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现代小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现代小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 2021-07-23 19:03:17

1. 简述小说发展的历程

小说发展的历程

1、先秦两汉萌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与史传文学等。

2、魏晋南北朝的雏形:志怪与志人,实录。干宝《搜神记》为志怪小说代表,“发明神道之不巫”;刘义庆《世说新语》为志人小说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名士风流轶事。均缺乏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短小,语言精炼,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言行的描写。为后来的小说发展打下重要基础,但它们还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只是粗陈梗概的小说雏形,是从“丛残小语”到成熟小说的过渡。

3、唐代的成熟:轶事小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三类。

1)古典小说在唐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及由此而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讲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2)唐代传奇与六朝志怪之间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现实性大大增强,描写社会人事,关注现实人生,由神怪走向现实。题材扩大,大致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爱情婚姻: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陈玄佑《离魂记》等;B、侠义英雄:杜光庭《虬髯客传》、袁郊《红线传》、裴铏《昆仑奴传》《聂隐娘》等;C、历史题材:陈鸿《长恨歌传》;D、梦幻题材: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实际上是借梦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

3)唐代传奇的创作艺术成就也远远高于六朝小说。A、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B、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各种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C、语言方面,文辞华艳,很有文采。人物对话生动传神。

4、宋元的开拓:话本小说。

1)话本小说来自民间的“说话”艺术,属于通俗白话小说,它萌芽于唐代,繁荣于宋元,从此以后,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就出现了文言与白话两条道路。

2)“说话”艺术的产生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娱乐的需求。于是“说话”艺术便随之出现。当时的“说话”分为四家:A、小说(银字儿),特指短篇故事,内容多现实故事。B、说经,又分为“说参请”(讲宾主参禅悟道等事)和“说浑经”(多包含滑稽、诙谐内容)。C、讲史,指讲长篇历史故事,以说为主,有说有评,又称平话。D、合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大概是两人表演,对答指物咏题,没有什么故事,可能跟小说的发展关系不大。四家中,“小说”、“讲史”与小说发展密切相关。

3)话本小说特点:

A、小说创作的目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完全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的需要,这一目的决定其题材内容、形式体制、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等多方面特点。这些特点往往由听众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和审美趣味所决定,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群众的思想和审美趣味,在长期发展中,便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通俗小说的艺术传统。B、短篇小说的话本,在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其中人物形象就由志人、传奇的官僚、知识分子而变成主要是城市下层人民(包括手工业者、商人、妓女等),而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主要是市民阶层的。

C、表达的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

D、故事性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善于布置悬念,非常引人入胜。

E、注意写人,特别是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时,多从其自身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动发展过程中完成,很少静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写。

G、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入话”,中间或结尾处,常穿插或引入诗词韵语。

总之,宋元话本使得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与代表作品:

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可分八种: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其中传奇讲爱情故事,灵怪、神仙、妖术讲神鬼精怪的故事,公案讲判案的故事,朴刀、杆棒将英雄好汉的故事,烟粉讲妇女的故事,切多与鬼魂有关。比较重要的是爱情故事、公案故事和英雄好汉故事。描写爱情的作品有《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记》、《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等;表现判案的作品有《错斩崔宁》、《简帖和尚》等,写英雄好汉故事的作品有《宋四公大套禁魂张》等。宋元话本以宋为主,大多已经亡佚。明代出现一些集本,如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的《通俗小说四种》、冯梦龙的“三言”(又收入明代作品)。

今存讲史话本有:元代刊印的《全相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三国志平话),另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大致而言,讲史话本比较粗糙,思想以上价值不高,但对后来的长篇章回小说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5、明清的繁荣:

1)繁荣的标志有三:A、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经完备、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话本、拟话本、白话长篇小说、文言小说中的志怪体与传奇体。B、作家辈出,名作如林。明代的“四大奇书”,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等。C、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都已走向成熟,总的特色是丰富、细腻、深刻。

