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地域文化与现代小说的关键

地域文化与现代小说的关键

发布时间: 2021-07-25 08:12:46

⑴ 中国古代小说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小说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还是很紧密的,因为这些小说都是某一个地方的人写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掺杂这个地方的一些故事,或者说是传说之类的,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对于文化之间的关系很紧密,他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⑵ 求介绍地域文化的书籍

日本文化:《乱步东洋:日本文化寻踏记》 《菊与刀》 欧洲文化史艺术史:《艺术与文明:欧洲艺术文化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欧洲文艺复兴史》
现代欧洲:《欧洲的抉择》

现代小说家地域文化特色反应

人并不脱离环境而独立长成。

⑷ 电大考试,地域文化参考资料

岭南地域文化形考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 黎 、 壮 以及 畲 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
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二、名称解释
1、福佬民系
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
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三妹山”
答:多以刘三妹坐化于岩石之上而得名。
4、惠能
答:惠能的含义是:惠者,施惠万民,晋渡众生;能者,法力无边,超凡出众也。
5、粤俗好歌
答: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三、简答题
1、试概述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
答: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是由黎、壮、畲三族风俗文化体现出来的。如:黎族妇女的文脸的习俗,壮族妇女喜用黑布帕包头,畲族妇女至今保持穿“凤凰装”等等这些都是体现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
2、岭南民俗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些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歌堂”也是这样,年晚“游花街”更是这样。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3、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和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婚丧寿辰不用说,平常探亲访友,人们也忘不了带点“手信”。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品“结缘”以花传情等等。广东人感情比较细腻,不善表露,没有北方人那种热情豪爽的风格,但他们绝不会当面笑脸相迎,背后唾沫远送。这些都体现出岭南和中原文化的特质。
4、简述造成广东涉外故事的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广东涉外故事的开放心态主要有以下四点:
1)、广东地处南疆,离传统文化圈的内核较远,又频临沿海,海岸线长,地缘上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的文化的影响。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历代封建王朝一向对广东实行灵活政策,促进广东商业贸易的发展,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
3)广东人的祖先多是由于淘宝中原战乱或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受到打击,排挤而南来的,他们对中原故土无多依恋,也没有古代文明哀败后的失落感,处于中西文化要体的广东,当要个层次的文化冲突的时候,广东人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
4)、广东华侨遍布四届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这一切都构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性的因由。
5、六祖惠能佛迹风物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层面?
答:六祖惠能的许多佛迹往往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不仅成为佛教的史迹,而且具有传说上作为“中心点”或 “纪念物”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
广州的来由与古来的传说密不可分。相传很早以前,大约在周夷王时代,有一年广州大旱,五谷歉收,人们生活困难,一天忽来仙乐悠悠,天空出现五朵彩云,五位仙人穿着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各骑不同五色的仙羊,手执稻穗,腾云驾雾降临楚庭(广州)。仙人们把稻穗赠给这里的人们,并祝福这里从此丰衣足食,永无饥荒;又把五只仙羊也留下来,然后腾云驾空而去。人们把稻穗撒向大地,从此广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只仙羊化成石羊留在山坡上。这就是广州有了“五羊城”、“羊城”、“穗城”、“仙城”等名称的涞源。“穗”也此而得名。
2、答案:
广东谜语的制作,十分讲究神韵,不但要求谜面成文,具有诗情画意,还要求各方面配合得非常美妙,特别是潮汕谜语,谜面之美,谜义之精,谜底之切,底面扣会之妙,底面用材之新,表现手法之多样,法门谜格的参补,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真可谓“百般巧妙斗新思,漫幅纷罗绝妙辞”,比赋诗填语还要考究。
作业二
一、填空题:
1、“三元里”
2、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
3、“北园酒家”
4、矮脚掉扇门、趟拢、硬木大门
5、春色、火色(夜色)
二、名词解释
1、粤菜
答: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主要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为代表。
2、骑楼
答:骑楼指的是:在楼房前座跨从行道悬空建起的房屋。
3、妈姐装
答:妈姐装因顺德妈姐而得名。
4、飘色
答: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5、自梳女
答:自梳女实质就是同性恋的女性。
三、简答题
1、答:广州茶楼文化的基本特性主要体现在: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4)得天独厚,领导潮流
2、答: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经历了以下八种:
(1)、早期民居 ——从洞穴到干栏式
(2)、广州的竹筒屋
(3)、西关大屋
(4)、“骑楼”建筑
(5)、客家围龙屋
(6)、潮汕民居“四点金”和“下山虎”。
(7)、黎族的船形屋。
(8)、水上居民的“连家船”。

