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

发布时间: 2021-07-22 20:35:08

①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流派有哪些

一、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二、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坛上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及代表人物有:
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
伤痕文学——卢新华、刘心武、从维熙、冯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学——茹志娟、张一弓;
改革文学——蒋子龙、高晓声、路遥、张洁;
寻根文学——莫言、杨炼、张承志、阿城、王安忆;
自由文学派——高行健、刘宾雁、张贤亮、王土、余华、阎连科;
“痞子”文学——王朔、石康、李傻傻、张一一;
荒诞文学——魏明伦、狂狷、宁财神;
80后创作——郭敬明、张悦然、村树、田烈芬、泽婴、朱子夫、欧阳两夜;
打工文学——欧阳三爷、安子、王十月、谢湘南等。

② 近现代中国文学流派介绍

荷花淀派:这是一个以孙犁为主要代表,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该派的作品大多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题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人物的心灵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既有真实细致的描写,又有浓郁的抒情氛围,格调清新,语言明确,富有感染力。
顺便提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大致有以下几个:
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写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一个诗派。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他们的风格大多是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炼。
边塞诗派: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陈子昂。风格雄浑奔放,悲壮苍凉。
还有就是比较有名的由温庭筠创的花间词派,还有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以苏轼为代表的
豪放词派。
不太有名的有:宋朝的江西诗派,四灵诗派;明朝的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临川派;清代的浙西词派,桐城派,阳湖派。【如需他们的介绍请留言】
近现代的派别大致有以下几个:
鸳鸯蝴蝶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流派,又名“礼拜六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张恨水,严独鹤等。内容多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但不乏低俗之作。
还有一些如甲蔩派,学衡派,论语派,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海派,山药蛋派等。
如果需要哪些详细的介绍请留言吧,这里就不全部一一详解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③ 当代文学有哪些流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
文学
寻根文学
先锋文学
新写实小说
归来诗
朦胧诗
知青文学

④ 现代文学流派有哪些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课文《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节选)分别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现代派文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化,流派纷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来说,有如下几点:
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

③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⑤ 现当代小说的主要流派

现当代小说的主要流派:

社会剖析派 - 「社会剖析派」源於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新感觉派 - 新感觉派的作品大多是反都市反现代性主题的。而从写作上来看,新感觉派的小说并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作品: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虽然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创作中的弗洛伊德性心理学说,但他们的小说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叙事格局,在布局谋篇上仍按事物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展开情节,不像西方现代派那些活页式小说,无头无尾,时空倒置,如入迷宫。

解放区小说 - 解放区小说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与国统区小说创作完全不同的风貌。最初的解放区小说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与抗战有着直接的关联。这类作品,共同的特点在于抒写军民的抗战热情,同时也反映了作家们对团结御侮与分裂投降的大是大非问题的思考。

后期解放区小说以前所未有的对民众的贴近,多方面地反映了解放区的现实生活。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解放区的小说作家们,自觉地承担起宣传抗战、服务大众的责任,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政治的功利性,尤其是在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由于过分强调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也使不少作品对艺术个性和艺术的审美性的追求有所忽略。解放区的小说作家们,力求依照他们所理解的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表现革命的主题,这种创作方法自身的不足以及作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不少作品在主题和写作方式上流于模式化和程式化。由于对由五四开启的人性解放和思想启蒙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以及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之间关系的认识上的偏颇,使得创作者惟恐突出了这个时代视为异端的一己的情感,使得作品缺少个性,缺少具有个人品性的情感表达。对自我意识的无保留的否定和批判,促成了解放区文学中新的偶像意识的确立,又由于解放区对工农群众,尤其是农民在政治生活中主体地位的强调,使作家们在创作中放弃了对工农群众思想局限性的关注,往往将之加以美化和理想化,忽略了对群众中小生者落后思想意识的启蒙。后期解放区小说创作在强调群众化的同时,过分推崇单纯以农民为接受主体的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形式,忽略了对中国传统雅文学和五四新文学中的优秀传统的继承,这多少妨碍了中国新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后期解放区小说创作在强调民族化的同时又往往忽略了向西方现代文学的有益借鉴,创作界普遍存在的对外借鉴上的简单化态度,严重影响了解放区文学在艺术上进一步发展。解放区小说创作中的这些长处和局限,对建国后文学的发展都直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详细请阅:http://202.119.109.14/wxs/jpk-xdwx/htm2/01/19/h2-01-19-01.htm