2)明清小说的发展,有四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和特点:A、从无名的广大群众与文人作家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作家独立创作。B、在题材内容上,由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转到细致地描写日常家庭生活,通过普通而平凡的生活现象的描绘,反映重大的社会主题,《金瓶梅》的出现。C、在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更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在人物描写上,又主要是带有理想色彩的传奇式的夸张描写发展到写实,即通过真实、丰富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表现生活。人物和生活情状更贴近于现实。D、长篇小说从题材内容上划分,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公案侠义小说等。E、出现了两部带有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是古代长篇小说的总结,《聊斋志异》是古典短篇小说的总结。

6、近代的转型:1840-1919 古代到现代的过渡与转型。

1)近代小说特点:A、数量多。B、小说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紧密,主流是反帝反封建。“四大谴责小说”。C、应政治斗争需要而作,故艺术上提炼不够,比较粗糙。D、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在小说的形式与叙事模式上都产生了新的特点,同时又保留了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

2)形成近代小说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A、社会与时代的变化。帝国的入侵、政府的腐败无能,引起了文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故通过小说形式来揭露和抨击社会政治。B、新的小说理论的兴起,对小说社会作用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C、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印刷业的发达,新闻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版发行,为小说的创作与发表提供了客观条件。D、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必然对小说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3)近代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谴责小说”,代表作有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此外,还有侠义公案小说文康《儿女英雄传》、石玉昆《三侠五义》。及写倡优生活的狭邪小说:陈森《品花宝鉴》、魏子安《花月痕》、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革命小说:陈天华《狮子吼》、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等。

2. 现代文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文学发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6)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政治变化的印迹。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占了绝对的比重,这除了三十年代文学相对而言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时局的变化。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特色,在创作上是一开始就有鲜明表现的。不仅白话的形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学和人民群众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崭新特点。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

3. 现代小说发展史起源

现代小说的兴起于民国时期,繁荣于新世纪,尤其2003年网络小说的涌现,颠覆了传统的书写和传播模式。
随着网络普及。网络作家成为小说创作的生力军,产生了安妮宝贝、宁财神、邢育森等一批著名网络小说家,2000年以来,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书写和传播模式,出现了《悟空传》(作者今何在)、《五行山下》(作者狂狷)、《第一次亲密接触》(作者痞子蔡)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网络小说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化。2003年“四小天后”、“六小公主”和“八小玲珑”以及以起点为代表的武侠玄幻小说作者群的出现和形成,标志着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主流文学之外的又一创作主体。

4. 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桓谭在其所著《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 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 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
小说的分类:

字数的多少,是区别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人们通常把一千字之内的小说称为微型小说一千字到一万字的小说称为短篇小说,一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称为长篇小说。这只是就字数而言的,其实,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围、作品的容量来决定的。长篇小说容量最大,最广阔,篇幅也比较长,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它一般是通过比较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来表现社会生活的,如《红楼梦》。中篇小说反映生活的范围虽不像长篇那样广阔,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广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节的繁简介于长篇与短篇之间,如《人到中年》。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紧凑、短小精悍,它往往只写了一个或很少几个人物,描写了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插曲。短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虽不及长篇、中篇广阔,但也同样是完整的,有些还具有深刻、丰富的社会意义。

5.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

小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的出现,尤其是三大爱情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两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说领域内,没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发于此;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舶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小说发展出现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21世纪(2003年以后),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大批网络作品涌现,如玄幻文学(起点为代表)、新言情(晋江和红袖为代表)等等,也出现了大批网络作家,玄幻领域如萧鼎、我吃西红柿、血红、梦入神机等,言情领域如四小天后、六小公主、八小玲珑等。

6. 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简答与论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答: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①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②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③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求采纳

7. 现代文学是如何发展的

现代时期的西方文学,现代主义逐步取代批判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学的主流。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流派林立的局面。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的危机,并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时,散布了虚无、悲观等消极思想。

十月革命前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诞生,创造了许多反映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的优秀作品。随着苏联政治局势的变化,苏联文学创作的思想倾向也发生了变化,使苏联文坛出现了活跃而又混乱的局面。

现代时期,亚非拉的文学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兴起,以表现民族历史为主要题材的亚、非、拉美文学蓬勃发展。