3、简述岭南近现代服饰文化的主要着装类型?
1)马褂 2)旗袍 3)唐装 4)妈姐装5)中山装6)凤凰装 7)桶群 8)麻包衫和凉帽
4、答: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特质和内涵
1)雄浑深沉,风格特导
2)图腾崇拜与分享神的福佑
3)两种崇敬心理的吻合
4)自娱自乐和参与意识
5、答:反抗封建婚姻的两种特殊形式
1)“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
2)“串隆闰”是海南黎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
四、材料分析题
1、答:广州市我国著名的花城,种花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埭花田早已闻名于世,一年一度的岁暮花市的形成至今亦有130多年,源远流长的花市孕育了许多薀涵深刻的花卉故事,产生了许多情致雅丽的化解诗之形成了丰富的花卉语言,这是广州花卉文化的特点。爱花是人类的天性,鲜花不仅以其天生丽质把世界装点得五彩缤纷,而且还以她的色、香、态,从不同的角度启迪了人们多层次的审美情趣,展示人们心中深沉的内涵。花卉的种植形成了专门的行业,花的贸易出现了专门的集市,插花也有专门的艺术,关于花和花棣、花街的诗文,就像鲜花一样绚丽多姿。
2)答:一年一度的年晚花街,人日游地,元宵采青与祛百病,雨天补天穿,惊
作业三
一、填空题
1、玉皇大帝
2、猪脷、猪润
3、摸龙床、爱青蛇、吃金猪
4、雷神
5、青龙、朱雀、玄虎
二、名词解释
1、何仙姑
答:何仙姑是八仙之一,传说是今增城市小楼镇人,姓何,名秀姑。幼时得吕洞宾超度升仙所以称为何仙姑。
2、城隍
答:原为城市守护神。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城隍最初指护城沟渠水庸,后衍化为守护神和幽冥之神,负责护本城百姓兼掌管冥籍等。
3、祝融
答:民间信仰的火神。在广东,祝融被祀为水神,供奉于南海神庙中。
4、龙母信仰
答:从信仰的角度看,她是从图腾崇拜到宗族崇拜,从自然神到宗族保护神。
5、答:扶即问卜,求神降示的一种巫术。
三、简答题
1、答:主要表现形式有佛道儒三教的影响,又有耶稣伊斯兰的传播;有观念神,但又无纯粹如西方之上帝者。有自然神,但对星宿、灵石的崇拜都与人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宗族神,包括各路英雄与各业祖师,这些人后来都掌管了自然界的莫个方面,成为一方神圣;有冥神,组成阴间地府的另一个体系,不少又与佛道和人间相通。
2、答:粤人的禁忌主要有以下七种具体类型:1)语忌、2)年禁、3)食禁、4)婚禁、5)丧忌、6)凶忌、7)行为禁忌。
3、答:造成广东现代民间迷信盛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历史文化的积淀;
2)没有高尚的理想和寄托;
3)教育无方,文化断层的恶果。
4、答:广东德庆龙母信仰主要表现在:
1)万民朝圣
2)慈母孝子
3)济无放生
4)圣迹迷信:摸龙床、饮圣水、服香灰、吃金猪。
5、答:伏仙姑的天人感应术是一种贯通阴阳两界的神秘游戏,流行于潮汕、梅县一带。三姑为民间传说中是一位阴阳二界的外游者,可请他降落阳间某一“同身”,让阳间的人魂游阴曹地府会见死去的亲人。
四、材料分析题
1、答:古书上关于粤俗尚息巫的记载,比比皆是。在时人笔记中,亦不乏其例。林林总总,录之不尽,真真假假,神鬼难分。信仰与迷信夹杂,禁忌与巫术合一,构成了五花八门的神鬼世界,对于社会风俗、文化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粤人信祈诸神,正如其人群构成一样之复杂。有中州士民南迁传人的;亦有本地土生土长的;有佛道儒之教的影响;又有耶稣伊斯兰的传播;有观念神,有自然神,还有冥神。古人的禁忌很多,经过长时间流传,有些至今仍影响人们生活。例如:语忌、年禁、食禁、婚忌、丧忌、凶忌、行为禁忌。
2、答:龙母简直成了西江人民的上帝,参透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解放前,江西流域各县大大小小的龙母庙数以千计,但是德庆县内疚有300多座。几乎所有的船只都供奉有龙母的神像。来往船只经过龙母祖庙,烧鞭炮鸣致意,有的还上岸祭祀。求子求财,可向龙母起愿,祛病消灾,可求龙母保佑。特别是水旱灾情,更是龙母直接掌管之下。这些信仰深刻影响了西江人的习俗,如忌食鲤鱼,放生,爱护青蛇,摸龙床,饮圣水等等。龙母信仰对西江民间文化影响沉远,从民间流传的故事,歌谣到文人的诗歌,戏剧;从古代文物到现代的商标,以至人们的习惯心理,都打下了龙母的烙印。至今广州、南海一带还有俗语说:“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这是广东民间特有的两个诞会,至于文人诗歌, 笔记散文中记及龙母诞的,更是不胜枚举。

