观点和感受,而忽视对儿童小说题材的鉴别分析、整理加工。事实上,对一般小说可以适用的题材未必能原封不动地用在儿童小说中。如凶残恐怖的题材就不适宜写进儿童小说,至于那些淫秽色情题材更为儿童小说所排斥。儿童小说题材有所选择,也并不是说只能选择那些表现光明快乐的东西。儿童也同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社会的阴暗面、生活中的一些消极丑恶的现象和各种矛盾也诉诸他们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思考,使他们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为了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生活、对待生活,应该选择那些表现光明快乐的东西,但也不应该回避和掩饰生活中的丑恶。问题不在写什么,而在如何写。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是为了对其进行鞭挞、批判,让正气压倒邪气,唤起少年儿童与之进行斗争的勇气。但必须注意,写这类题材时,一定要恰当地掌握分寸,不能使少年儿童感到消沉、压抑,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儿童小说题材有所选择,也不意味着要把现实生活反复“过滤”到纯而又纯的程度之后,才能写给儿童看。比如,历来儿童小说把爱情题材视为不可涉足的禁地,写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只能写“友谊”,不能写“恋情”。实际上,早恋在一些儿童中间存在是一种现实,在儿童小说中反映这一现实问题,是对题材开拓的新的探索,作家们毋需回避,人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应该允许作家尝试、探索,在创作实践中寻求这类题材如何发挥对儿童思想情操的教育、认识与熏陶的作用,及其艺术表现的途径。当然,如果一窝蜂地都去写这类题材,那也是不足取的。
三、人物形象性格鲜明,以少年儿童为主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文学要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就不能不以各种人物作为描写的中心。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可以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儿童小说与一般小说相同,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任何一部儿童小说,它的社会作用都要通过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一个或几个人物形象——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运用想象再造出艺术形象——从再造的艺术形象身上获得审美享受而最终实现的。因此,努力塑造性格鲜明、反映一定社会生活、概括一定生活本质、以少年儿童为主的人物形象是儿童小说的重要任务。具有艺术魅力的中外优秀的儿童小说,无不以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感召作用。
儿童小说塑造的以少年儿童为主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可以是先进少年儿童的典型,也可以是普通少年儿童的代表,还可以是有严重的过失或带有一定悲剧性的少年儿童形象。
首先,儿童小说应努力塑造富于幻想、积极进取、爱憎分明的先进少年儿童形象。因为对少年儿童读者而言,塑造先进少年儿童典型形象,既符合少年儿童了解同龄优秀人物生活及敬佩楷模的心理,又能帮他们树立起鲜活的榜样,可以使小读者从先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营养,从而健康成长。
其次,儿童小说应当把典型形象的发掘目光积极地投向平凡的少年儿童。因为普通少年儿童才是少年儿童的主体,他们的日常生活、思想状况,他们的喜怒哀乐等等,都应是儿童小说家关注的焦点。这样,写出来的普通而鲜活的少年儿童形象才会更真实,对小读者更具有吸引力。再次,儿童小说还可以把有严重过失、带有一定悲剧性的少年儿童形象作为主人公。多年来,儿童小说创作中有一种不成文却有着潜在影响的观点:把儿童教育中“正面教育”原则简单地直接地搬到儿童小说创作中来,造成儿童小说创作只能以正面人物为主人公的局面。这限制了题材的开拓和主题的深化,影响了儿童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真实地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反映少年儿童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不能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在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下,有些少年儿童没有抱负,没有理想,眼光短浅,缺乏艰苦学习的自觉性;有的思想品质差,自私、不诚实、不懂礼貌,个别的甚至道德败坏,在社会上有很大的破坏性。这样的人物也可以作为主人公写进作品。只要所写的不是不可理解的病态的孩子,哪怕是一个失足的犯罪少年儿童,只要写出他们克服缺点逐步前进的过程,显示出社会具有矫治他们的缺点、医治他们的创伤的巨大力量,就是有意义的作品。不同时代带有一定悲剧性的少年儿童形象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艺术表现上也应该有新的创造。
儿童小说主要刻画和塑造少年儿童形象,但并不排斥成人形象。因为少年儿童不是孤立于成人之外而生活的,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成人的影响和熏陶,成人的言谈举止时时微妙地影响着他们。儿童小说要注意对成人形象的精心刻画。如果只把成人形象作为少年儿童形象的衬托,就会缺乏个性特点,更不会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优秀的儿童小说在努力塑造少年儿童形象的同时,都注意对成人形象的刻画。
儿童小说出场的人物不能太多。中长篇的容量较大,人物虽然可以比短篇多些,但人物相互间关系也不宜太错综复杂。但也不能低估小读者水平,写得平铺直叙、淡然无味。

⑻ 儿童小说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

文字与图画兼备,一般而言图画相对多一些,这样便于儿童的理解和吸引其注意力~~

⑼ 儿童文学的表现特征有哪些

儿童文学的表现特征要求
1、教育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2、形象性。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3、趣味性。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4、故事性。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儿童文学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5、知识性。儿童文学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热点内容
有最新好看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03 05:49:48 浏览:574
好听小说学院的名字 发布:2025-10-03 05:26:40 浏览:699
欲男主仙侠小说言情 发布:2025-10-03 05:25:22 浏览:612
直播间攻略任务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03 05:12:33 浏览:334
小说好听人物的名字 发布:2025-10-03 04:59:08 浏览:767
女生种田文小说完结推荐吧 发布:2025-10-03 04:54:58 浏览:613
好看的校园小说言情实体书 发布:2025-10-03 04:43:10 浏览:842
古代长篇英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03 04:35:04 浏览:108
超级好的的古言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03 01:40:13 浏览:719
言情总裁虐心小说 发布:2025-10-03 01:11:15 浏览: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