新写实主义 - 「新写实主义」是法国的美术评论家雷斯塔尼 (Pierre Restany)、 克莱因(Yves Klein)以及其他艺术家所组成的,与美国的新达达 (Neo-Data)相等。他们为了纠正「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硬
边艺术」(Hard-Edge) 、「色面绘画」(Color-field painting)等抽象艺术,把艺术带入极端主观而愈与生活环境不发生关系的倾向,力倡艺术必须回归到实在(reality) 的世界,而以表现吾人生活的环境或生活的行为
为主务。

雷斯塔尼说:「新写实主义是不用任何的争论,忠实地记录社会学的现实(Sociological reality); 不用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或社会写实主义 (Social Realism) 似的腔调叙述,而是毫无个性的把主题呈现出来。」事实上,美国的新达达、集合艺术 (Assemblage) 以及普普术家,都参加了法国的新写实主义美展;所以新达达、新写实主义、普普艺术的界限是很难划定的。

⑥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流派及各流派的解义

“鸳鸯蝴蝶”派
所谓“鸳鸯蝴蝶”小说的产生和广受欢迎,同当时上海女学生群体的形成壮大有着密切的联系。爱情的题材,总是更容易吸引女性读者。于是,言情小说在女学生成倍增长的上海应运而生。当时,许多专登言情小说的报刊杂志,在上海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啼笑姻缘》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压轴之作。1911年徐枕亚发表《玉梨魂》。

伤痕文学
经历了十年浩劫,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备受创痛,《班主任》拉开了回顾历史伤痕的序幕,并使作家刘心武一举成名。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为标志的。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代表作的作品,虽然并无拓荒价值,但艺术上却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因为表现同一题材,长篇一般需要有较多的时间准备。一般认为,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1981年发表)、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也都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先后被搬上银幕或改编成电视剧,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寻根小说流派
“寻根小说”的实验,对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革新与推进,具有不寻常的实践意义。这一点,或早或迟都会得到印证。“寻根小说”的创作实验,并不仅仅局限于那几位写过类似“寻根宣言”的作家一一譬如写过《文学的“根”》的韩少功,写过《文化制约人类》的阿城,写过《理一理我们的“根”》与《文化的尴尬》的李杭育,写过《我的根》的郑万隆等等。当然,这些作家在小说主张方面的鲜明态度,足以使他们成为“寻根小说”思潮的代表人物(或一家之言),但在与“寻根”、与文化意识相牵连的小说创作的现象方面,譬如说,一些并没有公开主张“寻根”的作家,如王蒙、陆文夫、林斤澜、冯骥才、张贤亮、高晓声等,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新作品显示了审美思索与社会文化意识及批判精神的联系。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高原的风》,陆文夫的《井》,林斤澜的《矮凳桥传奇》,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高晓声的《觅》……这些作品都以新的角度与新的姿态同“寻根小说”的艺术主张产生着某种呼应的效果。

不言而喻,那些“寻根”意识比较鲜明的作家,也在他们的具体主张提出之后或之前,创造了一批很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与他的小说集《诱惑》,阿城的《棋王》、《树王》,李杭育的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郑万隆的《异乡异闻录》系列……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中青年作家也写出了一大批富有明显的“寻根”意识或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人的过程的作品,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红蝗》、《筑路》、《枯河》、《秋千架》,李锐的《厚土》、《吕梁山风情》,王安亿的《小鲍庄》,铁凝的《麦秸垛》,贾平凹的《浮躁》,张伟的《古船》,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的公鹿》,艾克拜尔?米吉提的《瘸腿野马》,江浩的《盐柱》,等等。