⑸ 写地域文化读后感六百字

一、如何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概念,按照传统观念,文化是上层建筑,产业是经济基础,把文化与产业这两个词放在一起,
混淆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目前在国际上对文化产业这个词的由来有多种观点,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通常做法是先定义。但是文化产业是引进的概念,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各不相同,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基础特征,但外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样,特别是归入文化产业的产业门类各不相同。就国际经验而言,没有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分类。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由来。认识了基本由来,就知道如何去思考什么是文化产业,就可以用分析、判断的方法来思考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抛开不同的概念,抛开不同的行业分类,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比如说,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下,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两句话:“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只有经过这两个过程,才最后产生了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文化和经济,文化和市场,文化和产业的高度融合,才产生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思路。
第一,经济文化化。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就是从经济走向文化的过程。我们经常用一、二、三产业来区分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每一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在宏观经济里面,我们都可看到一、二、三产的比例,它标识了发展阶段的基本指标。实际上从国际近20年的发展趋势看,产业不断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成了明显的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的划分已经远远不够,我已经把它定义到了第五产业,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第三产业之后,出现了第四、第五产业。第一个发展阶段即农业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学家认为,农业是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行业,如农林水牧。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绝大多数居民从事生产劳动,大多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很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发展阶段,我们把它叫做制造业的发展阶段。 个阶段也是根据经济学家的分类,它不是直接对资源生产的过程,而是对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过程,这包括冶金、纺织、化工、机械、电力、建材、食品,属于制造业的范畴。第二产业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工业革命造成的结果是主要的劳动力进入了工业生产部门,大部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现在一般认为,我们国家整体上处于第二产业发展后期。我们的城市化率约为40,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按比重排序为二、三、一。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现在一般有几种分类方式,有的把商业、饮食业、城市公共管理、教育、旅游文化服务等归入第三产业,有的除了一、二产业之外都归入第三产业。应当说,第三产业跟制造业有着巨大的差别,产业中心或者主要生产部门是由有形产业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业生产,这是第三产业的基本标志。第三产业进入了无形的服务业,国民经济主要来源是无形服务业,主要人口从事服务劳动,城市化水平相比工业化阶段进一步提升。我国处在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阶段,但水平仍然较低。目前,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比重约占gdp的34,这个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均gdp约为1300美元,从经济学上分析,超过人均gdp1000美元的国家,三产比重应该大大超过34,也就是说,我们的三产比重太低。我国从“八五”开始,就提出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第四个发展阶段是以知识型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在发达国家兴起了新技术革命,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发展领域被称作新兴信息服务业。随着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崛起及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出现了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区分。人们发现,在第三产业中,脑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90年代,知识经济成为特别引人注目的词汇,主要原因就是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发达国家组成),连续发布了几个报告,在第一个报告里,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的依据就是在oecd所属的24个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70,在这些国家服务部门里,70已是脑力劳动,而且绝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业,oecd根据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分析,提出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一大批研究人员提出了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新战略构想。第五个阶段是以艺术、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即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20世纪90年代,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⑹ 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