西方文学现代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虽然受到现代主义的挑战,但仍有一大批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剧作家萧伯纳(1856—1950年)在其代表作《苹果车》中,以英国议会制度为攻击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年)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作曲家为美好理想与消极势力不懈斗争的一生,是一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其后期作品则以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为主要内容。美国作家德莱塞(187l—1945年)的代表作《美国的悲剧》,通过描写一位牧师的儿子腐化堕落成杀人犯而被处死的过程。揭露了悲剧的根源在于美国的制度。

由于现代主义的流行,有些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方法上较多地采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年)。

海明威的作品以表现暴力世界中的孤独个人摆脱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创伤为主要内容,以“精擅现代化的叙述艺术”,在世界文坛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是战后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品。代表作《老人与海》,寓含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即人生就是斗争,要敢于面对失败而奋斗。

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场文学运动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取代批判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受到畸型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理想、道德无不产生怀疑,这是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在这个过程中,悲观主义浪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的市场,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成为西方社会的精神支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占据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这是现代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现代主义既不同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又不同于现实主义忠于客观世界的描绘,它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它一反传统的手法,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学的总称,包括许多流派。在20世纪上半期影响较大的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象征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分支。它最先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后波及欧美各国,在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盛极一时,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后期象征主义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主张以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等手法表达人生隐蔽的思想感情和抽象的人生哲理,反对直抒胸臆。英国诗人艾略特(1888—1965年)是后期象征主义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代表作《荒原》,至今仍被认为是20世纪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表现主义文学盛行于对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以德国、奥地利和美国为中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些作家在个人和社会、和平与暴力、现实与未来等矛盾交织的苦闷中,希图通过文学上的标新立异,以求得解脱的产物。他们主张文学应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复杂的精神世界。其杰出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年),他在小说《变形记》中,通过荒诞、形象变幻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资本主义人性的异化。

意识流小说是在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二十年代,它首先发端于爱尔兰、英国和法国,随后风行于欧美。该流派主张在小说创作上要深入到人的意识之中,探寻潜意识的奥秘,并以内心独自、自由联想等手段显示意识流动的轨迹。这种致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的写作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年)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政治生活动荡不安,它与战争的创伤一起猛烈地冲击着文学家。在存在主义“人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存在”哲学魁力的影响下,现代主义文学中又出现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文学、和“黑色幽默”等新流派。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20世纪三十年代末首先在法国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欧洲各国,影响遍及全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在于把文学作为哲学的展示和思想的号召,主张文学干预或介入生活;从艺术特征上看,存在主义力图处处阐述存在主义哲学,打破传统手法,不突出设计人物性格,将人物性格在哲理辩论中展开,并有许多隐喻、寓意等自然主义笔法。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具有哲学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的萨特,主将有法国加缪(1913—1960年)等作家,其代表作分别是《恶心》和《局外人》。

荒诞派文学是二战后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作品是舞台剧。该流派的思想特征与存在主义有直接的关系,认为人生是荒诞的,现实世界是令人恶心的;其艺术特征是情节荒诞或支离破碎,人物形象荒诞,语言语无伦次。荒诞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和贝克特,尤奈斯库的成名作《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第一部作品,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等待戈多》是一出含义深刻的哲学剧,它从不同的层面上突出了西方人的幻灭感,突出了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生活的无休止的循环。两个孤独的流浪汉日复一日地等待戈多,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均未作交代。这出戏的寓意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发生。但由于戏剧的中心是等待,以此人们可以领悟出其背后的深刻而又积极的思想,即在绝望中也应当怀有希望。

“黑色幽默”是20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就是把严肃的哲理与病态的玩笑混为一谈,以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文学流派起源于美国,有它历史的、民族的和社会的原因。美国最初的移民在争取生存斗争时,常以一种幽默感面对严酷的现实,以取得心理平衡;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历了经济复苏,也遭到了可怕的经济危机,人们感觉到个人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无奈,最终形成了这种病态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在艺术手法上多采用寓言式的夸张和哈哈镜式的描述,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其代表作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驻地中海某岛的一支空军中队的黑暗内幕。主人公尤索林由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缘故,由一个正直勇敢的军人变成了厌战者和逃兵。这条军规实际上是驱使士兵为长官的升迁而卖命的绝妙圈套,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西方,“第二十二条军规”已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无法摆脱的困难”的代名词。