先锋派
当代的“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颇有潜力的新秀。

九叶派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七月”派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 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白洋淀诗派
“白洋淀诗派”自觉地探索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朦胧诗派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90年代的乡村小说流派
在90年代“躲避崇高、消解神圣、拆解深度”的后现代景观中,乡村小说以其对世俗文化的疏离和80年代文学精神的高扬而独树一帜。从描写对象上来说,它们至少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以关注现实为主,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谭文峰的《走过乡村》,何申的《年前年后》,关仁山的《九月还乡》等一批被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家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能深入到农民生活的深处,真实而艺术地反映出变革时代,尤其9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发展走向,以及各式各样的农民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困惑、不适和痛苦的转变。另外,还有刘玉堂、赵德发、孙宇以及许多并不纯粹写乡土的作家,如阎连科、迟子建、李贯通、铁凝,他们也写90年代乡村的变化,但更多地是将目光投向许多仍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农村,它们一般地处偏远,现代文明之风还没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牢固地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另一类则以回顾和反思历史为主,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九月寓言》、莫言的《丰乳肥臂》、余华的《活着》以及阎连科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大多是轰动一时的佳作。它们以中国乡村和农民的“过去”为描写对象,对我们民族,尤其农民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史、心灵史,进行了深入的描绘与反思。

⑦ 现代文学如何划分流派

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主要有:
海派,代表作家有穆时英、施蛰存等,作品多反映半殖民地商业化大都市如上海的生活;
新海派,代表作家张爱玲,有意与时代主流拉开距离,主要反映作家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既有现代、先锋,又通俗,雅俗共赏,可读性强。
京派,代表作家老舍、沈从文,注重人性主题,主张文学的独立和艺术性。
现代派(得名于30年代初的《现代》杂志表现幻灭中的追求、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质朴、形式自由舒展,代表人物戴望舒);
七月诗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流派,主张主客观统一、个人与历史融合,形式为自由体诗,其中政治抒情诗成就较高,代表人物艾青、田间、鲁藜等;
七月派小说,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流派,代表人物路翎、邱东平等,因多数作品编入七月文丛而得名;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风格干净清新,主要写解放区、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面貌;
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作品有晋东南一带的乡土特色和风情;

20年代文坛有:
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周作人、沈雁冰、王统照等);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儿艺术的浪漫主义流派,代表人物郁达夫);
新月派(诗歌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
语丝派(散文流派,文章多针砭时弊、言辞锋利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
随感录作家群,随感录专栏杂文创作,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
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刘云若等,通俗小说,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都市男女爱恨纠葛;
问题小说,代表人物冰心、王统照;
自叙传小说,现代抒情小说流派,代表人物郁达夫;
小诗体,诗歌流派,多写即兴式的短诗,抒写诗人刹那间的感兴,代表人物冰心、宗白华;
湖畔派(纯真热情的爱情诗流派);
言志派(提倡以自我为中心,集合叙事说理抒情于一体的言志散文,追求闲适、涩味和简单味,代表人物周作人、俞平伯、钟敬文等);
现代评论派(成员多为欧美海归自由主义作家,受西洋文学影响较大,代表人物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
象征派(诗歌流派,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提倡重象征和暗示的纯诗,代表人物李金发等);

此外还有:
黑幕派,是近代小说流派,题材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虽然上承明清谴责小说余绪,但是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闲适,专揭隐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儿没落。
战国策派,1940前后出现在国统区的文艺派别,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主张以“恐怖、狂欢、虔诚”为三大母题,代表人物陈铨。

⑧ 中国现代知名作家流派(小说、诗歌)有哪些

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主要有:海派、新海派、京派、现代派、七月诗派、七月派小说、荷花淀派、山药蛋派。

海派

海派有多种含义,第一种指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时,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群画家,所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第二种指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第三种指主要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文学流派,第四种指那些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

新海派

新海派就是中国的一个艺术流派,它不局限于某个领域,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建筑。是两者的统一。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热点内容
现代乡下小说 发布:2025-10-08 20:09:44 浏览:26
书包2网全本免费小说 发布:2025-10-08 20:04:01 浏览:249
巴金写过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10-08 18:29:13 浏览:108
中国最新科幻小说前十名 发布:2025-10-08 18:12:38 浏览:994
特别虐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08 17:31:23 浏览:951
男追女的古代仙侠小说 发布:2025-10-08 17:12:55 浏览:780
都市小说最强弃子 发布:2025-10-08 17:00:27 浏览:168
古代收萝莉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08 16:07:54 浏览:139
玄幻小说主角路远 发布:2025-10-08 16:00:21 浏览:82
女主捉鬼天师的小说古代 发布:2025-10-08 15:33:40 浏览:946