1、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2、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形成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条件不便的情况下面,不同的自然环境,它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难消逝,会长期保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各地区拥有不同的物质基础,进而导致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不同。

2、交通运输。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能力差,在没有机械运输的情况下,东西南北的的物资运输困难,人际交往也受到了约束,各地区的长期分隔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3、移民。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相当频繁,曾经发生过数次大的移民。这些移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这样就使中原文化最初南下,最后覆盖全国。有些由于居住的需要接纳并适应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些移民则改变了当地的地域文化。

移民数量占强势时,或在政治经济方面占强势,外来文化将取代本地文化。移民数量少,没有经济社会地位时,本地文化将被保留,移民将接受当地文化。如果土客相当,那么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地域文化。

⑺ 什么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7)地域文化与现代小说的关键扩展阅读

在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发展格局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地域文化。如从夏商周三代到战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了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甘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等。

在这些地域文化中,只有齐鲁文化在秦汉时期完成了由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转化,其他地域文化只是作为文化的因子融入了主流文化。

齐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孔子站在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上将传统的政治与道德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因而给齐鲁文化注入了新的灵魂。有了儒家学说,齐鲁文化才真正具有了民族、地域的超越性,才真正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到了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学,对稳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它既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又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是中国宗法农业社会最适宜的意识形态。

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地域文学。
地域文学,即是作家以同一地域生活背景为题材的创作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这一地域所特有的地域色彩的创作方式。
尽管目前学界对地域文学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但是就巴山作家群的创作看,地域文学既不是乡土文学,也不是民间文学,而是超越二者之上,在题材、主题、风格诸方面与一般文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学类型。
相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而言,20世纪的百年只是弹指
一挥间,但它却发生了由传统跨向现在的巨变,沿袭了两千多年“超稳
定结构形态”的封建政治经济体制崩塌了,建构在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基
础上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权威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以科学、民主为核心
的西方现代文化思潮滚滚东来,深蕴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性、民主性
精华经过发掘和整理而熠熠生辉,外来进步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
思主义的指导下,在革命和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逐渐整合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新文化。文学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
的花朵,文化是文学的土壤,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在20世纪中国的特色
文化土壤上生根开花的。

⑼ 如何看待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它们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繁荣的一个过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正在日益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领人们向着更先进的方向迈进,但是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和风俗习惯,也是应该保留的,二者都不应该被磨灭

热点内容
灵异言情冥婚小说男鬼 发布:2025-10-06 18:11:11 浏览:884
修真强者在都市小说凌晨起床 发布:2025-10-06 18:01:09 浏览:14
小说排行榜女生版完结 发布:2025-10-06 16:39:36 浏览:316
好看的长篇军人官场小说 发布:2025-10-06 16:26:12 浏览:27
有什么比较好看的战争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06 16:24:23 浏览:261
豆瓣网评价高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10-06 16:16:41 浏览:668
穿越龙珠带系统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06 15:47:49 浏览:672
什么玄幻小说主角有伴生灵魂 发布:2025-10-06 15:14:17 浏览:37
90年代少儿科幻小说家 发布:2025-10-06 14:34:34 浏览:196
宫斗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06 12:58:53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