苏联文学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主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高尔基(1868——1936年)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中,塑造出了一位英雄母亲的形象,描写了她的儿子怎样从无知走向觉醒成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的历程,指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走向解放的必由之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一大批优秀作家深人生活,创造了许多反映苏联社会巨大变化的优秀作品。阿·托尔斯泰(1882—1945年)创作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以十月革命前夕、革命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历史演变为背景,叙述了一批知识分子历经曲折、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根据自身经历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一个普通工人子弟保尔·柯察金成长为英雄的过程。著名作家肖洛霍夫(1905—1984年)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描写了1912—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一个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变化。这部小说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上述这些作品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对现实事件作出历史的、全面的描写,对新生事物满腔热忱,运用“在不使人脱离现实的条件下,把他提到现实以上”的手法塑造正面的英雄形象,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风采,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块新的丰碑。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时期,苏联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等口号,1954年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在《旗》杂志上发表,首先突破了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主题,引起很大反响,引出一批文学作品,形成一股文学思潮。西方把这一时期苏联的文学称为“解冻文学”。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文坛既活跃,又相当混乱。一方面,出现了一些真实反映现实和历史,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而获得好评的作品,如奥维奇特金的农村工作特写集《区里的日常生活》、肖洛霍夫的卫国战争题材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片面反映、甚至丑化历史和现实而引起争论或遭到批评的作品,如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开头是个“憧憬革命”的“高尚青年”,但十月革命后他又哀叹“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遭到了破坏和毁灭”。该书在国内未能出版,1957年在意大利出版,西方国家竞相印行,利用它来攻击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作者还被授予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对此反应强烈,作家协会将帕斯捷尔纳克开除,只是在他作了检讨并拒绝前去领奖后才恢复他的会籍。

1964年秋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在文艺界加强了对写作方向的控制,提出了“反对两个极端”和“写正面人物”的方针,在文艺理论方面,提倡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其影响是使文学创作在内容上较前严肃深刻,在形式和风格上更为丰富多彩。

从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在苏联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批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同时还出现了以探讨道德理想为题材的作品,也有揭露讽刺现实生活中的弊端、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作品。但是,对于全盘否定斯大林和揭露这一时期停滞生活的作品是不准发表的。

从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公开化”和“新思维”的推行,文艺作品审查制度被打破,一些过去被禁止出版的作品大量发表,揭露和批判性的文学成为时髦,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对苏联社会动荡和联盟解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亚、非、拉美文学现代时期,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亚非拉美的文学也随之崛起。许多民族主义作家以爱国主义和反对殖民压迫为主题,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出许多颇具影响的作品。

20世纪初以来,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亚洲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民族主义文学家和作品。印度作家泰戈尔(1861一1941年),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都有丰富创作。他的作品谴责殖民统治的专横,抨击封建主的残暴,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戈拉》和诗集《吉檀迦利》。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戈丹》被誉为印度农村的一部史诗。

朝鲜著名作家李箕永的长篇小说《图们江》,勾画了朝鲜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图景,反映了从爱国义兵运动到抗日胜利的朝鲜近现代历史。著名诗人越基天创作了以揭露美国侵略为内容《我的高地》、《朝鲜在战斗》等诗篇。

非洲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埃及的马哈福兹和南非的女作家戈迪默。马哈福兹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两宫之间》,以开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家三代在1917—1944年间的变化为主线,反映了埃及社会的变迁。小说寓意深刻,结构精巧,是现代阿拉伯文学的名著。戈迪默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陌生人的世界》,描写了南非种族隔离社会中人们变得相互陌生的社会现实。

拉美文学的主流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出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它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该流派的作者大都以神奇和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把神奇古怪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哥伦比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他在代表作《百年孤独》中,遵循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创作原则,吸收了前人表现人的本能、潜意识的特点,独创性地运用了象征、夸张、魔幻、影射等技巧,形成了虚实结合、真假混杂的创作手法,在拉美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美出现绝非偶然。它既和欧洲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有关,又与拉美地区独特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密切联系。拉美许多国家严重缺乏言论自由,作家不得不借用虚构、比喻和象征性的寓意来表现和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从而形成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

8. 请教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及特点等问题

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小说”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我国小说的萌芽,可溯至上古劳动人民的口头传说与远古神话。这部分遗产主要记载和保存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中。先秦两汉时期,“小说”一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根本算不上一种文学体裁。到了魏晋以后,别具风格的所谓“志怪”、“志人”小说的大量产生,使我国的早期小说出现了一个较为繁盛的时期,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但这时的小说,因为是“志”,即搜集记录下来的,还算不上创作,所以人们把它同历史归于一类。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唐代经济文化发达,文人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明代出现了章回小说。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出现了由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的作品“拟话本”。冯梦龙编撰的《三言》中,不少作品就属拟话本小说。这以后再发展,便有了文人独立的创作。这一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清代的《红楼梦》发扬了这个传统,使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古今小说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古代小说也有其自身特点。因而欣赏时,应根据古代小说自身的特点来加以欣赏,具体可以从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欣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鉴赏古代小说的语言三个角度入手。

古代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古代小说有现实主义的传统,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说重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古代小说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描写人物,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点,坏人身上也有长处;古代小说由“话本”发展为章回小说,结构上形成一种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对子;古代小说的语言有文言白话之分,就是古代白话,与现当代小说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9. 小说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的一大文学形式。从上古到秦汉为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上古的神话传说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我国古代没有系统记载神话的专书,许多神话故事保留在早期古籍之中,如《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等。春秋战国时期兴盛的寓言故事对古代小说的孕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量的寓言故事保留在《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一些先秦诸子之中。今人对古代神话和寓言作了不少辑录、注释工作,如袁珂的《古神话选释》兆文等人的《中国历代寓言选》都值得参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小说初具规模,出现了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和记人物轶事的志人小说两种类型,这些小说的内容大抵得自民间传说,少所生发和创作,同后世小说仍有距离,但已有小说的雏形。东晋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是当时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宋以前目录著录为30卷,宋以后目录著录为10卷,原本在流传中已亡佚,今本20卷为明代胡元瑞所辑,共包括大小故事455条,其内容大多为鬼神怪异,这部典籍对后世小说的故事题材和艺术形式皆有深远影响。刘宋时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是当时志人小说的代表。原书称《世说》,唐代称《世说新书》,今存有唐代写卷残本。唐代分八卷本和梁刘孝标注10卷本,宋代分10卷本和3卷本两个系统,明清版本也很多,今通行本为梁代刘孝标注本。全书分36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轶事琐语,反映了当时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这部书艺术成就较高,描写人物生动而有性格特色,语言简炼,善于以极少的笔墨进行诙谐的讽刺,对后世笔记小说影响甚大。刘孝标所作的注引书达四百余种,内容丰富,也很有价值。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同属于记人物轶事类的小说,全书记载129条,多为西汉官僚阶层的轶事、掌故、传说,一般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但有些传说、琐闻故事性强,文笔曲折生动,如写王嫱出塞、秋胡戏妻、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恋爱等。现代作家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是一部古小说总集,共收36种,是研究汉魏六朝小说的重要典籍。

10. 文学的含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人类对“文学”概念的研究概括来讲,主要经历了四大阶段:一、无意创生的 原义阶段;二、不自觉使用的,自发传与承的概念阶段;三、自我觉醒,被动探求的定义阶段;四、自我个性加强后的主动分别阶段。

热点内容
穿越之魔法王妃完结小说 发布:2025-10-08 04:43:05 浏览:420
女主杀手现代小说 发布:2025-10-08 04:24:06 浏览:32
好看的gl小说古代玄幻小说 发布:2025-10-08 03:38:52 浏览:462
玄幻小说主人公是执绔 发布:2025-10-08 03:16:06 浏览:98
古代带颜色的小说 发布:2025-10-08 03:14:38 浏览:475
求经典的穿越小说推荐2015 发布:2025-10-08 03:14:37 浏览:139
好看的甜文小说肉言情 发布:2025-10-08 03:14:28 浏览:794
玄幻小说绝世邪尊 发布:2025-10-08 02:40:24 浏览:8
穿越后宫的男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08 02:23:38 浏览:807
男主在古代官场小说下载 发布:2025-10-08 02:19:14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